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躉購每度 7.32 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2 / 02 / 08 )


經濟部在新公布的今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中,首度增列了「海洋能」項目, 且每度費率高達 7.32 元(附圖最後一行)【註 1】。

引文中有一句話說:國內還沒有可適用此條款的海洋能案場。所以,經濟部這 措施是想鼓勵國內的海洋能「從無到有」、「無中生有」。

這對我倡議的黑潮發電「島嶼錨固」方案自然是個好機會,希望我此番藉參選 的形式提案、宣傳【註 2】,能順利找到企業籌組團隊投入。



【註 1】

2022躉購費率拍板 地熱、小水力調漲 新增「海洋能」


【註 2】

關於我的參選(嗯對啦,我要參選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文晏的沙龍
6會員
84內容數
.
劉文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27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2022/06/27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2022/06/26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2022/06/26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2022/05/25
在網上翻找綠島和蘭嶼的資料時,無意間看到「小蘭嶼」,覺得可能是個理想的著手處。 某次交流我倡議的「島嶼錨固」方案時,有朋友提醒,跟居民溝通往往就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建議我別太樂觀。
Thumbnail
2022/05/25
在網上翻找綠島和蘭嶼的資料時,無意間看到「小蘭嶼」,覺得可能是個理想的著手處。 某次交流我倡議的「島嶼錨固」方案時,有朋友提醒,跟居民溝通往往就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建議我別太樂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盤點9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本月最重要事件為主管機關召開R3.2 機制規劃草案說明會,各界討論踴躍。
Thumbnail
盤點9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本月最重要事件為主管機關召開R3.2 機制規劃草案說明會,各界討論踴躍。
Thumbnail
NGO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每年年終時會選出當年度「十大綠能新聞」,筆者因為工作緣故,也時時關注產業新聞,尤其是國內離岸風電發展。因此想開啟這個系列,每月盤點十大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註:順序不必然代表重要性,多數依時間序來排定。 一月有R3.1行政契約、浮動式風
Thumbnail
NGO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每年年終時會選出當年度「十大綠能新聞」,筆者因為工作緣故,也時時關注產業新聞,尤其是國內離岸風電發展。因此想開啟這個系列,每月盤點十大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註:順序不必然代表重要性,多數依時間序來排定。 一月有R3.1行政契約、浮動式風
Thumbnail
本文內容: (1) 海洋能源被選為前瞻能源,本文的主題是風浪發電(Wind-Wave Power),我定義為離岸風電結合波浪發電的架構,可用於離岸風電的固定基座與浮體基座; (2) 海洋能源的技術成熟度非常低,所以我們2030年的目標僅有1MW的累積容量;姑且不論Floating Power Pla
Thumbnail
本文內容: (1) 海洋能源被選為前瞻能源,本文的主題是風浪發電(Wind-Wave Power),我定義為離岸風電結合波浪發電的架構,可用於離岸風電的固定基座與浮體基座; (2) 海洋能源的技術成熟度非常低,所以我們2030年的目標僅有1MW的累積容量;姑且不論Floating Power Pla
Thumbnail
在「淨零路徑圖中與海洋能相關的內容」一文中,我說了這樣一句話:「氫未來也可能來自以海洋能電解海水」【註 1】,想了想,決定再補充幾句。 在淨零路徑圖中,「氫能」和「海洋能」是並舉的兩個項目。但,循上述思路,若以海洋能電解海水取得氫氣,則「海洋能」和「氫能」兩者其實是緊密的上下游關係,而非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在「淨零路徑圖中與海洋能相關的內容」一文中,我說了這樣一句話:「氫未來也可能來自以海洋能電解海水」【註 1】,想了想,決定再補充幾句。 在淨零路徑圖中,「氫能」和「海洋能」是並舉的兩個項目。但,循上述思路,若以海洋能電解海水取得氫氣,則「海洋能」和「氫能」兩者其實是緊密的上下游關係,而非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在前篇貼文所引用的中時社論裡,有這麼一句話: 但政府的「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對風電和太陽光電以外的綠能,居然只以「發展非傳統地熱發電,並導入波浪、海流發電等海洋能技術,另擴大生質能使用,規畫2050年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 8~14GW」幾句話輕輕帶過,並嚴重低估其潛力值......【註 1】
Thumbnail
在前篇貼文所引用的中時社論裡,有這麼一句話: 但政府的「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對風電和太陽光電以外的綠能,居然只以「發展非傳統地熱發電,並導入波浪、海流發電等海洋能技術,另擴大生質能使用,規畫2050年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 8~14GW」幾句話輕輕帶過,並嚴重低估其潛力值......【註 1】
Thumbnail
前篇貼文剛提及,最近媒體上出現黑潮發電的頻率變高了,沒想到昨天的中時社論內容又再度觸及黑潮發電: 中時社論》 有目標無策略的2050淨零排放 段落中提及的內容在先前的貼文中都曾經論及,我會在附註中依序提供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前篇貼文剛提及,最近媒體上出現黑潮發電的頻率變高了,沒想到昨天的中時社論內容又再度觸及黑潮發電: 中時社論》 有目標無策略的2050淨零排放 段落中提及的內容在先前的貼文中都曾經論及,我會在附註中依序提供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由國發會負責的淨零碳排路徑圖已經正式公布了。其中,海洋能的角色是「前瞻能源」之一,期望長期而言,能藉此極大化自產的再生能源。(附圖紅色箭頭所指處) 這樣的定位我是認同的。畢竟,海洋能的技術確實還不成熟,能夠重視其潛力,已經算是一種肯定了。
Thumbnail
由國發會負責的淨零碳排路徑圖已經正式公布了。其中,海洋能的角色是「前瞻能源」之一,期望長期而言,能藉此極大化自產的再生能源。(附圖紅色箭頭所指處) 這樣的定位我是認同的。畢竟,海洋能的技術確實還不成熟,能夠重視其潛力,已經算是一種肯定了。
Thumbnail
經濟部在新公布的今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中,首度增列了「海洋能」項目,且每度費率高達 7.32 元(附圖最後一行)【註 1】。
Thumbnail
經濟部在新公布的今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中,首度增列了「海洋能」項目,且每度費率高達 7.32 元(附圖最後一行)【註 1】。
Thumbnail
我曾在先前的多篇貼文中提及,我對黑潮發電的發展現狀感到很疑惑,甚至,懷疑政府的綠能政策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選項 ? 後來看到下面這篇幾天前的報導,說下一階段要大力發展五種新綠能,海洋能是其中之一,且海洋能的段落中特別提及黑潮發電(見附圖):
Thumbnail
我曾在先前的多篇貼文中提及,我對黑潮發電的發展現狀感到很疑惑,甚至,懷疑政府的綠能政策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選項 ? 後來看到下面這篇幾天前的報導,說下一階段要大力發展五種新綠能,海洋能是其中之一,且海洋能的段落中特別提及黑潮發電(見附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