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5/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raw-image

「人性褊急則氣盛,氣盛則心粗,心粗則神昏,乖舛謬戾,可勝言哉?」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

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

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良因曰:

當思諸法如夢,而不執取,自然以和氣迎人,又不失其正氣與浩氣。

當氣和且正,夜寐自是吉祥,也必遠離褊急心粗與神昏矣!

二相了然不生,乃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2013/10/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良因曰: 《了凡四訓》中說:「聞謗不怒,雖讒焰熏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因此如虛空之心,方能止謗、化解對立。 苦樂由己,智者自取。
Thumbnail
2013/10/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良因曰: 《了凡四訓》中說:「聞謗不怒,雖讒焰熏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因此如虛空之心,方能止謗、化解對立。 苦樂由己,智者自取。
Thumbnail
2013/7/2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瞋心,非靠強壓,而必須以止、觀的力量化解。 若是用止,則迅速轉念;或默念佛號;或深呼吸,藉氣調心。 若用觀破,則作因緣、慈悲、空觀等對治。 不論甚麼方法,在於平常的練習, 以及綿密觀照,自我審查的能力。
Thumbnail
2013/7/2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瞋心,非靠強壓,而必須以止、觀的力量化解。 若是用止,則迅速轉念;或默念佛號;或深呼吸,藉氣調心。 若用觀破,則作因緣、慈悲、空觀等對治。 不論甚麼方法,在於平常的練習, 以及綿密觀照,自我審查的能力。
Thumbnail
2013/5/5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 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 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谿刻當矯之以渾厚。」 良因曰: 對治習氣除了空觀,也應當配合事觀的幫助。 例如覺得自己心胸狹窄,就應當多想虛空的寬宏而矯正; 正助相伴,其力甚大!
Thumbnail
2013/5/5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 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 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谿刻當矯之以渾厚。」 良因曰: 對治習氣除了空觀,也應當配合事觀的幫助。 例如覺得自己心胸狹窄,就應當多想虛空的寬宏而矯正; 正助相伴,其力甚大!
Thumbnail
2013/5/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性褊急則氣盛,氣盛則心粗,心粗則神昏,乖舛謬戾,可勝言哉?」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 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 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良因曰: 當思諸法如夢,而不執取,自然以和氣迎人,又不失其正氣與浩氣。
Thumbnail
2013/5/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性褊急則氣盛,氣盛則心粗,心粗則神昏,乖舛謬戾,可勝言哉?」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 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 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良因曰: 當思諸法如夢,而不執取,自然以和氣迎人,又不失其正氣與浩氣。
Thumbnail
2013/4/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良因曰: 以清淨心自處,但面對眾生時依舊慈悲不失。 無事時心如明鏡,遇事方能分明果斷。 於順境內心恬淡,逆境來時自能泰然處之。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Thumbnail
2013/4/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良因曰: 以清淨心自處,但面對眾生時依舊慈悲不失。 無事時心如明鏡,遇事方能分明果斷。 於順境內心恬淡,逆境來時自能泰然處之。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Thumbnail
2013/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良因曰: 常觀世間無常、苦、空、無我,自然內心恬淡、謙退; 觀眾生處於濁世,仍樂此不疲,苦中作樂,則能涵容一切;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Thumbnail
2013/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良因曰: 常觀世間無常、苦、空、無我,自然內心恬淡、謙退; 觀眾生處於濁世,仍樂此不疲,苦中作樂,則能涵容一切;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Thumbnail
2013/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良因曰: 如同《大學》所述: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能夠知其所止,是為了止於至善,也就是恢復本來面目,生命的方向才能確立; 也因此才能安住這念心,不隨境轉。
Thumbnail
2013/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良因曰: 如同《大學》所述: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能夠知其所止,是為了止於至善,也就是恢復本來面目,生命的方向才能確立; 也因此才能安住這念心,不隨境轉。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1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良因曰: 心之所趨,則氣之所趨。 當情昏時則氣動,一點小小境界,往往就能使人心浮氣躁。 所以境界不過是個觸發點,而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來自於欲心攪擾。 故情昏氣動,遇事則戾。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10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良因曰: 心之所趨,則氣之所趨。 當情昏時則氣動,一點小小境界,往往就能使人心浮氣躁。 所以境界不過是個觸發點,而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來自於欲心攪擾。 故情昏氣動,遇事則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