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是承載書店靈魂的軀殼

2022/05/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新北市文化》季刊 在地文化實踐專欄
在這個實體書店節節敗退的網路時代,如果有人堅持要開書店,多半有特別的想法。曾經在淡水河邊經營「有河book」超過十年的作者,對淡水河有深厚的感情,撰文分享如何為新書店找軀殼的曲折故事。
撰文.攝影=詹正德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7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最想讀的是......)
淡水漁人碼頭開店不易,光要運貨到店面就得經過重重關卡。
許多人認為選書是一間獨立書店的靈魂,但是開過兩次書店之後,我得多加一句:店面是承載這個靈魂的軀殼,這軀殼和書店的靈魂同樣重要,因為大多數人不見得能很快理解你的靈魂,但所有人都是先透過觀察這身體的外貌,才決定是否要進來理解你的靈魂。
從本質論來說,一間獨立書店最根本的就是它如何能夠「與眾不同」,而最顯而易見的不同,就是書店坐落於何處、書店內外的地景關聯以及周邊環境給人的整體感受。

從有河1.0,邁向有河2.0

我與詩人隱匿於2006 年在淡水河邊開的「有河book」,最明顯的標記就是書店正對著觀音山與淡水河,如此無敵海景,再無其他書店擁有;偶有國內外媒體評比最美麗的書店,都是以書店內部的裝潢設計為評比標的,但我們自豪於從書店內望出去的風景獨一無二。
只是好景不常,有河1.0 到了2017 年因故休業,之後頂讓給了「無論如河」書店,四位組織「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的護理師,繼續在那裡依她們的理念經營,維持著一方美麗的書店風景。
而我仍一心掛念著要「把書店開回來」,只是一直沒有更積極的動力,偶爾一時興起就出去走走,看看河邊還有哪個特別的店面可以進駐;然而對我來說,要重啟有河2.0,比原先開店又多了些限制,因為原本的有河1.0 頂讓給了「無論如河」書店,我總不能選在它隔壁重啟,就算「無論如河」不介意,不知曉的人也會覺得不合道理吧。

沿著淡水河,找尋適合的開店地點

於是,我沿著淡水河往出海口方向走,過了第一漁港(這裡是淡水老街後段的精華區,周邊特殊風味的餐飲店、咖啡館很多,房租肯定不便宜),到了油車口,這裡一直是個好地方,離出海口更近,看觀音山的角度也與老街前段不太一樣,河岸沒有太多人工改造建設的痕跡,舢舨船、水鳥自在停駐來去,甚至還有不少流浪貓,生活步調及風味都頗悠閒,離原先的有河1.0 有段不小距離,感覺是頗理想的開書店所在。無奈此處面河的店面極少,且許多都已存在多年,要等到其中某間店面空出來不知要到何時,每次從河邊一路巡來都只能望河興歎。
再往出海口走,就到沙崙、淡海了,這裡的漁人碼頭是全台知名的觀光景點,沿岸的人為開發已達極致,商業店面很多,吃喝玩樂很是熱鬧,但是運補動線很長,書商送書來要繞一大圈,開到店門口送書難度很高,說不定還得另外以人力拖車運行一段,費時費力,書店開在這裡極不合適,且店租頗貴,非一般小書店所能負擔。
淡水河岸來來回回走過好幾次,沒有收穫,我首次興起離開淡水的念頭,於是坐上渡輪,去八里左岸看看。這裡與淡水渡船頭開發的程度差不多,假日也很熱鬧,八里的在地風味與對岸淡水差不多,只是多了油炸雙胞胎和孔雀蛤,少了的是看不到夕陽,且從八里望向淡水是大屯山的景致,沒有觀音山的山形那麼特別,但八里的步調又比淡水再慢一些、更悠閒一些,大抵可以說是城市生活的盡頭吧?香港電影《秋天的童話》裡,周潤發最後在舊金山海邊木棧道的盡頭開了家「舢舨」餐廳,如此浪漫的事情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發生(光從運貨、污水排放及廚餘等問題去想就覺得不行,更別說還有建物產權、使用執照等問題),更不要說開書店了。
要在遠離城市的郊野開書店,運補送書一直是個大問題,我2006年書店開幕時與某位書商業務閒聊說「原本我想開在八里」,對方一臉愕然說:「開在八里我就不會來找你了,我連來都不會來。」細問之下,才知是運送路線太遠,書商運輸成本過高,這也難怪八里左岸沒有一家以新書為主的書店,即使十三行博物館附近也沒有。
淡水和八里之間的淡江大橋已在建設中,未來這兩地的發展還會有許多變化,包括淡海輕軌未來的藍海線要走老街還是走河岸的爭議,在地居民及商家至今仍有不少異見,影響極大。我也曾騎車沿著輕軌綠山線一站一站看,愈近新市鎮淡水的風味就愈減,我再次興起離開淡水的念頭。
淡水第一漁港是老街後段的精華區,店面大多都開好開滿,且各有特色,店租也較貴。

尋尋覓覓,往台北市移動找點

我決定往台北市移動前,還去了紅樹林及竹圍,這裡在行政區上也是淡水,但是兩地以捷運站為中心各有不同的發展,紅樹林站周邊以住宅大樓為主,商業店面不多,也沒有熱鬧的小吃街,往小坪頂的山坡上更有許多高級住宅甚至別墅群,書店開在這裡氣氛寧靜舒適,但就必須成為偏向社區型的書店,因為外人較難進來,這對我從前的老客人比較不利,大老遠來還要爬上爬下,又沒有了無敵海景,以後再來的機率勢必會降低。
竹圍接近台北市區,居民較多,民生機能也相當豐富,但是離捷運站太遠就得走社區型書店的路線(且沒有紅樹林那樣靜謐的氛圍),離捷運站近的店面則幾乎租不起,要在這種情況下抉擇實在非常困難,我第三次興起離開淡水的念頭。
一路蹉跎的結果,到今年遇上疫情大爆發,很多人的工作、生活都被攪亂了,三不五時還傳出許多老店收攤的新聞,當我聞知誠品士林店也決定收店的消息時,我感覺我的機會來了!
我決定在圓山以北的捷運站沿線積極找尋,因為這裡即將產生一個極大的無書店空缺:去年北投何嘉仁書店改裝後收店,今年誠品士林店收店,整個區域只剩下士林墊腳石書店、天母金石堂和大葉高島屋百貨公司裡的紀伊國屋書店在販售新書,但這幾家書店都是偏向大眾閱讀的連鎖書店,和我這種獨立書店有相當的區隔。
無巧不成書,五月底某天騎車回家刻意不走承德路,改沿捷運線走,竟看到唭哩岸捷運站旁一間店面貼出紅紙招租,我停下機車,照著紅紙上的電話打給房東約好隔天會面,考慮了一、兩週後決定租下,此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就這樣重啟了有河書店2.0,歡迎大家來。
作者介紹:詹正德
資深影評人,筆名686,曾在淡水經營有河書店,曾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閱讀的島》前總編輯,著有影評集《看電影的人》。現經營「有河書店2.0」(台北市北投區東華街二段380 號1 樓,鄰近淡水線唭哩岸站)。
《新北市文化》第37期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