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和《我是余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早已耳聞《父後七日》大名,但一直無緣一閱,從員林圖書館借到時,開心了好一陣子。

我還是第一次看見有人用這般戲謔的口吻描述死亡,如同書裡寫的:「……悲傷的、失去的、碎瑣難耐的,只要把它說得好笑,也許就寫得下去,看得下去。也許,有些東西,可以透過寫,被轉化,或療癒。」

raw-image

對於喪禮中那些荒謬的儀式,在作者很抽離的嘲諷中,有種深沉的悲哀在流動著。就是讓你忍不住會笑中帶淚,看完又很想放聲大哭一場。

我很好奇,拍成電影的《父後七日》會是什麼樣子?

至於後半部的散文則讓我發出會心的一笑,打從高中時狂啃散文之後,我很久沒看過這麼有意思的散文了(呃,也許詹宏志的《人生一瞬》例外),尤其作者又和我同鄉———同是彰化縣人。

看到她寫返鄉經過,或搭火車、或搭高鐵,都覺得心有戚戚焉;寫台北居留記也讓我很有親切感,畢竟我也在台北求學謀職,算是半個台北人;寫養貓經驗,讓我想起歷代的日光狗;寫記者編採生涯,好像在看過去全省走透透的採訪生活……

真的讓我差點要買下它了,但是,只是「差點」,因為後面的遊記我實在很沒fu。唉!我真的好不愛看遊記。

raw-image

認真想起來,我這輩子還沒讀過任何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遊記」,每次那些描繪景物的文字,都會讓我開始恍神,然後呈無意識的目光掃射,完全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所以,這本書看完,乖乖還給圖書館就是,就別再想去書店買一本了吧!

分享一下書中我想摺頁的部分:

「不要隱藏淚水與脆弱,最堅強的人,總是平和地它們在一起。」(by作者的瑜咖老師)

為什麼現在市面上看不到小時候吃的台糖健素糖,本書提供了答案:

「後來驗出來健素糖的酵素,是給豬吃的,就停止生產販賣了。」 (登愣!)(靠夭!這不會是我現在老是在減肥的真正原因吧?)

「我以前習慣讓稜角露出,愈利愈好,自傷傷人,稱為個性,現在才漸漸知道,圓融不是鄉愿,而是慈悲。」


從總機小妹變廣告教母的余湘

raw-image

看完《我是余湘》我有點失望,倒不是這書不好,而跟我的想像有些出入。

初見這本書時,被趙少康在推薦文中一句「余湘本身就是一部台灣的廣告媒體史」讚賞所吸引。

我以為這會是一本余湘的傳記,我將會在書中看到從小到大、從年輕到年長的余湘;更期待在書上看到余湘征戰各大廣宣領域的豐功偉業,並藉此了解台灣廣告史的梗概,沒想到結果不然。

跳躍式書寫生命重大事件

此書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探索余湘歷經死生大病之後,為何比生病前更勤奮工作;第二部分是余湘自年輕時候是如何面對各種困境及轉變;

第三部分則是余湘如何善用這種轉變的力量,打開更高的格局;第四部分則描繪朋友、客戶和同事眼中的余湘。

也就是說,這書不像一般傳記那樣是按著時間順序描述一個人的一生,而是跳躍式地書寫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從余湘面對這些事件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彰顯出她正面的人格特質。

然而我期待看到的卻是前者的敘事方式,甚至是附年表、大事紀的。

raw-image

嚴格來說,一般的傳記書寫方式是比較工程浩大的,寫得好的話,會像小說一樣引人入勝,而《我是余湘》這種單篇文章的集結比較缺乏連貫性,不會讓人迫不及待地繼續讀下去。至於她工作成就的著墨也不夠深刻,感覺就是蜻蜓點水點到為止。

一窺電視廣告的演化與電視台生態

不過,收穫還是有的,沒有看到廣告的門道,至少也見識了熱鬧,余湘的努力幾乎操縱了電視廣告的演化,同時也帶到了當年電視台的生態和作業情形、冷門時段是怎麼開出熱門收視、台灣的廣告公司如何改朝換代、如何產出濟濟人才。

而余湘又具備了哪些領導特質(P.163義無反顧批辭呈、永遠用客戶的角度思考、P.187認為人脈要幫得上忙才有用、P.197在余湘眼中沒有「阻力」),使得她能在重圍之中漂亮勝出。

在讀書會的討論之後,會友辛西雅給了我解答:這書雖和我的期待不符,但這個書系的定位原本就是勵志人物故事,而非傳記,原來問題出在書系的定位。

沒錯,寶瓶文化這系列的書內容的確偏輕巧了些,以嚴長壽的書來看,在寶瓶文化出的《總裁獅子心》和在天下文化出的《我所看見的未來》,層次就不一樣。

《我是余湘》書寫的就是余湘從總機小妹成為媒體教母的一路成長,如同當年嚴長壽從快遞高中生變成旅館業教父一般,都在鼓勵人們:只要努力向上就有成功的機會。做為一本符合大眾閱讀口味的勵志書,《我是余湘》的確達到了目的。



圖片出處1: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113001886-260407?chdtv

圖片出處2:https://shopee.tw/%E6%88%91%E6%98%AF%E4%BD%99%E6%B9%98-CHAIRWOMAN-i.5886212.13656868926?sp_atk=209245a7-4fc6-4008-a8ae-071c97815031

圖片出處3: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551413406?zone=book&lid=search&actid=WISE&kw=%E7%88%B6%E5%BE%8C%E4%B8%83%E6%97%A5&pi=0

圖片出處4:https://www.newton.com.tw/wiki/%E7%88%B6%E5%BE%8C%E4%B8%83%E6%97%A5/2218551





歡迎參觀本格其他作品——

我的烏龍鳥事:烏龍事件簿/我的連載小說:《桃花債》/我的奇思異想:包山包海

日光:若你喜歡本文,記得點心心拍個手(要拍五下也行),你的鼓勵是創作者最大的動力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過這部電影,還可以
avatar-img
非寫不可,不寫會死?
184會員
420內容數
我只追隨靈感,想寫啥就寫啥。 最愛寫小說和搞笑文,其他文章通常是用來掙錢和練文筆的。 希望有生之年皆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2024/10/08
2024/10/08
2024/09/28
獻給各位老師格友們美女圖一幅,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Thumbnail
2024/09/28
獻給各位老師格友們美女圖一幅,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個練習》 《台南政大書城簽書會》 拋夫棄子來台南, 就是要專門參與老師第一場的新書發表會,帶著追星的心情,超級期待及興奮。 我很早就到了, 看見高瘦的老師已經在裡面, 政大書城真的是讓人好喜歡的空間 光線與動線的設計, 讓人就想拿一本書架上的書閱讀,
Thumbnail
《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個練習》 《台南政大書城簽書會》 拋夫棄子來台南, 就是要專門參與老師第一場的新書發表會,帶著追星的心情,超級期待及興奮。 我很早就到了, 看見高瘦的老師已經在裡面, 政大書城真的是讓人好喜歡的空間 光線與動線的設計, 讓人就想拿一本書架上的書閱讀,
Thumbnail
我讀書很慢,花兩天看完了。 《#活著 》我想很多人大概幾個小時就忍不住讀完了,因為太好看了!很少讀一本書忍不住一直發出嘆氣聲,因為太悲太苦了。 這本書那麽受歡迎不是沒有道理,作者余華的用字簡賅,沒什麼華麗或艱澀的詞彙,讀起來非常順暢,字句真摯直白地述說著大時代小人物的辛酸:時代的命運
Thumbnail
我讀書很慢,花兩天看完了。 《#活著 》我想很多人大概幾個小時就忍不住讀完了,因為太好看了!很少讀一本書忍不住一直發出嘆氣聲,因為太悲太苦了。 這本書那麽受歡迎不是沒有道理,作者余華的用字簡賅,沒什麼華麗或艱澀的詞彙,讀起來非常順暢,字句真摯直白地述說著大時代小人物的辛酸:時代的命運
Thumbnail
今天依儒要分享的書籍是《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這本書是吳淡如小姐的近作。而她是一位暢銷作家、多才多藝。喜愛閱讀而且過目不忘,是一位考試高手,從小大到幾乎不怎麼用力讀書,卻依然還能「試試」如意。 當作家是她十多歲時就立下的志願,到現在依然持續著,落實終身學習,永遠保持面對人
Thumbnail
今天依儒要分享的書籍是《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這本書是吳淡如小姐的近作。而她是一位暢銷作家、多才多藝。喜愛閱讀而且過目不忘,是一位考試高手,從小大到幾乎不怎麼用力讀書,卻依然還能「試試」如意。 當作家是她十多歲時就立下的志願,到現在依然持續著,落實終身學習,永遠保持面對人
Thumbnail
早已看到她寫返鄉經過,或搭火車、或搭高鐵,都覺得心有戚戚焉;寫台北居留記也讓我很有親切感,畢竟我也在台北求學謀職,算是半個台北人;寫養貓經驗,讓我想起歷代的日光狗;寫記者編採生涯,好像在看過去全省走透透的採訪生活……
Thumbnail
早已看到她寫返鄉經過,或搭火車、或搭高鐵,都覺得心有戚戚焉;寫台北居留記也讓我很有親切感,畢竟我也在台北求學謀職,算是半個台北人;寫養貓經驗,讓我想起歷代的日光狗;寫記者編採生涯,好像在看過去全省走透透的採訪生活……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Thumbnail
雖然斯卡羅引起不少臺灣歷史熱,不過,讀臺灣文學的人因此多了起來嗎?也許有吧,不過累積的速度很緩慢就是了。以華語寫作的作品,近年有不少異質性的作品出版,這次推薦兩本噢! -------------------------------- 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一直這樣覺得。意即,我有些厭膩了那些不停地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