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lth 9 loft vs Rogue ST 9 loft review測試!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這次我同時測試2支木桿,所以比較容易去比較2支桿頭的差異與特性。而桿身都是選低彈道和低倒旋的桿身。Stealth是用Veylix Menion 5 的S硬度,Rogue ST是LAGP Trono 55 R硬度。桿子長度Stealth是44.75“, Rogue是44”。所以規格是有些許不同。但都是在我可以操控的範圍內。

raw-image
raw-image

以桿頭外觀來說,Stealth的桿頭設計比較像饅頭,也覺得看起來比較小一點。所以如果設定超過45.5“,視覺感受就比較小和不協調。相對Rogue ST就比較扁平,視覺比較大,所以要裝長也比較適合。兩個桿頭的桿面重心位置都在中心位置,沒有像以前的桿頭會放在中間偏上一點的位置。這樣說起來也是屬於低重心設計。

raw-image
raw-image

而Rogue ST的感覺就比較易打,桿面也比較寬,可以用力來打都不會覺得會打壞的感覺。這就是這類桿頭設計的好處。而相對Stealth設計很好看,但會覺得桿面比較深,要打到甜蜜點會比較不容易。2個桿頭的重量,Stealth是195.1g,Rogue ST是194.2g差別在1g。但Taylormade的連接器重量比較輕,在7g左右。Callaway的連接器重量在10g,所以這樣算起來Callaway的桿頭重量反而比較重。

raw-image
raw-image

這也是我會設定Callaway木桿比較短的原因。當然揮桿重量是比較輕,我不會以一般球友設定的揮桿重量去設定。我動作打法無法用一般規格去打,因為太吃力了。換句話說,你們用的都對身體的負擔太大,所以動作無法維持和提升。而我的擊球都是打在桿面的中間熱區範圍,對於效果是最好。這才是你要去著重的地方。如何讓你打到甜蜜點和發揮身體的力量才是設定球桿的核心!

先在練習場打,瞭解2個桿頭特性和回饋。比較容易去感受桿頭和擊球在桿面不同位置的回饋。如果第一次測試球桿不在練習場,基本很難可以清楚抓到桿頭的回饋與非甜蜜點的擊球感受。2支木桿都是先打6~10球。然後換另一支。打3輪來瞭解桿頭的特性、手感、飛行效果。這樣就可以瞭解桿頭的特性與如果下場可以如何去打。

raw-image
raw-image

首先,我先打Stealth,桿頭回饋來說,感覺中球,桿面對球可以明顯感覺到中球的彈力。雖然彈力感覺很短,但很喜歡那種感受到球的中球彈力。擊球聲音也不會大聲,和金屬桿面的聲音差不多。但桿面是碳纖維材質,打起來也不會覺得桿面有比較明顯的反彈。很紮實,但無法感受是打在桿面哪個位置?對於非甜蜜點的手感來說,沒有太大差別。感覺都一樣,聲音我說無法感覺球中在桿面哪個位置。回饋都一樣。

再來是 Rogue ST,感覺Rogue ST桿頭的回饋要比Epic再提升一些,中球的感覺有更多的擠壓球的感覺。非常爽!會打得很熱血。中球、擠壓球感、然後球彈出去。當然這類金屬桿面的好處就是在非甜蜜點的擊球回饋會比較硬一點。但我覺得目前Callaway對於複合式材質的桿頭已經有很紮實的經驗和底子,在桿面回饋上,一代比一代要好。這點我個人會比較喜歡Rogue ST的桿頭回饋。

對於擊球的彈道來說,Stealth在空中的飛行高度會稍微高一點,但它的飛行時最猛、也最噴。因為它從擊球到空中飛行就是一個像地對空的飛彈軌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球由地面沖出來,然後一路爆沖到空中。而它的球速比Rogue ST要快,所以說它打出來的球很猛。打起來賞心悅目、超熱血!

raw-image

對我來說,雖然Stealth的彈道高會比Rogue ST要高一點,但還是在低彈道的高度,不會讓彈道由低變中。飛行距離上,2個桿頭都是差不多。不會覺得有一支會比較突出。Rogue ST的球質感覺比較重,飛起來也不錯,球速也快,只是當有2支桿子比較時,就感覺出來一些不同和差異。不過,Rogue ST還是有比較突出的地方。

Rogue的桿頭設計,就是讓球比較容易彈沖到空中,桿面重心比較低和深,球的側旋和倒旋都比Stealth要低。這是桿頭特性的差異!因為看球的飛行軌跡就可以瞭解。而Rogue ST也和我的預期差不多,球飛出去就時直直的出去到結束,超穩定。側旋的壓制力超棒。這塊是桿身的特性加持。所以Rogue是可以讓你放心去沖距離。

raw-image

Stealth的球在尾巴容易產生一點甩尾側旋。我是容易帶點右曲來但幅度不大,約10碼左右。還是可以把球放在球道上。只是對於動作的精準度會要求比較高。如果你的動作穩定性沒有到一個火候,你會打到後面幾洞很掙扎。我想我會配新款的Fujikura Ventus TR桿身來讓Stealth 把側旋壓制下來,同時把長度設定在44.5“~44”。這樣可以把球桿的控制能力拉到最高。

因為我在使用上,Rogue ST會更容易去控制球桿和桿頭回正。長度比較容易去掌握,就讓身體和手臂更容易去把桿子拉回來到擊球位置。這也是我覺得Stealth比Rogue ST要長0.75“的影響。加上Stealth這類深桿面設計,觸球位置就不容易去掌握。導致我覺得Stealth在觸球上沒有Rogue ST那樣紮實和容易。

raw-image


尤其我現在動作在上桿的節奏會明顯慢,讓身體可以更容易去維持揮桿平面,下桿的速度會瞬間加速起來。所以桿子的長度對我來說會更加重要。這也是大家可以去思考的問題?為什麼你需要設定或使用原廠設定的長度?我的使用要求就是讓身體可以更容易去操控球桿和掌握桿頭的軌跡。如果可以做到,這才是你需要的規格。

不過Stealth的擊球倒旋比較高是明確無疑。這個結果和我從網路上,一些人測試的結果是一樣。朋友使用的結果在spin rate是比較高。約有200~300mph的差異。彈道上就是會稍微高一些。但對揮桿速度一般的球友來說,差異是有限。我覺得就是3~5碼的差別。而這樣的差別我覺得在球場上都是可以被歸為合理的誤差範圍。

2個桿頭特性是有差異,也是針對不同球友需求所設計。要好打、易打、要衝遠的Rogue ST是當仁不讓。如果要打爽、有更多的樂趣和做球需要,Stealth是最佳選擇。不過,2個桿頭對規格設定是有各種的特性。不會一樣。因為桿頭就不一樣,對於規格使用就會不同,才能讓桿頭的特性發揮更容易。當然我今年就靠這2支東征北討了!會有更多的想法和經驗可以在以後文章來分享。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en的沙龍
41會員
246內容數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Thumbnail
2025/04/13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Thumbnail
2025/03/25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Thumbnail
2025/03/25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Thumbnail
2025/03/16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Thumbnail
2025/03/16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3年的新裝備是開始把TM Stealth桿身升級為Ventus TR blue 5S!Ventus的火到抓不住,從Ventus到Ventus TR (2022上市)就真的是很多選手的最愛,也是美巡賽裡使用率最高的桿身。當然我也不去贅述,這次我沒有買Stealth2木桿,也是覺得升級的空間很有限
Thumbnail
2023年的新裝備是開始把TM Stealth桿身升級為Ventus TR blue 5S!Ventus的火到抓不住,從Ventus到Ventus TR (2022上市)就真的是很多選手的最愛,也是美巡賽裡使用率最高的桿身。當然我也不去贅述,這次我沒有買Stealth2木桿,也是覺得升級的空間很有限
Thumbnail
又到了新球季開始的時候。這個時候各大廠都會推出新產品,把大家搞的眼花撩亂、不知所措。而我也會有一些球友和朋友來問我哪個桿子或技術可以開外掛?大家都蠢蠢欲動,我也不例外。我自己的經驗也算過多,所以對各場的產品和材質特色有一些瞭解。而我也會把一些產品的測試陸續放在洋梨和大家分享。 大家對美的東西多少都會
Thumbnail
又到了新球季開始的時候。這個時候各大廠都會推出新產品,把大家搞的眼花撩亂、不知所措。而我也會有一些球友和朋友來問我哪個桿子或技術可以開外掛?大家都蠢蠢欲動,我也不例外。我自己的經驗也算過多,所以對各場的產品和材質特色有一些瞭解。而我也會把一些產品的測試陸續放在洋梨和大家分享。 大家對美的東西多少都會
Thumbnail
現在動作也穩定,球桿的設定也著眼在,讓身體可以更容易去產生爆發力和運行動作。只要能達到這些要求,桿子就會變得異常好打,效果一點也不會打折。我逐步去跳脫現有的球桿規格框架,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效果。這也是我不斷去嘗試不同於現有球桿框架下的原因。你會發掘到很多完全想不到的結果。
Thumbnail
現在動作也穩定,球桿的設定也著眼在,讓身體可以更容易去產生爆發力和運行動作。只要能達到這些要求,桿子就會變得異常好打,效果一點也不會打折。我逐步去跳脫現有的球桿規格框架,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效果。這也是我不斷去嘗試不同於現有球桿框架下的原因。你會發掘到很多完全想不到的結果。
Thumbnail
先在練習場打,瞭解2個桿頭特性和回饋。比較容易去感受桿頭和擊球在桿面不同位置的回饋。如果第一次測試球桿不在練習場,基本很難可以清楚抓到桿頭的回饋與非甜蜜點的擊球感受。2支木桿都是先打6~10球。然後換另一支。打3輪來瞭解桿頭的特性、手感、飛行效果。這樣就可以瞭解桿頭的特性與如果下場可以如何去打。
Thumbnail
先在練習場打,瞭解2個桿頭特性和回饋。比較容易去感受桿頭和擊球在桿面不同位置的回饋。如果第一次測試球桿不在練習場,基本很難可以清楚抓到桿頭的回饋與非甜蜜點的擊球感受。2支木桿都是先打6~10球。然後換另一支。打3輪來瞭解桿頭的特性、手感、飛行效果。這樣就可以瞭解桿頭的特性與如果下場可以如何去打。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導致最後的距離效果比其他木桿要短個5~10碼!我目前聽到的反饋是短,只是短多少問題。當然我也想來試看看,要如何去調整Stealth桿子設定,可以減低倒旋問題。所以我這次購入的桿頭角度都是9度。我可能會先用我手邊的桿身來試看看,比較我的M6木桿的數據。同時也可以和Rogue ST數據比較。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導致最後的距離效果比其他木桿要短個5~10碼!我目前聽到的反饋是短,只是短多少問題。當然我也想來試看看,要如何去調整Stealth桿子設定,可以減低倒旋問題。所以我這次購入的桿頭角度都是9度。我可能會先用我手邊的桿身來試看看,比較我的M6木桿的數據。同時也可以和Rogue ST數據比較。
Thumbnail
今天來說一點比較深一點的東西。桿頭和桿身都各自有它們的目的和功能。當球桿設計者在設計桿身和桿頭時,就會定位這個產品是針對什麼樣的用戶?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瞭解這個族群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才能把產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特性來。所以產品特性就是產品本身的DNA。
Thumbnail
今天來說一點比較深一點的東西。桿頭和桿身都各自有它們的目的和功能。當球桿設計者在設計桿身和桿頭時,就會定位這個產品是針對什麼樣的用戶?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瞭解這個族群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才能把產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特性來。所以產品特性就是產品本身的DNA。
Thumbnail
2022年開始就被Taylormade的新木桿Stealth給炒火起來。因為它又是領先對手,率先把碳纖維材質桿面給利用在木桿的桿面上。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做法至少已經產生一定的效果和話題性。在高爾夫上,已經有不少球友對這個新技術和新材質有關注。當然我也不例外,開始對這個東西進行一些研究和瞭解。
Thumbnail
2022年開始就被Taylormade的新木桿Stealth給炒火起來。因為它又是領先對手,率先把碳纖維材質桿面給利用在木桿的桿面上。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做法至少已經產生一定的效果和話題性。在高爾夫上,已經有不少球友對這個新技術和新材質有關注。當然我也不例外,開始對這個東西進行一些研究和瞭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