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多年的籌劃和興建,以東鐵線名義提供服務的「沙田至中環線」過海路段,於今日正式通車。由 1967 年香港第一份地鐵規劃草案,至今五十五年,當日倡議之地鐵網絡裡的最後一塊併圖,終告成為現實。
一如早前啟用的新鐵路線,大批鐵路迷徹夜於新車站外輪候,「過五關斬六將」,先後狂奔至入閘機、月台幕門前,見證首班列車投入服務的「歷史時刻」。從新聞片段所見,不少年輕的鐵路迷準備了各式標示,又攜同不同的列車模型,迎接這個時刻,而早前於屯馬線全線通車時改編綠袖子旋律高歌一曲的羅生,更成為了今天的傳媒焦點,當事人早前亦獲鐵路公司邀請,為東鐵過海段的啟用,再次獻唱。據鐵路公司的統計,乘坐頭班車的乘客,有超過 2000 人。
網上對這些鐵路迷的行為舉止,評價毀譽參半。一些評論認為這些「鐵膠」為了小小的事情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甚至做出誇張、擾民的表現,很沒有意義;亦有一些人說,追星的應援份子,其實不也有同樣的行為基因,只是鐵路迷關注的焦點,由明星、偶像變成鐵路罷了。
但港鐵過去的形象,和帶給香港人的仇恨,卻令在香港做一個鐵路迷,要面對著多一重的爭扎。
鐵路的營運,本來包含了不少的技術範疇和專業知識,由鑽研列車的型號和款式、機件的演進、訊號系統的操作等,乃至鐵路線的規劃以致對其他交通工具、社區發展的影響,通通都有不少東西值得鑽研。對鐵路有愛好的人,深入地探討這些範疇,再用 laymen 的方式把資訊普及予社會大眾,該是一件正常,甚至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過去多年,港鐵連年加價且服務質素不斷退步,撞車、出軌等事故居然會在「世界級管理」下的鐵路公司發生。而港鐵又被揭發在眾多地產項目持續賺大錢、高層管理混亂、新鐵路工程多番超支延誤等,皆令市民對港鐵的不滿與日俱增。2019 年社會運動期間,港鐵多次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關閉遊行區域內的車站,及提早結束服務,而在 7.21 和 8.31 事件中,港鐵配合極權縱容白衣人作無差別攻擊,又毀滅黑警打死人的證據,更令港鐵在香港人心坎裡的形象,宣告破產,罷搭港鐵,也一度成為社會的風潮。
故此,好些網民覺得這些鐵路迷,忘卻了港鐵當日「出賣香港人」的本性,或多或少,是一種吃人血饅頭的表現。從近年新路線啟用的情境中,可以看得出港鐵在 PR 上的確有下過功夫,但無可否認的是,過去的種種,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彌補得到。
鐵路網絡的拓展,以及營運商的取態,本質上該是一件切割的事情,但在香港這彈丸之地,讓多於一間鐵路營運商提供服務,又有機會構成惡性競爭(這亦是當日促成所謂的「兩鐵合併」,導致沙中線工程進度一拖再拖之原因)。港鐵多年來透過物業發展,令營運可以自給自足,加上現時獨大的情況下,鐵路規劃等本來可以是中立的議題,也會很容易跟助長港鐵霸權、加劇地產項目利益輸送等結論,拉上關係。
雖然運輸署多年來「鐵路優先」的政策一直為人詬病,把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置於一種對立的狀態,但如果因為對港鐵的仇恨,而拒絕所有跟鐵路拓展和運作相關的討論,或不顧一切地不容許取消和重組巴士路線,這對未來的交通結構和城市發展,也毫無裨益。
近年,一些曾多番向公眾揭示港鐵官方沒有道出的「真相」的興趣團體,擬似已港鐵籠絡,在論述上越來越顯得像官方的「白手套」,相信這也非鐵路迷圈子和一般市民所樂見的。社會在尊重鐵路迷的興趣時,倘若鐵路迷有相對成熟的表現,且能客觀地討論鐵路相關的事宜,這該會是個雙贏局面。
今天看著有線新聞和 NOW TV 報導相關的新聞訊息時,發現有線仍然使用「通車」的字眼,可是 NOW TV 卻全面用上中國用語「開通」,也是一個觀察新聞媒體取態的細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