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漲價歸公思想在三民主義中的地位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國父孫中山,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領袖之一,他的思想和政策深受多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中華文化與歐美政治經濟思想。這篇文章將分步探討孫中山如何接納並發展"漲價歸公"的思想,以及這一理念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性。

1. 歐美政治經濟的土地稅理論

自1776年亞當·斯密Adam Smith《國富論》出版後, 企業利潤的來源及商品生產後利潤的流向與分配, 成為近代經濟學家及社會學家主要關心的重點.

--英國政治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指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土地價格會上升, 使土地持有者發財致富, 增加其他人的不幸.

--英國政治經濟學家約翰·史都華·密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的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提到對土地買賣的資本利得加以課稅,因為地價上升是由地主改良及社會改良所致。扣除地主自行改良所增值的部分後,應該歸還給社會。

--美國經濟學家亨利·喬治Henry George(1839-1897)在1879年出版《進步與貧困》(Progress and Poverty), 引起美國轟動, 被評為繼《國富論》後最好的作品及板個世紀以來的代表作. 書中提出單一土地稅(Single Tax)的概念。喬治認為,土地應該屬於全體人民,政府應對土地所有者徵收地租,並將這些收入用於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亨利·喬治(Henry George)並被徵召競選紐約市市長, 但不幸於競選過程中病逝。


2. 德國膠州實驗的啟示

1898年,德國在膠州灣嘗試徵收地價增值稅,這一實驗為孫中山提供了實際的參考範例。德國人的做法證明,通過對土地增值徵稅,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地投機,減少社會不平等​ ​。


3. 孫中山的"漲價歸公"理論

在這些思想和實踐的基礎上,孫中山提出了"漲價歸公"的主張。他認為,土地的價值增值應歸屬於全社會,而非私人。孫中山將亨利·喬治的土地國有與馬克思的資本公有進行比較,並認為兩者皆為社會主義的真髓​ 。


4. "平均地權"與三民主義

"平均地權"是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部分。這一政策主張不僅繼承了亨利·喬治的土地國有和單稅論,還強調了通過政府對土地增值徵稅來實現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在東京《民報》創刊週年慶祝大會演說, 孫中山指出指出「中國行了社會革命之後,私人永遠不用納稅,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國 。」。這一理論的核心在於確保每個人都能分享土地增值帶來的利益,從而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


結論

孫中山的"漲價歸公"思想,不僅是對亨利·喬治土地稅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更是對中國傳統土地問題的現代化解決方案。這一主張體現了孫中山對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追求,並成為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惜號稱繼承孫中山思想的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 至今都還不能實現孫中山當年提出的這個美好願景。而房地產價格不斷持續高漲與利益分配不正義, 更是造成兩岸貧富不均, 少子化, 消費力減弱,投機炒作貪婪風氣狂飆...等等社會與經濟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管仲的沙龍
9會員
26內容數
養貓,音樂,經絡與預防醫學,企業經營管理,大國博弈,區塊鏈
管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本文探討2025年AI代理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尤其以Monica.im公司發布的Manus為例,分析其對產業及資本主義體系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文章回顧了自2022年以來AI產業的演進,並剖析關鍵玩家及技術趨勢
Thumbnail
2025/03/07
本文探討2025年AI代理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尤其以Monica.im公司發布的Manus為例,分析其對產業及資本主義體系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文章回顧了自2022年以來AI產業的演進,並剖析關鍵玩家及技術趨勢
Thumbnail
2025/03/06
本文探討美國政府與企業在資訊產業,尤其開源軟體領域的法律責任。分析「免費」背後的商業策略,及其對全球市場和消費者權益的影響,並以藥品、汽車等產業案例對比,強調資訊產業須承擔法律責任,建立健康、公平的數位生態系統。
Thumbnail
2025/03/06
本文探討美國政府與企業在資訊產業,尤其開源軟體領域的法律責任。分析「免費」背後的商業策略,及其對全球市場和消費者權益的影響,並以藥品、汽車等產業案例對比,強調資訊產業須承擔法律責任,建立健康、公平的數位生態系統。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探討 RAG + LLM 技術的應用與挑戰,分析 Google、IBM、微軟、AWS 等科技巨頭和開源社群的策略,並提供新進業者和企業在導入 RAG + LLM 系統時的建議,包括重視向量空間建立、選擇合適的 RAG 策略、持續學習和實驗以及資料品質等面向。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探討 RAG + LLM 技術的應用與挑戰,分析 Google、IBM、微軟、AWS 等科技巨頭和開源社群的策略,並提供新進業者和企業在導入 RAG + LLM 系統時的建議,包括重視向量空間建立、選擇合適的 RAG 策略、持續學習和實驗以及資料品質等面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內容載於此,供參考。內容會以朔雪寒所考訂為基礎,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例如五變、九地的內容,會與朔雪寒所考訂有相當差異。 《呂氏春秋‧離俗‧上德》:「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
Thumbnail
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內容載於此,供參考。內容會以朔雪寒所考訂為基礎,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例如五變、九地的內容,會與朔雪寒所考訂有相當差異。 《呂氏春秋‧離俗‧上德》:「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
Thumbnail
『天下為公』 這四個字太有名,太響亮了!在中國幾近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近代以來,孫中山對『天下為公』 的傳播與深入人心貢獻最大,獨步天下。孫中山將儒家描述的『天下為公』 的大同社會與他宣揚的共和思想和三民主義聯繫起來,認為西方的共和思想和制度在古代中國早以有之。
Thumbnail
『天下為公』 這四個字太有名,太響亮了!在中國幾近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近代以來,孫中山對『天下為公』 的傳播與深入人心貢獻最大,獨步天下。孫中山將儒家描述的『天下為公』 的大同社會與他宣揚的共和思想和三民主義聯繫起來,認為西方的共和思想和制度在古代中國早以有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孫中山如何接納並發展'漲價歸公'的思想,以及這一理念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性。從歐美政治經濟的土地稅理論、德國膠州實驗和孫中山的'漲價歸公'理論出發,說明瞭平均地權對三民主義的意義。
Thumbnail
本文探討孫中山如何接納並發展'漲價歸公'的思想,以及這一理念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性。從歐美政治經濟的土地稅理論、德國膠州實驗和孫中山的'漲價歸公'理論出發,說明瞭平均地權對三民主義的意義。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Thumbnail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