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賣書,讓獨立書店越開越多間|逼人買到剁手指的77個文案促購技巧#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管看幾次,都會起雞皮疙瘩
你可能以為,電商把心理成本降低之後,市場從此轉向;但,就像電影劇情反轉一般,當你知道書店不可憾動的地位之後,心理成本瞬間改變,電商反而讓書店越開越多間---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百貨公司周年慶效應

書店與其它種類的商店存在目的非常不同,幾乎所有的商品都能從照片想像大概,但書卻不行,即使你將三分之一本書都放在網路上讓人閱讀,依然不行,因為「書」必須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才算完整。
那麼,為何書店之間會變成競爭關係呢?千萬別怪罪電子商務,也不是通路商,更不可能是出版社;如果您了解書市場的特殊生態,就會發現,從最上游到書店,每一個節點都是不可缺少的,就算電子商務出現也不可撼動。
答案就是「錢」所產生的錨定心理。
知識是無法用錢衡量的,就算兩本主題一樣的書,頁數相同,價格不同,你也無法衡量那本貴,那本便宜。曾經看過網路上有一則故事,是說有位客人在A書店看到一本書想買,電話問另一半B書店是否比較便宜,然後選擇在B書店買,A書店老闆得知後,此事成為結束營業的爆發點。我相信這種事很可能發生,但,別鬧了,一本書能價差多少?這差額真值得消費者跑來跑去比價嗎?真正的原因是百貨公司周年慶效應。
※關於百貨公司周年慶效應,請見「如果百貨公司的周年慶,不是一年中最便宜的幾天」。
因為知道特定時間會有特價,所以人們等待,以免讓自己覺得是「盤子」;對於網路交易來說,最大的成本或許就是運費,尤其是低單價的商品,「書」完全符合這個條件,於是,商人們想辦法把運費去除,採用最平衡的作法,讓消費者多買幾本書就能免運費。最後一根稻草,就是壓縮時間,商人們為了每個月都能有好營收,於是把等待一年的折扣周期,變成兩星期。
因為閱讀書本須要一定時間,所以一次買多本書,等一段時間讀完後再買,變成再自然不過的事,從此以後,人們自然認為,買書就應該有這樣的折扣,而這再自然不過的認定,完全破壞了原本書市場的結構---因為,書店的進貨成本高於網路電商的售價。

千奇百怪的解方

為此,整個書市場慌亂不堪,尤其是獨立書店,既沒成本優勢,又沒平台優勢;甚至有人想到要用法規,限制人們用書的定價購買書籍,這根本完全違反自由市場的規則;如果能用法規違反自由市場,那不如規定不能網路賣書更快些。
我們真正該做的,是重新看清楚書市場的原貌,並深入了解為何要有書店的存在,當你找到書店不可替代的理由時,自然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書店存在的不可動搖理由是,人們一定要親自翻翻一本書,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就算看過、聽過數不清的介紹,都不如自己親自翻閱試讀。閱讀一本書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錢,而是時間。
轉角書店就是城市圖書館,每間書店都有不同的風味,它們吸引著同時期、同類型的人,少了一間,就少了一種閱讀族群;你永遠也找不到其他方法取代城市圖書館。

反過來就是解方

所以,我們找到了關鍵,書店的價值就是觸及人群,每個地區所需的書店與觸及人群數量成正比,若人群不足以養活兩間書店,開一間才是正常邏輯。
於是我們思考電商結構,是否能反過來讓書店越開越多間;很顯然,目前的書店數量遠遠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答案自然是有的---把電商變成書店供貨商。
*****
書中主題:不管看幾次,都會起雞皮疙瘩
書名:逼人買到剁手指的77個文案促購技巧
作者:川上徹也
譯者:涂綺芳
出版者: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商業周刊
二版3刷:2018年3月
ISBN:978-986-94226-3-5
*****
推書的一千種方法-歡迎推書與導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42499295795509/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103內容數
公司營運戰略規劃、個人事業戰略規劃、書市場的完美解決方案、戰略行銷、檯面下的政治、商業策略、事業策略、人生策略、支援、策略提供、方案提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個占了手上空位的習慣物品,其他類似商品便無法跟進,就如同手錶一般,最多一雙手各帶一支---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部落客口碑文,基本上都是寫好不寫壞,許多部落客寫文推薦,都是收費按贊,網路上充滿各種口碑文,網民早已麻木,現在看口碑文,基本上只看照片,至於內容,參考就好。逆轉口碑文---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絕大多數的行銷都著重在吸晴與立即行動,但打造品牌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您要創造的,是一個又一個持續有效果的想法、感受與體驗,並且了解整個行銷過程中,誰才是主角---推書的一千
斜槓的本質就是自由,現存所有組織限制就如加盟一般,無法體現個人化,這與斜槓本質背道而馳,我們需要一個擁有足夠彈性與自由度的新型態制度,並用開放式架構讓所有斜槓能自由進出這個平台---斜槓世代
把客轉換率的傳單,從1%增加到80%,您願意付多少費用;如果這門生意換成您來做,你可以創造多少收入---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把所有斜槓串連起來就會變成超大專業型通路網,每位斜槓立即因此獲得另外一種收入:通路服務---斜槓世代
第一個占了手上空位的習慣物品,其他類似商品便無法跟進,就如同手錶一般,最多一雙手各帶一支---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部落客口碑文,基本上都是寫好不寫壞,許多部落客寫文推薦,都是收費按贊,網路上充滿各種口碑文,網民早已麻木,現在看口碑文,基本上只看照片,至於內容,參考就好。逆轉口碑文---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絕大多數的行銷都著重在吸晴與立即行動,但打造品牌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您要創造的,是一個又一個持續有效果的想法、感受與體驗,並且了解整個行銷過程中,誰才是主角---推書的一千
斜槓的本質就是自由,現存所有組織限制就如加盟一般,無法體現個人化,這與斜槓本質背道而馳,我們需要一個擁有足夠彈性與自由度的新型態制度,並用開放式架構讓所有斜槓能自由進出這個平台---斜槓世代
把客轉換率的傳單,從1%增加到80%,您願意付多少費用;如果這門生意換成您來做,你可以創造多少收入---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把所有斜槓串連起來就會變成超大專業型通路網,每位斜槓立即因此獲得另外一種收入:通路服務---斜槓世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獨立書店是否應該實施低消政策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其他地方都有低消為何書店不能有?但也有人認為,獨立書店的精神應該是開放、自由的,不應該讓低消限制了逛書的樂趣。作為書店的兼職店員,我有了與眾不同的體會和觀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獨立書店是否應該實施低消政策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其他地方都有低消為何書店不能有?但也有人認為,獨立書店的精神應該是開放、自由的,不應該讓低消限制了逛書的樂趣。作為書店的兼職店員,我有了與眾不同的體會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