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e A Writer:如何寫出「讓人想閱讀的隨筆」?

2022/05/3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共同作者)
接下來,思考有關隨筆的部分。
身為取材者,將個人想法一一仔細寫成隨筆,似乎超出了「寫手」的概念。一般的隨筆並不會特別進行取材(訪談或文獻調查),而是撰寫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或內心的想法。因此,從寫手的定義來看,隨筆很明顯不是他們會寫的文類。
不過,所謂的隨筆絕不是「將個人想法一一仔細寫下來」。不如說,若不具備取材者的基礎,就無法寫出隨筆;而一名傑出的隨筆寫作者,毫無例外的,必定是優秀的取材者。
那麼,隨筆到底是什麼?
為何撰寫隨筆也需要取材?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從它與「專欄」的差異來探究應該比較快。專欄與隨筆經常被混為一談,也少有論述是從寫手的角度(或撰寫時的認知與態度)來辨明它們之間的差異。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聽到「專欄作家」與「隨筆作家」的頭銜時,腦中分別浮現出什麼樣的形象呢?
聽到專欄作家時,聯想到的是不是較男性化、有點挑剔難相處、顯露出某種知性氛圍(較負面的說法是做作)且語帶嘲諷的人?相對的,一提到隨筆作家,可能就會想到較女性化、感受性較強、容易親近、有趣等特質,似乎是有點不拘小節的人。這樣的描述當然沒有經過問卷調查,但我想,從這兩個稱呼給人的印象來看,應該不會差太多。
有一種文類稱為微型小說,指的是內容比短篇小說更短的小說;以此為參考,我將專欄視為「微型評論」。不必像報紙社論或論文那麼費勁,而是做為報章雜誌中一個評論事物的文章欄位,這就是專欄。如同從「評論」這個說法可以理解的,專欄就是以自己以外的人、事、物、社會現象,尤其是時事話題為評論對象。
另一方面,隨筆(essay)也可說是「散文」或「隨想」。就語意上來看,所謂的「隨」指的是自由隨興。換言之,隨筆指的是「自由且隨興記錄下來的東西」,而隨想則是「自由且隨興思考與想像的內容」。由「想」這個字可以知道,這些內容主要在描寫自己的內心—多半是因接觸外界事物而使內心產生的變化。
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說明。
所謂的專欄,是「將他人牽連進來的文章」。
儘管沒人要求他,卻使勁地投入深究,對目標對象品頭論足、發表自己的論述。這種「多管閒事」就是專欄作家的工作。基本上,許多專欄作家都是「不請自來」、興沖沖地一頭熱,將對方拉進「本大爺的世界」裡的好事之徒。儘管條理清晰,卻是以獨斷、偏見、主觀、直覺或個人好惡為基礎進行論述。這樣的論述只要是在「本大爺的世界」裡展開,就算完全以個人主觀去發揮也沒問題,不一定非要正確不可。
相對來說,隨筆則是「受外界牽連的文章」。
正在曬衣服,卻突然下起雨來;打掃房間時,竟在抽屜深處發現從前寫的信;參加同學會,結果過去的班導對自己說了這樣的話……以輕巧的筆調描寫日常生活中不期然被捲入的一些瑣事,以及從而產生的內心變化,就是隨筆。
透過這樣的思考,相信各位也能了解專欄作家與隨筆作家在形象上的差異。興致勃勃地對時事話題說三道四、展開「本大爺的微型評論」的專欄作家,看起來似乎總有那麼一點刁鑽、壞心眼、愛挖苦人。然而只要是「評論」,就不能只是論述主觀想法,加入客觀事實的同時,也要如論證般解讀被評論的對象;不但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也必須提出新的觀點,像是「或許大家如此看待這件事,我的看法卻是這樣」之類、屬於執筆者獨到的見解(資訊的稀有性)。也因此,顯得知識涵養豐富的同時,卻又給人一種彆扭古怪且做作的印象,也是無可奈何的。
相對於此,受外界牽連式的隨筆作家就不一樣。身為敘述者的「我」,儘管期待生活盡可能平靜安穩,卻不知為何,總是遭受某些事件或爭端牽連。不以高姿態蔑視自己所觀察的對象,甚至可說是置身於較低處(基於扎根現實生活的想法與態度),從那裡去論述「受牽連的我」。描述的對象都是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景象,讓讀者感覺容易親近且饒富興味。受牽連的始末(很多時候是一場鬧劇)總是給人一種冒失、粗枝大葉的感覺。
各位是否大致上理解了專欄與隨筆的差異?
是否能想像或了解自己想寫的是哪一種?適合哪一種?一直以來將重心放在哪方面?
關於專欄,只要切入點精采有趣,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行得通的。即使是犀利刻薄的口吻,也能受到歡迎,而且只要進行「本大爺的微型評論」就可以了。接著,我們來看看撰寫隨筆時的重點。

由情緒性文章到感受性文章

目前為止,本書不斷強調「邏輯」的重要性到近乎執拗的地步。
但隨筆中的邏輯並不是那麼重要。文章要是寫得支離破碎,確實很傷腦筋沒錯,不過隨筆這樣的作品完全不需要依序一一論證自己的立論主張。能更悠哉且自由地變化,正是隨筆的魅力所在。
這樣的話,隨筆該以什麼為準則去撰寫才好?
百無聊賴下,興之所至拼湊寫成的就叫隨筆嗎?那樣子寫出來的內容能使讀者愉悅滿足嗎?就算可以,應該也僅限於極少數的天才吧?
正因為沒有邏輯這個軸心,要寫出「讓人想閱讀的隨筆」才更困難。光是仔細認真所撰寫(以個人之事為核心)的隨筆,並無法讓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讀得津津有味;就像別人對我做的夢不會感興趣一樣。
因此,我想提出一套自己的準則,供各位參考。
首先,請思考「合乎邏輯的文章」(以論文或評論為典型)的相對概念。想想「理性/邏輯」的相反詞是什麼?如果你想到的是「感性」,那就要小心了;如果想到「情緒化的」,就更要注意了。
確實,情感方面的用語擁有強大的力量,相當具感染力。哭了、笑了、生氣了、開心、悲傷、發怒、寂寞……圍繞在喜怒哀樂等情緒上的用語,能直接傳達寫作者的心情,而且越直接,越容易得到讀者的共鳴。強調「賺人熱淚」的電影宣傳、在綜藝節目中安插觀眾和工作人員的笑聲,還有社群媒體上各種「爆紅」「炎上」或網路論戰等,它們的架構都一樣,就是利用情感/情緒容易散播(也就是引發共鳴與反感)的特性。
那麼,袒露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將情感抒發出來,會是隨筆的基礎嗎?你所傾吐的喜怒哀樂,會讓讀者讀得興味盎然嗎?
應該不會吧。
理性邏輯的反面並不是感性情緒。
姑且不論字典上的說明如何,我認為與「合乎邏輯的文章」相對的,是「憑藉感受的文章」。這裡所說的「感受」,可以是直覺,也可以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五感。我是如此看到的、我是如此聽到的、我是如此感覺到的……依據個人敏銳的感官知覺所撰寫的文章,就是憑藉感受的文章,也是隨筆的基礎。
而在這種文章的最底層,有著透澈的「觀察」。
並非因為身為隨筆作家,周遭才會發生許多特別的事件;而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直是個感受性豐富的觀察者(取材者),才會察覺到某些事物。即使是一些連事件都算不上、在他人眼中一閃而過的日常瑣事,他們的心仍會受到撼動;並抓住那僅僅數秒、甚至是一瞬間的波動,再賦予貼切的字句形容。在他們描寫下的這些事物,應該都是許多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曾經歷過的,正因為如此,讀者才會對那樣的隨筆產生共鳴。
另一方面,單純抒發情感的文章不會對任何事進行觀察。他們只在意自己的內心(喜怒哀樂),粗暴地吐出情緒化的字眼,試圖在讀者心裡興風作浪,並打算強行索求他人對「我」的共鳴與認同。另一方面,由於形容喜怒哀樂的語彙原本就少,書寫上很容易變得誇張。比如太想強調「哭了」,結果過分地寫成「號哭」,或是用「因為淚水而看不見螢幕」這樣的字句欺騙自己、煽動讀者。不可以亂說話,真要說看不見螢幕,那不過是因為你閉上眼睛的緣故。
優秀的隨筆作家,不會用這種粗糙的方式來宣泄情感。
對身為觀察者的他們而言,就連「為電影感動流淚的自己」也是觀察的對象。他們能以冷靜的態度從旁觀察那個被捲入情緒漩渦裡的自己,並因此感覺難以想像、嫌棄或有趣。
接著,這些隨筆作家會用心描寫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包括自己在內)。不是描繪偏向「意義」的抽象畫,只是將「我的見聞」寫生記錄下來而已,使那些細膩的情境描寫與心中的意象合而為一。打個比方的話,就像光是描寫插在小花瓶中的那朵花,便能充分顯露出寂寞之情。不依賴「寂寞」或「孤獨」這種直接訴諸情感的字眼,而是描寫自己心中的意象。
具備可靠的觀察力、描寫力,以及與自己保持一段距離的能力──連「被捲入其中的自己」都能當成觀察對象;不依賴形容情感的語句,而是仔細觀察身邊的世界,與自己時時變化的內心。傑出的隨筆,是要拿著「放大鏡」才寫得成的。
◎本文節錄自古賀史健:《取材.執筆.推敲:《被討厭的勇氣》作者直授,最全面的寫作指南》,究竟出版。圓神書活網博客來誠品金石堂momo讀墨電子書各大通路熱賣中。

【作者簡介】

古賀史健

撰稿人,株式會社batons代表。1973年出生於福岡,畢業於九州產業大學藝術學部。曾任職於眼鏡公司、出版社,1988年起以寫手身分獨立接案。包括譯為31國語言的全球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與岸見一郎合著)在內,著作有《古賀史健整理的糸井重里。》《20歲的自己想上的寫作課》等書。企畫執筆的書籍則有:《重新選擇我們無法選擇的。》(幡野廣志/著)《未來之課》(瀧本哲史/著)《0:歸零,重新出發》(崛江貴文/著)……相關編著書籍將近百本,累計銷量已突破1300萬冊。
2014年時,因為大幅提升商業書寫手的地位,獲得「日本商業書大賞」的評審特別獎。隔年,為了提升撰稿人書寫的專業度,成立了「writers’ campus」和株式會社batons,持續培養未來的文字工作者,為了將專業技術接棒給下一代而不斷傾注心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書是活的,他走出來溫柔地貼近你。他不在乎你在背後談論他東長西短,也不在乎你劈腿好幾本。這是一種愛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