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創作者說】當自媒體沒有了立場,就會變成內容農場--專訪《敏迪選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創作者說》本集節目邀請到以國際新聞為主軸的創作者:敏迪,和我們分享製作《敏迪選讀》平台的過程,以及為何我們需要跟上國際時事的原因。

《敏迪選讀》是一個專做國際新聞轉譯、創作、分享的平台。平台的主人敏迪創作之路的起點,來自於喜歡看國際新聞,單純想要把消息整理給身旁的朋友們。很難想像,因為敏迪單純的一個日常習慣,漸而慢慢成長成為現在的平台。從撰寫文章,到開發app、錄製 Podcast,無不就是為了讓更多讀者能更即時、方便地吸收國際間的大小事。


做任何事,都保有一個有意識的目標

國際新聞一直以來在台灣是比較不被重視的選題,一旦沒有觀眾市場,自然就不會有媒體想要產製。況且在文字型的新聞媒體中,顧及新聞中立客觀的特性,通常國際新聞的呈現具備製作的框架,換言之就是比較多的「包袱」。觀眾難以理解,更何況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還要從艱深的內容海中獲取到需要的資訊。

但是敏迪不同,他的發聲可以沒有「包袱」。敏迪一開始發現自己喜歡看各種國際新聞,也喜歡把複雜的事情精煉成簡單與幽默的話語,所以從文字起家,開始了創作。在認識 Podcast 節目《百靈果》主持人凱莉後,凱莉建議「你要不要用講的比較快?」建議敏迪可以改成開 Podcast 節目分享,會錯意的敏迪便開始「雙管齊下」,文字與 Podcast 雙渠道的經營。

raw-image

從 2017 年開始,敏迪學習臉書執行長祖克柏,把每年要做的事情列為 KPI,變成自主自發的年度目標,把興趣變成制式化,「我做任何事情,包含休閒,都會給自己設一個有意識的目標」就是這樣有意識地想事情的習慣,工作狂的人設不言而諭。在有正職工作的背景下,開始了「斜槓」人生,有意識地持續經營這個給自己、也給讀者的任務。


當斜槓變成全職,所面臨的人生轉變

2020 年的疫情爆發,導致敏迪的正職工作與斜槓工作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疫情讓《敏迪選讀》變得搶手,因為大家都想知道這世界發生什麼事情,也因為宅在家,多了更多閱讀的需求;然而敏迪當時的正職屬於業務性質,大多數客戶傾向收手,導致窒礙難行。再配上 Podcast 爆紅,多了很多邀約,同時還有寫稿的工作。

這讓敏迪的日常,變成晚上進行新聞日更的稿件撰寫,導致白天工作表現非常差。自我覺察能力很強的敏迪快速地反省到自己的狀況,所做的第一個改變就是調整睡眠時間,因為身體帶動心情,於是將寫稿時間換到早上,並在晚上先閱讀國際新聞,慢慢練習不把思考帶到睡眠,成功地調適自己的轉變,斜槓生活長達兩年。

raw-image

一直到現在,敏迪維持文字與 Podcast 並行創作,認為「一個寫、一個說」的形式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投入 Podcast 時,已經累積半年國際新聞文字版本,敏迪發現寫作是一股腦地擠出來,寫完後就會因為離開議題而忘記;Podcast 的製作對敏迪來說如同議題的回顧,得以對於當周發生的事進行反思。透過經驗的累積,讓敏迪吸收內化的速度變得更快,可以快速地抓到議題的重點,新聞評論變成一瞬間的事情。

更令人驚訝的是,敏迪竟然還自行開發國際新聞 App,最早開始推播文字新聞是在 2018 年,當時使用的載體是 Line 官方帳號,透過單向地傳遞,可以讓訊息更有效地傳達,更企圖回攻充滿假訊息的長輩群組,提供所知道的資訊。沒想到 2019 年,Line 針對官方帳號開始收費,對於累積兩萬粉絲、每日更新的敏迪來說負擔過高,於是在釐清自己的需求之後,開始打造自己的 App。

敏迪雖笑著說這是一個「被推著走的成果」,但是這樣的應變成果也相當豐碩,願意離開 Line 並下載 App 的讀者有 6 成,現在已經累積當時兩倍以上的下載數。作為每日推播的通知,敏迪稱自己是「新聞鬧鐘」,慢慢做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大家真的有想看耶!」


如果沒有立場,我就不是自媒體

新聞媒體礙於篇幅與製作,只能對於事實給予一片拼圖。敏迪則可以把不同事件、不同時期的新聞統整,做出趨勢,給讀者整塊拼圖。每週也會固定找時間講冷門的新聞,敏迪的選讀成為新聞的補充版、註解版。因為自媒體就代表拿到詮釋權,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詮釋同一件事情。

raw-image

曾有聽眾回應敏迪:「你可不可以中立一點?」而敏迪的回覆是:「我是自媒體,我有我的價值觀與觀點想要呈現。」敏迪認為這世界不存在沒有立場的媒體,立場指的是用什麼角度來觀察或分析某一件事。若有一個媒體告訴你他沒有立場,那他很有可能是內容農場,意即什麼都丟,沒有經過思考;第二種可能就是讀報機,如同維基百科。

「可是沒有溫度的東西,別人看不下去」讀者喜歡新聞裡的人味,敏迪在蒐集資料時,會看兩邊國家的媒體寫法,看完不同角度,在腦袋裡融會貫通,再產出。所以《敏迪選讀》的內容一定是經過整理,也一定會有創作者的思想。

敏迪把自己視為一名創作者,他認為自媒體要在一開始先告訴大家自己的立場。也對聽眾說:「不要盡信全部的媒體,包含我,因為我也有可能會出錯,我也有我的觀點」同時也要聆聽與自己立場不同的媒體的聲音,了解其他人在想什麼。


透過內容創作搭起觀眾與世界的橋樑

敏迪說道,自己的文字,有一個個性也有想像的空間,受眾大多是相同年齡層,於是在轉譯艱深內容時,會運用共同記憶來轉換,也會用過去經歷換成新聞,站在一般人的角度發聲。

受到公投啟發,認為當時的自己並沒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於是開始運用自己的文字轉換能力,開始做出改變。觀眾的回饋更是帶給敏迪更強大的動力,希望讓自己的讀者「看到自己的文字就是一種療癒」。

敏迪曾在文字區提供讀者是非題,投票選擇心目中的敏迪是怎麼樣的人,大家所選出來的形象是四十幾歲、海歸、從事科技業的男性經營者。然而 Pocast 的出現才讓大家跌破眼鏡:「原來你是女生?」而且擁有聽起來很有魅力的聲音,也因此敏迪發現兩邊的受眾重疊不到 10%。

談到《敏迪選讀》一路走來的過程,敏迪笑說或許正是因為會在文章中導入自己的個性,就如同觀眾收看氣象預報裡所得到的關心一樣,藉以反轉了國際新聞不再只是傳統媒體中票房毒藥的地位,讓閱聽眾更能深刻體會到國際新聞的重要性。

在訪問的過程中,敏迪也談到,她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記者或主播的角色,而是像所有創作者一樣,她的創作就是透過自己對於國際時事的了解,加以統整、梳理各種複雜的情勢與議題,將其呈現出來,讓大家看見世界上更多真正在發生的事情。希望可以陪伴大家,並在過程中給大家一點生活的啟發,並對這個世界有越來越多的想像。在未來生活中遇到相似的事情時,可以回想與映照。


  • 本文由【研究生Keith】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 本集邀請到《敏迪選讀》的敏迪,和我們分享製作《敏迪選讀》平台的過程,以及國際時事的重要。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OnKKBOX
  • 【創作者說】Podcast,每集會邀請各行的創作者來跟大家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

讓聲音成就想像,以經歷成就品質,『聲歷其境All Around You』,用最專業的團隊打造令人身歷其境的精湛旅程。

📩歡迎聯繫:business@allaroundyou.com.tw

🔎更多Podcast製作內容與最新消息,歡迎追蹤【聲歷其境】的 InstagramFaceboo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J-avatar-img
2023/12/30
菜雞黑兔年的三本選書:你以為的局外人可能錯了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Jeffery Huang-avatar-img
2022/06/18
光看完第一句就想按讚,看完整篇收穫滿滿。感謝!
Ade Yan-avatar-img
2022/06/18
喜歡這一句 如果沒有立場,我就不是自媒體
avatar-img
聲歷其境 All Around You的沙龍
7會員
123內容數
2023/01/15
本集節目邀請到「發現茶」創辦人 Alex 陳翊榮,來到節目中和大家分享發現茶這個品牌的創立機緣,以及創業背後的辛酸血淚。 從茶老饕,到「發現茶」品牌創辦人! Alex 創立發現茶這個品牌已有十年的時間,因為本身是醫學背景,在健康與動植物學的領域多有涉略,甚至在創立品牌之前就擁有茶葉品鑑師的執照,因此
Thumbnail
2023/01/15
本集節目邀請到「發現茶」創辦人 Alex 陳翊榮,來到節目中和大家分享發現茶這個品牌的創立機緣,以及創業背後的辛酸血淚。 從茶老饕,到「發現茶」品牌創辦人! Alex 創立發現茶這個品牌已有十年的時間,因為本身是醫學背景,在健康與動植物學的領域多有涉略,甚至在創立品牌之前就擁有茶葉品鑑師的執照,因此
Thumbnail
2022/12/31
本集節目邀請到股乾爹 Sean,來到節目上和大家分享 2022 年到 2023 年間通貨膨脹背後的原因,以及未來大家可能會面臨到的狀況與問題。 物價一直漲!時隔四十年的通貨膨脹! 節目一開始婊姐便大大感嘆最近物價一直漲,就連洗髮精和平時常去的推拿店通通都漲價,股乾爹聞言則無奈的表示,距離上次通膨過了
Thumbnail
2022/12/31
本集節目邀請到股乾爹 Sean,來到節目上和大家分享 2022 年到 2023 年間通貨膨脹背後的原因,以及未來大家可能會面臨到的狀況與問題。 物價一直漲!時隔四十年的通貨膨脹! 節目一開始婊姐便大大感嘆最近物價一直漲,就連洗髮精和平時常去的推拿店通通都漲價,股乾爹聞言則無奈的表示,距離上次通膨過了
Thumbnail
2022/12/21
本集節目邀請到美食家 Liz 高琹雯,和聽眾分享她開始在網路上分享美食,以及發展出不同內容的創作過程! 美食與知識的結合!開創嶄新領域! 高琹雯表示自己開始成為美食部落客、Youtuber 之前,她其實就有觀察到台灣目前最多人使用,在社群平台上呈現美食的方式似乎還是以直播為主,比較少人從美食背後的起
Thumbnail
2022/12/21
本集節目邀請到美食家 Liz 高琹雯,和聽眾分享她開始在網路上分享美食,以及發展出不同內容的創作過程! 美食與知識的結合!開創嶄新領域! 高琹雯表示自己開始成為美食部落客、Youtuber 之前,她其實就有觀察到台灣目前最多人使用,在社群平台上呈現美食的方式似乎還是以直播為主,比較少人從美食背後的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出身新聞系的背景,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想起了大學的時候教授講「媒體識讀」,也想起教授要我們蒐集四大報,學習「比報」,也就是同一件新聞事件,各家媒體會怎麼下標? 作為閱聽人,你怎麼去看待新聞事件,以及媒體的擁護的立場,你如何獲得自己的理解。 我想先為讀完這本書後,下一個最大的獲得,也就是理解
Thumbnail
出身新聞系的背景,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想起了大學的時候教授講「媒體識讀」,也想起教授要我們蒐集四大報,學習「比報」,也就是同一件新聞事件,各家媒體會怎麼下標? 作為閱聽人,你怎麼去看待新聞事件,以及媒體的擁護的立場,你如何獲得自己的理解。 我想先為讀完這本書後,下一個最大的獲得,也就是理解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這一兩年除了閱讀以外,也養成了收聽Podcast的習慣。等公車、等人、移動、一個人吃飯的時候,聽說書、聽國際新聞、聽英文、聽閒聊、聽職涯分享、聽管理新知。聽得越多,你越能夠分辨自己喜歡的類型、聽不下去的類型、真的有含金量的類型,或是無病呻吟只能給它10秒的類型。
Thumbnail
這一兩年除了閱讀以外,也養成了收聽Podcast的習慣。等公車、等人、移動、一個人吃飯的時候,聽說書、聽國際新聞、聽英文、聽閒聊、聽職涯分享、聽管理新知。聽得越多,你越能夠分辨自己喜歡的類型、聽不下去的類型、真的有含金量的類型,或是無病呻吟只能給它10秒的類型。
Thumbnail
《創作者說》本集節目邀請到以國際新聞為主軸的創作者:敏迪,和我們分享製作《敏迪選讀》平台的過程,以及為何我們需要跟上國際時事的原因。 做任何事,都保有一個有意識的目標 當斜槓變成全職,所面臨的人生轉變 如果沒有立場,我就不是自媒體 透過內容創作搭起觀眾與世界的橋樑
Thumbnail
《創作者說》本集節目邀請到以國際新聞為主軸的創作者:敏迪,和我們分享製作《敏迪選讀》平台的過程,以及為何我們需要跟上國際時事的原因。 做任何事,都保有一個有意識的目標 當斜槓變成全職,所面臨的人生轉變 如果沒有立場,我就不是自媒體 透過內容創作搭起觀眾與世界的橋樑
Thumbnail
我們有很多免費卻很實用的資源供我們使用,但你真的有好好的運用嗎? 以下推薦我幾乎必聽的節目,不管你是在通勤還是上班無聊時(咦?)都可以得到很多充實的資訊,非常感謝這些大神的貢獻,讓我當免費仔還能得到這些豐富的資料,讓我每天都有滿滿的收獲。
Thumbnail
我們有很多免費卻很實用的資源供我們使用,但你真的有好好的運用嗎? 以下推薦我幾乎必聽的節目,不管你是在通勤還是上班無聊時(咦?)都可以得到很多充實的資訊,非常感謝這些大神的貢獻,讓我當免費仔還能得到這些豐富的資料,讓我每天都有滿滿的收獲。
Thumbnail
雖然說近年來多媒體影音是最發達的,聲音媒體在這一兩年也逐漸發展並且大放異彩,但是也不代表文字就會沒落,看看幾家科技大廠都投入電子報的營運就可以得知,因為比起聲音跟畫面、文字對人類來說才是最熟悉的,也是理解吸收最快速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文章的市場持續存在並且保持價值.
Thumbnail
雖然說近年來多媒體影音是最發達的,聲音媒體在這一兩年也逐漸發展並且大放異彩,但是也不代表文字就會沒落,看看幾家科技大廠都投入電子報的營運就可以得知,因為比起聲音跟畫面、文字對人類來說才是最熟悉的,也是理解吸收最快速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文章的市場持續存在並且保持價值.
Thumbnail
Podcast在疫後成為2020逆勢成長的新興自媒體形式之一,知名理財播客-精算媽咪珊迪兔,來分享她從零開始的成功經驗。分析市場規模、聽眾組成,製作節目的受眾定位,內容取向設定與Podcast變現的九種方法。
Thumbnail
Podcast在疫後成為2020逆勢成長的新興自媒體形式之一,知名理財播客-精算媽咪珊迪兔,來分享她從零開始的成功經驗。分析市場規模、聽眾組成,製作節目的受眾定位,內容取向設定與Podcast變現的九種方法。
Thumbnail
2018年,英國民調公司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公布無知國家排名,其中台灣人民無知程度高居第三,不只引發國人缺乏國際觀的批評,甚至有許多輿論認為國內媒體並未報導國際新聞,才是罪魁禍首。然而,點開求職網站,幾乎隨時能看到各大新聞台徵求各語言編譯人才。
Thumbnail
2018年,英國民調公司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公布無知國家排名,其中台灣人民無知程度高居第三,不只引發國人缺乏國際觀的批評,甚至有許多輿論認為國內媒體並未報導國際新聞,才是罪魁禍首。然而,點開求職網站,幾乎隨時能看到各大新聞台徵求各語言編譯人才。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