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高句麗的滅亡與南韓的戰略轉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有一個三國時代,包括雄據朝鮮半島北方,甚至在全盛時期還占有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與朝鮮半島西南方的百濟、東南方的新羅。三國互相爭伐,合縱連橫,搶奪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不過多數的時候都是南方較弱小的百濟與新羅聯手,以對抗較北方強大的高句麗。雙方曾長期爭奪漢江流域一帶,因為對百濟與新羅來說,高句麗在控制漢江流域後,大軍能隨時南下,對百濟與新羅的威脅極大,所以百濟與新羅非常希望能奪下漢江流域一帶的戰略要地。

raw-image

但對高句麗來說,控制漢江流域一帶的重要性,除了肥沃的耕地能提供大量的糧食外,還是天然的防禦緩衝區,可以阻止百濟與新羅揮軍北上。特別是高句麗的主要敵人在北方,與中國各朝代的衝突頻繁。最早甚至能追朔到東漢時期,接下來三國時期的曹魏、西晉、五胡十六國的北燕、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與北周、隋朝與唐朝,都與高句麗爆發過大大小小的戰爭。而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不只威脅中國,也常常入侵過高句麗,更是隱患。如曾與高句麗聯手入侵中國遼東地區的突厥,本身也與高句麗爆發過戰爭。

所以對高句麗而言,東方、東北方的敵人強大而危險,或戰或合,都必需要全力與之周旋。相反的,南方的百濟與新羅,威脅性較小,甚至很多時候都是高句麗先發動攻擊,才引發戰事。但高句麗最後是亡於新羅,原因有二:遠因是高句麗在後期爆發嚴重內亂,宮中的政爭演變成兵戎相見,讓新羅與百濟有機可趁,奪下了漢江流域一帶,使高句麗痛失戰略要地。連曾在遼東戰場上奮勇擊退北周入侵的名將溫達,也在漢江一役中陣亡。。

丟失了大部份漢江流域地區的高句麗,元氣大傷,接下來又與隋朝進行了頻繁的戰事。雖然隋朝非常快就被唐朝所取代,但更為強大的唐朝,一樣沒有放鬆對高句麗的征伐。唐朝還採取了一個新策略,與新羅結盟,先聯手併吞了百濟,再採南北夾擊的方式來圍攻高句麗。高句麗最後亡國,國土由唐朝與新羅瓜分。新羅一開始先做為唐朝的屬國,但不久後成功驅逐唐朝的勢力,正式統一整個朝鮮半島,史書上稱這段時期為「統一新羅」。

新羅在最後能擊垮強大的北方強敵高句麗,關鍵在於「聯唐制高」。這樣的策略後來多次被朝鮮半島上的政權所使用,如聯絡宋朝來平衡契丹、女真、蒙古等東北方強權的壓力。當17世紀女真人再度崛起時,又與明朝結盟來對抗女真人的進逼。對朝鮮半島上的政權來說,中國很多時候是朝鮮半島的保護國,是用來抵禦威脅的重要槓桿,但有時也是威脅來源,兩種角色常常同時存在,尤其是朝鮮半島本身陷入分裂,或中國出現政權更替之時。這也讓朝鮮半島上的政權,常必需隨局勢變化,快速轉換策略,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今日中國、北韓與南韓的關係,或許會更為清晰明朗。中國目前的共產黨政府,是北韓金家政權的長期保護者。中國從韓戰以後,就以支持北韓來平衡美、日兩國的軍事壓力。這在那個壁壘分明的冷戰時代,非常明顯。南韓身為美國所扶植成立的政權,並沒有多少選擇,只能依賴美、日兩國的軍事支援,來對抗北韓的威脅。這樣的情勢一直維持到冷戰結束,由蘇聯一手建立的共產集團瓦解為止。

冷戰一結束的隔年,南韓立刻與中華民國斷交,其實就說明了這個反共體制的崩解。南韓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利用中國做為槓桿,以牽制北韓的策略開始逐漸成形,新羅與唐朝結盟,以對付高句麗的故智,又被重新啟用,差別只在於中國當時與北韓的關係更為緊密。但這套戰略觀認為,通往平壤最近的道路,是通過北京,因為北韓的金家政權不管在經濟上、國防上都極為依賴中國,只要南韓可以拉攏中國,就可以影響北韓。

南韓這種「聯中制朝」的戰略,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特別是在冷戰結束後接近三十年的歲月裡,美中兩國關係良好,美國一方面垂涎中國龐大的市場,另一方面認為可以透過交往,來慢慢改變中國的制度,引導中國走向民主化。而對南韓來說,與中國來往的經濟利益一樣誘人,同時透過北京來牽制北韓,在一開始時的確有不錯的成效。也讓南韓認為在美、日、韓同盟架構下,學習過去新羅的策略,不止行的通,還非常聰明的。

這樣的策略與觀點,在文在寅當上南韓總統時,達到了最高峰。南韓總統一任五年,不得連任。文在寅是在2017年5月就職,當時美國總統川普也才剛上任,與中國仍未撕破臉,全世界都還不知道接下來美中關係將會有巨變。文在寅不止接續這種透過北京來影響北韓的策略,還繼續加碼。一方面希望擴大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並對北韓採取開放策略,不只先促成北韓與美國的和談,還緊接在川普之後與金正恩進行會晤,可說是這個策略的最具體展現。

但這個策略所出現的最大問題,在於讓中國有趁機操弄北韓與南韓,並從中獲取利益。最好的例子,就是已顯露出擴張野心的中國,利用北韓問題與經濟利益來逼迫南韓,要求文在演政府對美國部署薩德飛彈的問題,做出三不承諾,成功離間美、日、韓同盟。但北韓的威脅並沒有因此減弱,反而食髓知味,不斷加速核武與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發與試射。文在寅的策略不只完全失敗,更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弱了南韓的戰略地位與影響力。

南韓新總統尹錫悅上台後,立刻推翻文在寅的政策,轉向美、日兩國,採取許多動作來強化美、日、韓同盟關係。原因或許不是伊錫悅個人的好惡而已,而是南韓發現國際情勢已經改變,「聯中制朝」政策已不合時宜,不能再繼續下去。就這一點來看,南韓的反應還是很快的,這也是民主選舉、政黨輪替制度的最大優點,發現錯誤以後,可以把責任全推給前朝,立刻快速轉身,而不必像打算終身執政的獨裁者,必需貫徹錯誤的政策,絕不能有任何的妥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onald trump-avatar-img
2022/05/30
南韓年輕人支持兩韓統一的比率逐漸下降,若廿年後兩韓仍無法統一則反對統一有可能變成南韓多數民意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8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與中國關係降溫到要收拾行李走人的地步。 即使中華民國還在中國大陸時期,北韓早已表現出強烈的敵意,稱其為“蔣介石陰謀集團” ,並在中國內戰期間幫助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
Thumbnail
與中國關係降溫到要收拾行李走人的地步。 即使中華民國還在中國大陸時期,北韓早已表現出強烈的敵意,稱其為“蔣介石陰謀集團” ,並在中國內戰期間幫助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韓國是中國一個鄰居,曾經在20世紀的時候中國和韓國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自從1910年日本強迫韓國簽《日韓合併條約》,日本侵占朝鮮半島。因此韓國在中國上海設立一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至今歷屆的韓國總統都會來中國上海拜訪舊址。"
Thumbnail
"韓國是中國一個鄰居,曾經在20世紀的時候中國和韓國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自從1910年日本強迫韓國簽《日韓合併條約》,日本侵占朝鮮半島。因此韓國在中國上海設立一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至今歷屆的韓國總統都會來中國上海拜訪舊址。"
Thumbnail
韓國的地緣政治注定迫使其向北方擴張,不能放棄對日本的仇恨就是拿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潛在領土去換一兩塊小島,而這將會直接摧毀韓國的民族意識,因此韓國大幅轉向仇視中國已經是必然。
Thumbnail
韓國的地緣政治注定迫使其向北方擴張,不能放棄對日本的仇恨就是拿幾十萬平方公里的潛在領土去換一兩塊小島,而這將會直接摧毀韓國的民族意識,因此韓國大幅轉向仇視中國已經是必然。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是說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有一個三國時代,包括雄據朝鮮半島北方,甚至在全盛時期也占有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與朝鮮半島西南方的百濟與東南方的新羅。三國互相爭伐,合縱連橫,搶奪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不過多數的時候都是南方較弱小的百濟與新羅聯手,以對抗較北方強大的高句麗。雙方長期爭奪漢江流域一帶的地區.
Thumbnail
是說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有一個三國時代,包括雄據朝鮮半島北方,甚至在全盛時期也占有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與朝鮮半島西南方的百濟與東南方的新羅。三國互相爭伐,合縱連橫,搶奪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不過多數的時候都是南方較弱小的百濟與新羅聯手,以對抗較北方強大的高句麗。雙方長期爭奪漢江流域一帶的地區.
Thumbnail
是說近代朝鮮半島的歷史與台灣息息相關,彼此影響,但這樣的情況卻鮮少被討論與提及。比較多人知道的,是韓戰的爆發,讓美國決定協防台灣,使當時岌岌可危的蔣介石政權穩住陣腳,形成今日兩岸分治、互不隸屬的政治現實。而在漫長的冷戰中,南北韓的緊張對峙,也不斷拉扯美中台三方的關係,中國利用北韓來牽制美國.....
Thumbnail
是說近代朝鮮半島的歷史與台灣息息相關,彼此影響,但這樣的情況卻鮮少被討論與提及。比較多人知道的,是韓戰的爆發,讓美國決定協防台灣,使當時岌岌可危的蔣介石政權穩住陣腳,形成今日兩岸分治、互不隸屬的政治現實。而在漫長的冷戰中,南北韓的緊張對峙,也不斷拉扯美中台三方的關係,中國利用北韓來牽制美國.....
Thumbnail
我想來講一下朝鮮半島的大國博弈局面:從朝鮮半島的統一,美中兩國的角力,再到北韓當前局勢的判斷。
Thumbnail
我想來講一下朝鮮半島的大國博弈局面:從朝鮮半島的統一,美中兩國的角力,再到北韓當前局勢的判斷。
Thumbnail
為何即使現今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低,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卻不斷提高?因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因各種原因不斷轉差,加上中國共產黨的極權性質令其處事手法欠缺彈性。在很多戰場上:美中關係、台海問題、南海問題、香港國安法還有肺炎追責等問題完全沒有退讓的空間,中國早已騎虎難下。
Thumbnail
為何即使現今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低,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卻不斷提高?因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因各種原因不斷轉差,加上中國共產黨的極權性質令其處事手法欠缺彈性。在很多戰場上:美中關係、台海問題、南海問題、香港國安法還有肺炎追責等問題完全沒有退讓的空間,中國早已騎虎難下。
Thumbnail
2018年1月,朝鮮官媒已經將安理會對朝鮮的制裁改稱為中國對朝鮮的制裁。隨著朝鮮核武器開發多次遭到了安理會的制裁,朝鮮國內開始宣傳中國是「千年宿敵」。 報導稱,朝鮮官方最近還在推動「日本是朝鮮的百年敵人,而中國則是千年宿敵」的說法。 報導援引朝鮮咸鏡北道消息人士的話說,2017年12月,在朝鮮社會主
Thumbnail
2018年1月,朝鮮官媒已經將安理會對朝鮮的制裁改稱為中國對朝鮮的制裁。隨著朝鮮核武器開發多次遭到了安理會的制裁,朝鮮國內開始宣傳中國是「千年宿敵」。 報導稱,朝鮮官方最近還在推動「日本是朝鮮的百年敵人,而中國則是千年宿敵」的說法。 報導援引朝鮮咸鏡北道消息人士的話說,2017年12月,在朝鮮社會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