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手工業的幕後紀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媒體工作,看來光鮮亮麗,但幕後工作實在是勞力密集產業,雖然也需要動腦思考,但我始終覺得這個產業的本質其實比較偏向手工業。
水裡來,偶爾也會火裡去
無法複製、無法大量生產、每一次的採訪都因著不同的人事時地物,彼此之間產生的化學變化而有非預期的可能性。
體力更是基本中的基本配備
這次與L合作,其中一個外景地點在基隆河上。
鏡頭前的美景來自幕後的累積
資深的他至少30年資歷,扛起器材、走入山林,健步如飛;但外景拍攝現場有許多難以預料的意外,例如空拍機忽然連不上、或者突然出現耗時的系統更新,還是要冷靜地克服硬體問題,或拿出go pro,甚至iPhone 手機也能過機動的派上用場;更別說要到河上尋找好畫面,帶著裝備坐上教練準備的大板子、搖搖晃晃、鞋子、褲子溼答答,大太陽下,全身是汗、流了又乾、乾了再流。
山裡來水裡去
每一次看到L在現場側拍的照片,每一張都是攝影眼大作、都讓我比對自己在同一時空、同一款手機裡的側拍,都像是幼稚園小孩般構圖,每次有機會一起出班,都能感受到:專業就是專業。


時間歷練的專業技能之外,我更好奇的是:是什麼樣的堅持,能夠保有在這個行業中一貫的認真、對畫面的態度如此熱情?
不同的場地、不同的拍攝挑戰
當身旁的同業在付出最青春、最豐沛創意的年華後,或因各種機緣、或有更好的發展、更多是體力不支或對手工業的繁複流程感到疲倦,陸續轉行,仍舊能夠在手工業兢兢業業、敬業付出的,都是我們在沙發上看到各種精彩畫面的幕後功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98內容數
台北,有個外送到不了的地方。最近的便利商店要開車三十分鐘,每一餐幾乎都是自煮,學習在煮不停的廚房中、苦中作樂。自煮生活有其樂趣,多工作業時卻很疲倦。紀錄都市人移居山區的點點滴滴,新鮮有趣的、酸甜苦辣的種種。一邊探索飲食的意義,供給身體必需的熱量、營養,一邊思考從種植到餐桌所花的力氣、還有:高倍速時代如何讓心靜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udal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梅雨之外,近期的疫情擴散,也讓工作遇上瓶頸。由於外界預告五月下旬是染疫人數疫加速期,因此受訪者紛紛表示:能不能把採訪日再延一下。
食物從冷凍庫拿出來,你都放在冷藏室、還是室溫、或使用流水退冰?哪一種退冰的方式比較能夠維持新鮮? 防止食物變質、腐壞,放在冰箱就沒問題嗎? 冰箱的保鮮抽屜、門邊、上下層的位置,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食物該如何收納?冰箱位置對哪些食物有特別的禁忌? 發霉食物,還要不要吃?怎麼吃才安全?
來到半農半X生活之前,專職主婦記者有將近20年的上班族工作經歷,最後一個上班族的身份,NGO傳訊經理(香港是亞洲總部,這詞是英文直接轉換,Communication Manager)。 剛忙完 好想哭 今天范范來到攝影展現場 很耐心地聽著解說 也答應我們的所有請求 送走她 離開活動現場 實在好感動
自從住到山區,自煮的機率很高。 這裡雖然是台北近郊,但也是吳柏毅跟傅潘達都到不了的地方。 距離最近的便利商店要開車三十分鐘、家裡的冰箱因為三合院的門小、不能買太大台。所以除了培養煮食樂趣、也學習著各種保存食物的方式,在煮不停的廚房中,冒出了許多疑問。
梅雨之外,近期的疫情擴散,也讓工作遇上瓶頸。由於外界預告五月下旬是染疫人數疫加速期,因此受訪者紛紛表示:能不能把採訪日再延一下。
食物從冷凍庫拿出來,你都放在冷藏室、還是室溫、或使用流水退冰?哪一種退冰的方式比較能夠維持新鮮? 防止食物變質、腐壞,放在冰箱就沒問題嗎? 冰箱的保鮮抽屜、門邊、上下層的位置,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食物該如何收納?冰箱位置對哪些食物有特別的禁忌? 發霉食物,還要不要吃?怎麼吃才安全?
來到半農半X生活之前,專職主婦記者有將近20年的上班族工作經歷,最後一個上班族的身份,NGO傳訊經理(香港是亞洲總部,這詞是英文直接轉換,Communication Manager)。 剛忙完 好想哭 今天范范來到攝影展現場 很耐心地聽著解說 也答應我們的所有請求 送走她 離開活動現場 實在好感動
自從住到山區,自煮的機率很高。 這裡雖然是台北近郊,但也是吳柏毅跟傅潘達都到不了的地方。 距離最近的便利商店要開車三十分鐘、家裡的冰箱因為三合院的門小、不能買太大台。所以除了培養煮食樂趣、也學習著各種保存食物的方式,在煮不停的廚房中,冒出了許多疑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要準備畢業製作,而我選擇了攝影這個媒材,當初定下的主題是派對、酒吧以及廢墟,而在寒假準備初審的時候我選擇了工地攝影作為我畢業製作的主題。 就開始我一段時間的工地攝影之路。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Thumbnail
有些人的工作在別人的眼中很辛苦,錢也少(相對於其他行業的「時薪」),但總有人能堅持下去,並且越做越好 如果只用金錢衡量,你可能無法理解他們的堅持是為了什麼,為了錢嗎?還是因為沒有辦法? 我發現他們最大的動力其實是來自對於自己做的事在作成了以後,那個想望的畫面
我後半生都在做粗工;因本身沒體力做不了粗重體力活,所以大部分時間做粗工的項目都比較沒什粗重體力工作,而為彌補天賦不足需努力勤奮,像我目前的工作負責輕隔間清掃、丟棄廢棄物清理,固定性工作雖只一個人並負擔兩棟高14層樓;但工作量非很多粗重且自行安排。我的公司令到現場工作者早上需7:45分前到達,工地需參
剛上大學的我,還帶著對攝影龐大的熱忱,加入了攝影社,也在社團裡認識了一些朋友。學長姐時不時會從學校那邊接到一些打工的機會,工作內容大多是幫忙活動紀錄。這種工作對技術要求不算太高,如果剛好有缺人、時間也允許的話,我通常會去幫忙。 一開始,當我發現能用攝影賺錢時,是很開心的。攝影一直以來是我的興趣,但
Thumbnail
離開工業區後嗆伯開進一條山路,路上有些零星的小工廠,我們來到一處比鄰手工藝品加工廠的社區。 嘉穎說這裡雖不是員工宿舍,但住戶都是加工廠的員工,有很多人是家庭代工。 嗆伯只是和警衛室招招手就開進社區,難得慢速的開到一棟活動中心前停車。
Thumbnail
  本劇經同名原著改編後,更加深理解了做工的人的工地環境(取景自位於台南正在興建中的29層樓建物)、工地食物鏈(環保局>工地主任>承包商=工頭=包頭>大師>小工>臨時工)、工種(噗嚨共三人組:鐵工阿祈、模板工阿昌和怪手司機阿全)、工地術語(「上手」:氧氣乙炔、「外事仔」:下班兼差、「41仔」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分享攝影愛好者面臨的就業困難和找尋合作夥伴的經歷,強調風格的重要性,並鼓勵大家放下焦慮,尋找合作對象時,專注於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要準備畢業製作,而我選擇了攝影這個媒材,當初定下的主題是派對、酒吧以及廢墟,而在寒假準備初審的時候我選擇了工地攝影作為我畢業製作的主題。 就開始我一段時間的工地攝影之路。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Thumbnail
有些人的工作在別人的眼中很辛苦,錢也少(相對於其他行業的「時薪」),但總有人能堅持下去,並且越做越好 如果只用金錢衡量,你可能無法理解他們的堅持是為了什麼,為了錢嗎?還是因為沒有辦法? 我發現他們最大的動力其實是來自對於自己做的事在作成了以後,那個想望的畫面
我後半生都在做粗工;因本身沒體力做不了粗重體力活,所以大部分時間做粗工的項目都比較沒什粗重體力工作,而為彌補天賦不足需努力勤奮,像我目前的工作負責輕隔間清掃、丟棄廢棄物清理,固定性工作雖只一個人並負擔兩棟高14層樓;但工作量非很多粗重且自行安排。我的公司令到現場工作者早上需7:45分前到達,工地需參
剛上大學的我,還帶著對攝影龐大的熱忱,加入了攝影社,也在社團裡認識了一些朋友。學長姐時不時會從學校那邊接到一些打工的機會,工作內容大多是幫忙活動紀錄。這種工作對技術要求不算太高,如果剛好有缺人、時間也允許的話,我通常會去幫忙。 一開始,當我發現能用攝影賺錢時,是很開心的。攝影一直以來是我的興趣,但
Thumbnail
離開工業區後嗆伯開進一條山路,路上有些零星的小工廠,我們來到一處比鄰手工藝品加工廠的社區。 嘉穎說這裡雖不是員工宿舍,但住戶都是加工廠的員工,有很多人是家庭代工。 嗆伯只是和警衛室招招手就開進社區,難得慢速的開到一棟活動中心前停車。
Thumbnail
  本劇經同名原著改編後,更加深理解了做工的人的工地環境(取景自位於台南正在興建中的29層樓建物)、工地食物鏈(環保局>工地主任>承包商=工頭=包頭>大師>小工>臨時工)、工種(噗嚨共三人組:鐵工阿祈、模板工阿昌和怪手司機阿全)、工地術語(「上手」:氧氣乙炔、「外事仔」:下班兼差、「41仔」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分享攝影愛好者面臨的就業困難和找尋合作夥伴的經歷,強調風格的重要性,並鼓勵大家放下焦慮,尋找合作對象時,專注於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