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慕《偷畫男孩》 藝術與戰爭的辯證 挑戰禁畫令 改編經典歷史 試片心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改編自德國知名作家-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文學經典〈德語課〉。
該書取材自納粹時期遭到「禁畫」的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埃米爾諾爾德
對遭到公權力踐踏的人民,進行自省自覺,知名度超越了海明威〈老人與海〉。
該片由德國導演-克利斯蒂安施沃喬夫(Christian Schwochow)編導
以優美紮實的鏡頭拍攝,將德國易北河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導演-克利斯蒂安施沃喬夫(Christian Schwochow)
1978年出生,畢業於巴登符騰堡電影學院
首部劇情長片《十一月的孩子》獲德國各大影視獎項提名
2018 年影集作品《壞帳銀行》於柏林影展首映。
為 Netflix 影集《王冠》第三季導演之一。

故事開頭

主角「西吉」被關在感化院囚房中罰寫一篇作文,題目是〈善盡職責的快樂〉
瞬間思緒倒流至二戰期間

納粹焚畫

西吉的父親-顏斯 是位警察接獲納粹「禁畫令」,命他監視好友畫家-麥克斯,
舉報並毀滅他的所有畫作,小小年紀的他就成了納粹的幫兇。
片中遭到「禁畫令」的藝術家真有其人,就是「墮落藝術」的表現主義大師
埃米爾諾爾德-Emil Nolde(1867年8月7日-1956年4月13日)
德國著名畫家,擅長水彩,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
1898年,他在被慕尼黑美術學院拒收後,開始各地遊學、參加私人繪畫培訓課
1913年到1914年間他隨同殖民局的考察團到訪了
南太平洋、莫斯科、朝鮮、日本、中國等
這些旅程與經歷,對他今後的創作影響很大。
他的作品色彩絢麗強烈,在德國前衛藝術中受到很高評價

男孩偷畫

戰火越演越烈,納粹搜畫焚畫,西吉開始偷畫藏畫
父親的「克盡職責」,最終導致兩個家庭的破裂,
自以為的信念 卻推開生命最重要的親人與摯友,
也或許 恐懼吞噬了曾經的勇敢
片中名言:「有時你必須做一些對抗職責的事
打破德國人「盲目履行職責」的思想。

理性與感性的拉扯

即便戰爭結束,禁令已不存在,
父親還是持這分服從命令的執著,使西吉持續偷畫藏畫,
最後被畫家與父親發現,關進了感化院。
在「克盡職守」的盲從下,善與惡的距離不過一線之隔。
《偷畫男孩》將於2021年1月15日在台上映 感謝海鵬影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會員
3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冬天的故事》與《夏天的故事》:男與女艾力侯麥的四季四部曲分別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故事,用季節環境與氣氛與片中人物的感情、心理狀態互相呼應。其中1992年《冬天的故事》與1996年《夏天的故事》是一組頗有趣味的對照。
Thumbnail
avatar
泰賀
2021-08-13
【悅讀|散文】陳夏民《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編輯」其實就是「整理資訊成易於吸收的狀態」,那人生往這件事情上靠攏,也不是什麼難以想像好處的事情吧……比如整理自己過去的日記/夢境,好好總結,說不定能找到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所在;比如「定義」的重要性,若能理解,寫履歷或自我介紹時絕對有用;比如枯燥的重複性的工作讓人失去熱情,但為什麼要做……
Thumbnail
avatar
夏帆✿NATSUHO
2021-05-03
影評|動畫短篇平凡的小感動—《夏目友人帳:喚石與可疑訪客》與《海邊的異邦人》〈喚石〉與〈可疑訪客〉,一個是報答,是信任,是責任;一個則是友情的消長卻互相扶持。《海邊的異邦人》呢?它則是孤苦無依的浪人在異鄉結合的溫暖故事。
Thumbnail
avatar
里諾
2021-03-14
影評|《Jules et Jim 夏日之戀》與〈滾石愛情故事:如果有一天〉中的男性情誼楚浮的《Jules et Jim 夏日之戀》呈現兩位男主角Jules與Jim在與女主角Catherine三角戀中的男性情誼,並且藉由「對女性的負面描寫」以及兩位主角透過「女性」、「對女性的愛」、與「對女性愛的分享」建立、強化、並摧毀這段關係。 〈滾石愛情故事:如果有一天〉中三位主角的關係亦如是。
Thumbnail
avatar
里諾
2021-03-04
藝術的創造力──《眾聲・夏》,MAFIA香港演出前某次團練        我常想起那間地下練團室,那一夜密閉空間裡各種奇詭神秘的音色,所幻化成的夏天。         電子樂節拍的韻律,迴環反覆,是蟲鳴陣陣,與蟬噪一波波形成的潮浪,漂浮在空氣裡,冶盪我的心。人聲音樂家的呢喃、嗚咽,和長吟,像夏日晴空突然飛過的一隻鳶的號叫,是智者吐露的生命箴言。
Thumbnail
avatar
However
2020-12-08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在文化意識的衝突裡省思愛情的時代意義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二 1944~45年。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寫於1944年的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一個名為佟振保的男子,在英國留完學後,回到上海就職紡織工程師期間,與兩名女子之間發生的遭遇。 何謂愛情?是這本小說拋出的巨大疑問和省思。事實上,從一開始振保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20-05-15
書評ll張郅忻《孩子的我》:奶瓶與沙漏在生命的歷程中,角色的轉變是一種挑戰,也能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作者張郅忻,因為「母親」的身分,體會養育生命的奧秘。兒子「安古」成為一個契機,讓她藉由照顧者的角色,以最純粹而真實的視角,回顧自身成長時所經歷的一切。
Thumbnail
avatar
Alpha
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