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姊妹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蔣家銅像退出校園的時期自己也經歷過,
只可惜那時並不清楚銅像背後的意義,
每天早上時的三鞠躬、三民主義、壁上大大畫像,
很熟悉卻無法清楚向他人闡述。

小時候國父革命11次的事件人人皆知,
認為其背後一定是偉大的理想,
長大後稍微了解了人性,
也慢慢對這些神化產生了質疑。
是自己太過於平庸無法理解偉人的思想?
還是偉人的思想太過於包裝?

這本書提到了不一樣的孫中山,
自私自利,且只為自己著想的機會主義者,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一直被認為是歷史的轉類點,
遠在海外的孫中山,立馬回國,鞏固自己的聲望成為了日後40天的臨時總統。

日後在袁世凱當上正式總統後,
孫中山百般刁難,甚至密謀聯合外國勢力,企圖重新掌權,也才有了日後種種的革命,
替宋教仁報仇、反帝制、護法運動、統一北洋軍閥......
歷史上對其的解讀眾說紛紜。

有人說宋教仁根本是孫中山殺害的,
有人說北洋軍閥並非真正互相廝殺,而是政府內各派系的運動罷了,
有人說袁世凱有東方華盛頓之民,其帝制僅維持83天,並在自己承認錯誤的情況下就取消了,
從結果來看民國建立之後的戰爭,由國父打響⋯
許多的解讀對我就像霧裡看花,極易被洗腦,且無法分清資料真假,更別說是非對錯。

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孫中山對親人的舉動,
民國初年元配幕貞,
帶著小女兒孫婉來日本探望正在旅行的孫中山,
那時汽車撞上了電線杆,妻女都受了傷,
孫中山在聽到電報後只淡淡的回了:
「不是醫生的人去探望也沒有用。」
並在意識到自己是名醫生後立馬補上:
「就算是醫生,現在去也來不急了。」
對於孫的無動於衷,
聽說讓在場其他人都感到震驚。

以及北京政府同意與孫同時下台,進行全國大選時,
孫中山索性違背諾言,遭到部下陳炯民驅趕,
威脅以砲火攻擊住處,
孫有意留下妻子宋慶齡和部分軍隊與其開戰,
以便事後為反擊,奪權製造理由。

這本書對我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般,
活在教科書下的歷史是單純的,
但那無際的好奇心誘使我打開了這個盒子,
還原了原本就屬於這世界的混亂。

掀開那些偉人的面紗,
每個人都只是不同時空下的普通人,
偉人革命的情操並不像教科書上偉大,
相比之下,我們的日常也沒想像中的平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粉的多多龍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2022/05/22
花了1000小時,就能成為某領域專家了嗎?
Thumbnail
2022/05/22
花了1000小時,就能成為某領域專家了嗎?
Thumbnail
2022/05/22
2022/05/22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張戎所著的《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中三位男性的性格與影響。從孫中山的政治抱負與冷漠感情,到蔣介石的深厚親情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掙扎,以及宋耀如的堅守信仰與教育傳承,這些角色在中國近代史上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亦提及如何在歷史背景下理解他們的選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張戎所著的《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中三位男性的性格與影響。從孫中山的政治抱負與冷漠感情,到蔣介石的深厚親情和維護國家利益的掙扎,以及宋耀如的堅守信仰與教育傳承,這些角色在中國近代史上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亦提及如何在歷史背景下理解他們的選擇。
Thumbnail
大時代的歷史背景,正是清末民初留洋軍事菁英們的報國時機,但他們留學所受知識分子與現代專業軍人的雙重教育訓練,以及他們所恪守的「軍隊國家化」現代軍人信念,使他們與當時仍保有封建舊習的軍閥體制產生衝突。
Thumbnail
大時代的歷史背景,正是清末民初留洋軍事菁英們的報國時機,但他們留學所受知識分子與現代專業軍人的雙重教育訓練,以及他們所恪守的「軍隊國家化」現代軍人信念,使他們與當時仍保有封建舊習的軍閥體制產生衝突。
Thumbnail
到廣東先去參觀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居,紀念館在中山市郊區,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門口的大路就叫做翠亨大道。主要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兩個展覽館。 在中國各地都有孫中山的紀念館,廣東地區就有七個,其他省市也都有,但這裡是國父出生的地方,當然就特別有歷史意義。一到園區,首先映
Thumbnail
到廣東先去參觀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居,紀念館在中山市郊區,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門口的大路就叫做翠亨大道。主要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兩個展覽館。 在中國各地都有孫中山的紀念館,廣東地區就有七個,其他省市也都有,但這裡是國父出生的地方,當然就特別有歷史意義。一到園區,首先映
Thumbnail
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其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Thumbnail
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其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Thumbnail
作為婦女節的推薦讀物,《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或許是本不錯的選擇,其原因不只是它講述了位於中國近代史最核心的三姊妹,更因為這本作品以女性為主體,講述了這段長久以來被男性掌握話語權的歷史。
Thumbnail
作為婦女節的推薦讀物,《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或許是本不錯的選擇,其原因不只是它講述了位於中國近代史最核心的三姊妹,更因為這本作品以女性為主體,講述了這段長久以來被男性掌握話語權的歷史。
Thumbnail
九 趙天寶、趙銀寶遠在日本和法國,收到父親如晴天霹靂壹樣的來信,頓感茫然。遙遠的京城和趙家大院在心理的距離,愈發的遙遠,失去了引導他們回歸的動力。而國家,這個龐然大物,此時也正在分崩離析之中,“革命”似乎成為了他們最有吸引力的選擇。 革命總有領袖,孫中山的名字家喻戶曉,死後頭像被人們印在鈔票上,中
Thumbnail
九 趙天寶、趙銀寶遠在日本和法國,收到父親如晴天霹靂壹樣的來信,頓感茫然。遙遠的京城和趙家大院在心理的距離,愈發的遙遠,失去了引導他們回歸的動力。而國家,這個龐然大物,此時也正在分崩離析之中,“革命”似乎成為了他們最有吸引力的選擇。 革命總有領袖,孫中山的名字家喻戶曉,死後頭像被人們印在鈔票上,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