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社論也提及黑潮發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2 / 04 / 24 )


前篇貼文剛提及,最近媒體上出現黑潮發電的頻率變高了,沒想到昨天的中時社論內容又再度觸及黑潮發電:

中時社論》 有目標無策略的2050淨零排放


段落中提及的內容在先前的貼文中都曾經論及,我會在附註中依序提供給各位參考【註 1】。

重點是,我也很期待在「2.0 版」的淨零路徑圖中,能看到更多篇幅的波浪發電、洋流發電等海洋能相關內容。




【註 1】

黑潮發電近年的研究進展

可能的疑慮:會不會影響氣候 ?

樂見中研院院長重視黑潮發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文晏的沙龍
6會員
84內容數
.
劉文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27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2022/06/27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2022/06/26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2022/06/26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2022/05/25
在網上翻找綠島和蘭嶼的資料時,無意間看到「小蘭嶼」,覺得可能是個理想的著手處。 某次交流我倡議的「島嶼錨固」方案時,有朋友提醒,跟居民溝通往往就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建議我別太樂觀。
Thumbnail
2022/05/25
在網上翻找綠島和蘭嶼的資料時,無意間看到「小蘭嶼」,覺得可能是個理想的著手處。 某次交流我倡議的「島嶼錨固」方案時,有朋友提醒,跟居民溝通往往就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建議我別太樂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離岸風電的話題,自從小英上任後炒的風風火火,又再去年突然傳出許多外商撤資閃人的消息,不免讓人有種人走茶涼,散戶留下來洗碗的感覺。而一直以來都有聽到長輩們在說:風機很貴、發電量很少;又或是圖利廠商;以及破壞環境等言論,我想只能說,所有能源發展,要在量又大又高效率面前,負面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不然可能大家
Thumbnail
離岸風電的話題,自從小英上任後炒的風風火火,又再去年突然傳出許多外商撤資閃人的消息,不免讓人有種人走茶涼,散戶留下來洗碗的感覺。而一直以來都有聽到長輩們在說:風機很貴、發電量很少;又或是圖利廠商;以及破壞環境等言論,我想只能說,所有能源發展,要在量又大又高效率面前,負面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不然可能大家
Thumbnail
在前篇貼文所引用的中時社論裡,有這麼一句話: 但政府的「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對風電和太陽光電以外的綠能,居然只以「發展非傳統地熱發電,並導入波浪、海流發電等海洋能技術,另擴大生質能使用,規畫2050年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 8~14GW」幾句話輕輕帶過,並嚴重低估其潛力值......【註 1】
Thumbnail
在前篇貼文所引用的中時社論裡,有這麼一句話: 但政府的「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對風電和太陽光電以外的綠能,居然只以「發展非傳統地熱發電,並導入波浪、海流發電等海洋能技術,另擴大生質能使用,規畫2050年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 8~14GW」幾句話輕輕帶過,並嚴重低估其潛力值......【註 1】
Thumbnail
前篇貼文剛提及,最近媒體上出現黑潮發電的頻率變高了,沒想到昨天的中時社論內容又再度觸及黑潮發電: 中時社論》 有目標無策略的2050淨零排放 段落中提及的內容在先前的貼文中都曾經論及,我會在附註中依序提供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前篇貼文剛提及,最近媒體上出現黑潮發電的頻率變高了,沒想到昨天的中時社論內容又再度觸及黑潮發電: 中時社論》 有目標無策略的2050淨零排放 段落中提及的內容在先前的貼文中都曾經論及,我會在附註中依序提供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在國發會公布的淨零碳排路徑圖中有觸及洋流發電,所以,最近媒體上出現了一些相關報導。其中,最大咖的應該就屬中研院院長:
Thumbnail
在國發會公布的淨零碳排路徑圖中有觸及洋流發電,所以,最近媒體上出現了一些相關報導。其中,最大咖的應該就屬中研院院長:
Thumbnail
我曾在先前的多篇貼文中提及,我對黑潮發電的發展現狀感到很疑惑,甚至,懷疑政府的綠能政策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選項 ? 後來看到下面這篇幾天前的報導,說下一階段要大力發展五種新綠能,海洋能是其中之一,且海洋能的段落中特別提及黑潮發電(見附圖):
Thumbnail
我曾在先前的多篇貼文中提及,我對黑潮發電的發展現狀感到很疑惑,甚至,懷疑政府的綠能政策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選項 ? 後來看到下面這篇幾天前的報導,說下一階段要大力發展五種新綠能,海洋能是其中之一,且海洋能的段落中特別提及黑潮發電(見附圖):
Thumbnail
之前寫文時碰上一個問題:台灣的「淨零碳排路徑」由哪個部會來負責研擬 ? 後來我在媒體上看到了,答案是國發會,預計將會在明年初提出【註 1】。 我猜,國發會內負責相關業務的同仁最近應該壓力很大,因為除了社會各界正引頸企盼外【註 2】
Thumbnail
之前寫文時碰上一個問題:台灣的「淨零碳排路徑」由哪個部會來負責研擬 ? 後來我在媒體上看到了,答案是國發會,預計將會在明年初提出【註 1】。 我猜,國發會內負責相關業務的同仁最近應該壓力很大,因為除了社會各界正引頸企盼外【註 2】
Thumbnail
我對海洋能很感興趣,過去已投入不少心力關注,未來仍會持續。 我在「方格子」部落格中,有開闢了一個「海洋能」專題,目前已建立了一個「黑潮發電」標籤,未來會逐步開闢新的標籤(這樣才足以撐起一個專題)。 眾所周知,海洋佔地球面積的七成,目前除已相對成熟的離岸風電(多在近海)外,其他各種海洋能都還在很初步
Thumbnail
我對海洋能很感興趣,過去已投入不少心力關注,未來仍會持續。 我在「方格子」部落格中,有開闢了一個「海洋能」專題,目前已建立了一個「黑潮發電」標籤,未來會逐步開闢新的標籤(這樣才足以撐起一個專題)。 眾所周知,海洋佔地球面積的七成,目前除已相對成熟的離岸風電(多在近海)外,其他各種海洋能都還在很初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