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青春的幻影│甘草披薩 Licorice Pizza (20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看著這群匆匆忙忙的孩子,是的,孩子,不只是她與他們年齡的距離,而是他們身上散發的那種不知所謂的氣息,使她打心底泛起一陣厭倦。他們逕直排成一列隊伍,彷彿以為能掌握前行的方向,她搖了搖頭,職業性地向他們兜著手中的梳子,她其實並不在乎這一切,準確的說,她已經練就不展露出被這群孩子刺痛的表情。

他排在隊伍中,一如往常只是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但他真的不在乎這一切,所謂的紀念照到底是為了紀念什麼?自以為是的愚蠢和青春痘滿臉的油膩嗎?他遠遠看見了她,立馬被她無聊的神情所吸引,他主動和她攀談、約她晚餐,不怕她覺得自己可笑、不怕她說他們差了10歲,他的眼神追著這個女孩,更只想追到這個女孩,因為他明明看出她與他萬般不同中最大的相同:他們都存在於不被了解的處境裡,他相信這個隨機的相遇是命中註定的。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赴約,也許是想看看自己感覺到這男孩勢在必得的那份自信打哪裡來,他不像那些孩子,雖然他的的確確還是個孩子,但也許是他無視明擺著的差異、確信更願意拿出行動爭取自己所要的那股自大,都是她困鎖在意義不明的未來裡極其缺乏的,以及,他是那麼的年輕,是她所錯失再也不能夠的青春,他並非故作世故的姿態近似於一種真誠的魅力,甚至晃動了她刻意在他面前端著的架子,使她從骨子裡享受和他一起打混的時光。

他無私地和她分享自己的過去和未來,有意識地渴望扮演她的騎士,解救她從枯燥的生活開始學會了創造─腦袋裡出走或許終將導向真正意義上的離開─他卻沒意識到,他對她的追求也正將自己帶往從未想過的地方,從一個毫無天份的童星成為了懂得投資未來的人、從一個無法假扮好他人的人成為一個專注做好自己的人。

她問姊妹:「難道不覺得我老和Gary鬼混很奇怪嗎?」她其實並不要別人給的答案,只是她還沒辦法就此坦白,尤其當他的天真、單純、自信出包的時候,她無法肯定自己能承擔那樣的選擇,就像是在舞台上他獻給她專屬她的笑話但她卻笑不出來的時候、就像她給他軟釘子後他轉向同齡女孩求歡、就像僥倖逃過捅樓子的麻煩他旋即變成(他正是)屁孩那樣嬉鬧…在那些當下她為他感到尷尬甚至因他而羞愧,她重新以這個世界的眼光看著自己與他,不必他人言語,內心頓生無數的價值批判。

他幾度感覺自己被她拿來和這個世界做比較,她卻選擇了那些夸夸其談、金玉其外的事物,為此,他曾著著實實地想過恨她,但他不明白與她之間算不算愛也就不懂到底該怎麼去恨,只能獨自嚥下被背叛的痛苦、順從她的拒絕轉移自己的重心、又或是拙劣地哀求她回心轉意,這些焦慮和挫敗使他成長,以致他願意一次又一次放下受傷的自尊來到她面前,就算她尚未覺悟、尚未後悔,他也不讓她感到孤單。

她與他就像跳著扭曲、怪異的探戈,一人進、一人退,相互追逐卻永遠存在著一如年齡般的鴻溝,他們越想維持內在小世界的完整,越是無可避免被整個時代給牽動,直等到他們足夠誠實、足夠堅定,他們直視彼此的奔跑才真正使兩人變得親近。只是當他拉著她的手、第一次親吻後,他興奮、誇大地喊她「瓦倫泰太太」,在那一刻,他們落入了「從此幸福快樂」的成人謊言中,青春也就這麼地結束了;或許當他長成她的年紀之後,他們終於能同時發現,兩人共通的格格不入其實是那麼的庸俗,然而,這也是青春的副作用,無可救藥的愛上一個人,並,成為過去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43會員
290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集提要】:許久之前A君的臉書出現這麼一句話:「後來你娶了理想,我嫁給了戶對門當,愛與不愛又何妨」。高中生活那段「男孩女孩」的故事,勾起回憶漩渦,一點一滴重新鮮活,青春戀曲旋律正悠揚。「人們總是在不安穩卻偉大的夢想,和微小的幸福之間做選擇,大家都是如此。青春的夢總是對的,只是世界太殘酷。」
Thumbnail
【前集提要】:許久之前A君的臉書出現這麼一句話:「後來你娶了理想,我嫁給了戶對門當,愛與不愛又何妨」。高中生活那段「男孩女孩」的故事,勾起回憶漩渦,一點一滴重新鮮活,青春戀曲旋律正悠揚。「人們總是在不安穩卻偉大的夢想,和微小的幸福之間做選擇,大家都是如此。青春的夢總是對的,只是世界太殘酷。」
Thumbnail
【後記:這是一篇無意間翻到的2016年日記,於2023年重新寫成這篇故事。或許是一篇跟我們關係一樣平淡、缺乏起伏、看點,或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文章,不過還是想記錄下來。生命中總有些關係大概就像這樣好像有什麼,又好像沒什麼,從來也沒弄清楚過,或者也弄不清楚,我總會想:「啊~大概是過去某一世的緣分吧!」】
Thumbnail
【後記:這是一篇無意間翻到的2016年日記,於2023年重新寫成這篇故事。或許是一篇跟我們關係一樣平淡、缺乏起伏、看點,或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文章,不過還是想記錄下來。生命中總有些關係大概就像這樣好像有什麼,又好像沒什麼,從來也沒弄清楚過,或者也弄不清楚,我總會想:「啊~大概是過去某一世的緣分吧!」】
Thumbnail
過去和現在的掙扎及矛盾,讓她逐漸崩潰
Thumbnail
過去和現在的掙扎及矛盾,讓她逐漸崩潰
Thumbnail
看到一則大人爭吵卻拉著孩子一起走上不歸路的網路新聞,心中頓時五味雜陳,才準備要開始認識這世界的美好,孩子何其無辜要被拉著下去,這也讓我想起一段同學間巧遇的往事。
Thumbnail
看到一則大人爭吵卻拉著孩子一起走上不歸路的網路新聞,心中頓時五味雜陳,才準備要開始認識這世界的美好,孩子何其無辜要被拉著下去,這也讓我想起一段同學間巧遇的往事。
Thumbnail
天真爛漫的國中,女孩跟男孩坐在前後座,日久生情,在畢業的那天,成了正式的小情侶。 畢業後男孩時常騎著腳踏車來找女孩,兩人每次見面都會擁抱,每次擁抱都充斥著無法克制的羞澀與雀躍。 然而回國後,男孩天天都說無法見面,女孩為此生了氣,不懂前後反差為何這麼大。 女孩永遠記得那一晚。 一輩子,刻骨銘心。
Thumbnail
天真爛漫的國中,女孩跟男孩坐在前後座,日久生情,在畢業的那天,成了正式的小情侶。 畢業後男孩時常騎著腳踏車來找女孩,兩人每次見面都會擁抱,每次擁抱都充斥著無法克制的羞澀與雀躍。 然而回國後,男孩天天都說無法見面,女孩為此生了氣,不懂前後反差為何這麼大。 女孩永遠記得那一晚。 一輩子,刻骨銘心。
Thumbnail
看著這群匆匆忙忙的孩子,是的,孩子,不只是她與他們年齡的距離,而是他們身上散發的那種不知所謂的氣息,使她打心底泛起一陣厭倦。他們逕直排成一列隊伍,彷彿以為能掌握前行的方向,她搖了搖頭,職業性地向他們兜著手中的梳子,她其實並不在乎這一切,準確的說,她已經練就不展露出被這群孩子刺痛的表情...
Thumbnail
看著這群匆匆忙忙的孩子,是的,孩子,不只是她與他們年齡的距離,而是他們身上散發的那種不知所謂的氣息,使她打心底泛起一陣厭倦。他們逕直排成一列隊伍,彷彿以為能掌握前行的方向,她搖了搖頭,職業性地向他們兜著手中的梳子,她其實並不在乎這一切,準確的說,她已經練就不展露出被這群孩子刺痛的表情...
Thumbnail
有一瞬間,我以為我們又回到彼此最有默契的那段時間了,敏銳又彆扭的青春期,一點點的了解,都是天搖地動。──林達陽《蜂蜜花火》
Thumbnail
有一瞬間,我以為我們又回到彼此最有默契的那段時間了,敏銳又彆扭的青春期,一點點的了解,都是天搖地動。──林達陽《蜂蜜花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