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雜物對空間的影響

2022/05/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滿愛待在家裡的。有時候有些事情沒有做完,回到家裡,把花在偽裝自己、抵擋外界干擾的專注力撤下後,似乎又多了幾分可以繼續把事情做完的力量。
我以為我覺得家裡很舒服,是自己很宅的原因(也是啦)。去年五月三級時,我對於要長時間待在家裡,可是一點都不排斥呢,甚至還得意洋洋地傳給朋友這張照片,讓她嫉妒一下我家也有宛如海島度假小木屋般的柔和陽光。
但最近有點改變了。我變得很不喜歡待在家裡。
我後來觀察出來,是雜物的關係
上一篇提到室友最近要搬走,不過房子還沒裝潢好,不急著打包,但她已經開始整理了。畢竟也在這裡生活好幾年,累積下來的物品,當它們從各種櫃子裡被翻找出來時,幾乎就像海嘯後的殘骸,四散在各處。
雖然都放在客廳,我本來就很少在那個區域移動,但無論喝水、煮飯、進出廁所,還是會經過公共空間。有暫時還找不到家,及逐漸佔滿公共空間的大紙箱們;還有室友最近為了節省時間而狂叫外送堆疊出來的紙盒;以及因為大樓垃圾管理規定無法立刻丟棄的小雜物,跟其他零散在沙發區的包包等。各種尺寸,無奇不有。
我無可奈何,每次都逃進自己的房間。並且已經放棄在餐桌吃晚餐了,連規劃晚餐要煮什麼閒情逸致都沒有。甚至已經到有點煩躁,每天起床只想趕快逃離這個地方的地步。
我才發現自己嚴重低估了空間對心情的影響力
以前每次跟朋友介紹我住的地方,我都很不好意思說是「家徒四壁」,因為真的沒有什麼裝潢、擺設或點綴。而且因為我還在清書,房間裡的書堆疊在牆角,也不算太整齊。
導致我沒有察覺到,我對雜物的耐受性沒有想像中的好。
我一直以為是怕打擾她打包,後來想,也許是過多的雜物讓我無法呼吸。
也許還加上我很期待之後要做的清除工作,這兩種矛盾的心態讓我抱著「忍受」的心情在看待這段過渡時期。「忍受」就等於「壓抑」,就感覺是種被迫的狀態,難怪我這麼不開心。
回想起去年五月時的自己,再對照現在,我的確是被雜物影響了,也驚訝於這些東西的威力。
所以我有些懷疑,很多人不喜歡待在家裡,除了一部分是想出去走走找朋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只是沒有發覺而已?
現在很多人都會偏向於找裝潢,設計崁入式的無縫櫃,就覺得家裡以後一定會保持乾淨。但那只是把東西隱藏起來而已,只是在逃避觀察及篩選,因為它太耗神了。殊不知物品海嘯不是用幾個消波塊就能擋起來,裝做看不到就好
別說是室友了,當她的東西逐漸從櫃子裡消失後,我默默數著屬於我的部分,也才看清楚自己的東西並沒有比想像中的少。以一個人來說,真的是過多。而且如果改天決定搬家時,這麼龐大數量的東西,我一個人是否應付得來?
室友搬家這狀況畢竟只是一時,但它讓我警覺到自己對空間的敏感度,還有自己的心情太容易起伏,這些藏而未覺的事,真的覺得要學習的事情還有好多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存放一些我對斷捨離的一些想法,包括生活的改變,跟一些比較私人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