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樂生」無視院民意見 自救會要求跨部會協調修繕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院區變工區,院民何安居?」重建樂生療養院計畫卻無視樂生院民意見,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偕同民團、跨黨派立委今(11)天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跨黨派立委共同召開跨部會協調會,展延《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要求院方應重新檢討重建樂生房舍的文資修繕設計,不應違背上位計劃也不該為了工程趕工而迫遷院民。

青年樂生聯盟成員林秀芃批評,過去新莊捷運機廠工程造成樂生院民迫遷,已經讓院民搬遷好幾次,沒想到人權園區的重建,竟然在侵害他們人權。民團呼籲院方應資訊公開,根據院民的意見來做變更設計,符合無障礙需求,並維護樂生保留運動的公共空間,使文化資產與人權並存。

raw-image

人權園區侵人權 樂生院民要安居
重建樂生人權園區被分割成許多標案,兩個關鍵標案「20棟非續住區」及「14棟續住區」陸續施工中,但是都有院民居住在其中。樂生保留自救會會長李添培表示,政府重建樂生編列10.7億元預算,直至去年開始陸續動工,但是院民完全都不清楚工程狀況與進度,他認為應讓院民瞭解各棟房舍規劃設計與修繕圖面等公開資訊。

年邁的院民藍彩雲住在14棟續住區的怡園,她說:「住在樂生六、七十年,這麼老了還要煩惱房屋修繕,院方也不向我們說明清楚,不得已還得上街陳情,實在很艱苦。」

青年樂生聯盟成員林秀芃則表示,過往兩年間一直與公部門進行協調,然而整個《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黑箱作業,資訊完全不公開,院方在執行面上卻不與院民進行實質溝通,院民完全不知情自己的家該怎麼修繕,也不知道修繕期程及修繕方法。

第一階段修繕大致完成但還沒驗收的「大同舍、東高雄舍」,由於完全沒有院民參與及資訊公開,號稱作為院民中繼替代住宿的空間,卻沒有讓院民放置生活用品的空間,包括洗衣機或曬衣服的地方;且院民出入需要騎乘代步車,代步車需要充電,房舍外頭將插座移除。

房舍外圍的景觀設計上,地面設置許多地燈,讓房舍打燈看起來很漂亮,突出物卻造成院民移動上的障礙,林認為以這兩棟房舍修繕狀況來看,完全不是以院民安居的生活想像去設計,而是以文創空間概念去修繕。「若事先讓院民知情並參與修繕,今天重建樂生院就不會發生浪費公帑的問題。」

林秀芃說,20棟非續住區的「大浴室」住著一位黃姓院民,一年多前院方在工程前私下對院民說「房屋結構有問題、不安全,若住在裡面、房屋垮了誰負責?」今年2/23正式開工後未向院民說明,即在3/1用圍籬把房舍圍起來,逼迫黃姓院民搬走。直到自救會發文給新北市文化局應積極介入,要求院方要召開施工前說明會,4/6才補開說明會,大家此時才看到建築師的修繕資料,寫道「大浴室建物狀況尚完好,未來作為展示空間」,顯示院方根本欺騙院民進行迫遷。

應該要修復成院民居住空間被規劃為展示及文創空間使用,反而把院民長久以來作為公共空間 使用的「蓬萊舍」修成三間套房;另外「平安舍」原本擺放著院民茆萬枝手做樂生院模型,院方近日已清空搬離,搬到組合屋後上鎖,不讓院民領取。林秀芃批評,院方是以「再度淨化、再度社會排除」方式來扭曲樂生保留運動的歷史,並以以工程思維主導,違背行政院核定的上位計畫及《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的立法意旨。

raw-image
raw-image

文資修復跟院民安居 是漢生醫療人權園區任務

2017年行政院核定的「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採分階段執行,短中期內應逐年修復院民房舍及重要建築,達成院民安居之目標;長期目標將正式成立「國家漢生病醫療人權園區」。

林秀芃說,行政院上位計劃「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已寫到,蓬萊舍將規劃成為「樂生保存運動紀念館」,展示從 2004 年(民國93年)至今,面對捷運機廠的選址錯誤、以及樂生院民人權再次被剝奪、樂青及院民共同捍衛家園、再到樂生療養院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及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的漫長過程。今年院方通過的蓬萊舍改建方案完全牴觸上位計劃,使得蓬萊舍原本重要的歷史紋理抹除,更銷毀過去抗爭運動的努力。

立委王婉諭說,過去台灣政府錯誤政策,造成漢生病患被強制隔離,必須跟家人分離一輩子,搬離故鄉,甚至是被騙的、被強迫的來到樂生療養院,國家現在應擔起責任。相較於日本對於國家造成漢生病患的傷害採取積極補償、轉型及協助,台灣的樂生院民卻是一再的被官方驅趕,或是一再的被要求縮小生活空間,這是不被接受的。

立法委員賴香伶及林奕華皆認為院方不應趕工做文資修繕而忘了進步的價值,除了保留建築更要保障院民安居的權益,才是完整的人權園區,一定會跨黨派協助,積極介入院方及衛福部協調。

台灣人權促進會余宜家則說,文資修復跟院民安居權益不應該是對立的,而且文資修復跟院民安居正是漢生醫療人權園區的任務,不該因為文資修繕的壓力,讓院民再度面臨迫遷處境、製造更多爭議。

相關報導:
院民兩年前就要求資訊公開與參與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公庫官網其他平台群眾集資相挺(原文日期:2022年04月11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沙龍
33會員
283內容數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2023/07/31
有鑒於光電政策未來所需數萬公頃土地,為了避免光電政策衝擊農漁業及2025年上路的國土計畫政策,地球公民基金會在7月19日時召開記者會,發佈一份從去年開始進行的調查報告,現勘台灣苗栗、台南及花蓮三地區的光電場狀況,期望藉由梳理過往光電政策的相關經驗,希望政府知往鑒今,改善未來光電政策。
Thumbnail
2023/07/31
有鑒於光電政策未來所需數萬公頃土地,為了避免光電政策衝擊農漁業及2025年上路的國土計畫政策,地球公民基金會在7月19日時召開記者會,發佈一份從去年開始進行的調查報告,現勘台灣苗栗、台南及花蓮三地區的光電場狀況,期望藉由梳理過往光電政策的相關經驗,希望政府知往鑒今,改善未來光電政策。
Thumbnail
2023/07/28
不滿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6%實施18年來未曾提高,導致年輕勞工退休金領不到舊制勞工的一半金額,再加上中華電信公司承諾跳票,中華電信工會7月4日號召近兩千人,頂著高溫艷陽從總統府前凱道遊行至立法院......
Thumbnail
2023/07/28
不滿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6%實施18年來未曾提高,導致年輕勞工退休金領不到舊制勞工的一半金額,再加上中華電信公司承諾跳票,中華電信工會7月4日號召近兩千人,頂著高溫艷陽從總統府前凱道遊行至立法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講座小小心得: 謝謝家民辛苦促成這場講座辦成。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樂生議題,也是第一次從一個外國人口中聽到自己的國家原來也有一間痲瘋病院。講座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講者詳細地描述公權力如何透過空間的設計和手術來侵害人權,還有那些院民如何透過自身所擁有的單薄的資源來維持生計和維持那一個屬於他們的與外界隔離
Thumbnail
講座小小心得: 謝謝家民辛苦促成這場講座辦成。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樂生議題,也是第一次從一個外國人口中聽到自己的國家原來也有一間痲瘋病院。講座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講者詳細地描述公權力如何透過空間的設計和手術來侵害人權,還有那些院民如何透過自身所擁有的單薄的資源來維持生計和維持那一個屬於他們的與外界隔離
Thumbnail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Thumbnail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Thumbnail
制度的爭議下,所影響的是數萬名居民的未來生活。 同樣是面對尚存有諸多疑慮的土地徵收計畫,非政府組織與當地居民的抗議焦點其實有著些許出入:非政府組織將爭議集中於徵收計畫本身的合憲性與程序正義,最近更成功提起了多個行政訴訟,訴請法院撤銷徵收處分⋯⋯
Thumbnail
制度的爭議下,所影響的是數萬名居民的未來生活。 同樣是面對尚存有諸多疑慮的土地徵收計畫,非政府組織與當地居民的抗議焦點其實有著些許出入:非政府組織將爭議集中於徵收計畫本身的合憲性與程序正義,最近更成功提起了多個行政訴訟,訴請法院撤銷徵收處分⋯⋯
Thumbnail
青年樂生聯盟與樂生保留自救會今(9)天前往衛福部陳情,對於日前樂生療養院院方對於「蓬萊舍」展示樂生保存運動文物無預警被撤除事件,要求新任衛福部長薛瑞元應遵守《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精神,確實監督「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承諾樂生院民維持「蓬萊舍」將來作為公共空間使用。 樂
Thumbnail
青年樂生聯盟與樂生保留自救會今(9)天前往衛福部陳情,對於日前樂生療養院院方對於「蓬萊舍」展示樂生保存運動文物無預警被撤除事件,要求新任衛福部長薛瑞元應遵守《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精神,確實監督「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承諾樂生院民維持「蓬萊舍」將來作為公共空間使用。 樂
Thumbnail
樂生療養院曾是全台少數的漢生病醫療機構,在過去面臨了捷運機場的落成、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等,而近期當前面臨人權園區的古蹟修復作業,院方卻默許包商強制徵收蓬萊社(院區內的建築物),並預計改建成套房以供院民居住,但卻又沒顧及到院民的生活習慣,進而導致衝突再次發生......。
Thumbnail
樂生療養院曾是全台少數的漢生病醫療機構,在過去面臨了捷運機場的落成、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等,而近期當前面臨人權園區的古蹟修復作業,院方卻默許包商強制徵收蓬萊社(院區內的建築物),並預計改建成套房以供院民居住,但卻又沒顧及到院民的生活習慣,進而導致衝突再次發生......。
Thumbnail
  高齡議題在臺灣形成一股浪潮,每個人對於自己年老有一個美好的藍圖,正因為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樣態,從政府推動的高齡政策來看,2007年推動長照1.0、2016年推動長照2.0政策,可以看到政府透過政策引導的方式,希望確保在社會中生活的年長者,能夠避免落入孤老殘窮,無人照顧的窘境。
Thumbnail
  高齡議題在臺灣形成一股浪潮,每個人對於自己年老有一個美好的藍圖,正因為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樣態,從政府推動的高齡政策來看,2007年推動長照1.0、2016年推動長照2.0政策,可以看到政府透過政策引導的方式,希望確保在社會中生活的年長者,能夠避免落入孤老殘窮,無人照顧的窘境。
Thumbnail
「院區變工區,院民何安居?」重建樂生療養院計畫卻無視樂生院民意見,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偕同民團、跨黨派立委今(11)天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跨黨派立委共同召開跨部會協調會......
Thumbnail
「院區變工區,院民何安居?」重建樂生療養院計畫卻無視樂生院民意見,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偕同民團、跨黨派立委今(11)天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跨黨派立委共同召開跨部會協調會......
Thumbnail
衛福部及樂生療養院以「國家漢生病醫療人權園區」修復工程為由,公告樂生院內歷史建築包含蓬萊舍及舊園區醫療空間電療中心等地需在3/1搬離物品,否則不負保管之責。且院方不管是否有住人的房舍修繕,修繕完成也不保證讓院民住回去,形成二度迫遷......
Thumbnail
衛福部及樂生療養院以「國家漢生病醫療人權園區」修復工程為由,公告樂生院內歷史建築包含蓬萊舍及舊園區醫療空間電療中心等地需在3/1搬離物品,否則不負保管之責。且院方不管是否有住人的房舍修繕,修繕完成也不保證讓院民住回去,形成二度迫遷......
Thumbnail
【開始築巢】 最初,原本信心滿滿,我跟莉雅拿出已經設計且修改了好幾次的社區規劃藍圖,那天去林董家拿給林董看後,林董沒有表示說有問題,我也就以為過關了,想不到等到真正開始評估後,卻被林董與工班嫌棄說太過理想,過程中被打了好幾次回票,最後在不斷的協調下,開了好幾次的小會議,當然也就修改了好幾次設計圖。
Thumbnail
【開始築巢】 最初,原本信心滿滿,我跟莉雅拿出已經設計且修改了好幾次的社區規劃藍圖,那天去林董家拿給林董看後,林董沒有表示說有問題,我也就以為過關了,想不到等到真正開始評估後,卻被林董與工班嫌棄說太過理想,過程中被打了好幾次回票,最後在不斷的協調下,開了好幾次的小會議,當然也就修改了好幾次設計圖。
Thumbnail
創世紀22:7,以薩問父:「柴、火在這了,要宰殺獻祭的羔羊在哪?」誰家的羊該被犧牲?「又是誰想要『進步』呢?是那些不通過『進步』來滿足直接利的人:工人、雇農和左翼知識份子。它被那些勞作而又因此被剝削的人所需要。……『進步』是一個(在社會和政治意義上)理想化的概念
Thumbnail
創世紀22:7,以薩問父:「柴、火在這了,要宰殺獻祭的羔羊在哪?」誰家的羊該被犧牲?「又是誰想要『進步』呢?是那些不通過『進步』來滿足直接利的人:工人、雇農和左翼知識份子。它被那些勞作而又因此被剝削的人所需要。……『進步』是一個(在社會和政治意義上)理想化的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