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惡化時代中淺談追求正確答案的教育所產生之後遺症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原文撰於2021年1月


昨天跟很久不見得小學同學跨海講電話聊天,美日連線互相分享彼此有多慘。

從小從身高、家庭、學歷、經歷、收入到女人緣我是沒一個贏他,但是要比慘我看他可能要多練個兩輩子才能來跟我比。一如往常,不學無術一路在社會底層掙扎過來的學店畢業生,以及台灣最高學府雙學士畢業之後拿到美國百大名校博士學位的高材生之間,在2021年又開啟了一場菁英跟庶民的對話。

除了聊電動漫畫還有最近追什麼劇以外,各種垃圾話中稍微有一點營養的大概就是講到台灣人怎麼看疫情這件事。P.S.這篇沒有要探討任何防疫政策成功還是失敗,只是聊聊台灣人看事情的態度。


日本防疫失敗背後原因只是死要錢?


疫情爆發之後在我熟悉的日本自媒體圈中,很明顯有兩種意見,一種就是日本好棒棒,另一種就是日本防疫很廢。不管論點是什麼,都非常的單一,而且依據跟指標會讓人覺得「也許有些人說的是有一套道理,但有必要把語氣講成那樣嗎?」,在昨天閒聊中,朋友點出了一個重點「台灣人的教育中,有“正確答案”這個概念,所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總是在尋找最佳解。」

這我非常有感觸,那些得理不饒人,覺得自己是防疫大師的網民,大概覺得自己想的是正確答案吧?不然為何那麼理直氣壯?

日本防疫以結果而言很多策略都失利,這件事是不可否定的,但網民們相近於手痛剁手、腳痛剁腳的意見,我看了也只能搖搖頭。一個國家是由無數不同的複雜系統相輔相成才能維持現在的狀況,而那些系統有些東西是斷不得的。這些東西要維持下去當然不只政府行政跟執法、民眾的輿論、媒體的風向等等都是這些系統中用來維持穩定度的一環。

而所有我們看到的資訊,通通都只是這些龐大系統因為疫情產生故障的一小部分症狀而已。

當然媒體可以很簡單的說,因為日本要辦奧運、因為日本很依賴中國所以不得不開放國界、因為日本人覺得肺炎只是流感根本沒在怕,但這背後的原因,還有造成的根本現象是什麼,資訊太多太雜,我想大部分的人知道的應該只有「醫療系統崩壞」「奧運停辦日本會負債累累」這兩件事吧?

如果大家知道的資訊那麼少又那麼片面,那到底網路上發酸文怎麼那麼有自信覺得自己是智者能為防疫下指導棋?網路可貴的地方就是自由討論的風氣,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是很棒的,但若因為這樣反而讓某些觀點膚淺,又覺得自己的主張是唯一正義的人們聚集,在選擇性接收情報的狀況下,造成某種資訊斷層,那應該不是大家樂見的。

但人們比起客觀中立的資訊,更會選擇「跟自己意見相同(然後說自己客觀中立)」的意見,這樣說來似乎很多狀況都是不可避免。

話說回來這些大家看似簡單的問題處理起來有多複雜?

光舉一個不要依賴中國這件事來講好了。現在台灣對中國的態度是保持一定距離,大家都知道跟中國交手就是要小心(要多小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那我們以個人單位來說,有一天國家突然跟大家說:因為防疫,現在你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東西,只要有一點中國零件,或是製造公司有跟中國往來就通通不要用,因為零件上可能有病毒,跟中國有關係的金流都會去支持萬惡共匪統一世界的計畫,那這樣大家生活會變成怎樣?再把問題拉回日本。試問把日本所有海外資源通通抽掉,那日本這個國家要怎麼維持下去?

老話一句,有錢人是怎樣都傷不了他半根汗毛,但是可憐的永遠是中下階級跟收入不高的受薪階級,新聞不報大家還不知道那些人在幹嘛勒。光一個”經濟不要依賴中國”這件事都可以扯到那麼多層面了,更何況其他的。


追求正確答案帶來的傷害


二元論的討論方式,除了影響我們對問題的思考以外,也影響我們發言的態度跟對討論的熱衷度。

不是善就是惡、不是黑就是白、除了正確答案以外通通都是錯的。

這種想法無論套到任何討論上都是很不OK的。有人深怕自己講錯話、或是言論有漏洞會被攻擊,乾脆選擇緘默,另一方面發言者若講對了就人人捧,但有一天犯了錯直接掉下神壇。

追本溯源大概問題都出在“有正確答案的教育”上,這世界上所有的答案都沒有百分之百的對錯,只代表了某種立場的一種主張,自由討論的風氣是很好,但發言前別忘了世界上永遠還有幾百個跟自己對立,但也正確的答案。

想追求一種言論可以從問題的根源來尋求解答,並用那個解答去駁斥任何一種異議,這件事根本上來說就很奇怪。但把範圍再拉到台日兩國的話,我覺得這也不光是台灣的問題,日本多少也有這種風向,畢竟誰不想相信有一個答案是自己看得懂,又可以駁斥一切的真理?


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那麼迷惘無助,就算我們只能透過媒體跟他人口中的資訊來拼湊這個世界的樣貌,本能還是拼命尋找那個唯一的正確答案,儘管在某內心某個角落,大家多少都知道正確不只一種,答案也不只一個。


無知的力量


以前有一個常看我文章的朋友說:「你寫的文章好像喜歡駁斥一些立場,最後又把問題丟出來,但是沒有答案。」我想沒錯,因為每個答案都是對的,但也都不是完美的,而網路上的受眾希望在茫茫網海中找到“解答”,而不是提供自己思考的線索。

但無知的力量絕對是強而有力的。

之前某篇文章提到日本新聞報導女性決斷力強、男人優柔寡斷;這件事我在最近讀的書裡面也有相關論述,當然書裡面所寫的跟性別無關,而是純就決斷力來論述。

決定人有沒有辦法做出決策馬上行動的關鍵,有一部分就在於“無知”。

沒辦法馬上行動的人,原因可以歸類於“想太多”跟“設下太多條件”。當自己想要達成某個目標時,事前會在腦內整理一大堆步驟,然後光用想的就很麻煩,最後導致自己懶得行動。其次行動前設下條件,大家應該都會覺得我們以成功為目標行動是理所當然對吧?但為了成功所需要的條件非常多,光是上網查一查就會不知道要怎麼踏出第一步,最終也成了讓人停步不前的原因。

所謂的決斷力,就是在無數條件跟資訊呈現出的選項中,捨棄所有東西選擇其中一項。

經濟掛了怎麼辦?弱勢族群餓死怎麼辦?失業率飆高支持率下降怎麼辦?金主的企業財源斷了沒有金援怎麼辦?十年的計畫斷在第九年中止了又要從第一年開始怎麼辦?通通不管反正就選擇其中一樣就對了!通通都要反而通通都抓不住!

老人遲早都會死、窮人活得那麼痛苦乾脆早早去死、經濟系統崩潰中小企業都掛了大家可以去大企業下面當奴工,就當作疫情是一場人口洗清好了....那請問要怎麼跟百姓交代?這樣的決策團體以後還有正當性能取信於人嗎?這世界上奇怪的地方就是世界明明就是由少數人統治,卻要裝成好像民眾有決定權一樣...要維持這個系統的表象,到底要怎麼決策才對?知道越多越難下決定。

再把範圍縮小到個人比較單純的事來說。

我之前也拿過「當業務要不要把自己的個人SNS拿來宣傳」這件事當例子,這次就再借用一下。

以前在當房仲時很多新人不願意把自己個人SNS帳號拿來當宣傳,問了原因都在於「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落魄到去當房仲」「拿自己帳號宣傳很丟臉」。追本溯源,當業務有什麼好丟臉的?當了不賺錢的業務才丟臉吧?但是業務人人都賺錢嗎?哪個王牌業務不是從不賺錢的開始做起?

業務這個行業有很多事可以講,比如大家都會努力擠進獅子會或是扶輪社,出去外面談事情就要名車名錶,行頭被看衰就會衰運連連之類,入門起步手段眾說紛紜,但我自己最相信的是以前一個老闆跟我說過的「每個人都會有人欣賞,業務就是出門去尋找欣賞自己的人。」而回到起點,要是想東想西,為自己設下一堆枷鎖後連第一步都沒辦法跨出,那不是本末倒至嗎?


但這件事放在個人跟團體來看又有不同。

當我們評估條件少,導致可以很快決策並採取行動,這件事放在個人來說可能是好的。從單純的行動開始,在需要的階段再獲取相對情報才是相對理想的做法,初期就在沒有經驗的狀況下就把一大堆資訊混進決策思考中只會讓人混亂,進而導致無法前進。

但在團體中沒辦法每次都期待決策時幸運之神都會降臨,面臨失敗後,檢討跟咎責以及接連而來收拾殘局的工作可能都會讓人吃不消,所以一個能做出快速決策的團體,一直以都很不容易。


結語


最後下個簡單結論好了。

討論很好,覺得大家都錯只有自己對就不好。追求答案跟不斷思辨很好,得到一個答案就奉之為真理覺得其他人都白癡就很不好。不要想太多搞到妨礙行動很好,但覺得其他不行動的人都是白癡就不太好。

結論是雖然愛與和平才會讓世界進步,不過台灣又要怕中國,多年看著美日車尾燈大概壓抑太久了,能趁這次嘴秋一下,嗆嗆歐美白癡智障死了活該,也算是正常能量釋放吧?想想也沒啥不好啦!能嘴砲別人就是我們庶民最大的幸福吧!

2022追記

疫情走到現在這一步,隨著病毒無止境的變種,台灣防疫也開始越來越多人詬病了,在這個又是戰爭又是肺炎的時代,大家真的要多保重。
avatar-img
26.4K會員
223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年輕人為什麼很草莓?這種永遠沒有結論的世代戰爭,最後結論常常是那個當下的老人看年輕人不爽,而那些年輕人老了又看下一個世代年輕人不爽的無限輪迴。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大家變成草莓呢?
本系列文撰寫於2020年9月回台隔離時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所有衝著人性弱點來的買賣都藉著可攜式裝置合法上市,讓大家不觸法也能分一杯羹;這也是個最壞的時代,因為所有公認的惡習都能藉著可攜式裝置以合法形式進入日常生活中,榨取人們的時間與金錢。」 註冊的契機 直播平台在玩什麼? 離開直播平台
隔離也剩沒多久,最後還是來打打廢文殺時間。 這篇就來聊聊中年人們會害怕失敗的原因,還有在PTT邂逅台女的小小心得。
留學生被騙到外國當奴工這個話題,讓我有很多想法。設定問題是在探討議題前最重要的第一步。這題我想先從「為什麼有人可以接受以留學身份到國外打工賺錢」這件事開始討論。之前曾經的文章已經對政策多有著墨,這篇就不討論政策問題,而是從簡單一點的角度切入。
以下整理我以工作人員身份參與了日本大學生工作坊兩年,跟台灣政大這次工作坊的綜合心得跟各位分享。工作坊的執行方式台灣跟日本風格大有不同,我參加的次數有限,在這篇用個人淺短的經驗整理一下心得跟大家分享。
人生不同時期買電腦都有不同感受,曾幾何時那個會為組裝電腦興奮雀躍的自己,不復存在了?
年輕人為什麼很草莓?這種永遠沒有結論的世代戰爭,最後結論常常是那個當下的老人看年輕人不爽,而那些年輕人老了又看下一個世代年輕人不爽的無限輪迴。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大家變成草莓呢?
本系列文撰寫於2020年9月回台隔離時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所有衝著人性弱點來的買賣都藉著可攜式裝置合法上市,讓大家不觸法也能分一杯羹;這也是個最壞的時代,因為所有公認的惡習都能藉著可攜式裝置以合法形式進入日常生活中,榨取人們的時間與金錢。」 註冊的契機 直播平台在玩什麼? 離開直播平台
隔離也剩沒多久,最後還是來打打廢文殺時間。 這篇就來聊聊中年人們會害怕失敗的原因,還有在PTT邂逅台女的小小心得。
留學生被騙到外國當奴工這個話題,讓我有很多想法。設定問題是在探討議題前最重要的第一步。這題我想先從「為什麼有人可以接受以留學身份到國外打工賺錢」這件事開始討論。之前曾經的文章已經對政策多有著墨,這篇就不討論政策問題,而是從簡單一點的角度切入。
以下整理我以工作人員身份參與了日本大學生工作坊兩年,跟台灣政大這次工作坊的綜合心得跟各位分享。工作坊的執行方式台灣跟日本風格大有不同,我參加的次數有限,在這篇用個人淺短的經驗整理一下心得跟大家分享。
人生不同時期買電腦都有不同感受,曾幾何時那個會為組裝電腦興奮雀躍的自己,不復存在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台灣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始終是個謎題。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若能夠欣賞到台灣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台灣改觀。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台灣。如果此時我們選擇忽略台灣,那後果可想而知。了解清楚台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淘汰舊有的
這是一篇回憶文,我覺得這篇討論就算再過20年都是一個很好的討論。    這是我過去跟一個中國人談述中國人為什麼普遍容易過的不好的原因,我是如此的解釋這情況。    「中國是一個政治導向很嚴重的國家,凡是種種都是以政治為優先考量的地方,所謂的政治導向並不光只是國與國之間,比如中共國毫不考慮自己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台灣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始終是個謎題。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若能夠欣賞到台灣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台灣改觀。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台灣。如果此時我們選擇忽略台灣,那後果可想而知。了解清楚台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淘汰舊有的
這是一篇回憶文,我覺得這篇討論就算再過20年都是一個很好的討論。    這是我過去跟一個中國人談述中國人為什麼普遍容易過的不好的原因,我是如此的解釋這情況。    「中國是一個政治導向很嚴重的國家,凡是種種都是以政治為優先考量的地方,所謂的政治導向並不光只是國與國之間,比如中共國毫不考慮自己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