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畫男孩》偷畫的男孩,那個被偷走童年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偷畫男孩》(Deutschstunde)是一部德語片,改編自德國大文豪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的著作。內容跟德語課,好像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有另一個二戰德國背景的書/電影叫《波斯語課》就非常有關聯)。
電影講的是納粹禁止人民作畫所衍伸出來的故事。這部電影是以畫家埃米爾·諾爾德(Emil Nolde)的經歷為藍本,他被加入納粹的鄰居也是好朋友監視著,不能再執筆、甚至要銷毀過去的作品。鄰居從好朋友變成鐵血的命令執行者,到底又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樣的轉變呢?
「善盡職責的快樂」(The Joy of the duty)
當職責與心中道德的尺規產生衝突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劇中的鄰居或許是沒有這種掙扎,他一方面感受到體制的恐懼,另一方面也從體制中獲得權力的快感,就像毒品,會越陷越深。
但是他的兒子,也就是男主角Siggi卻陷入了兩難,雖然父親不斷威逼他成為眼線,父子兩一起監督鄰居,也許在父親心中,這是一種天倫樂趣,也就是說兒子若能借助自己的權力,進入這個系統中,那他們兩個都可以成為體制內更高層次的人。但很可惜的,Siggi沒有選擇跟他爸爸站在同一條船上(幸好),而決定要默默幫助鄰居。
即使將使自己陷入父親的暴力底下,他仍然想要幫助這位一直很喜歡的鄰居叔叔,但以一個兒童的力量終究是敵不過整個納粹體制的控制。他搞砸了、畫家被搞砸了、他爸也搞砸了、他的家庭也搞砸了,然後戰爭也結束了,德國也搞砸了。
或許反過來,德國先搞砸了,然後才有後續一連人倫、國家的慘事。
又要再說我看過的那本書,《失控的心靈——那些讓我們焦慮、恐慌、憂鬱、自戀、上癮、偏執、過勞、依賴症、強迫症、社交恐懼、歇斯底里的運作機制與應對策略》(Das geheime Leben der Seele: Alles über unser unsichtbares Organ),正因作者是德國人,書中曾提及德國戰後壓抑的那一代,我想就是電影中Siggi那一代,因為納粹,他的童年毀了,他的親情毀了,家庭也毀了,而他在戰後仍然壓抑著,觀眾從電影一開始他在感化院的情況就能知道,他的人生有很多結要梳理(希望他能透過如電影中的書寫獲得釋放),如果他梳理不好(而這個可能性極高),他的混亂就會帶給他的後代。
另一種想法,從Siggi的父親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一代人,就已經帶著滿身傷痕。其實這些都是這部電影很隱晦地提到,但沒有過多著墨的部分,卻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53內容數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除了動人精彩的劇情、充滿吸引力的演技...要素之外,不可或缺的是音樂。 這個專題在於發掘戲劇與音樂交錯時的動人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in 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來。作者J. D. Vance是肯塔基州白人工人階級的後代,電影一直提到阿帕拉契人,感覺起來就像是美國的山民,生活貧困、但是純樸堅韌,是美國在拓荒時代留下來的民族性格。但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夜路》(Nightmare Alley)是1947年的同名老電影翻拍,劇情是採用1946年的小說《玉面情魔》,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由布萊德利·庫柏、凱特·布蘭琪、魯妮·瑪拉主演。 ***
這部電影有podcast,請去各大平臺聽聽看~再搭配這裡的文字與音樂連結看看吧!奧斯卡2021最佳影片裡面有哪些好歌?就讓我一首一首介紹給大家吧!
《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是部詭譎到讓人胃部痙攣的怪片。當初在Netflix挑這部片進片單時,看到草莓賊的壁紙覺得很唯美就放入我的片單了,對劇情沒有任何概念。(以下有雷,但這部電影有沒有雷好像都沒差...)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好像在瀏覽維基百科的年度頁面,有時候我在理解一些事情時,會習慣去看看這一年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就像當我在理解中國朝代歷史時,也一定會看看西方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有時候會很驚訝,因為時常會看到超乎想像的事情。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來。作者J. D. Vance是肯塔基州白人工人階級的後代,電影一直提到阿帕拉契人,感覺起來就像是美國的山民,生活貧困、但是純樸堅韌,是美國在拓荒時代留下來的民族性格。但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夜路》(Nightmare Alley)是1947年的同名老電影翻拍,劇情是採用1946年的小說《玉面情魔》,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由布萊德利·庫柏、凱特·布蘭琪、魯妮·瑪拉主演。 ***
這部電影有podcast,請去各大平臺聽聽看~再搭配這裡的文字與音樂連結看看吧!奧斯卡2021最佳影片裡面有哪些好歌?就讓我一首一首介紹給大家吧!
《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是部詭譎到讓人胃部痙攣的怪片。當初在Netflix挑這部片進片單時,看到草莓賊的壁紙覺得很唯美就放入我的片單了,對劇情沒有任何概念。(以下有雷,但這部電影有沒有雷好像都沒差...)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好像在瀏覽維基百科的年度頁面,有時候我在理解一些事情時,會習慣去看看這一年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就像當我在理解中國朝代歷史時,也一定會看看西方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有時候會很驚訝,因為時常會看到超乎想像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整體來說,滿喜歡《兔嘲男孩》裡面用戲謔、天真的視角,來諷刺納粹的種種思想與行為,它讓我們能夠用另一個角度,去理解當時德國社會整體的氛圍與情緒;儘管上映時被批評把納粹德國娛樂化、不夠嚴肅看待,但個人認為這正是《兔嘲男孩》的精髓所在。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片獲2023年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劇本獎,更代表德國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開頭是兩位老師針對最近校內頻傳的偷竊事件,私下質問兩位學生,認為班上誰最有可能是偷錢的兇手。學生起初不願說出任何同學的姓名。然而,老師卻持續逼問,並表示不說沒關係,只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本片以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的傳記為藍本。描述居住在德勒斯登(Dresden)的主角Kurt Barnert(Tom Schilling 飾),小時候目睹阿姨因行為異常而被第三帝國(納粹政府)帶至醫院治療,最後因優生學政策而在集中營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整體來說,滿喜歡《兔嘲男孩》裡面用戲謔、天真的視角,來諷刺納粹的種種思想與行為,它讓我們能夠用另一個角度,去理解當時德國社會整體的氛圍與情緒;儘管上映時被批評把納粹德國娛樂化、不夠嚴肅看待,但個人認為這正是《兔嘲男孩》的精髓所在。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片獲2023年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劇本獎,更代表德國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開頭是兩位老師針對最近校內頻傳的偷竊事件,私下質問兩位學生,認為班上誰最有可能是偷錢的兇手。學生起初不願說出任何同學的姓名。然而,老師卻持續逼問,並表示不說沒關係,只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本片以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的傳記為藍本。描述居住在德勒斯登(Dresden)的主角Kurt Barnert(Tom Schilling 飾),小時候目睹阿姨因行為異常而被第三帝國(納粹政府)帶至醫院治療,最後因優生學政策而在集中營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