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裡的烏克蘭料理四件(非正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普丁/布丁/Poutine

侵略戰初始,與俄羅斯總統普丁(Putin)同名的料理Poutine登上推特關鍵字榜。

Poutine是魁北克料理,漸漸成為加拿大國菜。例如高官訪加拿大時,也會以曾吃過Poutine為寒暄用詞。

以薯條和起司為主的料理。

以薯條和起司為主的料理。

由於魁北克曾為法屬殖民地,與加拿大部分地區不同的發展背景與人口組成,上世紀60年代至今,都存在魁北克獨立運動。

Poutine到底是魁北克料理,還是加拿大料理?後者看似是升格為國菜,但獨立運動者可不這樣認為。

莫洛托夫雞尾酒/Molotov Cocktail

華語翻譯很少使用莫洛托夫雞尾酒(但還是有),一般直接稱「汽油彈」。不

這裡就不寫製程了。

這裡就不寫製程了。

其實我是直至看《時代革命》時,發現火魔(汽油彈)的字幕英譯是Molotov Cocktail(莫洛托夫雞尾酒),才知道有此名字。英文媒體也更常使用Petrol bomb。

Molotov 是前蘇聯外交部長的名字。

1939年冬季戰爭,蘇聯轟炸芬蘭時,Molotov謊稱自己落下的是救濟品而不是炸彈,故被稱為Molotov bread basket(Molotov的餐籃)。芬蘭人自製汽油彈回敬,取名Molotov雞尾酒(Molotov Cocktail)。

烏克蘭國防要人民自製汽油彈/Molotov Cocktail,對象恰好也是俄羅斯/蘇聯,大有取此典故。

班德拉冰沙/Bandera Smoothies

班德拉冰沙與莫洛托夫雞尾酒相同,都是指汽油彈。

烏克蘭國防要人民自製汽油彈的新聞出現不久,利沃夫(Lviv)市長說不應用俄羅斯名字,應以烏克蘭民族主義英雄班德拉之名,稱班德拉冰沙。

利沃夫市長似乎誤會在歌頌莫洛托夫。

班德拉(Stepan Bandera)是當代烏克蘭民族主義象徵,奔走建立烏克蘭復國,但也極具爭議:二戰烏克蘭受蘇聯威脅時,班德拉與納粹德國合作,所屬的烏克蘭反抗軍參與納粹主導的大屠殺。

2010年,班德拉被時任烏克蘭總統追封為民族英雄,視為烏克蘭民族主義激進重建的一部分。民族主義的外圍敵人是俄羅斯,但如此的追封,當時歐盟國家如波蘭、猶太團體也表達抗議。

凡尼亞舅舅/Uncle Vanya

麥當勞因戰爭關係,陸續關閉撤出俄羅斯後,媒體傳出當地會改用「凡尼亞舅舅」取代。

raw-image

商標專利是屬地制,必須在當地註冊,才能享有商標保護。若當地覺得不違法,也就不違法。例如常中國品牌告無印良品侵權之類,也大概是如此。

凡尼亞舅舅是俄羅斯作家契科夫的小說角色。小說裡,凡尼亞從崇拜知識分子的姐夫,到晚年發現自己被當傻子幻滅。

現實裡,究竟是對麥當勞,還是俄羅斯幻滅呢?

最近重新有人提起《凡尼亞舅舅》,原因倒是改編自村上村樹的電影《在路上》,裡面提及此書。順帶一提,早期出版包括《凡尼亞舅舅》等經典譯本的桂冠出版社,今年二月已宣布無法經營而倒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敏的沙龍
7會員
29內容數
本系列主要書寫東南亞各國之間的主權爭議。東南亞各國在歷史上常有彼此重疊現象,不若東亞有較清晰的領土繼承,也因此當轉變為擁有明確邊界的現代國家時,歷史主權(historical claim)會變得異常複雜。我嘗試在主權爭議裡,釐清邊界的意思和由來。
克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5
歐大旭(Tash Aw)出生台北,在馬來西亞成長,定居於英國。《碼頭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Pier)是他對自我背景、家族記憶與身份探尋的著作。作者將好幾百頁的內容,精萃在一百頁裡,簡短而深刻。中譯即將出版,非常推薦。
Thumbnail
2023/02/25
歐大旭(Tash Aw)出生台北,在馬來西亞成長,定居於英國。《碼頭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Pier)是他對自我背景、家族記憶與身份探尋的著作。作者將好幾百頁的內容,精萃在一百頁裡,簡短而深刻。中譯即將出版,非常推薦。
Thumbnail
2023/01/26
今年忽然掀起小小的Lunar New Year 和 Chinese New Year之爭,源自背後不同的思考模式和需求。Chinese New Year 似乎將節慶局限在一國一族,但Lunar New Year更合理嗎?還是兩者能共存?
Thumbnail
2023/01/26
今年忽然掀起小小的Lunar New Year 和 Chinese New Year之爭,源自背後不同的思考模式和需求。Chinese New Year 似乎將節慶局限在一國一族,但Lunar New Year更合理嗎?還是兩者能共存?
Thumbnail
2022/05/05
美國高等法院意見書曝光,打算推翻保障女性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判例。「選擇派」(女性自主權)與「生命派」(胎兒生命權)雙方觀點再此引起注意。AKA Joe Roe紀錄片的主角正是Roe v. Wade判例的原告,敘述其臨終前的自白。
Thumbnail
2022/05/05
美國高等法院意見書曝光,打算推翻保障女性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判例。「選擇派」(女性自主權)與「生命派」(胎兒生命權)雙方觀點再此引起注意。AKA Joe Roe紀錄片的主角正是Roe v. Wade判例的原告,敘述其臨終前的自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戰爭藉口動員俄軍侵略烏克蘭,至今無情戰火已長達一週年,為何俄羅斯要攻打烏克蘭?臉譜出版四月新書《#公雞之家》以兩國之間的關係為基底,從一個家族橫跨四代紛雜的歷史記憶為主軸,帶領我們找回未經戰火蹂躪的烏克蘭,以及一個家族重新找回連結的可能。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戰爭藉口動員俄軍侵略烏克蘭,至今無情戰火已長達一週年,為何俄羅斯要攻打烏克蘭?臉譜出版四月新書《#公雞之家》以兩國之間的關係為基底,從一個家族橫跨四代紛雜的歷史記憶為主軸,帶領我們找回未經戰火蹂躪的烏克蘭,以及一個家族重新找回連結的可能。
Thumbnail
今天的新聞會成為明天的歷史,那今天所吃的食物會不會成為推翻明日政權的武器? 如果還有人說俄羅斯歷史生硬複雜,要去了解當中與他國的政治因素更是難上加難時,我一定會塞本《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到他懷裡,再邀他去附近一間切仔麵店,叫盤滷味,一邊聊書中的食物切入俄羅斯文化,也如沙博爾夫斯基一樣,從口中的在地味道
Thumbnail
今天的新聞會成為明天的歷史,那今天所吃的食物會不會成為推翻明日政權的武器? 如果還有人說俄羅斯歷史生硬複雜,要去了解當中與他國的政治因素更是難上加難時,我一定會塞本《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到他懷裡,再邀他去附近一間切仔麵店,叫盤滷味,一邊聊書中的食物切入俄羅斯文化,也如沙博爾夫斯基一樣,從口中的在地味道
Thumbnail
之七: 克里米亞難題 如局勢發展一如預料,普丁被刺殺(或委婉其詞,稱為「病歿」﹖),俄羅斯退兵,問題解決了嗎﹖ 頓巴斯和克裡米亞將會成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長期的問題。 本文先談克里米亞。 有關克里米亞的情況,本系列的早期文章已略作介紹。這裡再稍為深入分析一下。 3月16日,克里米亞宣布獨立。
Thumbnail
之七: 克里米亞難題 如局勢發展一如預料,普丁被刺殺(或委婉其詞,稱為「病歿」﹖),俄羅斯退兵,問題解決了嗎﹖ 頓巴斯和克裡米亞將會成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長期的問題。 本文先談克里米亞。 有關克里米亞的情況,本系列的早期文章已略作介紹。這裡再稍為深入分析一下。 3月16日,克里米亞宣布獨立。
Thumbnail
《烏克蘭愛戀字典》不僅有悲劇歷史,更有烏克蘭民族的靈魂,如文學、詩詞、音樂、繪畫、飲食等文化傳承,四千兩百萬的烏克蘭人,不僅向東與俄羅斯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更向西與歐洲自由價值,不斷歷練成為二十一世紀民主國家。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Thumbnail
《烏克蘭愛戀字典》不僅有悲劇歷史,更有烏克蘭民族的靈魂,如文學、詩詞、音樂、繪畫、飲食等文化傳承,四千兩百萬的烏克蘭人,不僅向東與俄羅斯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更向西與歐洲自由價值,不斷歷練成為二十一世紀民主國家。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Thumbnail
「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位於巴黎之俄羅斯專門書店大門標語 【簡介】 今天(五月7日)刊登於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出版界記者 Zineb Dryef 發表專文,調查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法國國內產生的出版策略與書店重點變化。特解讀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解讀全文】
Thumbnail
「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位於巴黎之俄羅斯專門書店大門標語 【簡介】 今天(五月7日)刊登於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出版界記者 Zineb Dryef 發表專文,調查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法國國內產生的出版策略與書店重點變化。特解讀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解讀全文】
Thumbnail
俄羅斯侵略戰的報導裡,出現幾則與料理有關的名字。我開始查看這些布丁、雞尾酒、冰沙與小說的意思。
Thumbnail
俄羅斯侵略戰的報導裡,出現幾則與料理有關的名字。我開始查看這些布丁、雞尾酒、冰沙與小說的意思。
Thumbnail
新時代的戰爭實況,藉由網路我們能時時追蹤到最新狀況。這場戰事如一齣現場直播連續劇,這樣一場無可測的鄰邦悲劇,竟展示在大眾眼前,讓觀看者更有參與感也更揪心,畢竟一個國家存亡的命運正在此時此刻決定著。雖然朋友間常因消息來源不同,光憑照片影片真真假假的傳送是很難看懂其背後的真實原委。不過對整個事件大
Thumbnail
新時代的戰爭實況,藉由網路我們能時時追蹤到最新狀況。這場戰事如一齣現場直播連續劇,這樣一場無可測的鄰邦悲劇,竟展示在大眾眼前,讓觀看者更有參與感也更揪心,畢竟一個國家存亡的命運正在此時此刻決定著。雖然朋友間常因消息來源不同,光憑照片影片真真假假的傳送是很難看懂其背後的真實原委。不過對整個事件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