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環島攻略之四:行進方向、環島方向及環島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徒步環島時,偶而會與徒步者錯身而過或看到對向車道旁有徒步者。錯身而過,寒暄兩句,雖然開心,往往也為他們捏一把冷汗。

欲徒步環島者也常問,該順時針還是逆時針環島,順或逆有差嗎?有些徒步者會採一次到位的環島壯遊,有些則是分段式的漫遊,這兩種環島方式的主要考量為何?


一、行進方向:靠右走或靠左走

raw-image

徒步時,應該走在車道的那一邊?小時候,我們常被耳提面命要「靠右走」。但法令並未規範行人行走的方向,只有強調要「靠邊走」。

台灣是左駕,汽車在道路右側奔馳,行人如也靠右,順車流行進,則無法看到後側來車,並不安全。根據統計,市區事故率,面對來車靠左走,比靠右走安全4至6倍(公路總局宣導訊息)。

因此,如得走在公路上,靠左走,與車流逆向,較易察覺來車的狀況,可及早因應。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也盡量走在路肩或之外,不占用機單車車道,以保護自己的安全,降低面向來車的壓力。

如公路兩側有人行道或隔開的單車專用道,靠左靠右皆可,我習慣選擇較蔭涼或有風景的一側。走在鄉間小路,雖然車少,但車速較快較易越線,車主也不會預期會有行人(誰會走在荒郊野外的田間道路?)。因此,欣賞美景之際,也要注意來車的動向。

陰天、傍晚或進入隧道,除了靠左走,建議戴頭燈或將手電筒懸掛在胸前背帶及背包後方,或綁在右手臂上,提醒來車注意,並盡量穿戴明亮鮮豔的衣帽及有反光條的背包。

台灣行人的路權極度不被重視。明明已經走在路肩或路肩外的草叢中,有些機車有機單車道不騎,就是騎在路肩,強逼行人閃開;明明汽車不能用機單車道超車,但就是有汽車硬是違規,連帶走在路肩的徒步者也備感壓力。

因此,走在公路上,特別是交通繁忙、彎道、路口或設計不良的路段,要隨時保持緊戒,注意安全,也千萬別滑手機。徒步在公路上,靠左走,與車流逆向,看得見來車,也讓來車看得見你,較為安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二、環島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

如以台北為出發點,順時針就是先往東走,經過宜花東,再往南走,經過屏高,然後由西部,回到台北;逆時針則相反。這兩種方式都有人走,優缺點沒有太大的差異。

不過,在季風時節,特別在海邊,往往會遇到強陣風或落山風,這時順逆時針就有明顯的差異。逆風前進,令人寸步難行,順風前進,則被推著跑。例如,我每小時可走4到5公里,在楓港往枋山那天(由南往北,順時針前進),遇到強陣風,每小時僅能維持4公里左右,且灰頭土臉,非常狼狽。

此外,依照靠左走比較安全的邏輯,如果順時針前進,在北濱及宜花東可傍著海岸線徒步,但到了恆春半島、屏鵝公路或西濱,就得隔著馬路看海。

raw-image
raw-image

三、一次到位或分段徒步

一次到位的徒步環島,可節省交通時間及車資,但須有一段較長的假期;分段徒步環島較有彈性,可配合自己的時間,但往返交通耗時,拉長完成環島的時間。

一次到位完成環島者,大多是年輕學子利用寒暑假,或在職人士利用轉職或長假空檔的壯舉。即便一次到位,大多徒步五、六天(約100公里)後,會休息一天,讓身心靈(特別是腳部)獲得舒緩。

有家累又俗事羈身的老太太如我,一次到位比較困難,就採分段徒步的方向完成環島。

我認床又吝嗇,衡量CP值後決定,如至徒步起點或終點,單程交通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由淡水家門起算),當天來回;超過2個小時且有閒暇可以連走者,則外宿。如此,當住宿費小於交通費及時間成本時,就會有賺到的感覺,真是職業病啊!

以這樣的規劃,西至桃園甚或新竹,東至宜蘭,都在當天往返的範圍,可視天候或心情,臨時起意或機動出發。這些地區以南,則安排3、4天到一周的長程旅行,重裝連走或單點住宿均可。


有位在職的徒友,沿著火車站徒步環島(台1+台9),近處利用周末搭火車(或搭配高鐵)當天來回,遠處利用連續假日或休假連走,希望半年內完成環島。他在工作忙碌之餘,仍持續徒步環島,非常佩服。

台灣交通便利,離台北最遠的台東或屏東,四個小時以內均可以到達。誰說徒步環島很困難沒時間,就看你要不要出門罷了!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4.0K會員
279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1
徒步環島的注意事項第二部分包括:補給及如廁的方式及地點、水泡或鐵腿的預防及處理、惡犬或怪(壞)人的因應,最後分享使用Google Map的心得。 有人詢問是否該在背包上懸掛「徒步環島」字樣的布條或牌子,也在此提出淺見。
Thumbnail
2022/05/21
徒步環島的注意事項第二部分包括:補給及如廁的方式及地點、水泡或鐵腿的預防及處理、惡犬或怪(壞)人的因應,最後分享使用Google Map的心得。 有人詢問是否該在背包上懸掛「徒步環島」字樣的布條或牌子,也在此提出淺見。
Thumbnail
2022/05/18
徒步環島的準備,注意事項第一部分,討論結伴或獨行的考量、是否需要行前訓練、適合徒步的季節及住宿的選擇。
Thumbnail
2022/05/18
徒步環島的準備,注意事項第一部分,討論結伴或獨行的考量、是否需要行前訓練、適合徒步的季節及住宿的選擇。
Thumbnail
2022/05/14
徒步環島的裝備可分為六大項:(1)背包或其他裝載行李的工具、2鞋襪、(3)衣著、(4)水壺及水、(5)健行杖及(6)其他必備或選擇性物品。
Thumbnail
2022/05/14
徒步環島的裝備可分為六大項:(1)背包或其他裝載行李的工具、2鞋襪、(3)衣著、(4)水壺及水、(5)健行杖及(6)其他必備或選擇性物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環島 day5. 花蓮 → 宜蘭 117km 終於到了心中最擔心的一天,環島前我做了很多功課,可面對陌生的蘇花公路還是感到很擔心,許多人也說最危險的路程無非就是蘇花公路,大部分的腳踏車環島都會跳過這段選擇坐火車,這是環島一定會經過的路段,以砂石車眾多與峭壁落石聞名。 仍然是早上5點半出發....
Thumbnail
環島 day5. 花蓮 → 宜蘭 117km 終於到了心中最擔心的一天,環島前我做了很多功課,可面對陌生的蘇花公路還是感到很擔心,許多人也說最危險的路程無非就是蘇花公路,大部分的腳踏車環島都會跳過這段選擇坐火車,這是環島一定會經過的路段,以砂石車眾多與峭壁落石聞名。 仍然是早上5點半出發....
Thumbnail
環島 day4. 台東 → 花蓮 194km 依舊的早上5點半出發,我越來越喜歡這種慢悠悠又沒烈陽的騎行,台東的空氣本來就好,加上現在是清晨,我也拉下口罩呼吸只有山上才能體驗到的新鮮空氣。 台東往花蓮的路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靠山區另一種是靠海,為了去看傳說的伯朗大道我選擇靠山騎行..
Thumbnail
環島 day4. 台東 → 花蓮 194km 依舊的早上5點半出發,我越來越喜歡這種慢悠悠又沒烈陽的騎行,台東的空氣本來就好,加上現在是清晨,我也拉下口罩呼吸只有山上才能體驗到的新鮮空氣。 台東往花蓮的路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靠山區另一種是靠海,為了去看傳說的伯朗大道我選擇靠山騎行..
Thumbnail
最近(2023.07)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火車跳點環島,到點後看心情選擇移動方式,騎自行車、徒步或者搭大眾交通工具。 結束後與友人相約聊聊,友人問說"有沒有什麼收穫?" 有想要一起徒步環島的嗎~~~
Thumbnail
最近(2023.07)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火車跳點環島,到點後看心情選擇移動方式,騎自行車、徒步或者搭大眾交通工具。 結束後與友人相約聊聊,友人問說"有沒有什麼收穫?" 有想要一起徒步環島的嗎~~~
Thumbnail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既然已決定要徒步環島,而且還是帶著兩個小孩走,自然要好好計畫。我是在正式出發前的三個月就著手計畫,剛開始當然是上網看看已經徒步環島過的人寫的分享文章。看過很多部落格,幾乎都是年輕人,年紀比較大的很少,更不用說帶著孩子一起走的。我記得看到一位高中畢業要升大學的年輕學
Thumbnail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既然已決定要徒步環島,而且還是帶著兩個小孩走,自然要好好計畫。我是在正式出發前的三個月就著手計畫,剛開始當然是上網看看已經徒步環島過的人寫的分享文章。看過很多部落格,幾乎都是年輕人,年紀比較大的很少,更不用說帶著孩子一起走的。我記得看到一位高中畢業要升大學的年輕學
Thumbnail
徒步走在公路上,應該靠右走或靠左走?環島的方向,應該順時針或逆時針?應該一次到位或分段完成徒步環島?
Thumbnail
徒步走在公路上,應該靠右走或靠左走?環島的方向,應該順時針或逆時針?應該一次到位或分段完成徒步環島?
Thumbnail
台灣路網密集,除主要道路,如省道、鄉道,亦有產業道路、古道或登山步道等可健行的路線,可依個人喜好或能力來選擇或規劃。
Thumbnail
台灣路網密集,除主要道路,如省道、鄉道,亦有產業道路、古道或登山步道等可健行的路線,可依個人喜好或能力來選擇或規劃。
Thumbnail
以徒步方式環台一周原本多不見,但近年來逐漸蔚為風潮,走在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徒步最慢也最辛苦,為何要選擇徒步?
Thumbnail
以徒步方式環台一周原本多不見,但近年來逐漸蔚為風潮,走在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多。徒步最慢也最辛苦,為何要選擇徒步?
Thumbnail
徒步環島路線大致與騎車相同,西部可走台1線、台3線或西濱公路。徒步者偶爾也會岔入農路,盡量避免與車爭道。
Thumbnail
徒步環島路線大致與騎車相同,西部可走台1線、台3線或西濱公路。徒步者偶爾也會岔入農路,盡量避免與車爭道。
Thumbnail
在台灣是幸福的。 你可以隨時來場島內旅行,甚至不小心就能環島,走過台灣的美麗人文與風景。如果你也嚮往著自己的旅行,整一個簡單的行囊,來一場獨享的旅行吧!
Thumbnail
在台灣是幸福的。 你可以隨時來場島內旅行,甚至不小心就能環島,走過台灣的美麗人文與風景。如果你也嚮往著自己的旅行,整一個簡單的行囊,來一場獨享的旅行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