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傾倒畸形與變形的社會場域中,你在找什麼?談《尋人啟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の探すだけではなく、生からさがす、死からさがす、止まない。
(圖/尋人啟弒)
父親原田智跟女兒楓說:「我在電車上看見通緝的嫌疑犯了,舉報他就有三百萬獎金。」楓萬萬沒想到,隔天父親就失蹤了。她去了父親工作的工地,而稱為「原田智」的男人居然就是那個被通緝的犯人。於是,楓開始尋找她的父親。尋找的過程中,加害與被害的人間哀歌也悄然開唱。
這場「尋找」的行動,將主體從個體轉向群體,從情緒擴大至難處。

三幅篇章與四層的犯罪結構,除了恨意與悲傷,也帶著匱乏。

導演片山慎三以片名「尋找」為破題,將作品分為「尋找父親的女兒」、「躲藏並渴望救贖的人」以及「讓一切真相顯明的人」來描述原田智失蹤的原因。時間看似回溯,實則在一個非線性的敘事結構上。而在這樣些許斷裂的時間軸上,顯現了社會結構下無法得到、也不願被救贖的人們。原田父女失去母親後,在社會的某種意義層面上已經脫離了;而患有憂鬱症的父親是文明底下被忽略的個體,楓則是產生了無意識的匱乏感。通緝犯山內的出現,打破這樣的「日常」。楓與父親都在執行「さがす」的行動,卻衍生了兩種不同的意義。
  • さがす在漢字上可以寫成「探す」與「捜す」,前者是找到想要的東西(欲望面),後者則是具體的人或物品。
有趣的是,楓在第一篇章顯現出尋找消失的父親,但是警察卻問了她:「何をさがすのか。(你在尋找什麼?)」這句話讓楓與山內在大阪商店街上狂奔一景有了呼應。楓是尋找有形體的父親,還是父親形象呢?
(圖/尋人啟弒)
第二與第三部分裡,這些「さがす」逐漸趨向「探す」。想要的三百萬、想死想生的念頭、想打桌球的願望等,都顯現了社會慣性的四層結構。所謂的四層結構最初來自大阪市立大學森田洋司教授的觀察:
霸凌並非加害者和受害者就能發生,還要加上周遭起鬨的觀眾、視而不見的旁觀者。
也就是說,在《尋人啟弒》裡,片山所顯現的社會意識是悲傷的,這些被探詢的事物都讓社會進入了一場看不到終點的文明暴力。
(圖/尋人啟弒)
  • 作品的敘事結構下,沒有明確的加害者,卻出現個體鮮明的受害者。觀眾縱然沒有起鬨,卻將生存的權利轉為偽善的幫助。旁觀者則指向大環境的漠視。在這樣的結構下,以楓和智為主的敘事線,猛然在銀幕之外,擴展成負的連鎖,疏離感而生的當代社會
這部作品將座間、相撲原、山內甚至自殺網站等一連串於2000年初發生的社會事件元素放在裡面,片山未單向、粗糙否定加害者,他的旁觀帶著冷靜與溫柔,告訴我們,路是走不完的,社會的欲望也未曾填滿。就像原田父女的桌球對打,不斷重複也無法停止。
(圖/尋人啟弒)
忘れたらあかんで。私のこと、お母さんのこと。

跟自己比起來,對方其實也沒那麼善良。

(圖/尋人啟弒)
關於原田與山內,他們是欲望本質的外顯跟內在。原田帶著沮喪產生的抑鬱,遇見宣稱救贖生命的山內。一句「無理に生かそう」讓原田得以宣洩妻子患病的痛苦,然而在理想與現實間,他仍然撲了空。集體利益優先的社會思維下,他發現自己並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而是將問題本身消滅
(圖/尋人啟弒)
山內所給予的「救濟」是整體社會的低成長與比較間,刻意填補缺乏的偏方。屍體上的白襪,宛如山內心中純潔的想像體。那些白襪代表著許多「如果」,也指著沒有差別對待的場域。但是,這最終都成為了手上那團精液,虛無也貧乏。因此,山內在社群網站上持續實行「救濟」,到頭來發現想死與想活是並行的,沒有人真正需要他人的幫助迎向死亡。
本当に死にたい人はいなかった。
《菊與刀》如此寫道:「羞恥的情感由旁人的非難而產生,罪惡的意識由個人的良心苛責所產生。」
(圖/尋人啟弒)
山內的關心從未朝向行動,而是朝向自己。因此,他始終認為「人間はそもそも生きるべきではない」。片山慎三刻意以一個毫無罪惡意識的犯罪者,映照出整體現代人脆弱的特性;以原田智的行動顯示活著的難處。直到,化名為ムクドリ的女孩出現。她戴著變色眼鏡,在無法客觀看待自己的情況下,寄身於社群。從責他傾向到自我負責,她選擇透過山內的幫助尋得死亡,也恰巧讓原田將她與妻子的身影重疊。她凸顯了原田與山內的渴望攻擊也渴望認同的矛盾性格。同時,再次回應さがす的母題:
  1. 當代人們追尋的事物到底是什麼?
  2. 道德與認同的邊緣,是否有比救贖更重要的事物?
  3. 選擇來臨時,我們又該如何真正的自我負責?
(圖/尋人啟弒)
對原田而言,山內是他欲望的內面,最後也成了長久黏在鞋子下的口香糖。那種嫌惡以及不悅,再次望見現實間無法被弭平的差距。
最後,作品的三個角色牽連需要、要求及欲望三體。想死的要求、想殺人的要求和想尋找的要求都顯示異化後的匱乏,而這些客體不必透過具體的滿足,而是來自無語言關係的欲望。不斷面對客體永遠失落的當代社會,片山仍以堅定的力道打破柏拉圖的洞穴。最後父女倆的桌球長鏡頭,從有到無,試圖在「真實層面」表現永恆不變的「在場樣貌」,形塑了主體(日常)自我(原田智/原田楓)的位置。
(圖/尋人啟弒)
人間は何かを探しているかぎりはとりあえず生きていられる。
(圖/尋人啟弒 台版海報)
以不同元素切入個人喜歡的電影。作為日本當代電影的研究者,衷心希望跳脫影評框架,以生命、自我對話踏上日本電影的架橋,成為徬徨之間最好的安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H 夏日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場無差別的夜市殺人案,牽動了詹文、小盛的未婚妻Vita、與黴菌相約採訪的琳琳,以及摯友阿興。作品以三章節環環相扣,宛如看漫畫般地將人還原成「人」的樣貌。同時呈現人跟社會緊密又複雜的關係,在敘事的交錯下具體顯現。透過角色,我們看見被愛與愛人的過程中,都盡力不要變成一個消失在煙硝裡面的人。
一場無差別的夜市殺人案,牽動了詹文、小盛的未婚妻Vita、與黴菌相約採訪的琳琳,以及摯友阿興。作品以三章節環環相扣,宛如看漫畫般地將人還原成「人」的樣貌。同時呈現人跟社會緊密又複雜的關係,在敘事的交錯下具體顯現。透過角色,我們看見被愛與愛人的過程中,都盡力不要變成一個消失在煙硝裡面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是誰的年代 ? 是誰的奇歷 ? 又是誰,被時間的洪流推拖著連滾帶爬,被荼炭塵世搞到滿身泥濘奇妙莫名 ?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1996年,4歲的橫山由香里和父母到柏青哥店玩,幾個小時後,父母發現由香里不見了,遍尋不著。店內的監視器拍攝到由香里和一名男子步行而出,直至今日由香里卻仍下落不名。橫跨17年的時間,發生了五起女童誘拐案件,看似發生在不同的地區,彼此毫無關聯,然而實際上均發生於縣境,會不會其實是同一人所為?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致鬱系(イヤミス)是由評論家霜月蒼於二○○七年提出的一種推理小說類型,指的是那些讀完後讓人心情沮喪、餘味不佳的作品,其主題通常圍繞在人內心的陰暗面。 森澤藤子,一個遭到父母虐待、同學欺凌,在悲慘的日子裡苦苦掙扎的少女。她始終以為自己的人生就只能在底層打滾,再無翻身的可能。
#可能劇透警告 故事從現代人熟悉的社交平台X上開啟,透過幾位不同年齡層的相關人員各自的生活態度與面對網路上疑似殺人事件的反應,展現科技快速進步下如何放大世代衝突。看似倒楣的山縣泰介先生是個標準的、被認為既得利益世代形象,工作上認真負責,事業有成,生活優渥,又有著幸福的一個小家庭。但另一方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無獨有偶,我多年前讀過吉村達也的《初戀》和這本《初戀》都是關於謀殺案的小說,不過後者重點描寫的並非愛情,而是親情。 故事講述女大學生聖山環菜主播面試完後,特意到父親任教的藝術學校,拿著事先準備的菜刀刺殺了父親。當警方逮捕她時,她只拋下一句:「你們自己去查出我的殺人動機。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是誰的年代 ? 是誰的奇歷 ? 又是誰,被時間的洪流推拖著連滾帶爬,被荼炭塵世搞到滿身泥濘奇妙莫名 ?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1996年,4歲的橫山由香里和父母到柏青哥店玩,幾個小時後,父母發現由香里不見了,遍尋不著。店內的監視器拍攝到由香里和一名男子步行而出,直至今日由香里卻仍下落不名。橫跨17年的時間,發生了五起女童誘拐案件,看似發生在不同的地區,彼此毫無關聯,然而實際上均發生於縣境,會不會其實是同一人所為?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致鬱系(イヤミス)是由評論家霜月蒼於二○○七年提出的一種推理小說類型,指的是那些讀完後讓人心情沮喪、餘味不佳的作品,其主題通常圍繞在人內心的陰暗面。 森澤藤子,一個遭到父母虐待、同學欺凌,在悲慘的日子裡苦苦掙扎的少女。她始終以為自己的人生就只能在底層打滾,再無翻身的可能。
#可能劇透警告 故事從現代人熟悉的社交平台X上開啟,透過幾位不同年齡層的相關人員各自的生活態度與面對網路上疑似殺人事件的反應,展現科技快速進步下如何放大世代衝突。看似倒楣的山縣泰介先生是個標準的、被認為既得利益世代形象,工作上認真負責,事業有成,生活優渥,又有著幸福的一個小家庭。但另一方
Thumbnail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描繪埋沒在台灣紛擾洪流的湯德章律師,一生最後,死於國民黨戒嚴下的政治犧牲品。電影回顧湯德章的過去,包含他的日本父親與台灣母親,於當時代複雜的台日混血身分,不管是考取警察、或是赴日成為律師替台灣人發聲。水果店李老闆與記者楊淑芬決定找到湯德章的後人,追尋這段塵封幾十年的台灣記憶。
Thumbnail
無獨有偶,我多年前讀過吉村達也的《初戀》和這本《初戀》都是關於謀殺案的小說,不過後者重點描寫的並非愛情,而是親情。 故事講述女大學生聖山環菜主播面試完後,特意到父親任教的藝術學校,拿著事先準備的菜刀刺殺了父親。當警方逮捕她時,她只拋下一句:「你們自己去查出我的殺人動機。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