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隨手翻書也能學習商業理論

2022/05/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周末連假,隨手翻閱了書架上的「彼得林區選股戰略」。
看到了令我有感的一頁,便把他摘錄下來:
令人感到興奮的高成長產業,除了看著股價下跌之外,大概也沒有什麼刺激可言。不管是1950年代的地毯業,1960年代的電子業,還是1980年代的電腦業,都是刺激的高成長產業,置身其間的大小公司毫無例外地都無法保持榮景。這是因為在熱門產業中的每項產品,都有一千位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埋首研究,看是否能在台灣用更低的成本進行製造。
地毯業和電子業那時我還沒出生,沒有體會到。不過電腦業在我們家小時候,有買一台386,配上大大的CRT螢幕,當時推銷人員都打著「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以後每個家庭都有電腦...」等等的話讓我爸媽買單。每個家庭都有電腦,這句話後來來看是對的,但抱歉,電腦買來,我們家小孩一個程式都不會寫,都拿來打電腦遊戲而已。
當時最喜歡去逛的的就是三井,每次都可以買一片遊戲回家,我們姊弟三人組都會挑好久好久。
現在電腦遊戲能占書店的一個角落櫃子就不錯了,以前可是完全競爭市場呢,全盛時期整個商場都是PC game。現在自從steam普及之後.......
台灣以前的完全競爭市場還有蘭花,我爸有一陣子超愛種蘭花,但養活的不知道有沒有比養死的多。
也流行過泡茶、養文鳥,現在回想起來,文人雅士的事情我爸都沾上了點邊。
比較近代的大家印象應該也比較鮮明,葡式蛋塔之亂、髒髒包,乃至於疫情期間的觀葉植物,都是完全競爭市場的血淋淋例子,不需要麻省理工學院高材生,只要門檻夠低,台灣人自己就會一窩蜂來做,之後再削價競爭,把產品成本殺到見骨,最後只留下1~2家勝利者。
讓我驚訝的是,就連我周末去圖書館借的兒童圖書,都有商業理論在裡面。其中一本故事,抱歉我真的忘了故事名稱,講到有兩家開在附近的甜甜圈店,其中一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客人,開始求新求變,添加一些漂亮的糖粉和不同的口味。兩家甜甜圈店開始惡性競爭,推出越來越多奇奇怪怪的口味。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小朋友問其中一家老闆,想要買原味的甜甜圈,老闆第一時間反應是沒有賣原味的,因為利潤太低了。但在小朋友的苦苦哀求下,就回廚房去炸了一些原味的甜甜圈給他。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上門買原味甜甜圈,這位老闆反而做回他一開始最順手,也最初衷的產品,也獲得最多的客人上門。
樂樂爸
樂樂爸
兩個孩子的爸,2022年才開始嘗試寫作,目前以親子共讀主題為主。 另創有<繪說故事>podcast節目,希望一起推廣共讀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