付費限定

釀影癡限定|華語電影女性的秘密出口──關錦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編按:本文乃釀電影付費訂閱讀者之限定文章,閱讀全文請訂閱釀電影,亦可參考《釀電影創刊號》訂購方案,連同我們的雜誌一起帶走喔!

許多觀眾記得《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是因為關錦鵬導演在一九九六年透過這支紀錄片,進行銀幕出櫃的事。整個過程收在紀錄片的尾聲,關錦鵬先是問了母親「介不介意自己的兒子都拍些女人戲呢?」,繼而是「你現在接受我跟威廉(關導男友)的關係嗎?」。過程中沒有猶疑踟躕,就是一段展開在日光下的母子對話。

然而,對我來說這支紀錄片可貴的不僅是出櫃,還有影片一開始關錦鵬給自己的提問:

「銀幕上這些女性,真是我的化身嗎?」

關導在紀錄片中,並未直接回應這個問題,反倒從自身長期對性別的關切,去爬梳華語電影裡性別越界的重要時刻。與其說關錦鵬擅長處理女人戲,倒不如說他對戲中角色的理解,是超越性別的。在他的作品裡,性別是可以在心理、生理、社會的層次間進行數度反轉的。甚至女性結盟營造的親密感,比談情說愛還來得緊密。

raw-image

以《胭脂扣》十二少與如花初相識的那場戲為例,甫開場的金陵酒家傳來陣陣歌聲,那是如花在廳房內唱著粵劇〈客途秋恨〉,她一身男裝長衫扮相自是俊美。同時,十二少拾級而上,在樓梯間擦身幾名姑娘,其顛倒眾生的回眸也惹得姑娘心花燦爛。十二少循聲探入廳內,歌聲乍止,如花轉到十二少的身後,頓了些會兒才接下一句「你睇斜陽照住嗰對雙飛燕」,此時十二少早已醉迷在這歌聲與眼神的佈局裡。觀眾是要問的:這十二少癡迷的究竟是如花(女性)?還是如花的男兒扮相(男性形象中的女性特質)?還是男兒扮相的如花(女性形象中的男性特質)?而十二少被勾起仰慕之心的,又是他男性或是女性的部分?

反轉的性別先是建立形象上的曖昧,進一步讓人思索如花以男裝扮相亮相的用意。於是觀眾也在故事之初,便有幾分知曉:十二少自然是扛不住這場跨階級的戀情,得由如花以男性主導之姿,延續殘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5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阮玲玉】4K修復版在2022/09/30上映,2022年再看,翻出了2002年寫的這篇文章,遙想1992年問世時,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的往事。16歲開始演電影,17歲成為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第一位代言人,24歲被譽為「電影神女」,25歲留下四字遺書「人言可畏」...
Thumbnail
【阮玲玉】4K修復版在2022/09/30上映,2022年再看,翻出了2002年寫的這篇文章,遙想1992年問世時,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的往事。16歲開始演電影,17歲成為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第一位代言人,24歲被譽為「電影神女」,25歲留下四字遺書「人言可畏」...
Thumbnail
《胭脂扣》的作者是有“香港言情小說第一人”之稱的李碧華,小說講述了青樓女子如花與富家子弟陳十二少的愛情糾葛。1988年關錦鵬導演將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改編爲同名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從敘事角度探索《胭脂扣》電影版與小說版在敘述視角、人物性格、敘述層次方面的區別,我們可感受到電影與小說的不同
Thumbnail
《胭脂扣》的作者是有“香港言情小說第一人”之稱的李碧華,小說講述了青樓女子如花與富家子弟陳十二少的愛情糾葛。1988年關錦鵬導演將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改編爲同名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從敘事角度探索《胭脂扣》電影版與小說版在敘述視角、人物性格、敘述層次方面的區別,我們可感受到電影與小說的不同
Thumbnail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Thumbnail
  然而經過五十三年,人終究是那個人,只是這次沒了皮相,真實盡現。 「十二少,多謝你還記得我。這只胭脂扣,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Thumbnail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Thumbnail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Thumbnail
一旦遇到生命的摯愛、若無法成全,你還願意拿生命來交換嗎?
Thumbnail
一旦遇到生命的摯愛、若無法成全,你還願意拿生命來交換嗎?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演藝圈的各頒獎盛典上,都有追憶逝者的一段,剛落幕的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追憶永遠的電影人 In Memoriam」所搭配的音樂《胭脂扣 Rouge》更將人在追憶逝者時,也帶入已經33年的這部經典華語電影的回憶中,而男女主角張國榮、梅豔芳也先後離世17年,主題曲胭脂扣作曲人黎小田,也在這次的追
Thumbnail
  演藝圈的各頒獎盛典上,都有追憶逝者的一段,剛落幕的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中「追憶永遠的電影人 In Memoriam」所搭配的音樂《胭脂扣 Rouge》更將人在追憶逝者時,也帶入已經33年的這部經典華語電影的回憶中,而男女主角張國榮、梅豔芳也先後離世17年,主題曲胭脂扣作曲人黎小田,也在這次的追
Thumbnail
因為愛了太久,如花認得出十二少,我們亦清楚那雙眼睛是張國榮。我們將鄉愁灑給了香港,看他步履維艱,卻捧起了世世代代的少年舊夢。是時候了,我們要停止對黃金時代的悼念,因為香港不會死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更有尊嚴地去活。
Thumbnail
因為愛了太久,如花認得出十二少,我們亦清楚那雙眼睛是張國榮。我們將鄉愁灑給了香港,看他步履維艱,卻捧起了世世代代的少年舊夢。是時候了,我們要停止對黃金時代的悼念,因為香港不會死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更有尊嚴地去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