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往(四) - 使命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兩天沉浸在一個又一個的TED Talk影片找靈感,直到「使命感」這個詞的出現,竟反覆思索。然後我的記憶突然閃現,大學畢業當初,自己曾經面試過一間社會企業。
碩士快要到尾聲的時候,有好多個合作企業的實習可以選擇,我也曾考慮過聯合利華的缺,但最終我選擇的是一間英國政府支持的研究機構,目的是推動政府、學術、業界在科技發展的合作。
好像是冥冥之中,在企業營利以外,總是想要有著什麼其他額外的理想。
想進入諮詢業也是懷抱著,運用我小小的,還不成熟的力量,或許能幫助到台灣的企業環境,一點什麼。
後來進到新創,不管是能源IOT,或是數位廣告,都是想要和人一起成就某個未來理想。對,即使是數位廣告,我被吸引的也是"在台灣建立世界級的角落"的這個理念。
於是在實際上產生的落差,那個失望與影響同時都很巨大。也成為我一直要反覆回來釐清的主題。我曾經討論過這個事情,回饋卻是好像沒有這回事一般。應該要更早的發覺,他人的動機,到底只是行銷的說法,還是真實,怪自己沒察覺。
avatar-img
4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傑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來想藉由回顧生命經歷,來釐清心之所嚮,寫到英國,就想寫戀愛故事,總是這些才印象深刻,除了感受戀愛的美好以外,that is how I can cope with the reality。
幸與不幸,足夠聰明到可以欺騙他人,甚至是自我欺騙。又或者,那就是真實情況,並不是自我欺騙?
離職後的這段日子同時是停下來,也是高速成長的階段,一天一天挺苦惱,卻又是開心的,這種複雜的感受前所未有,是人生有了一些經歷,好的與壞的,然後需要基於這些經歷與未知的未來,決定下個階段與下一步。
曾經有一個在業界打滾很久的人跟我說業務就是偷拐搶騙,用各種方法只要能完成交易、達到銷售的成果,就可以了,尤其是體現在B2C的業務上。那個當下,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樣回應,只是聽著。 這段對話之後,女王就把邱吉爾找來談話,堅定的表達立場: 這個是良性競爭,而非惡性競爭。
然後....開啟新世界! 沒有想到只是就寫幾行字,程式跑出來的結果會這麼有成就感,而且因為使用過Bigquery跑SQL,覺得RStudio跑R的介面好簡潔友善,上課上得好有興致想繼續往下學習。 這樣的轉折,讓我覺得需要來記錄跟歸納原因,讓自己下一次的挑戰準備也能採用系統化的方法,更快的進入狀況。
—寫於2017.10
本來想藉由回顧生命經歷,來釐清心之所嚮,寫到英國,就想寫戀愛故事,總是這些才印象深刻,除了感受戀愛的美好以外,that is how I can cope with the reality。
幸與不幸,足夠聰明到可以欺騙他人,甚至是自我欺騙。又或者,那就是真實情況,並不是自我欺騙?
離職後的這段日子同時是停下來,也是高速成長的階段,一天一天挺苦惱,卻又是開心的,這種複雜的感受前所未有,是人生有了一些經歷,好的與壞的,然後需要基於這些經歷與未知的未來,決定下個階段與下一步。
曾經有一個在業界打滾很久的人跟我說業務就是偷拐搶騙,用各種方法只要能完成交易、達到銷售的成果,就可以了,尤其是體現在B2C的業務上。那個當下,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樣回應,只是聽著。 這段對話之後,女王就把邱吉爾找來談話,堅定的表達立場: 這個是良性競爭,而非惡性競爭。
然後....開啟新世界! 沒有想到只是就寫幾行字,程式跑出來的結果會這麼有成就感,而且因為使用過Bigquery跑SQL,覺得RStudio跑R的介面好簡潔友善,上課上得好有興致想繼續往下學習。 這樣的轉折,讓我覺得需要來記錄跟歸納原因,讓自己下一次的挑戰準備也能採用系統化的方法,更快的進入狀況。
—寫於2017.1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像是馬來西亞政府和民間合作的來台招商說明會,我想聽聽看有沒有什麼好的商機。現場無意中聽到好像有不少台灣人透過這種說明會,意外參與到一些一般外人接觸不到的產業。 我聽到有個設計師透過這種說明會,接觸到軍火產業。另外也有一批人,經由這種半官方的活動到處拉關係,就有機會與一些特殊、非一般人可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Thumbnail
2024年1月到6月,我在Deloitte擔任企業永續顧問實習生的經歷。文章講述了我為什麼選擇進入企業永續顧問這個領域,以及在實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未來求職的感悟。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加入了夢寐以求的社團AIESEC,希望透過接受不同的價值觀衝擊,獲得更開放包容理解的心。然而,加入後發現社團幹部對於國際計畫並無親身經驗,因理念不合最終選擇離開。儘管離開組織,我仍堅持自己的理念,來到甘肅和緬甸做志願者。這樣的經歷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議題,並認識到更大的任務是什麼。
Thumbnail
最近社會企業的問題沸沸揚揚,讓我也想分享一下。 年輕時,我覺得金融業紙醉金迷,我過往的家境以及健康狀態讓我多一份省思,想為社會多做些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來做讓世界更好的事情。 這時我接觸了社會企業一詞,我曾經覺得社會企業真是太夢幻了。參加了許多活動、有企劃合作過、面試正職過,我覺得~~~恩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做志工會不會完全沒有目的性,作者自己也懷疑這個問題,並分享了幾件自己的故事,最後提出了對於「目的性」這個詞的負面印象,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整篇文章充滿思索和反問的氛圍。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像是馬來西亞政府和民間合作的來台招商說明會,我想聽聽看有沒有什麼好的商機。現場無意中聽到好像有不少台灣人透過這種說明會,意外參與到一些一般外人接觸不到的產業。 我聽到有個設計師透過這種說明會,接觸到軍火產業。另外也有一批人,經由這種半官方的活動到處拉關係,就有機會與一些特殊、非一般人可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Thumbnail
2024年1月到6月,我在Deloitte擔任企業永續顧問實習生的經歷。文章講述了我為什麼選擇進入企業永續顧問這個領域,以及在實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未來求職的感悟。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加入了夢寐以求的社團AIESEC,希望透過接受不同的價值觀衝擊,獲得更開放包容理解的心。然而,加入後發現社團幹部對於國際計畫並無親身經驗,因理念不合最終選擇離開。儘管離開組織,我仍堅持自己的理念,來到甘肅和緬甸做志願者。這樣的經歷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議題,並認識到更大的任務是什麼。
Thumbnail
最近社會企業的問題沸沸揚揚,讓我也想分享一下。 年輕時,我覺得金融業紙醉金迷,我過往的家境以及健康狀態讓我多一份省思,想為社會多做些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來做讓世界更好的事情。 這時我接觸了社會企業一詞,我曾經覺得社會企業真是太夢幻了。參加了許多活動、有企劃合作過、面試正職過,我覺得~~~恩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做志工會不會完全沒有目的性,作者自己也懷疑這個問題,並分享了幾件自己的故事,最後提出了對於「目的性」這個詞的負面印象,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整篇文章充滿思索和反問的氛圍。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