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lth 9 loft vs Rogue ST 9 loft review測試!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次我同時測試2支木桿,所以比較容易去比較2支桿頭的差異與特性。而桿身都是選低彈道和低倒旋的桿身。Stealth是用Veylix Menion 5 的S硬度,Rogue ST是LAGP Trono 55 R硬度。桿子長度Stealth是44.75“, Rogue是44”。所以規格是有些許不同。但都是在我可以操控的範圍內。
以桿頭外觀來說,Stealth的桿頭設計比較像饅頭,也覺得看起來比較小一點。所以如果設定超過45.5“,視覺感受就比較小和不協調。相對Rogue ST就比較扁平,視覺比較大,所以要裝長也比較適合。兩個桿頭的桿面重心位置都在中心位置,沒有像以前的桿頭會放在中間偏上一點的位置。這樣說起來也是屬於低重心設計。
而Rogue ST的感覺就比較易打,桿面也比較寬,可以用力來打都不會覺得會打壞的感覺。這就是這類桿頭設計的好處。而相對Stealth設計很好看,但會覺得桿面比較深,要打到甜蜜點會比較不容易。2個桿頭的重量,Stealth是195.1g,Rogue ST是194.2g差別在1g。但Taylormade的連接器重量比較輕,在7g左右。Callaway的連接器重量在10g,所以這樣算起來Callaway的桿頭重量反而比較重。
這也是我會設定Callaway木桿比較短的原因。當然揮桿重量是比較輕,我不會以一般球友設定的揮桿重量去設定。我動作打法無法用一般規格去打,因為太吃力了。換句話說,你們用的都對身體的負擔太大,所以動作無法維持和提升。而我的擊球都是打在桿面的中間熱區範圍,對於效果是最好。這才是你要去著重的地方。如何讓你打到甜蜜點和發揮身體的力量才是設定球桿的核心!
先在練習場打,瞭解2個桿頭特性和回饋。比較容易去感受桿頭和擊球在桿面不同位置的回饋。如果第一次測試球桿不在練習場,基本很難可以清楚抓到桿頭的回饋與非甜蜜點的擊球感受。2支木桿都是先打6~10球。然後換另一支。打3輪來瞭解桿頭的特性、手感、飛行效果。這樣就可以瞭解桿頭的特性與如果下場可以如何去打。
首先,我先打Stealth,桿頭回饋來說,感覺中球,桿面對球可以明顯感覺到中球的彈力。雖然彈力感覺很短,但很喜歡那種感受到球的中球彈力。擊球聲音也不會大聲,和金屬桿面的聲音差不多。但桿面是碳纖維材質,打起來也不會覺得桿面有比較明顯的反彈。很紮實,但無法感受是打在桿面哪個位置?對於非甜蜜點的手感來說,沒有太大差別。感覺都一樣,聲音我說無法感覺球中在桿面哪個位置。回饋都一樣。
再來是 Rogue ST,感覺Rogue ST桿頭的回饋要比Epic再提升一些,中球的感覺有更多的擠壓球的感覺。非常爽!會打得很熱血。中球、擠壓球感、然後球彈出去。當然這類金屬桿面的好處就是在非甜蜜點的擊球回饋會比較硬一點。但我覺得目前Callaway對於複合式材質的桿頭已經有很紮實的經驗和底子,在桿面回饋上,一代比一代要好。這點我個人會比較喜歡Rogue ST的桿頭回饋。
對於擊球的彈道來說,Stealth在空中的飛行高度會稍微高一點,但它的飛行時最猛、也最噴。因為它從擊球到空中飛行就是一個像地對空的飛彈軌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球由地面沖出來,然後一路爆沖到空中。而它的球速比Rogue ST要快,所以說它打出來的球很猛。打起來賞心悅目、超熱血!
對我來說,雖然Stealth的彈道高會比Rogue ST要高一點,但還是在低彈道的高度,不會讓彈道由低變中。飛行距離上,2個桿頭都是差不多。不會覺得有一支會比較突出。Rogue ST的球質感覺比較重,飛起來也不錯,球速也快,只是當有2支桿子比較時,就感覺出來一些不同和差異。不過,Rogue ST還是有比較突出的地方。
Rogue的桿頭設計,就是讓球比較容易彈沖到空中,桿面重心比較低和深,球的側旋和倒旋都比Stealth要低。這是桿頭特性的差異!因為看球的飛行軌跡就可以瞭解。而Rogue ST也和我的預期差不多,球飛出去就時直直的出去到結束,超穩定。側旋的壓制力超棒。這塊是桿身的特性加持。所以Rogue是可以讓你放心去沖距離。
Stealth的球在尾巴容易產生一點甩尾側旋。我是容易帶點右曲來但幅度不大,約10碼左右。還是可以把球放在球道上。只是對於動作的精準度會要求比較高。如果你的動作穩定性沒有到一個火候,你會打到後面幾洞很掙扎。我想我會配新款的Fujikura Ventus TR桿身來讓Stealth 把側旋壓制下來,同時把長度設定在44.5“~44”。這樣可以把球桿的控制能力拉到最高。
因為我在使用上,Rogue ST會更容易去控制球桿和桿頭回正。長度比較容易去掌握,就讓身體和手臂更容易去把桿子拉回來到擊球位置。這也是我覺得Stealth比Rogue ST要長0.75“的影響。加上Stealth這類深桿面設計,觸球位置就不容易去掌握。導致我覺得Stealth在觸球上沒有Rogue ST那樣紮實和容易。
尤其我現在動作在上桿的節奏會明顯慢,讓身體可以更容易去維持揮桿平面,下桿的速度會瞬間加速起來。所以桿子的長度對我來說會更加重要。這也是大家可以去思考的問題?為什麼你需要設定或使用原廠設定的長度?我的使用要求就是讓身體可以更容易去操控球桿和掌握桿頭的軌跡。如果可以做到,這才是你需要的規格。
不過Stealth的擊球倒旋比較高是明確無疑。這個結果和我從網路上,一些人測試的結果是一樣。朋友使用的結果在spin rate是比較高。約有200~300mph的差異。彈道上就是會稍微高一些。但對揮桿速度一般的球友來說,差異是有限。我覺得就是3~5碼的差別。而這樣的差別我覺得在球場上都是可以被歸為合理的誤差範圍。
2個桿頭特性是有差異,也是針對不同球友需求所設計。要好打、易打、要衝遠的Rogue ST是當仁不讓。如果要打爽、有更多的樂趣和做球需要,Stealth是最佳選擇。不過,2個桿頭對規格設定是有各種的特性。不會一樣。因為桿頭就不一樣,對於規格使用就會不同,才能讓桿頭的特性發揮更容易。當然我今年就靠這2支東征北討了!會有更多的想法和經驗可以在以後文章來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現代化的產品銷售多半是從品牌商或銷售者的角度去設定和觀察。在MBA的課程裡有對銷售進行分析和設定。所以一個產品要從設定銷售對象開始就能成功一半。從而去對這個族群進行分析、瞭解和設定銷售策略。但我個人和消費者互動近20年時間,卻已經不是這樣認為。
    這個問題導致最後的距離效果比其他木桿要短個5~10碼!我目前聽到的反饋是短,只是短多少問題。當然我也想來試看看,要如何去調整Stealth桿子設定,可以減低倒旋問題。所以我這次購入的桿頭角度都是9度。我可能會先用我手邊的桿身來試看看,比較我的M6木桿的數據。同時也可以和Rogue ST數據比較。
    我和他聊天下,也覺得這類的公司內部交誼,主要是促進同事間的情誼,打球就是附加。不需要太在意!如果有興趣的人會去請教他更多東西,到時他再看如何去協助。不見得要自己去教,可以讓他去找有經驗的教練去建立一套有系統的揮桿模式。同時可以提供一些對高爾夫相關配件或產品的訊息,讓同事去爬爬一些資料或視頻。
    現在比較不會像以前那樣,會覺得自己像選手降駕或附身,想要開大招加外掛,打什麽低飛穿越,大幅度曲球。看看電視比賽就好。先務實的脫困再說。把球打回球道上,下一桿再好好打上果嶺。我的積極進攻不會在這種狀況上去燃燒小宇宙,技術還沒有練到家,是無法和選手那樣對球路的掌握如火純青。
    在高爾夫的世界裡,有很多東西可以購買,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不少產品想買。不只有球桿,配件,耗材等,一堆產品你可以買。但有些東西設計精美,質量精緻,就會忍不住買下來捨不得用。最後就會變成收藏了。收藏基本就是自己喜歡,不需要和別人一樣。或是別人有收藏球桿,自己也來收藏。不需要跟風!
    回紐約的第一場球,選擇比較近的球場,Forest Park球場也是公共球場,雖然離我家約6~7英里,但開車要30分鐘時間。都市就是紅綠燈多,不遠的路就是要花上比德州要長的時間。而且這邊的球場球車都要租,費用還不便宜$21,打下來也和在台灣北部打差不多價了。算了,手癢還是要打。
    在現代化的產品銷售多半是從品牌商或銷售者的角度去設定和觀察。在MBA的課程裡有對銷售進行分析和設定。所以一個產品要從設定銷售對象開始就能成功一半。從而去對這個族群進行分析、瞭解和設定銷售策略。但我個人和消費者互動近20年時間,卻已經不是這樣認為。
    這個問題導致最後的距離效果比其他木桿要短個5~10碼!我目前聽到的反饋是短,只是短多少問題。當然我也想來試看看,要如何去調整Stealth桿子設定,可以減低倒旋問題。所以我這次購入的桿頭角度都是9度。我可能會先用我手邊的桿身來試看看,比較我的M6木桿的數據。同時也可以和Rogue ST數據比較。
    我和他聊天下,也覺得這類的公司內部交誼,主要是促進同事間的情誼,打球就是附加。不需要太在意!如果有興趣的人會去請教他更多東西,到時他再看如何去協助。不見得要自己去教,可以讓他去找有經驗的教練去建立一套有系統的揮桿模式。同時可以提供一些對高爾夫相關配件或產品的訊息,讓同事去爬爬一些資料或視頻。
    現在比較不會像以前那樣,會覺得自己像選手降駕或附身,想要開大招加外掛,打什麽低飛穿越,大幅度曲球。看看電視比賽就好。先務實的脫困再說。把球打回球道上,下一桿再好好打上果嶺。我的積極進攻不會在這種狀況上去燃燒小宇宙,技術還沒有練到家,是無法和選手那樣對球路的掌握如火純青。
    在高爾夫的世界裡,有很多東西可以購買,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不少產品想買。不只有球桿,配件,耗材等,一堆產品你可以買。但有些東西設計精美,質量精緻,就會忍不住買下來捨不得用。最後就會變成收藏了。收藏基本就是自己喜歡,不需要和別人一樣。或是別人有收藏球桿,自己也來收藏。不需要跟風!
    回紐約的第一場球,選擇比較近的球場,Forest Park球場也是公共球場,雖然離我家約6~7英里,但開車要30分鐘時間。都市就是紅綠燈多,不遠的路就是要花上比德州要長的時間。而且這邊的球場球車都要租,費用還不便宜$21,打下來也和在台灣北部打差不多價了。算了,手癢還是要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TOP1 投手/外野手 林劵壎 就讀高中二年級,是一名右投右打選手,身高182 cm、體重85 kg,最快球速140km,變化球種有滑球、指叉球,扛下台南海事第四棒...
    Thumbnail
    目前學界已知,對球路影響巨大的兩種主要空氣作用力,是馬格努斯力 (Magnus Effect) 和 縫線偏移尾流 (Seam-Shifted wake) 。 這篇文章會解釋這兩種力的原理與影響,並說明如何運用。
    Thumbnail
    「雅貞打的是飛碟球,破壞力和球瓶之間的撞擊關係不錯,但就怕進點的位置過於紅中;而振強打的是直球,進球點非常穩定,唯一的缺點剛好就是破壞力不足和球瓶之間的撞擊關係沒能像飛碟球這麼好。另外,我比較擔心的是雅貞的解球,剛好有振強來彌補這缺點;雅貞的Strike則是振強最欠缺的。所以,你們是最合適的搭檔。」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任務結束 這套球桿415000日幣換算比在台灣買便宜3萬左右 日本球桿選擇多 優惠也多,還可以再扣10%消費稅 台灣市場相對小很多,所以球具選擇很少也沒有多特別的季節優惠 現在來日本買任何高單價商品都是划算 就算買機票來吃喝玩樂都值得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TOP1 投手/外野手 林劵壎 就讀高中二年級,是一名右投右打選手,身高182 cm、體重85 kg,最快球速140km,變化球種有滑球、指叉球,扛下台南海事第四棒...
    Thumbnail
    目前學界已知,對球路影響巨大的兩種主要空氣作用力,是馬格努斯力 (Magnus Effect) 和 縫線偏移尾流 (Seam-Shifted wake) 。 這篇文章會解釋這兩種力的原理與影響,並說明如何運用。
    Thumbnail
    「雅貞打的是飛碟球,破壞力和球瓶之間的撞擊關係不錯,但就怕進點的位置過於紅中;而振強打的是直球,進球點非常穩定,唯一的缺點剛好就是破壞力不足和球瓶之間的撞擊關係沒能像飛碟球這麼好。另外,我比較擔心的是雅貞的解球,剛好有振強來彌補這缺點;雅貞的Strike則是振強最欠缺的。所以,你們是最合適的搭檔。」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