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不起來的童年,與我現在學會的放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待在台灣期間,我仍持續與我的美國語言夥伴-D進行每週一次的線上通話。一回,D聊起童年那滔滔不絕、手舞足蹈的模樣,讓我非常驚訝。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師:Brett Jordan)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師:Brett Jordan)

她先是說自己記得三歲以後的所有小事,甚至包括嬰兒時期的某些記憶。然後便鉅細靡遺描述坐在嬰兒床中的自己,不小心吃進一隻蒼蠅的趣事,還有當時對蒼蠅的好奇以及現在回想起來的感受。

接下來場景轉到幼兒時期還包著尿布的她,穿著一件正式的淡藍色洋裝,興高采烈與家人尋找復活節彩蛋,那時教會她說義大利文的姥姥也還活著,D說每年復活節都會憶起這樣的美好。D甚至記得服裝的顏色、細節、觸感,仿佛她就好像回到那個時空,以一個局外人看著小女孩的一舉一動一般,那神情讓我在螢幕的這頭大感訝異。

我,其實很想也分享點什麼,但無奈自己幼兒時期的回憶就好像蒸發了一樣(至少三歲到六歲之間我講不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像一顆被不斷搖晃的聖誕水晶球,裡面似乎有些什麼,卻永遠看不清楚。

Kajetan Sumila on Unsplash

Kajetan Sumila on Unsplash

待在娘家期間,翻出每個抽屜、過濾每件物品、就連信件也是一封封看過後選擇去留。當然,這樣徹底的整理也攪動了一些陳年的情感。只是我的兒時回憶仍然很模糊,就算母親赫然拿出她收藏著的、我以笨拙文字書寫的小卡,寫的人(我)仍是完全想不起發生何事,這讓我有種彷彿遊走夢中世界,卻看不清夢中人的悵然。

或許因為太會察言觀色了,從小知道大人想聽的話、也知道某些肢體動作他們看了會發笑,很自然地就扮演了取悅者的角色,很少真正的把心交出去,也很少說實話,因為這樣生活容易多了(以後就知道要做回自己多不容易)。

就像《斜槓青年》一書說的:「進入學校和社會之後,時間被機械地分割了。我們很難再按著自己的節奏走,而是被其他人掌控了步伐。社會要求我們適應各種來自外界的規範,從而適應他人的步調。」

我最深刻的回憶都烙印在開始為自己發聲、反抗的時候,越爭吵越深刻、吵越兇記憶越核心。縱使想起這些回憶總帶點痛苦,也很多次在睡夢中哭著醒來,但是卻是激勵我在逆境中「要強」的最好原動力。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遺忘的童年從來沒有被找回,不曾反覆回憶,哪來的尋獲?就像《腦筋急轉彎》(英語:Inside Out)的遺忘山谷,我或許再也找不到曾經發生過的這些那些了吧!

但曾經的這些那些,其實也不重要了。在身體頻頻抗議的現階段,我只想把過往的執著、曾經的好強、傷人的比較通通丟掉、全部捨去、斷開乾淨。人這一輩子,煩惱自找的、疾病自啟的、沒趣自討的,深刻的痛過之後,便只希望能夠在生命的盡頭笑著離去便好了。

剛好友人捎來的這幅「睡著的樹懶」,安詳自在的大貓式瑜伽體位,提醒著我是時候轉向自己的內在,溫柔地停下腳步了。如佩瑪・丘卓所言:「停下來,就能把就有習性燃燒殆盡。」《當生命陷落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伊太太的沙龍
64會員
140內容數
Reflect. Belong. Unfold. 在異鄉,每一個「第一次」都是風景。 從語言卡關到寄出第一封信,從文化衝擊到親密互動的微光片刻, 那些忐忑與驚喜、懷疑與堅持,都是生活留下的註腳。 謝伊太太的沙龍,記錄這些日常的浮光掠影, 一筆一筆,留下我們如何在陌生中慢慢長出歸屬的痕跡。
謝伊太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陽光斜斜灑在書桌前,我伸了個懶腰,揉揉發脹的太陽穴,心裡想著,是時候準備晚餐了。 冰箱裡剩下兩顆蕃茄,我一邊盤算著要做一道蕃茄炒蛋,一邊洗著食材。就像往常一樣,我機械地將雞蛋一顆顆敲進碗裡。沒想到敲開第二顆時,竟然掉出兩顆蛋黃。我愣了一下,眼睛睜大,嘴角也不自覺微微上揚——居然敲到了雙黃蛋,難得呢
Thumbnail
2025/04/10
陽光斜斜灑在書桌前,我伸了個懶腰,揉揉發脹的太陽穴,心裡想著,是時候準備晚餐了。 冰箱裡剩下兩顆蕃茄,我一邊盤算著要做一道蕃茄炒蛋,一邊洗著食材。就像往常一樣,我機械地將雞蛋一顆顆敲進碗裡。沒想到敲開第二顆時,竟然掉出兩顆蛋黃。我愣了一下,眼睛睜大,嘴角也不自覺微微上揚——居然敲到了雙黃蛋,難得呢
Thumbnail
2024/12/31
2023年9月之後創作能量嘎然而止, 因為我將熱情傾注在了其他地方。 然而,用生命燃燒的選擇卻讓我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在那段日子,對每一筆數字的較真,是我唯一在乎的事。 什麼包容阿、愛啊、感恩的~ 我演得彷彿有那麼一回事,卻始終感受不到真正的溫暖。 回頭再看,那時的我就是個情緒黑洞,一絲微光都進不來
Thumbnail
2024/12/31
2023年9月之後創作能量嘎然而止, 因為我將熱情傾注在了其他地方。 然而,用生命燃燒的選擇卻讓我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在那段日子,對每一筆數字的較真,是我唯一在乎的事。 什麼包容阿、愛啊、感恩的~ 我演得彷彿有那麼一回事,卻始終感受不到真正的溫暖。 回頭再看,那時的我就是個情緒黑洞,一絲微光都進不來
Thumbnail
2023/05/15
學習歌唱一直不在我的人生選擇中,但當時的我卻非常需要這一個選項⋯⋯ 年初,聲音突然變得囁嚅,氣息也異常微弱,好友指出我似乎用氣音在交談,無奈地回:「沒辦法,只要我一試圖大聲說話就會咳嗽不止。」我們心知肚明,那是心因性的壓力反應,來自沒有盡頭的情緒勒索,就像是被誰箝制住喉嚨,自發地遏止了表達立場的渴望
Thumbnail
2023/05/15
學習歌唱一直不在我的人生選擇中,但當時的我卻非常需要這一個選項⋯⋯ 年初,聲音突然變得囁嚅,氣息也異常微弱,好友指出我似乎用氣音在交談,無奈地回:「沒辦法,只要我一試圖大聲說話就會咳嗽不止。」我們心知肚明,那是心因性的壓力反應,來自沒有盡頭的情緒勒索,就像是被誰箝制住喉嚨,自發地遏止了表達立場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大概兩、三歲的時候,就住進我現在的家了,因為我以前不會開門,所以每進一個房間,就只能一直待在那個房間裡。當我學會開門後,就天天在整個家裡亂闖,看到死路就往回跑,然後還跑出家門,下樓梯的時候,還知道要用倒著爬下去的,全家人都拿我沒輒,只好整天跟在我屁股後面。
Thumbnail
我大概兩、三歲的時候,就住進我現在的家了,因為我以前不會開門,所以每進一個房間,就只能一直待在那個房間裡。當我學會開門後,就天天在整個家裡亂闖,看到死路就往回跑,然後還跑出家門,下樓梯的時候,還知道要用倒著爬下去的,全家人都拿我沒輒,只好整天跟在我屁股後面。
Thumbnail
從小到大 記得的事情很少 甚至長大後發生的事情 有很多事也記不了太久 簡直就像失憶症患者 一直以來 小時候會有幾個無法解釋畫面 重複想起 應該是幼稚園或國小低年級時 半夜突然醒來 眼睛一張開 驚覺這是哪裡! 我怎麼躺在這裡! 我記得⋯⋯我應該睡在爸爸媽媽的床旁邊啊! 把棉被蓋住臉 只露出眼睛 把手
Thumbnail
從小到大 記得的事情很少 甚至長大後發生的事情 有很多事也記不了太久 簡直就像失憶症患者 一直以來 小時候會有幾個無法解釋畫面 重複想起 應該是幼稚園或國小低年級時 半夜突然醒來 眼睛一張開 驚覺這是哪裡! 我怎麼躺在這裡! 我記得⋯⋯我應該睡在爸爸媽媽的床旁邊啊! 把棉被蓋住臉 只露出眼睛 把手
Thumbnail
與美國語伴 D 的對話中,她如電影般還原了幼時記憶,那份清晰與生動令我震撼,也喚起我對「遺忘的童年」的深深悵然。從記憶的模糊、身體的抗議,到逐漸願意轉向內在與傷痛共處,這是一段關於失去、也關於釋懷的旅程。或許不需要每個人都找回童年,但我們都可以學會溫柔地轉身,擁抱此刻的自己。
Thumbnail
與美國語伴 D 的對話中,她如電影般還原了幼時記憶,那份清晰與生動令我震撼,也喚起我對「遺忘的童年」的深深悵然。從記憶的模糊、身體的抗議,到逐漸願意轉向內在與傷痛共處,這是一段關於失去、也關於釋懷的旅程。或許不需要每個人都找回童年,但我們都可以學會溫柔地轉身,擁抱此刻的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的童年,都因時代、地域、經濟條件、家庭因素等成因而有不同,每個人對於童年的記憶,一定也有好的,和不好的那一面,只是很多時候記不起來了。如果有人訪問起你童年的記憶,你會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每個人的童年,都因時代、地域、經濟條件、家庭因素等成因而有不同,每個人對於童年的記憶,一定也有好的,和不好的那一面,只是很多時候記不起來了。如果有人訪問起你童年的記憶,你會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Thumbnail
時間不會為任何畫面定格停留,新的生活點滴隨即又覆寫上記憶軌跡。會不會有那麼一天,重新想起我們這樣黏膩的親子日常,也會光影迷離地讓人覺得彷彿眨眼一瞬。
Thumbnail
時間不會為任何畫面定格停留,新的生活點滴隨即又覆寫上記憶軌跡。會不會有那麼一天,重新想起我們這樣黏膩的親子日常,也會光影迷離地讓人覺得彷彿眨眼一瞬。
Thumbnail
和解 是進入到自己過往時空的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忘記的,卻在潛意識中成為現在的種種框架 近期播放的「四樓的天堂」 完全就是講述著細胞記憶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從事件反映著內在恐懼 內在恐懼拉扯著深層情緒 深層情緒成為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長大了 卻無法跳脫過往的行為模式 是時候轉身回頭 把過往的恐懼慢慢挖
Thumbnail
和解 是進入到自己過往時空的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忘記的,卻在潛意識中成為現在的種種框架 近期播放的「四樓的天堂」 完全就是講述著細胞記憶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從事件反映著內在恐懼 內在恐懼拉扯著深層情緒 深層情緒成為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長大了 卻無法跳脫過往的行為模式 是時候轉身回頭 把過往的恐懼慢慢挖
Thumbnail
而今回首,被漂洗過的歲月已經有些退色,然而自己的歷史並不能被抹滅,曾有的悲傷和顛仆應該昇華,失去的儘管遺憾,擁有的卻也令人歡快,始終禁錮的回憶也都該被救贖吧。
Thumbnail
而今回首,被漂洗過的歲月已經有些退色,然而自己的歷史並不能被抹滅,曾有的悲傷和顛仆應該昇華,失去的儘管遺憾,擁有的卻也令人歡快,始終禁錮的回憶也都該被救贖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