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畫男孩》偷畫的男孩,那個被偷走童年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偷畫男孩》(Deutschstunde)是一部德語片,改編自德國大文豪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的著作。內容跟德語課,好像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有另一個二戰德國背景的書/電影叫《波斯語課》就非常有關聯)。

電影講的是納粹禁止人民作畫所衍伸出來的故事。這部電影是以畫家埃米爾·諾爾德(Emil Nolde)的經歷為藍本,他被加入納粹的鄰居也是好朋友監視著,不能再執筆、甚至要銷毀過去的作品。鄰居從好朋友變成鐵血的命令執行者,到底又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樣的轉變呢?

raw-image

「善盡職責的快樂」(The Joy of the duty)

當職責與心中道德的尺規產生衝突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劇中的鄰居或許是沒有這種掙扎,他一方面感受到體制的恐懼,另一方面也從體制中獲得權力的快感,就像毒品,會越陷越深。

但是他的兒子,也就是男主角Siggi卻陷入了兩難,雖然父親不斷威逼他成為眼線,父子兩一起監督鄰居,也許在父親心中,這是一種天倫樂趣,也就是說兒子若能借助自己的權力,進入這個系統中,那他們兩個都可以成為體制內更高層次的人。但很可惜的,Siggi沒有選擇跟他爸爸站在同一條船上(幸好),而決定要默默幫助鄰居。

即使將使自己陷入父親的暴力底下,他仍然想要幫助這位一直很喜歡的鄰居叔叔,但以一個兒童的力量終究是敵不過整個納粹體制的控制。他搞砸了、畫家被搞砸了、他爸也搞砸了、他的家庭也搞砸了,然後戰爭也結束了,德國也搞砸了。

或許反過來,德國先搞砸了,然後才有後續一連人倫、國家的慘事。

又要再說我看過的那本書,《失控的心靈——那些讓我們焦慮、恐慌、憂鬱、自戀、上癮、偏執、過勞、依賴症、強迫症、社交恐懼、歇斯底里的運作機制與應對策略》(Das geheime Leben der Seele: Alles über unser unsichtbares Organ),正因作者是德國人,書中曾提及德國戰後壓抑的那一代,我想就是電影中Siggi那一代,因為納粹,他的童年毀了,他的親情毀了,家庭也毀了,而他在戰後仍然壓抑著,觀眾從電影一開始他在感化院的情況就能知道,他的人生有很多結要梳理(希望他能透過如電影中的書寫獲得釋放),如果他梳理不好(而這個可能性極高),他的混亂就會帶給他的後代。

另一種想法,從Siggi的父親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一代人,就已經帶著滿身傷痕。其實這些都是這部電影很隱晦地提到,但沒有過多著墨的部分,卻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in C.的沙龍
16會員
53內容數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除了動人精彩的劇情、充滿吸引力的演技...要素之外,不可或缺的是音樂。 這個專題在於發掘戲劇與音樂交錯時的動人瞬間
Gin 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7
我參加了華語音樂影像誌聯展,看了大陸導演周洪波的紀錄片《空白祭》,內容是透過當時在美國念音樂博士的博士生張奕明的緣分,追尋了音樂家汪立三的故事。是部非常感人的作品,也極發人深思。
Thumbnail
2023/01/07
我參加了華語音樂影像誌聯展,看了大陸導演周洪波的紀錄片《空白祭》,內容是透過當時在美國念音樂博士的博士生張奕明的緣分,追尋了音樂家汪立三的故事。是部非常感人的作品,也極發人深思。
Thumbnail
2023/01/06
看了短片《遙遠的陌生人》(Two Distant Strangers)。時間迴圈這種戲劇題材不算新穎,但單看怎麼運用,而這部短片使用的非常非常巧妙,把時間迴圈的漫長無解,延伸到美國族裔問題上。 短片結束在又一次無止境的迴圈中,片尾字幕打上許多莫名其妙死於警察手上的黑人名單。 如果懂的自我檢討?那還需
Thumbnail
2023/01/06
看了短片《遙遠的陌生人》(Two Distant Strangers)。時間迴圈這種戲劇題材不算新穎,但單看怎麼運用,而這部短片使用的非常非常巧妙,把時間迴圈的漫長無解,延伸到美國族裔問題上。 短片結束在又一次無止境的迴圈中,片尾字幕打上許多莫名其妙死於警察手上的黑人名單。 如果懂的自我檢討?那還需
Thumbnail
2023/01/04
這部電影的暗黑風格起先讓我很害怕,尤其看到爸爸拿寵物獻祭上帝的橋段,除了恐懼,也很難過。不過,當這部電影演完後,卻覺得蠻喜歡的,雖然有點變態,但是有一種越看越爽快的感覺...
Thumbnail
2023/01/04
這部電影的暗黑風格起先讓我很害怕,尤其看到爸爸拿寵物獻祭上帝的橋段,除了恐懼,也很難過。不過,當這部電影演完後,卻覺得蠻喜歡的,雖然有點變態,但是有一種越看越爽快的感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Thumbnail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Thumbnail
《偷畫男孩》(Deutschstunde)是一部德語片,改編自德國大文豪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的著作。內容跟德語課,好像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有另一個二戰德國背景的書/電影叫《波斯語課》就非常有關聯)。
Thumbnail
《偷畫男孩》(Deutschstunde)是一部德語片,改編自德國大文豪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的著作。內容跟德語課,好像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有另一個二戰德國背景的書/電影叫《波斯語課》就非常有關聯)。
Thumbnail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就是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它雖可怖殘忍,然若不將瘡疤揭開,如何療癒傷痛?電影《偷畫男孩》從特別、少有的視角,進入歷史的橫截面,帶領我們反省歷史,也讓我們在悲傷的故事中,看見一個個靈魂內在的真情實感;看見在殘酷時代下,忠誠順服與無畏反抗的兩面對照。
Thumbnail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就是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它雖可怖殘忍,然若不將瘡疤揭開,如何療癒傷痛?電影《偷畫男孩》從特別、少有的視角,進入歷史的橫截面,帶領我們反省歷史,也讓我們在悲傷的故事中,看見一個個靈魂內在的真情實感;看見在殘酷時代下,忠誠順服與無畏反抗的兩面對照。
Thumbnail
如阿多諾曾言,「在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在「(過去)義務是種美德」的脈絡下,遵循命令的義務同樣適用於這段敘述。戰前,詩/義務是值得追求與實踐的,然孕育這些美的土地上,亦發生了我們無法想像的去人性化事件,使得詩與義務在戰後成為了罪責。對於義務的連續實踐,正是他們拒絕讓罪責穿透這份美德⋯⋯
Thumbnail
如阿多諾曾言,「在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在「(過去)義務是種美德」的脈絡下,遵循命令的義務同樣適用於這段敘述。戰前,詩/義務是值得追求與實踐的,然孕育這些美的土地上,亦發生了我們無法想像的去人性化事件,使得詩與義務在戰後成為了罪責。對於義務的連續實踐,正是他們拒絕讓罪責穿透這份美德⋯⋯
Thumbnail
改編自德國知名作家-齊格飛藍茨文學經典〈德語課〉。 對遭到公權力踐踏的人民,進行自省自覺, 知名度超越了海明威〈老人與海〉。
Thumbnail
改編自德國知名作家-齊格飛藍茨文學經典〈德語課〉。 對遭到公權力踐踏的人民,進行自省自覺, 知名度超越了海明威〈老人與海〉。
Thumbnail
電影《異端鳥》是一部以二戰流亡男孩的視角來呈現戰爭荒誕與人性險惡的黑白電影,藉由男孩一路的流離失所,一個個所見所聞,看見人性與揠苗強迫成熟感覺世間無情的冒險異色電影。電影近三個小時的暴力與性也讓歐洲有些觀眾不適而離場拒絕再看。
Thumbnail
電影《異端鳥》是一部以二戰流亡男孩的視角來呈現戰爭荒誕與人性險惡的黑白電影,藉由男孩一路的流離失所,一個個所見所聞,看見人性與揠苗強迫成熟感覺世間無情的冒險異色電影。電影近三個小時的暴力與性也讓歐洲有些觀眾不適而離場拒絕再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