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癡|《偷畫男孩》:奧斯威辛前與後的義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納粹的義務

在納粹的這個「美好新世界」裡,理想中的藝術即將迎來理想中的美麗。於是按照官方審查者的口味,希臘和羅馬英雄雕塑的地位高高在上,凡是扭曲、縮減,或重新排列人類形狀的做法,例如:抽象主義或立體主義等等,都會受到猜疑。(MacGregor, 2017: 443)

單就弗洛里安.馮.杜能斯馬克(Florian von Donnersmarck)的《無主之作》(Werk ohne Autor, 2018)而論,納粹政權對於頹廢藝術的「肅清」,於結果層面上與種族「清洗」(Säuberung)相等。片頭,年幼的庫爾特(Kurt)與姨媽伊莉莎白(Elisabeth)於 1937 年來到德勒斯登(Dresden)的展覽參觀「現代藝術」的作品,期間導覽員雖以嚴肅的態度一一介紹這些展示的作品,字裡行間內卻充滿了不屑:「如果它們(指藝術作品)不具有體現我們民族的永恆價值,那麽他們現在也不會有更高的價值。」

於此同時,參觀民眾來到了一面掛滿春宮圖、搔首弄姿的女性形象的牆前,牆壁頂端寫著斗大的「一座妓院般的世界」(Die Welt ein einziges Bordell)。這些圖像裡所描繪的女性並非寫實主義的,而是幾何的、四肢錯位的、顏色鮮明的──不符合普遍想像中的「黃色」皮膚、野獸主義(Fauvism)般的大膽配色──,並因此背離了古典主義對於「美」的認知。

「他們的作品裡,盡是些被嘲弄的德意志婦女,並將之與娼妓相提並論。[…] 這種瘋狂的、精神錯亂的事物,將會是破壞原則的錯誤。我們會看到:藍色的草地、綠色的天空、硫磺色的雲霧⋯⋯」導覽員接著說道,「或者他們可能會說,這是他們的『體驗』。這只有兩種可能:要嘛這些所謂的藝術家眼裡所見的真是如此,並因此而相信他們所描繪的,那麼他們只好去檢查一下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或是,他們用這樣的愚弄手段來造成國家的困擾,如此一來他們便必須送進法院審判。」

raw-image

導覽員對於這些藝術作品的冷嘲熱諷,似乎指涉了 1937 年一場確實於慕尼黑(München)、由納粹官方所舉辦的「頹廢藝術展」(Die Ausstellung „Entartete Kunst“):納粹同時間展出了符合雅利安人特質及德國文化理想的藝術展覽「德意志藝術之家」(Haus der Kunst)以及前述的「頹廢藝術展」(MacGregor, 2017: 445)。透過此兩者的對照,納粹宣傳何謂「病態的」、「變態的」的藝術,宣傳這些藝術為何「必須被消滅」。

伊莉莎白因為展現了自身對於「非典型藝術」──煙灰缸在頭上敲打、巴士喇叭齊鳴所發出的聲響,都能夠成為樂譜上的其中一章──的著迷,而被醫生診斷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e),甚至於絕育手術(Sterilisation)後被畫以紅色+字記號──表明其為毫無價值的生命,必須進行「終結」──,最後送進毒氣室。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即指出「(頹廢藝術展上)被展出的一百一十二位藝術家當中,只有極少數是猶太人」,基於不符合納粹意識形態而被銷毀的藝術層面的肅清,並不僅限於對猶太民族的排斥,更包含了對精神疾病的「清洗」──由此看來,清除頹廢藝術的緣由根植於納粹的種族淨化目標,就如同將自閉症孩童冠上精神疾病之名,並予以解脫(auslösen)。

raw-image

德國人的義務

回過頭來看由《德語課》(Deutschstunde)改編而成的《偷畫男孩》(Deutschstunde, 2019),其同樣指涉了納粹所要達成的目標。警官顏斯(Jens Ole Jepsen)接受上級指令,向好友麥克斯(Max Nansen)傳達禁畫令(Malverbot)後,便將麥克斯曾經贈與自己的風景畫、妻子古德魯(Gudrun)的畫像收起來,隨後麥克斯的畫作也被政府全數沒收。「他們說,作畫是病態的(krank)。」顏斯不顧妻子的懇求,要求兒子西吉(Siggi)把畫作放到辦公室、與那幅風景畫一起:「我只是在執行我的『義務』(Pflicht)」。戰事爆發後,父親對西吉的哥哥克拉斯(Klaas)的逃兵行為氣急敗壞,並嚴正要求西吉若看到克拉斯的蹤影必須據實以告。逃兵的克拉斯與頹廢藝術展上的藝術家們,除了再次顯示民族淨化所欲排除的對象並不僅是猶太人,更是基於建立純粹的雅利安人社群的目標,而必須抹除所有不符合此標準之人:

藝術應該向人種看齊,在這兩方面的真正日耳曼特質都必須被辨識出來、受人仰慕與仿效。政治領袖們不寒而慄的簡單任務,就是要在人類的世界和藝術的世界,從糟粕中篩選出精純、對傳統進行淨化,創造出一個新的和更好的德國。(MacGregor, 2017: 442)

逃兵的行為展現了無法為民族集體目標犧牲生命的懦弱,因此違背了納粹的意識形態──強壯、高大、金髮碧眼的雅利安人──,於此層面上,猶太人、逃兵之人、精神疾病者、甚至是「現代主義」的畫家,皆是病態的,皆必須結束他們毫無價值的生命。

raw-image

由此線索發展,西吉被父親所灌輸及被迫承擔的,無形中成為了「整個民族」的重擔:若他不監視畫家是否仍持續作畫、不暴露克拉斯的行蹤,他便違反了元首的命令,成為國家與德意志民族的敵人。也許乍看之下,誠如佛洛姆(Erich Fromm)所言,「服從命令」僅是顏斯出於避免成為國家的對立面而甘願放棄自由的心理機制:

對一般百姓來說,最難以忍受的事莫過於不跟社會中勢力龐大的群體合而為一。一個德國公民無論多麽反對納粹主義的原則,但若要他們在「受到孤立」與「歸屬於德國」之間作選擇,多數人寧可選擇後者。(Fromm, 2015: 238)

但這同時體現了另一種自由:一個個體有能力、有意願,並知道這個世界有哪些目標值得他的付出與努力。如顏斯在懲罰從暴風雨中歸來的西吉後說道:「有用的人必須懂得服從。我們必須一起合作,誰都不能對付我們,他(麥克斯)也不能。而我要把你變成一個有用的人」──這正是區分雅利安人與「毫無價值之非人」的標準。基於德意志精神,不為國家所用的人,與成為國家敵人者,本質上並不相同──前者強調了對國家的自願犧牲與奉獻,但是後者僅是排除不符意識形態的異端。

當我們拋棄了佛洛姆的解釋,進而探尋德意志精神,履行義務反倒成為對於美德的追尋:

不斷追求完美的精神和過程,並不是人類在達到所有努力目標後所實現的完美。如果我們沒有掌握「永恆的追求」(das ewige Streben)和「無限的義務」(die unendliche Pflicht)這些精神典範,就無法了解歌德、康德以及德國啟蒙運動領袖勾特侯德.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的思想和創作。(Dorn & Wagner, 2017: 87)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15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間是朋友推薦的平價居酒屋 據說老闆菜單取名很有創意 餐點好吃,用餐時間總是人潮滿滿 很巧的是地址一查,居然開在我愛的濃抹茶甜點 史奇福 旁 覺得太有緣必須來吃一下
Thumbnail
這間是朋友推薦的平價居酒屋 據說老闆菜單取名很有創意 餐點好吃,用餐時間總是人潮滿滿 很巧的是地址一查,居然開在我愛的濃抹茶甜點 史奇福 旁 覺得太有緣必須來吃一下
Thumbnail
有一陣子,我著迷地看著各種與飲食相關的日劇。晚飯配劇,喝睡前酒也配劇。《深夜食堂》、《舞伎家的料理人》、《昨日的美食》,甚至雖然不是主軸,但劇情裡有好好吃的日本料理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在這些療癒暖心的日劇中,料理彷彿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慾的食物而已,更是心靈上的寄託與療癒,《四重奏》裡說:「有
Thumbnail
有一陣子,我著迷地看著各種與飲食相關的日劇。晚飯配劇,喝睡前酒也配劇。《深夜食堂》、《舞伎家的料理人》、《昨日的美食》,甚至雖然不是主軸,但劇情裡有好好吃的日本料理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在這些療癒暖心的日劇中,料理彷彿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慾的食物而已,更是心靈上的寄託與療癒,《四重奏》裡說:「有
Thumbnail
《花吃了那女孩》中私密而耽溺的情感、可望而不可得的同性意欲、被異性戀婚家延遲的愛情、關係中的暴虐與自瀆等,反映的是千禧年初台灣社會裡的女同志,試圖逃逸於異性戀正典的腳本,卻因社群集結管道的稀缺,難以廣泛地認識與參照其他女同志個體的生命經驗,因而跌跌撞撞地摸索著自身情感需求的狀態。
Thumbnail
《花吃了那女孩》中私密而耽溺的情感、可望而不可得的同性意欲、被異性戀婚家延遲的愛情、關係中的暴虐與自瀆等,反映的是千禧年初台灣社會裡的女同志,試圖逃逸於異性戀正典的腳本,卻因社群集結管道的稀缺,難以廣泛地認識與參照其他女同志個體的生命經驗,因而跌跌撞撞地摸索著自身情感需求的狀態。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過去對於瘦身的認知都在於要控制卡路里的攝取,進而有飲食順序的觀念出現,再接著有「間歇性斷食」的方法被許多人所實際運用,卻很少聽到有人大聲疾呼用餐時間的重要性,而這本《最強時間營養學》由日本早稻田大學時間營養學研究所教授柴田重信所著的新書,便告訴我們在對的時間點吃對的食物才能達到健康又瘦身的效果。
Thumbnail
過去對於瘦身的認知都在於要控制卡路里的攝取,進而有飲食順序的觀念出現,再接著有「間歇性斷食」的方法被許多人所實際運用,卻很少聽到有人大聲疾呼用餐時間的重要性,而這本《最強時間營養學》由日本早稻田大學時間營養學研究所教授柴田重信所著的新書,便告訴我們在對的時間點吃對的食物才能達到健康又瘦身的效果。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