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辯之旅》|正義的三張臉孔,兩難處境的我們該怎麼選?(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正義的第三張臉:美德 (共善主義)

一位有腦性麻痺的高中生啦啦隊員,人氣極旺的她,只能坐在輪椅上替球員加油,到期末卻被踢出啦啦隊。理由是她無法作出跟其他隊友一樣的高難度體操動作。請問是否合理?
Photo by Jacob Rice on Unsplash

Photo by Jacob Rice on Unsplash

這是美國德州西部安德魯斯高中的實際案件。反對者是隊長的爸爸,被踢出的啦啦隊員卡莉的媽媽懷疑,是啦啦隊隊長嫉妒女兒的高人氣。到底讓卡莉參加或不參加,哪個選擇比較公平?這個案例拋出了兩個議題:啦啦隊員存在的「目的」為何?身為啦啦隊員,又代表著什麼樣的「榮譽」(何種美德值得被獎勵)?

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簡稱亞氏)認為,正義等於每個人得到應得之物,意思是同等的人分配到同等的財物。分配的原則是「目的論」。最好的長笛,應該給最會吹長笛的人,而不是給有錢的收藏家,才符合長笛被創造的目的,發揮物品的最佳功能。人也一樣,要透過理性發揮自己的潛能,來實現幸福。

他追求良善美德,但培養「美德」不是口號,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實用智慧)。實踐的方法是參政。參政不是少數人的職業,而是每一個城邦公民,透過語言的討論,共同建立的政體(審議式政治)。而最高統治者應由品德最優異的人擔任。專制的寡頭政治及民粹政治都不能達到共善。公民們學習治理人,同時也被人治理,彼此分擔社群的命運。唯有這樣,才能達到實踐共善的美德

亞里斯多德的時代,城邦人口不多,有參政權的公民限於部分成年男性,女性及奴隸皆不能參政,只能負責生活雜務,讓公民能專心參政,因此理想雖好,但現今社會卻難以實踐。

作者的社群主義

社群主義認為身為族群的一份子,有歸屬就有責任。就像德國人因為納粹的屠殺,向猶太人道歉一樣。道歉有三個涵義:向受害者的受害記憶表示「尊重」、「承認」對受害者及後代的傷害與實際的金錢「賠償」。

作者用了大量的例子描述,每個人身上都有社群的團結義務、團結責任及「情境自我」的敘事觀。「情境自我」來自1981年麥金太爾的《追尋美德》,認為人生好比敘事之旅,人終究脫離不了社群歸屬。我們繼承的社會身分,賦予了生命及責任,每個人的意志及選擇,都無法迴避自己歸屬的社群。

當社群責任跟普世價值衝突,我們因為社群(愛家庭、愛家鄉、愛國)而放棄普世價值,是可被接受的。例如身為大學校長的弟弟,拒絕向司法機關供出黑道哥哥的下落,是大家都能諒解的事。因此,當個人要為自己社群的良善負責任時,就不能置身事外,逃避道德價值判斷。而是要讓整個社群共同討論何謂正義。

|正義到底是什麼?

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總結至此,正義的三張臉孔分別是:幸福最大化(功利主義)人權的尊重(自由主義)美德的提倡(共善主義)

1.功利主義:只要快樂的總和>痛苦的總和,就是好的選擇。但是功利主義容易淪為算計,而非行事的道德原則,而計算樂與苦的單一價值衡量衡,又不夠客觀。

2.自由主義:尊重人權與自主性,政府應該保持中立客觀,不判斷道德好壞。

3.共善主義:勇於追求良善及美德的判斷,鼓勵公民討論、參政、實現自我、追求幸福。

自建國以來,自由主義幾乎是美國的核心。美國兩大黨也擁護著各自的自由主義。共和黨在經濟上支持自由主義(市場至上、最小政府)、在社會文化保守(禁墮胎同婚)。民主黨在社會文化支持自由主義(支持墮胎同婚)、在經濟上保守(偏福利社會、大政府)。

歷任的總統候選人,為了爭取選票最多數,往往會站在道德中立的安全位置。

作者批評支持自由主義的康德與羅爾斯,訴求「正當程序優於良善」,跟總統候選人一樣,迴避了道德的分歧點。所謂的尊重,只是選擇忽略不討論。

他認為正義永遠無法迴避道德判斷。美國應該融合社群主義,提倡共善的新政治。縮小貧富差距與提倡公民精神、公民品德(愛國心、榮譽感),針對有爭議性的道德議題(墮胎、同婚),應該建立可對話的公共參與機制,來改變現況。

正義的這把尺

我認為作者提出的社群主義(公民共和主義),是對美國資本主義的一種反動。他提出美國人缺乏愛國榮譽心、市場至上(例如軍隊外包)、貧富差距過大等,這些都是資本主義「只看成功與金錢崇拜」的弊端。右翼的自由主義,或許有這個問題。但左派的自由主義,羅爾斯的正義論卻在政治上照顧了經濟的弱勢族群。更何況,世界上最有愛國心的可能是共產或專制國家,民主國家可是望塵莫及。

自由主義是迴避了有爭議性的道德判斷。但要藉由共同對話促成社群共識,決非易事。亞里斯多德的公民審議,是由受過良好教育、有資產、有時間參政的菁英促成。而歷史的成敗往往不是靠談判,是由國力定勝負。文化形成也非一朝一夕。有誰能僅僅透過對話,讓伊斯蘭教的信徒全改吃豬肉,或讓天主教徒舉雙手贊成婦女墮胎?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正義。肉類再有營養,但我也無權逼一個素食者吃肉;你的正義,有時候是別人的不正義,墮胎,犧牲了胎兒的人權,但不墮胎,犧牲的是一個女人一輩子的將來。

康德與羅爾斯的自由主義延伸的普世價值,在這個程度上是最具有包容性的。所有制度都有優缺點,有時候錯誤並非制度問題,而是人性自私造成的惡果。如果無法像康德將道德作為天生義務,那麼理解助人之樂也算是一件好事。只要是良善的行為及動機,透過實踐內化為心理的一部份,再擴散出去就是一種善的影響,越多人擴散就形成了一種善的循環。那麼我們離良善正義的社會,又前進了一步,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淺咖啡的沙龍
65會員
51內容數
天生愛看故事的人。 如果追劇看小說是浪費時間,那就讓這些浪費的時間活出它的意義吧!
淺咖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1
何謂「厭女」?簡單一句話:厭女就是男人輕視女人、女人輕視自己。 如果可以,我衷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失去它的價值。 作為一本2015年在台灣出版的書籍,10年後的今天,我們是否已轉變為不厭女的社會?
Thumbnail
2025/03/21
何謂「厭女」?簡單一句話:厭女就是男人輕視女人、女人輕視自己。 如果可以,我衷心希望這本書能夠失去它的價值。 作為一本2015年在台灣出版的書籍,10年後的今天,我們是否已轉變為不厭女的社會?
Thumbnail
2024/11/01
身為一個熱愛美食的人,總認為生活在台灣過於幸福。巷口早餐店的菜單玲瑯滿目,不管是中式的油條燒餅、蛋餅蘿蔔糕,西式的吐司可頌、漢堡奶茶都隨處可得。所以,只看了《百年早餐史》一眼,就義無反顧地把它帶回家,也在情理之中。
Thumbnail
2024/11/01
身為一個熱愛美食的人,總認為生活在台灣過於幸福。巷口早餐店的菜單玲瑯滿目,不管是中式的油條燒餅、蛋餅蘿蔔糕,西式的吐司可頌、漢堡奶茶都隨處可得。所以,只看了《百年早餐史》一眼,就義無反顧地把它帶回家,也在情理之中。
Thumbnail
2022/09/21
情色 —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 作者巴代伊用獨特的哲學觀為情色辯護,19世紀的作品在性開放的現代社會,依然別有新意。透過這個瘋子及看似瘋狂荒誕的作品,我們試著跳脫文明的制約,看見檯面下蠢蠢欲動的隱晦人性。
Thumbnail
2022/09/21
情色 —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 作者巴代伊用獨特的哲學觀為情色辯護,19世紀的作品在性開放的現代社會,依然別有新意。透過這個瘋子及看似瘋狂荒誕的作品,我們試著跳脫文明的制約,看見檯面下蠢蠢欲動的隱晦人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正義感沒有不好,而是你怎麼看待正義感,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正義感,卻又發現自己很羞愧的時候,那麼你就是在批判你自己了。如果你感到正義感出現,而不去採取行動,卻也不原諒這幾個人,那麼你就是在壓抑你自己,漸漸的你會看到不同的反應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Thumbnail
正義感沒有不好,而是你怎麼看待正義感,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正義感,卻又發現自己很羞愧的時候,那麼你就是在批判你自己了。如果你感到正義感出現,而不去採取行動,卻也不原諒這幾個人,那麼你就是在壓抑你自己,漸漸的你會看到不同的反應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正義的第三張臉:美德 (共善主義) 一位有腦性麻痺的高中生啦啦隊員,人氣極旺的她,只能坐在輪椅上替球員加油,到期末卻被踢出啦啦隊。理由是她無法作出跟其他隊友一樣的高難度體操動作。請問是否合理? 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 作者的社群主義 |正義到底是什麼? 正義的這把尺
Thumbnail
|正義的第三張臉:美德 (共善主義) 一位有腦性麻痺的高中生啦啦隊員,人氣極旺的她,只能坐在輪椅上替球員加油,到期末卻被踢出啦啦隊。理由是她無法作出跟其他隊友一樣的高難度體操動作。請問是否合理? 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 作者的社群主義 |正義到底是什麼? 正義的這把尺
Thumbnail
本書是由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的哲學課集結成的書籍。透過「正義」這個概念,介紹了三大核心概念「福祉」、「自由」及「美德」。 儘管是本教科書,但結合了大量時事的舉例說明,讓哲學各個派別大比拚,枯燥的哲學瞬間變得生動有力,是本非常適合入門的哲學書。讓我們在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可以有多一點思考的方向。
Thumbnail
本書是由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的哲學課集結成的書籍。透過「正義」這個概念,介紹了三大核心概念「福祉」、「自由」及「美德」。 儘管是本教科書,但結合了大量時事的舉例說明,讓哲學各個派別大比拚,枯燥的哲學瞬間變得生動有力,是本非常適合入門的哲學書。讓我們在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可以有多一點思考的方向。
Thumbnail
以現在來說,世界的局勢是蠻亂的,用政治的術語來說,就是左派與右派的鴻溝極速地拉大中,我不明白,若是左派與右派各自成為了一個國家還是帝國之類的話,這世界也叫和平嗎?左派與右派會不會有一天突然打了起來,不只是因為看不順眼,或者只是想解解悶?
Thumbnail
以現在來說,世界的局勢是蠻亂的,用政治的術語來說,就是左派與右派的鴻溝極速地拉大中,我不明白,若是左派與右派各自成為了一個國家還是帝國之類的話,這世界也叫和平嗎?左派與右派會不會有一天突然打了起來,不只是因為看不順眼,或者只是想解解悶?
Thumbnail
《正義教室》是8月新出版的書籍,號稱是暢銷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小說版本。 書籍開端,便提出了的故事,當休假中的消防員要到幼兒園接小孩回家卻意外遇上火災,走道的一邊是自己最深愛的女兒,走道的另一邊是一群素未相識的幼兒,應如何選擇,才是「正義」呢?
Thumbnail
《正義教室》是8月新出版的書籍,號稱是暢銷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小說版本。 書籍開端,便提出了的故事,當休假中的消防員要到幼兒園接小孩回家卻意外遇上火災,走道的一邊是自己最深愛的女兒,走道的另一邊是一群素未相識的幼兒,應如何選擇,才是「正義」呢?
Thumbnail
離上一次公民課也許超過十年了,小時候老覺得這些制度介紹,實在是枯燥乏味又老生常談。但來到美國加州後,全州一路靠左的價值觀,讓我第一次發現自己不夠 Liberal。而這張自由派奉為圭臬等級的圖,我接觸美國政治文化之前確實沒看過。這篇就讓我們用一張圖來聊聊自由派對於「公平」的看法,與保守派的異議。
Thumbnail
離上一次公民課也許超過十年了,小時候老覺得這些制度介紹,實在是枯燥乏味又老生常談。但來到美國加州後,全州一路靠左的價值觀,讓我第一次發現自己不夠 Liberal。而這張自由派奉為圭臬等級的圖,我接觸美國政治文化之前確實沒看過。這篇就讓我們用一張圖來聊聊自由派對於「公平」的看法,與保守派的異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