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內容農場是最好例子。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你最近一次接觸報紙是什麼時候?我是這周一,因為我去買的冷凍水餃,是用報紙包裝。
應該跟很多人一樣,我已經很多很多年沒看報紙。雖然沒看報紙,卻依然日日接觸新聞,只是管道早已不是紙,而是網路、廣播與電視。
寫這篇文章時,距離2020年1月11日的總統大選投票日已剩不到兩個月,藍、綠、橘、白各色的新聞嘈雜,充斥於我們接觸的各式媒體與社交網路,不論你是否關心總統大選,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新聞對現在的你的價值是什麼?一年、五年後或十年後,這些新聞,對你的生命,還有沒有可能存在任何意義?
台灣的選戰正熾,相鄰的香港因反送中而起的抗爭,已持續了數個月,你對香港情勢的了解有多少?台灣,有多少媒體提供深度的報導與分析?而除了台灣以及今年情勢緊張的香港之外,其他部分的世界,你了解的還有多少?
台灣的經濟外銷導向,一直以來,台灣都在做全世界的生意,全球的經濟與金融,與台灣的景氣、民生密切相關,然而,非常弔詭的是,關於世界局勢的報導,台灣媒體所提供的卻極貧乏。
專業媒體人黃哲斌先生撰寫的《新聞不死,只是很喘》,書寫台灣以及全球媒體產業的現況以及近幾十年的演變。書中詳細說明,在紙本式微,數位崛起下,諸如我所尊敬的英國「經濟學人」、台灣的「天下雜誌」等資深媒體的轉型、我現在頻繁閱讀的方格子、Medium、關鍵評論網等新媒體的創新實驗,此外,書中對於「假新聞」、「同溫層」、「後事實」等媒體現象,也有深度的分析。
『Real Time News』v.s.『Real News』
而即便媒體亂象,全球皆然,還是有很多媒體工作者,堅守公義的價值,以恆心與毅力,做出震撼人心的深度報導,書中提到的其中一個知名案例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作家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的車諾比事件報導。亞歷塞維奇花了十年,採訪超過500名事故目擊者,最後,僅107人的訪談放進書中。每一受訪者,至少用掉4卷錄音帶,各整理出100~150頁的筆記,但通常只有10頁左右,會是最終稿件。黃哲斌先生說,她令人敬佩的苦功與毅力像一面鏡子,映照出那些「只為你活一天」的蜉蝣資訊,那些輕飄飄宛如頭皮屑,只為取悅讀者與老闆的「即時新聞」(Real Time News),往往不是「真正的新聞」(Real News)。
除了亞歷塞維奇之外,書中還舉了幾個讓人讚嘆的揭弊案例,其中多是台灣鮮少聽聞的國外地方媒體,這些勇敢又堅強的媒體工作者,不畏權勢壓迫與困難,以文字之劍,鋤強扶弱,我一邊讀一邊想,這些故事,若能拍成戲劇,必定是既精彩又振奮人心。
對於媒體工作者,或工作需要接觸媒體的人,閱讀本書,應該會跟我一樣非常有感。1997年起,我便在外商基金公司擔任研究員兼任媒體窗口,海外基金與國際金融情勢研判是我主要的研究與供稿主題,多年接觸媒體的經歷,見識過多樣的記者,有的記者勤勤懇懇、認真挖掘議題,也有記者打電話來丟了主題,就要求我們餵稿;十年前,我甚至還曾碰過記者,左手跟我電話採訪國際行情看法,右手要我撥經費買廣告,這還是台灣某個知名媒體的記者;我清楚明白,關鍵不在這位記者身上,而是他所隸屬的媒體,我一邊納悶他們如何在報導時維持公正客觀,一邊也慨歎,台灣的媒體竟然已沉淪至此境地。
多年後,我在台灣某個專業財金媒體擔任採訪編輯,任職的時間雖僅約半年,但黃哲斌先生在本書裡所提到的記者壓力與感受,我在這短暫的媒體工作時間中,也經歷過不少,像書中提到的記者兼任社群媒體小編,我就是其中之一,還曾被總編輯提醒,點閱率太低,發文要更切中目標讀者喜好,而其他在採訪工作遇到的各式各樣困難,例如,報導業界某家公司的負面消息,被該公司公關盡責的施壓、找不到適合的受訪者或受訪者拒絕接受採訪、公家機關耗時冗長的採訪答覆程序,好不容易在日日催促下得到答案,卻只拿到一紙毫無新意與實質內容的浮面答案.......,這些工作上的經歷,讓我對第一線的媒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體會與認識,也更佩服當年那些每天來電採訪的認真記者。
以前在金融業工作時,日夜盯盤,朝七晚七是常態;假日工作,也是家常便飯;遇重大國際金融事件時,半夜都得起床工作。我一直以為這樣的工作已經夠高壓,但在媒體工作之後,我才發現,媒體的工作壓力其實也不遑多讓。儘管如此,為了撰寫議題,我曾採訪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讓我因此在熟悉的金融領域之外,有機會對其他的主題,有更多元的認識與理解,對於熱愛文字與充滿好奇心的我來說,這是這份高壓工作,至今仍讓我念念不忘的地方。
媒體的影響力 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
《新聞不死,只是很喘》的最後一章,回到記者身上,記者能改變世界嗎?在這個資訊爆炸、善惡難辨的時代,記者仍是一個值得從事的工作嗎?本書的結尾,黃哲斌先生說「現實是,生活裡大多時刻,一般人並不急切需要新聞媒體,大多時刻只需要柴米油鹽,只需要好好吃頓飯,飯前拍照上傳網路,飯後悠閒散步回家;然而,當一些複雜議題直接或間接衝擊常民生活,人口老化、婚姻平權、族群歧視、隨機殺人、廢死、糧食安全、空污危機、教育改革、醫療崩壞、年金爭議,這些是新聞記者責無旁貸的守備範圍。」「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
有志於從事媒體工作者,在踏入這個工作前,我想,除了考量自己的性格是否適合高壓的新聞工作外,也需要認真的思考,你想要在這份工作得到什麼?利益?名聲?還是你想跟黃哲斌先生在書中所提到的那些,兼具專業與理想的媒體工作者一樣「為弱者發聲,為無力者給力」?在現今這個媒體生存艱困的時代,若你是為理想投入這份工作,當價值觀與長官或大環境衝突時,你能有足夠的勇氣,守護你所堅信的價值嗎?
我在媒體工作的資歷很短,沒有資格提供建議,但無論是我所熟悉的金融業,或是曾短暫學習過的媒體圈,我都非常認同黃哲斌先生在書中提到的這段話「每一行業都有人敬重者,也有遭人鄙視者,而無論那一行,『尊敬』必須靠自己掙得」。
至於一般非媒體工作者的閱聽眾,媒體的良窳,也絕非與你無關,在假新聞橫流的時代,除了培養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以外,也可以實際的行動,支持認真、正派的專業媒體,讓他們以文字與影像,持續為我們守護真與善的價值。
對多數人來說,無論是總統大選,還是香港反送中,或許可能都僅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這些資訊所發揮的影響力,卻極可能在未來,實際改變我們的生活。我覺得本書最難得的是,在國際新聞貧乏的台灣,黃哲斌先生卻是以國際的視野與觀點,引導我們認識隱而不顯的媒體變動。
本書雖是以紙本呈現,每一篇文章末尾都有相關的延伸閱讀QR code,書末還提供很多相關的書籍、影片與網路資源,供更廣泛與深入的數位閱讀。除了書裡提到的這些延伸資料外,2019年台灣的夯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我覺得也非常適合一併納入細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