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採集計畫:聽覺篇,來自遠古土地的聲音-陶塤。

2022/05/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李盈瑩,版權/土土野青工作室,計畫贊助單位/文化部。
史前時代,人類為了狩獵打食而有了模仿種動物聲音的需求,遂利用四周自然環境取得泥土,形塑為最早的陶製樂器-「陶塤」,當人聲透過吹孔,發出了類似禽鳥的鳴叫或是野獸的低吼,成功吸引了動物的回應。此次工作坊中,我們以台灣本土白陶捏塑陶塤形體,並以舊城採集而來的礦石削磨成各式色粉,作為塤體的化妝土,重現這項古老樂器的迷人之音。
宜蘭土製作的化妝土陶塤
一切都為了與動物溝通
古老的「塤」除了使用泥土為材,也會利用獸骨、果殼來製作,且早期的陶塤僅有單一吹口,隨著人類逐漸發明各種尖銳的鑽刺工具,才於手捏的吹口之外,陸續設計諸多音孔,形成如今陶笛的樣貌,其用途也從早期的狩獵擬音,逐步擴充為樂器演奏。
此次工作坊中,我們透過手捏的過程完成陶塤製作,從一開始的土糰,一路捏塑成兩個半碗形的恐龍蛋,再相互黏合、設計造型,並於上方製作吹口。在尚未風乾與增飾化妝土之前,我們先試著吹奏,以確認自製的陶塤是否成功,這之間除了在製作時要把握陶塤內壁的順滑度,也要掌握吹口的口緣必須平整,才能使身體發出的氣流順利送進陶製的共鳴腔內。
帶領此次工作坊的講師徐瑋璐(Lulu)提及:「有時製作上都對了,卻仍然吹不出聲音,你雖然知道有地方不對勁,但樂器不會跟你講,這時候我們便要運用身體的感知,去感受氣的流動與震動-也許是吹口的大小或寬扁度需微調、也許是嘴唇的位置要調整,總之就是去創造與模擬出一個可以被使用的東西。」
我們所完成的陶塤,透過吹氣發出了宛如來自森林岩洞「呼~呼~呼~」的低沉風聲,而古人所製作的陶塤更加小巧,當其吹口與共鳴腔都被捏製得更小、更薄時,即能發出類似鳥鳴的清脆聲響。令人不禁揣想史前人類穿梭於原始林間,以身邊的泥土製成聲器,渴望與動物溝通、期盼得到禽鳥的回應,以此獵得食物來延續生命,或純粹以鳥類的回鳴來依聲定位、辨別自己在森林裡的方位。其所勾勒出關於聲音與視覺的意象,在在充滿了來自遠古世界的自然神秘。
陶土,最接地氣的天然素材
平日在「Cloud Forest Collective雲森陶陶工作室」負責陶藝教學的Lulu,最早接觸到陶塤這項古老樂器其實與某次策展有關。當時「URS 27M」策劃了一場結合陶瓷與聲音裝置的展覽-「繞森山」,由策展人滕孟哲與Lulu捏製各種陶塤造型,另聘請演奏家陳沛元一一演奏。在Lulu原先的觀念中,樂器製做是很專業的領域,十分懷疑自己能否順利完成,但一路與演奏家討論樂器共鳴原理、開吹口的方式、造型設定等面向,最終成功製作出各種不同聲調的陶塤,Lulu才逐漸理解到,自己作為工藝師的任務即是完成樂器,而樂器透過演奏家的身體,始能真正說話,也讓這個來自古老樂器的古老聲音,被賦予曾經存在的事實。
陶土,做為最具土氣也最接地氣的素材,除能製作陶塤,也能製成多種陶樂器。在該次結合陶瓷與聲音裝置的展覽中,雲森陶陶也於展場懸掛了上百件陶管,讓參與民眾隨意撥動及觸摸,以發出隨機自然的環境聲音。Lulu並嘗試製作陶製沙鈴(shake),於中空的量體內製放了百餘顆實心陶球;或以陶土包覆衛生紙,再於球面鑽孔,讓窯燒過程同時被燃燒殆盡的紙灰透過孔隙排出後,便能製成沙鈴內的空心陶球,以比較前後兩者之差異。
陶樂器的聲音呈現依據材質與製作方式產生了各種變化。以沙鈴來說,空心陶球發出的聲響比實心陶球更為清脆;以燒製溫度來說,越高溫燒製的樂器發出的聲響越清脆;再以土質來說,因高溫而瓷化較高的瓷土,比起較低溫而含鐵量較高的陶土來的清脆。這些細微的變化,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更輕易判別,像是輕敲瓷碗所發出的「叮叮聲」,與敲擊陶碗所發出較為低沉的「咚咚聲」,兩者就有顯著的差異了!
▎陶塤工作坊 ▎講師小檔案
徐瑋璐Lulu/「Cloud Forest Collective雲森陶陶」工作室的助手兼陶藝講師。台南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畢業,主修陶瓷,擅長於異材質結合、手捏造型及模具注漿,目前除了於「雲森陶陶」授課,同時以各種不同身分存活在社會裡。
the wild buff土土野青
the wild buff土土野青
結合工藝創作、設計、農業、藝術教育、考古等背景,開設活動及分享會。藉由實際操作, 將自造者運動實踐於生活,建構人與環境的聯結。 活動設計企劃、教學合作、教案撰寫,請使用信箱聯絡,感謝。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