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立體的海底地形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2 / 05 / 04 )


在「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看到精美的海底地形圖【註 1】,可以跟先前的貼文合看:

台灣東岸海底地形


在前文中,我有特別標明兩處較可能「海床錨固」成功的地域,分別是宜蘭外海的琉球島弧西端、以及呂宋島弧一直延伸到台東外海附近。台灣東部海域除這兩區域外,離岸不遠處水深即已超過千米,錨固的難度太高,且即便錨固成功經濟效益也不高。在「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更為立體的海底地形圖中,這種情況更是看得一目了然。

依資料庫網頁資訊,似乎還有更高解析的圖檔可供符合相關規範者申請,這些圖檔無疑是日後推動黑潮發電時的堅實基礎。




【註 1】
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點進去還有很多張地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84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文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篇貼文剛提及,最近媒體上出現黑潮發電的頻率變高了,沒想到昨天的中時社論內容又再度觸及黑潮發電: 中時社論》 有目標無策略的2050淨零排放 段落中提及的內容在先前的貼文中都曾經論及,我會在附註中依序提供給各位參考
在國發會公布的淨零碳排路徑圖中有觸及洋流發電,所以,最近媒體上出現了一些相關報導。其中,最大咖的應該就屬中研院院長:
經濟部在新公布的今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中,首度增列了「海洋能」項目,且每度費率高達 7.32 元(附圖最後一行)【註 1】。
我曾在先前的多篇貼文中提及,我對黑潮發電的發展現狀感到很疑惑,甚至,懷疑政府的綠能政策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選項 ? 後來看到下面這篇幾天前的報導,說下一階段要大力發展五種新綠能,海洋能是其中之一,且海洋能的段落中特別提及黑潮發電(見附圖):
附圖是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所公布的台灣周遭海域海底地形圖【註 1】,從中可以看出,東岸在離岸不遠處,海水深度已達數千公尺(圖中深色的部分),對發展黑潮發電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條件。
翻找資料時無意間看到這則舊檔,連我自己都忘了,原來小英在還沒有當上總統之前,說過這樣的話。 如附圖所示,我當初翻拍存檔的這篇報導是出自聯合晚報,而今聯晚已停刊,我儲存的網址也點不進去了。但沒關係,另一個資料來源還點得進去 :
前篇貼文剛提及,最近媒體上出現黑潮發電的頻率變高了,沒想到昨天的中時社論內容又再度觸及黑潮發電: 中時社論》 有目標無策略的2050淨零排放 段落中提及的內容在先前的貼文中都曾經論及,我會在附註中依序提供給各位參考
在國發會公布的淨零碳排路徑圖中有觸及洋流發電,所以,最近媒體上出現了一些相關報導。其中,最大咖的應該就屬中研院院長:
經濟部在新公布的今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中,首度增列了「海洋能」項目,且每度費率高達 7.32 元(附圖最後一行)【註 1】。
我曾在先前的多篇貼文中提及,我對黑潮發電的發展現狀感到很疑惑,甚至,懷疑政府的綠能政策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選項 ? 後來看到下面這篇幾天前的報導,說下一階段要大力發展五種新綠能,海洋能是其中之一,且海洋能的段落中特別提及黑潮發電(見附圖):
附圖是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所公布的台灣周遭海域海底地形圖【註 1】,從中可以看出,東岸在離岸不遠處,海水深度已達數千公尺(圖中深色的部分),對發展黑潮發電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條件。
翻找資料時無意間看到這則舊檔,連我自己都忘了,原來小英在還沒有當上總統之前,說過這樣的話。 如附圖所示,我當初翻拍存檔的這篇報導是出自聯合晚報,而今聯晚已停刊,我儲存的網址也點不進去了。但沒關係,另一個資料來源還點得進去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這一系列文章中介紹了這麼多與地震相關的地質結構,如斷層、板塊及其邊界,本篇文章就開始介紹台灣歷年著名的地震。 台灣地震帶 台灣地震帶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東部地震帶及東北部地震帶。 西部地震帶 西部地震帶包括整個台灣西部地區,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而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較淺,由於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篇社論,是建議台灣因應水資源不足,建議興建海中水庫: 當下看到標題,覺得非常特別的構思,心中第一個浮現的問題,是否有成功案例,為何沒怎麼聽過這種做法?看了內文,發現有個案例,是在香港,約莫是五年前建造成立的,至於成效如何,文中沒有做大篇幅的討論,單純就建造後的優點做了介
成為神盾級驅逐艦停泊的軍港;全軍覆沒嗎?
Thumbnail
旗津原來真是一座島,但高屏溪的大量泥沙北漂,竟讓島嶼成了陸連島,一直到1967年要建高雄二港挖開通道,旗津又變成一座島。 現在陸路要去旗津很方便,就是走1984年通車全長1670公尺的過港隧道。這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隧道,所以有人認為台灣的「極低」點就在這過港隧道裡,這邊在水面下14公尺是海底,隧道在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海峽地區的情勢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金廈水域的對峙情勢更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一地區成為台海衝突的熱點之一,兩岸海巡、海警的對峙情況突顯了台灣面臨的複雜挑戰,以及國軍在此處置中所採取的應對措施。
Thumbnail
踏春行旅要到高雄旗津享用新鮮海產或欣賞海岸公園景致,除了搭乘渡輪,最方便的,莫過於自行開車或騎機車通過高雄過港隧道前往。這座臺灣唯一的海底隧道,除了是促進地方觀光的交通亮點,更是我國工程建設的重大成就。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同瞭解過港隧道的建設歷程。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
Thumbnail
《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7月刊登專文,將台灣形容成「自由潛水勝地」。身為海島,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及壯麗的海底景觀,無論是孕育出上千萬生命的珊瑚礁群,還是與海龜共游這般可遇不可求的珍貴體驗,以及沈船、獨立礁、沙地、斷崖等特殊海底景觀,都讓潛水客流連忘返。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這一系列文章中介紹了這麼多與地震相關的地質結構,如斷層、板塊及其邊界,本篇文章就開始介紹台灣歷年著名的地震。 台灣地震帶 台灣地震帶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東部地震帶及東北部地震帶。 西部地震帶 西部地震帶包括整個台灣西部地區,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而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較淺,由於
Thumbnail
前幾天,看到一篇社論,是建議台灣因應水資源不足,建議興建海中水庫: 當下看到標題,覺得非常特別的構思,心中第一個浮現的問題,是否有成功案例,為何沒怎麼聽過這種做法?看了內文,發現有個案例,是在香港,約莫是五年前建造成立的,至於成效如何,文中沒有做大篇幅的討論,單純就建造後的優點做了介
成為神盾級驅逐艦停泊的軍港;全軍覆沒嗎?
Thumbnail
旗津原來真是一座島,但高屏溪的大量泥沙北漂,竟讓島嶼成了陸連島,一直到1967年要建高雄二港挖開通道,旗津又變成一座島。 現在陸路要去旗津很方便,就是走1984年通車全長1670公尺的過港隧道。這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隧道,所以有人認為台灣的「極低」點就在這過港隧道裡,這邊在水面下14公尺是海底,隧道在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海峽地區的情勢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金廈水域的對峙情勢更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一地區成為台海衝突的熱點之一,兩岸海巡、海警的對峙情況突顯了台灣面臨的複雜挑戰,以及國軍在此處置中所採取的應對措施。
Thumbnail
踏春行旅要到高雄旗津享用新鮮海產或欣賞海岸公園景致,除了搭乘渡輪,最方便的,莫過於自行開車或騎機車通過高雄過港隧道前往。這座臺灣唯一的海底隧道,除了是促進地方觀光的交通亮點,更是我國工程建設的重大成就。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同瞭解過港隧道的建設歷程。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
Thumbnail
《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7月刊登專文,將台灣形容成「自由潛水勝地」。身為海島,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及壯麗的海底景觀,無論是孕育出上千萬生命的珊瑚礁群,還是與海龜共游這般可遇不可求的珍貴體驗,以及沈船、獨立礁、沙地、斷崖等特殊海底景觀,都讓潛水客流連忘返。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