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輪生活實踐:空間與歸屬,一份來自家的愛與安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0-06-29

raw-image

過去的我,安全感奇差無比,大多來自於童年孤單的課題太強大,讓我時常無法與家真實的連結,實際表現在生活中,我默默發現除了工作本來就要往外跑之外,即便是不用工作的時間我卻無法待在家中,即便週末還是硬要跑到咖啡店做事,一刻不得閒外,好像沒辦法安穩地待在家這個空間。


家的安定感,來自於你是否與家產生流動


於是,家到底有沒有家的感覺,有沒有家的氛圍,有沒有家的意義成為了安定感在生活中實踐的考驗,兩年前再度搬回到從小長大的家中,住在小時候所居住的房間,與自己房間莫名的疏離和厭惡感只是不斷的讓我一醒來就往外衝,後來在靜心時忽然理解到,我與自己的空間其實斷了連結,我與它沒有「愛」,我只是使用它但不在意它,每天睡在裡面卻沒有歸屬感,因此在2017年的9月,我跟家人討論準備重新把房間做個簡單整修,讓居住的空間重新與自己產生關聯。

過去我從不在意房間,所以原本的小床是從小睡到大,可見上面沾滿了從小到大害怕孤單的負能量,因此在這次整修中也一併把過去床墊、床的底部木櫃、枕頭一併全部丟掉更新,讓能量重新更換,隨著目前的自己而選擇空間需要的物品,過去我也曾經做過一次大的斷捨離,把所有的畢業紀念冊、照片、電影票、過去的信件、學生時代的紙條卡片、小時候搜集的事物、過往伴侶的各種刻意留下的記憶,都一併清理掉,值得一提的,是小時候曾經瘋狂搜集的凱西小卡,當時為了想說資源回收,所以一張一張把卡片從薄薄的塑膠膜中抽出,一邊無意識地動作著,胃卻越來越鼓漲起來,又痛又漲,我當時想這樣不行,因為那時的自己充滿孤單和不快樂情緒,所買的卡片也都是訴諸悲傷的,所以當下決定把它一張一張撕掉,神奇的是我就跟著不斷地打嗝,當我撕完最後一張丟掉,胃的脹痛也跟著完全消散不見。


真正的回憶,是接受過往所有的好與不好,而留在心中的人生滋味

丟掉過往的回憶,並不是在厭棄過去的發生,只是在意識,那些過往的一點一滴形塑了現在的我,但現在的我即便留下再多過去的電影票、遊樂園門票、情人節的小禮物,我也已經回不到過去,反而,我前幾日拿出了筆記本,重新寫下過往的伴侶,從這些情感過程中我所獲得的,不論是痛苦還是甜蜜的滋味,我都重新回憶一次,感謝這些彼此學習愛的經歷與付出,無論那份付出到底造成當時什麼樣的感受,但現在回頭去看,不就是讓我成為現在的我的沿途軌跡?


真正留下的,是符合現在當下的自己

過程中我繼續把過往捨不得丟的一些擺飾繼續送或二手賣給想要的朋友,復古皮箱、燭台、多餘的小桌,通通讓用不到、多的、不適宜的東西通通離開自己的空間,讓空間所剩下的只有與現在的自己全然有關的,而我目前還在清理剩下的兩大類仍在繼續處理,主要是身心靈學習的用品講義和各種居家美學擺飾類的,它們目前還是我的執著沒有完全放手,但正在繼續執行中,也很期待當所有都放手時,生命會成為什麼樣貌?會變成Lucy嗎?還是會變成空空如也?我也不知道,但這個過程讓我不斷的在看見自己選擇定義自己是什麼樣貌,也很清楚我還沒放手的,就是我還希望抓著的定義,而那會狹隘我、框架我讓我靈魂受到制約。

目前房間的樣貌,很溫暖很美也很自在,我留在房間的時間大量變多,不會一直想要往外跑出去,也不會像過去完全沒辦法在房間裡做事,我現在常待在房間畫畫、寫文章,伸展或靜心,嶄新的安定和穩固的感受,是我這輩子都沒有體會過的。讓留下的每個物件都是我喜歡的,喜歡的氣味、喜歡的擺設、櫃上只留下正在閱讀的資訊、仍在清理的物品,牆面貼著符合現在自我勉勵的話語、正在使用的水晶、畫具,放著一面鏡子,有時讓我安靜的端看自己,眼神是否乾淨、線條是否放鬆還是有未知的緊繃。

我就真正喜歡留在這個空間了。

換句話說,空間的能量應該一直與你的心態、內在跟著走,現在的你變成什麼樣了,空間應該也隨著在變動,自己與空間才能在同一個狀態下,才會有歸屬感也才能夠流動,即便到最空的狀態,仍然是保持流動而屬於的,並不是物質或空間的屬於,而是安定能量的屬於與落實。


空間也需要時時勤拂拭,內外在都是一樣的

在安定感開始增加後,自己的個性出現重大轉變,一來,過去我不喜歡做家事打掃房子,在九個月前我還是一個厭煩洗碗,覺得很沒效率浪費時間的人,只想追求自己內心覺得重要跟想做的事,覺得其他事情都沒有自己在做的事情更重要,我慢慢變得開始能不急躁的洗碗、不厭煩的洗碗,再慢慢的,我開始非常自動而習慣的,從每週掃兩三次地,變成幾乎每天掃地裡裡外外,又開始主動洗衣服,開始把自己房間之外的空間也一併納入「清潔範圍」,每週都擦一下所有的桌面,碗槽幾乎看不太到放置的碗盤,因為隨手就洗隨手就洗成為了習慣,以前覺得,只要一清掃好像需要花很多時間,從不乾淨的狀態一路整到滿意需要很費力費時,這種焦慮感居然消失了,反而變成了每天做每天做,順手丟順手清很自然的事情,整潔跟有序成為了我的一部分,而且這個能量是很穩定的,在持續維持這個空間舒服的需求,它不來自任何被看見、被稱讚、被肯定,沒有什麼所求也沒什麼目的,只是維持空間所需要的乾淨與通透,如同我們對心的淨化,一樣也是需要持續、穩定的、不求目的,為愛而行,為愛選擇,原來這些心思,真正如實地反映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處,而家的樣貌,只是忠實呈現了所有的潛意識。

這部分的愛自己,屬於每個人最基礎的安定感和穩定的力量,實踐起來是充滿神奇而巨大的轉變,當我們真正去實踐這些能量時,過去很容易焦慮、躁動、孤單、不斷想填滿自己的情緒會大幅減少,與家的能量開始流動後,家不再只是個房子,不再沒有歸屬也沒有溫暖,一個家究竟像不像家,是由你所定義與賦予的。準備好開始動手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sin老師|和解療癒的沙龍
72會員
129內容數
長期的靈性探索、自我覺察,讓許多的思緒成為了一篇篇富有哲思的詩篇,其中的文字或許能帶給心一些悸動、生命一些反思,讓文字成為一份愛,流動入心
2021/09/27
讓家的狀態時時跟上自己的內在 曾經去幫一位朋友搬家 他的家是租來的套房 裡面空間很小 乍看之下也以為東西並不多 但臨時決定要搬家 因此當天開始急忙收拾 當真正的把櫥櫃都打開時 我才真正的驚了 滿滿的物品滿滿的衣服 每個能塞的地方 床板下 陽台的儲物空間 裡面全是滿的 他完全沒有任何的選擇與淘汰
Thumbnail
2021/09/27
讓家的狀態時時跟上自己的內在 曾經去幫一位朋友搬家 他的家是租來的套房 裡面空間很小 乍看之下也以為東西並不多 但臨時決定要搬家 因此當天開始急忙收拾 當真正的把櫥櫃都打開時 我才真正的驚了 滿滿的物品滿滿的衣服 每個能塞的地方 床板下 陽台的儲物空間 裡面全是滿的 他完全沒有任何的選擇與淘汰
Thumbnail
2021/09/19
許多學員時常說 「我不知道怎麼樣有自信」 「我常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我很容易緊張、怕表現不夠好」 其實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大半輩子 要如實的接納自己自信真實的樣子 的確是一大生命的考驗 而大半輩子我也都體會著 無法真正運用自己擅長的能量 在家裡、在學校、在職場,尷尬的卡住有多麽痛苦 無法真正快
Thumbnail
2021/09/19
許多學員時常說 「我不知道怎麼樣有自信」 「我常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我很容易緊張、怕表現不夠好」 其實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大半輩子 要如實的接納自己自信真實的樣子 的確是一大生命的考驗 而大半輩子我也都體會著 無法真正運用自己擅長的能量 在家裡、在學校、在職場,尷尬的卡住有多麽痛苦 無法真正快
Thumbnail
2021/07/30
從嚴重自卑到找出自信的生命實踐 因為自己正好是完美主義課題跟自信課題很嚴重的人 所以從嚴重自卑到創造自信經歷了很長時間 今天先分享自己的歷程 明天來分享推薦的方法 和靈性概念中的第三脈輪自信 成長期間過度害羞的自己 我從童年時就是個悶葫蘆 連學語期都沒有 媽媽說我是突然之間自己講話的 童
Thumbnail
2021/07/30
從嚴重自卑到找出自信的生命實踐 因為自己正好是完美主義課題跟自信課題很嚴重的人 所以從嚴重自卑到創造自信經歷了很長時間 今天先分享自己的歷程 明天來分享推薦的方法 和靈性概念中的第三脈輪自信 成長期間過度害羞的自己 我從童年時就是個悶葫蘆 連學語期都沒有 媽媽說我是突然之間自己講話的 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雖然我浪跡天涯遠離家園,但家無時無刻都牽挂著,呼喚著,企盼著在心靈曠野中遠游的兒子回家。開扇天窗,讓天上的光亮照進來,雖有灰塵一同飄進來,噪聲一同溢進來。但生命之光卻讓這間屋子活生生地,而又真真實實地亮倘起來。讓在夜晚艱難尋找家,路過的人看到溫暖的光亮。
Thumbnail
雖然我浪跡天涯遠離家園,但家無時無刻都牽挂著,呼喚著,企盼著在心靈曠野中遠游的兒子回家。開扇天窗,讓天上的光亮照進來,雖有灰塵一同飄進來,噪聲一同溢進來。但生命之光卻讓這間屋子活生生地,而又真真實實地亮倘起來。讓在夜晚艱難尋找家,路過的人看到溫暖的光亮。
Thumbnail
家,對你來說,是什麼概念? 以前最期待回家看見對方,給予對方一個擁抱,接著開始一起買晚餐,即使下班時間晚了,依舊和對方出去買晚餐,聊聊天。現在,回到家,空蕩蕩只剩我一人,餐桌那端再也沒有人等候。 家,這個概念,正在從我們變成我,從兩人變成一人。起初埋首於工作,就為了避開這種孤寂之感,偌大的空間只剩我
Thumbnail
家,對你來說,是什麼概念? 以前最期待回家看見對方,給予對方一個擁抱,接著開始一起買晚餐,即使下班時間晚了,依舊和對方出去買晚餐,聊聊天。現在,回到家,空蕩蕩只剩我一人,餐桌那端再也沒有人等候。 家,這個概念,正在從我們變成我,從兩人變成一人。起初埋首於工作,就為了避開這種孤寂之感,偌大的空間只剩我
Thumbnail
這陣子陸續斷捨離屋子裡的東西。 有些朋友寄放的物品,打包收好,寄還給它的主人;有些還捨不得丟掉的,或還沒有地方去的物品,我持續帶著感恩的心擁有著。 這過程裡不禁讓我想到,那天解讀,老師引導我去感受此刻的生命,究竟是什麼holding me back? 或是,在內心深處,我真正捨不得離去的是什麼? 第
Thumbnail
這陣子陸續斷捨離屋子裡的東西。 有些朋友寄放的物品,打包收好,寄還給它的主人;有些還捨不得丟掉的,或還沒有地方去的物品,我持續帶著感恩的心擁有著。 這過程裡不禁讓我想到,那天解讀,老師引導我去感受此刻的生命,究竟是什麼holding me back? 或是,在內心深處,我真正捨不得離去的是什麼? 第
Thumbnail
請你回到自己的心,去確認那個阻礙,是自己哪個環節還沒透徹。
Thumbnail
請你回到自己的心,去確認那個阻礙,是自己哪個環節還沒透徹。
Thumbnail
我滿愛待在家裡的。但最近有點改變了。我變得很不喜歡待在家裡。 我後來觀察出來,是雜物的關係。 我才發現自己嚴重低估了空間對心情的影響力。
Thumbnail
我滿愛待在家裡的。但最近有點改變了。我變得很不喜歡待在家裡。 我後來觀察出來,是雜物的關係。 我才發現自己嚴重低估了空間對心情的影響力。
Thumbnail
你喜歡在家嗎?家,是你真正想放鬆時,會待下來的地方嗎?守著家裡一天,放縱地享受獨處,你會發現暫時隔離外界的喧囂,會讓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們,更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還沒體驗過成天在家的週末行程,非常建議你找一天來試試!
Thumbnail
你喜歡在家嗎?家,是你真正想放鬆時,會待下來的地方嗎?守著家裡一天,放縱地享受獨處,你會發現暫時隔離外界的喧囂,會讓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們,更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還沒體驗過成天在家的週末行程,非常建議你找一天來試試!
Thumbnail
讓家的狀態時時跟上自己的內在 曾經去幫一位朋友搬家 他的家是租來的套房 裡面空間很小 乍看之下也以為東西並不多 但臨時決定要搬家 因此當天開始急忙收拾 當真正的把櫥櫃都打開時 我才真正的驚了 滿滿的物品滿滿的衣服 每個能塞的地方 床板下 陽台的儲物空間 裡面全是滿的 他完全沒有任何的選擇與淘汰
Thumbnail
讓家的狀態時時跟上自己的內在 曾經去幫一位朋友搬家 他的家是租來的套房 裡面空間很小 乍看之下也以為東西並不多 但臨時決定要搬家 因此當天開始急忙收拾 當真正的把櫥櫃都打開時 我才真正的驚了 滿滿的物品滿滿的衣服 每個能塞的地方 床板下 陽台的儲物空間 裡面全是滿的 他完全沒有任何的選擇與淘汰
Thumbnail
2020-06-29 過去的我,安全感奇差無比,大多來自於童年孤單的課題太強大,讓我時常無法與家真實的連結,實際表現在生活中,我默默發現除了工作本來就要往外跑之外,即便是不用工作的時間我卻無法待在家中,即便週末還是硬要跑到咖啡店做事,一刻不得閒外,好像沒辦法安穩地待在家這個空間。 家的安定感,
Thumbnail
2020-06-29 過去的我,安全感奇差無比,大多來自於童年孤單的課題太強大,讓我時常無法與家真實的連結,實際表現在生活中,我默默發現除了工作本來就要往外跑之外,即便是不用工作的時間我卻無法待在家中,即便週末還是硬要跑到咖啡店做事,一刻不得閒外,好像沒辦法安穩地待在家這個空間。 家的安定感,
Thumbnail
  房間是一個人心理狀態的縮影,它包容你全然放鬆時的型態,不加掩飾、不去干涉,它比你更愛戴你,除了坪數本身,它的愛坦然,沒有其他優柔寡斷的界線。
Thumbnail
  房間是一個人心理狀態的縮影,它包容你全然放鬆時的型態,不加掩飾、不去干涉,它比你更愛戴你,除了坪數本身,它的愛坦然,沒有其他優柔寡斷的界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