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年度經濟類好書《連結之戰》重點與心得分享 - 超政經好書選#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連結之戰》是歐洲智庫對外關係協會創辦人Mark Leonard的新作,去年曾去選《金融時報》的經濟類年度好書。這本書所探討的主題-當代世界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緊密連結,必定產生衝突,但也因為連結太深,靠戰爭解決衝突的機會不大,反而會訴諸於各類“非和平“手段-乍看是無法解釋還在進行中的俄烏戰爭,但除了戰爭這個作者分析誤判的面向外,其他所有衍生的戰場外衝突都已經在本書中得到預言,因此非常值得加以介紹。
作者的背景也很特別,爸爸是英國人是良心拒服兵役者,後來變成工黨國會議員。媽媽是猶太人,在1944年和雙親藏在法國的修道院才躲過迫害。
作者的第一本著作是2005 出版的《歐洲如何打造21世紀》,後來在2008年又出版了《中國怎麼想》。在著書寫作之餘,他在2007 年為了推廣用外交而非戰爭來解決國際衝突,創設了一個名為歐洲對外關係協會的智庫,一開始便有超過 二十個國家的員工,在歐洲七個國家設立辦公室。
他這本新書的核心論點是,當世界因為科技而連在一起,變得越來越擁擠的同時,這些接觸點也會引發更多紛爭,還增加了干涉彼此的機會。還有網際網路允許國家之間互相比較、模仿,在過程當中漸漸地趨向互相競爭。接下他便開始一步步論證,為什麼競爭會因為連結而產生,以及產生的連結如何成為競爭的武器。
第一章:概述-連結製造了衝突的機會
本章亮點:作者親身拜訪了人臉辨識大廠商湯科技。在描述拜訪之前,他先概述了中國的網路環境概況,還有十年前阿拉伯之春後,已經被捕的前網信辦蘆主任盧煒是如何強化對網路的控制。他提到商湯科技的監視系統,能預防犯罪 並已經用在新疆與在山東榮盛進行試點的社會信用評分。重點都是預先防範 犯罪和反政府行為。
中美之間的連結,為中共帶來許多不確定與害怕感受,中共擔心國家體系因連結而面臨挑戰與勒索。所以其實在人們討論的經濟脫鉤前 ,網路世界早已脫鉤。作者還猜測了臉書的老闆為何態度出現大轉變,一改之前的百般討好中共,他也不確定是發現美國整體民意對中共的態度變了,還是想將中共呈現為巨大威脅為臉書自己濫用數據的行為轉移焦點?
但作者提醒,雖然臉書轉變了對中共網路政策的態度,祖克柏格的員工還是 私下嘗試模仿中共網際網路巨頭,如微信、抖音。從許多方面來說西方變得更中國化,符合作者認為的,在密切連結中的兩方會變得越來越相像。
在拜訪臉書時,他第一次理解到美中雙方在使用資料的各個面向趨於一致,
還有人們看到中國領先世界,監控一切的政府時所感到的恐懼,這很像面對美國的監控資本主義時所出現的感受。
這說穿了是個詭異循環。當初認為連結會讓所有人聚在一起,中國現在擔心網路會改變他們 而開始策略性的網路脫鉤。但現在中國的公司是如此的成功 反倒引來西方的公司開始模仿中國的商業模式,這個趨於一致的現象,正在增加產生紛爭的機會。
作者在2017年去參觀臉書時,被團隊的物質待遇優渥和平等主義者的精神所驚豔。他後來領悟到,這和毛澤東時期共產黨宣布的目標很像:將生活與工作 融合的決心與崇高理想主義。相反地,他在北京遇見的創業人士,居然比臉書總部的社會主義者,更像不擇手段的資本主義者。但到了2019年他再去拜訪時 ,臉書因為各種爭議,氣氛低迷很多 祖克柏格也被迫改變很多政策。
本章最有趣的部份是談到Peter Thiel,說他被 法國哲學家Rene Girard所影響。Gene Girard的理論是人類彼此模仿的能力,才是和動物最大的不同。模仿 允許我們學習、發展語言、宗、 創造我們身分認同與文化。模仿還解釋了慾望。他不認為慾望源於靈魂深處,而是從別人身上而來。
當為了慾望而開始模仿時,雙方會開始更在意對方。為了得到他們都想要的事物,雙方會開始鏡像模仿。然而諷刺的是,這個對立狀態越來越激化。鏡像模仿便開始讓本來區分他們兩者的特徵消逝。最終,兩個對立者變成彼此的複製人。
Peter Thiel 在2018年曾和Russell Berman 在史丹佛一起開一門叫做國家主權與全球化科技的限制。Thiel在課程中指出,美中正變成的彼此的模仿複製人 當它們使勁地與對方競爭,而模仿對方的強項時,不可避免地,他們會越來越像,它們對彼此的反感會同步增加。
第二章:社會因為忌妒心而分裂
作者舉男同性戀的約會網站Grindl為例,當作因演算法讓更多的小同溫層出現的例子。因為連結一方面讓人產生同情心,另一方面也製造了忌妒心的瘟疫。 本章引用了社會學家Leon Festinger 的社會比較理論: 大多數人用互相比較來定義自己的身分認同 藉由比較德到自己比別人好的部分 因此得到自尊 反之則失去
還提到另一個去進一步發展 Festinger理論的人:Henri Tajfel。他發展出一種 社會身分認同理論,透過實驗,Trjfel證實,在競爭的背後有更原始的動機。能夠擁有身處一個群體的資格是人類身分認同的核心因素,也是讓人感到自豪的源頭。即使這個資格是完全隨機分配的,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感覺更好,人們傾向於將正面的素質連結到自己所屬的內團體認同上。同時詆毀不屬於這群體的人。
這個實驗在政治層面的涵義是在奈及利亞人不再拿自己國內的其他奈及利亞人當比較的對象,而是與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相比,這樣的影響同樣在英國、美國發酵。
第三章: 國家文化
本章作者把他的論點適用層面從個人提升到國家,例如英國出於忌妒把國內的問題怪罪到移民、歐盟,還有川普為何選上美國總統。作者還引用了一本已經成為談當代法國經典的書,《邊緣法國》(La France Peripherique)。在書中法國己大都會區成為全球化的光鮮案例,充斥者管理層與辛勤工作的移民。另一方面卻有六成人口,生活在中小型城鎮,享受不到全球化帶來的益處。
最有趣的是提到東歐的部分:2017年波蘭總理稱國際投資人為殖民者,並指波蘭身處的價值鏈 (其實就是德國供應鏈) 已經淪為德國的殖民地。不僅陷入 低技能經濟體的困境,所以的利益都被送回其他國家境內的總公司中。因此操控這些尋求國家獨立自助的運動除了跟金錢有關,也和受損的自尊心有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0K會員
240內容數
這是每一個老闆與高階經理人,都會需要的國際政經分析師特助。訂閱本專題,將會幫助你即時掌握世界最重要的趨勢變動,建立真正客觀、全面的國際觀, 培養對於關鍵議題的深度洞察與分析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人們彼此間的關係已有相當數百年的發展,還是有辦法找到新的角度來觀察研究。我個人感覺沒有一段關係不是獨特的,不過仍然可以歸類,我想這是當代生活的特點,資訊處理的層次變得今非惜比,所以我認為關係免疫力這本書是不錯的加油站,適當的停留可以幫助自己繼續往前。以下是我得到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社交究竟是個困難而複雜的任務。我們可以將所有人際關係先簡單的分為弱連接和強連接兩類,前者主打點頭與輕巧談話的交集,後者著重長期的投入與關係。先說結論:在功利主義的社會,弱連接更可以帶給我們新的機會和刺激以拓展網絡,比強連接效益更大。但,我們真的不需要強連接嗎?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人們彼此間的關係已有相當數百年的發展,還是有辦法找到新的角度來觀察研究。我個人感覺沒有一段關係不是獨特的,不過仍然可以歸類,我想這是當代生活的特點,資訊處理的層次變得今非惜比,所以我認為關係免疫力這本書是不錯的加油站,適當的停留可以幫助自己繼續往前。以下是我得到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社交究竟是個困難而複雜的任務。我們可以將所有人際關係先簡單的分為弱連接和強連接兩類,前者主打點頭與輕巧談話的交集,後者著重長期的投入與關係。先說結論:在功利主義的社會,弱連接更可以帶給我們新的機會和刺激以拓展網絡,比強連接效益更大。但,我們真的不需要強連接嗎?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