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法門 ‧ 結勸修行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佛言
結勸修行分 (示信謗損益)
善導大師 集記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為淨土宗二祖, 善導大師集記,簡稱《觀念法門》。內容分為三大段: 示三昧行法、示念佛利益、示信謗損益。

結勸修行分

問曰:釋迦出現,為度五濁凡夫即以慈悲開示十惡之因報果三塗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迴生彌陀佛國。諸經頓教文義歷然;今乃有人公然不信共相誹毀者未知此人現生及死後得何罪報?具引佛經與其作證令生改悔信佛大乘迴生淨土即為利益也。
答曰:依佛經答者又此惡人如上五惡性分中已說竟;今直引佛經以為明證。
即如《十往生經》(意)云:「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為度一切眾生應當受持是經。佛又告山海慧:是經名為《觀阿彌陀佛色身正念解脫三昧經》亦名《度諸有流生死八難有緣眾生經》如是受持。
眾生未有念佛三昧緣者是《經》能與作開大三昧門;是《經》能與眾生閉地獄門;是《經》能與眾生除害人惡鬼殄滅四向悉皆安穩。佛告山海慧:如我所說其義如是。
山海慧白佛言:未來眾生多有誹謗如是之人於後云何?
佛言: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若男、若女見有讀誦是《經》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緣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得諸惡重病身根不具;或得聾病、盲病、失陰病、鬼魅、邪狂、風冷、熱痔、水腫、失心如是等諸惡重病世世在身。如是受苦坐臥不安;大小便利亦皆不通;求生、求死不得;謗是《經》故受苦如是。
或時死後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謗是《經》故得罪如是。或時得出生在人中作牛馬猪羊為人所殺受大苦惱;為謗是《經》故。後得人身常生下賤;百千萬世不得自在;百千萬世不見三寶名字;為謗是《經》故受苦如是。是故無智人中莫說是《經》;正觀、正念如是之人然後與說。彼此不敬是《經》墮於地獄;彼此敬重得正解脫往生阿彌陀佛國。」
今又以此《經》證故知毀、敬之者佛記損、益不虛。應知。具答前問竟。
又問 :若佛滅後一切善惡凡夫發菩提心願生彌陀佛國者日夜繫心畢此一生稱、觀、禮、讚香華供養阿彌陀佛及觀音、聖眾、淨土莊嚴;念念觀想三昧或成、未成者現生得何功德?具引佛經以為明證欲令修學行人歡喜愛樂信受奉行。
答曰:快問斯義!即是閉絕六道生死之因行永開常樂淨土之要門也。非直彌陀稱願亦乃諸佛普皆同慶。
今依經具答者即如《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意)說:「佛告跋陀和菩薩:於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助其歡喜。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佛告跋陀和: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三昧中說其少喻比較念佛功德。譬如人壽百歲亦生即能行走至老過於疾風。有人能計其道里以不?跋陀和言:無能計者。佛言:我故語汝及諸菩薩等:若善男子、女人取是人行處著滿中珍寶以用布施;所得功德不如有人聞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供養助歡喜功德過上布施者千萬億倍亦非比較。
佛言:乃往久遠不可計阿僧祇劫有佛號曰私訶提國名跋陀和。有轉輪王名曰斯笒往至佛所。佛知王意即為說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王聞歡喜即持種種珍寶以散佛上。王自願言:持是功德令十方人天皆得安穩。佛言:其王終後還自生其家作太子也名梵摩達。時有比丘名曰珍寶常為四部弟子說是念佛三昧。時王聞之四事助歡喜即以寶物散比丘上又持衣服以供養之。王與千人於比丘所出家求學是念佛三昧;常與千人共承事其師經八千歲日夜無懈。唯得一度聞是念佛三昧即入高明智。卻後更見六萬八千諸佛;於一一佛所皆聞是念佛三昧得成佛果。
佛言:若人百里、千里、四千里欲聞是念佛三昧必往求之何況近而不求學者。」
又白諸往生人等上來所引佛教以為明證者一一具如〈四事供養功德品〉中說。
問曰:准依佛教精勤苦行日夜六時禮念、行道、觀想、轉誦齋戒一心厭患生死畏三塗苦畢此一形誓生淨土彌陀佛國者;又恐殘殃不盡現與十惡相應覺有斯障者云何除滅?具引佛經示其方法。
答曰:依佛經答者即如《觀佛三昧海經》(卷二意)說:「佛為父王及諸大眾說:過去有佛名曰空王。像法住世時有四比丘破戒犯重。時空王佛於夜空中出聲告四比丘言:「汝之所犯名不可救欲滅罪者可入我塔中觀我形像至心懺悔可滅此罪。」時四比丘萬事俱捨一心奉教入塔於佛像前自撲懺悔如大山崩婉轉於地號哭向佛日夜相續至死為期。捨命已後得生空王佛國。」今以此《經》證行者等欲懺悔時亦依此教法門。
「佛言:若我滅後佛諸弟子捨離諸惡樂少語法;日夜六時能於一時分為少時;少分之中於須臾間念佛白毫者若不見如是等人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劫生死之罪。若復有人聞是白毫心不驚疑歡喜信受此人亦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諸比丘、比丘尼若男、女人犯四根本、十惡等罪五逆罪及謗大乘;如是諸人若能懺悔日夜六時身心不息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號泣雨淚合掌向佛念佛眉間白毫相光一日至七日前四種罪可得輕微。觀白毫闇不見者應入塔中觀眉間白毫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又暫聞亦除三劫之罪。
佛告父王及敕阿難:吾今為汝悉現身相光明若有不善心者若毀佛禁戒者見佛各不同。時五百釋子見佛色身猶如灰人;比丘千人見佛猶如赤土;十六居士、二十四女人見佛純黑;諸比丘尼見佛如銀色。時諸四眾白佛:我今者不見佛妙色。自拔頭髮舉身投地啼泣雨淚自撲婉轉。
佛言:善男子!如來出現正為除滅汝等罪咎。汝今可稱過去七佛為佛作禮說汝先世邪見之罪。汝當向諸大德僧眾發露悔過。隨順佛語於佛法眾中五體投地如大山崩向佛懺悔。既懺悔已心眼得開見佛色身心大歡喜。佛告諸比丘:汝等先世無量劫時邪見疑師無戒虛受信施。以此因緣故墮餓鬼、地獄八萬歲受苦。今雖得出於無量世不見諸佛但聞佛名。今見佛身如赤土色正長五尺。佛說語已千比丘等向佛懺悔五體投地如大山崩悲號雨淚;猶如風吹重雲四散顯發金顏。既見佛已比丘歡喜發菩提心。佛告父王:此千比丘殷勤求法心無懈息;佛與授記同號南無光照如來。」
以前懺悔法出《觀佛三昧海經》第二、第三卷。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密行品〉第十二卷第十:「佛告阿難:未來眾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觀佛諸相好者得諸佛現前三昧者當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貢高。若起邪命及貢高法當知此人是增上慢破滅佛法多使眾生起不善心亂和合僧顯異惑眾是惡魔伴。如是惡人雖復念佛失甘露味。此人生處以貢高故身恆卑小生下賤家貧窮諸衰無量惡業以為嚴飾。如此種種眾多惡事當自防護令永不生。若起如是邪命業者此邪命業猶如狂象壞蓮華池;此邪命業亦復如是壞敗善根。
佛告阿難:有念佛者當自防護勿令放逸。念佛三昧人若不防護生貢高者邪命惡風吹憍慢火燒滅善法。善法者所謂一切無量禪定。諸念佛法從心想生是名功德藏。佛告阿難:此經名《繫想不動》如是受持。亦名《觀佛白毫相》如是受持。亦名《逆順觀如來身分》亦名《一一毛孔分別如來身分》亦名《觀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智慧光明》亦名《觀佛三昧海》亦名《念佛三昧門》亦名《諸佛妙華莊嚴色身經》;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又如《大集經》〈濟龍品〉 (卷四四意)說:「時娑伽羅龍王請佛入宮設供佛受龍請。佛與聖眾食訖時大龍王又請說法。時龍王太子名曰華面自起佛前四支布施悲聲懺悔:過去作何罪業受此龍身?」又以此《經》證亦是懺悔至誠方法應知。
一切經內皆有此文不可廣錄今略鈔三部經以示後學。除不至心作者皆知佛不虛言。
又如《木槵經》(意)說:「時有難陀國王名波琉璃遣使來到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國邊小頻歲寇賊五穀踴貴疫疾流行人民困苦我恆不得安臥。如來法藏多悉深廣;我有憂務不得修行。唯願世尊特垂慈愍賜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來世中遠離眾苦。」
佛告使言:「語卿大王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口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炎摩天衣食自然常受安樂得除斷百八結業背生死流趣涅槃道獲無上果。」
使還啟王王大歡喜頭面禮佛遙白世尊:「頂受尊教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槵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捨。
又作是念:「世尊大慈普應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長淪苦海如來當現為我說法。」王以願樂逼心三日不食。佛即現身與諸聖眾來入宮內為王說法。」又以此證直是王心真實念念障除佛知罪滅應念而現。應知。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經》一卷

avatar-img
13會員
353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善導大師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為淨土宗二祖, 善導大師集記,簡稱《觀念法門》。內容分為三大段: 示三昧行法、示念佛利益、示信謗損益。 五緣功德分: 一、滅罪緣 二、護念緣 三、見佛緣 四、攝生緣 五、證生緣
佛言:「想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為淨土宗二祖, 善導大師集記,簡稱《觀念法門》。內容分為三大段: 示三昧行法、示念佛利益、示信謗損益。
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善導大師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為淨土宗二祖, 善導大師集記,簡稱《觀念法門》。內容分為三大段: 示三昧行法、示念佛利益、示信謗損益。 五緣功德分: 一、滅罪緣 二、護念緣 三、見佛緣 四、攝生緣 五、證生緣
佛言:「想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為淨土宗二祖, 善導大師集記,簡稱《觀念法門》。內容分為三大段: 示三昧行法、示念佛利益、示信謗損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說「若有菩薩,儻聞說此勸助教者,即能奉持、諷誦、講說,如是不久皆當滅盡一切罪蓋,令無罣礙。」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薩無央數——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逮得總持,攬十方慧,立三脫門,曉了三世,無所罣礙頒宣三寶救濟三界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金剛乘特有──觀世音菩薩超渡法,迅速蠲除自身所造諸業,亡者或鬼道眾生還能蒙受法益,脫離苦痛境界,得度至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或超薦至三善道。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公司行號、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祈願仰承諸佛菩薩的殊勝願力,使現世者長壽安樂,亡者離苦得樂、往生善趣。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說「若有菩薩,儻聞說此勸助教者,即能奉持、諷誦、講說,如是不久皆當滅盡一切罪蓋,令無罣礙。」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薩無央數——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逮得總持,攬十方慧,立三脫門,曉了三世,無所罣礙頒宣三寶救濟三界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金剛乘特有──觀世音菩薩超渡法,迅速蠲除自身所造諸業,亡者或鬼道眾生還能蒙受法益,脫離苦痛境界,得度至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或超薦至三善道。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公司行號、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 祈願仰承諸佛菩薩的殊勝願力,使現世者長壽安樂,亡者離苦得樂、往生善趣。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