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河東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屈突通點了點頭。

讓以勇武聞名的宋老生鎮守霍邑時,屈突通就已安排好了兩手對策。

李淵素非勇悍,很大機率先避其鋒,到時屈突通再出兵圍擊,自可得勝。但宋老生勇而無智,且叛軍探知後方為屈突通本人領軍,也是不可不防。

一旦狀況到了這個地步,屈突通基本上就能肯定,李淵知道自己在河東。

而叛軍的下一步,更定然會是繞過河東。

從霍邑開始,李淵的戰略很顯然是要據汾河水路,於龍門接黃河水道,再以水路進軍繞過河東,便可直入關中。

屈突通的眼中,已經看穿了敵方的計策。

「傳我號令,點兵備戰……李淵,有本事的話,就與我正面對決吧。」


另一邊,龍門城中。

成功安撫了霍邑城內百姓與周遭居民的太原義軍,持續南下推進,轉向龍門後果然遭遇了難題。

「報,方圓三百里大小船隻,據報於一月前,皆已被河東城徵收。就連乾燥的木材木板,也沒放過……眾將士,無功而返。」

下令向地方百姓徵收船隻的李淵,踢到了大鐵板。

進佔汾河水路,自黃河進軍,是一早定下的戰略。

若不是軍中有奸細,那便是河東守將料敵機先。

會議上,連劉文靜也沒了法子。

「不然,派人與河東裴氏連繫?就算能弄到幾艘小船也好。」

這份上,裴寂最有發言權。

「行不通的,支持左都督在河東募兵,已是裴氏能提供的最大誠意。」裴寂道:「如今隋軍進駐,再有異動,那還不如一開始就自行起義……世家大族多是見風使舵之輩,唯有取得勝利,才是得到他們支持的方式。」

言及此,裴寂瞄了溫大雅一眼。

只見溫大雅也是微微點了點頭。

裴寂所說,那是眾人皆知,秘而不宣之事。

正當眾人一片愁雲慘霧之際,左都督李建成卻由手下攙扶而入。

李建成於霍邑之戰時自馬上跌落,傷了腿腳,行動不便。李淵本准他無須參與軍議,不知為何前來?

只聽得李建成道:「諸位莫要喪志,河東朝廷軍能封鎖左近,汾河支流卻不是他們所能管制的。」

劉文靜卻是嘆了口氣:「日前檄文已發至壺口,但尚無回音。」

李建成又道:「壺口今為賊帥孫華所掌,這孫華乃是馮翊人士,生性多疑,只是一封檄文便要他決定立場,自是不易。不過……」

頓了頓,續道:「任光祿曾在馮翊積年,與孫華有舊。我已遣為使,前去說服孫華,想來數日內必有佳音。」

任光祿乃李淵所封光祿大夫,姓任,名瑰,乃南陳名將任蠻奴之姪。年方二十,便率南陳大軍與隋氏爭戰。後南陳降隋,任瑰棄官出走,遍遊天下,交結各地豪士。

大業年間,李淵一度受命討伐山西盜賊,與任瑰多次交手,最終化敵為友,將其招安。

李淵遂上報朝廷,讓任瑰於河東為官。

李建成一行寄居河東期間,民間有裴氏相挺,官方亦有任瑰照應。於李淵,任瑰為摯友;於建成,任瑰為師長。是故李淵不納任瑰於大將軍府,而是改封光祿大夫,做為左軍監軍。

李建成雖言自己派任瑰出使,但明眼人哪個不知,這壺口借船之計,定是任瑰出謀劃策,親自執行。

便當此時,又有軍情來報。

李淵覽畢,方道:「斥侯探知,汾河上游確有數十船隻出發,看來任光祿已經成功。河東守將的身分,也已打探出來了……是屈突通。」

聞言,裴寂卻是笑了:「屈突通以執法嚴苛聞名,手下精兵自是不少。不過河東距我相去五十餘里,卻不敢來,足驗人情不為之用。」

劉文靜道:「既是如此,我等應先聲奪人,進圍河東,亦可掩護任光祿行徑。」

李淵首肯,眾人下去點兵遣將,三軍更往河東進逼。

但真要圍城,那也是辦不到的。

都不說河東城占地甚廣,光是西南兩面瀕水,就不是缺少船隻的太原義軍所能控制的。

李淵先是派人攻打北門,不到半日,即下令退還駐紮。

「屈突通乃禁衛宿將,城巷攻防的本領,遠大於野戰。而我軍輕易推進至此,雖說士氣大漲,但心態上總是鬆懈了。」

在劉文靜的計策之下,李淵同時在進行著自己的觀察與規劃。

「大將軍的意思是,攻城不利於我?」李世民長年隨父親征戰,李淵的用兵之道,只怕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劉文靜亦道:「大將軍明見萬里,必有對策。」

既然察覺到李淵有意奪回主導權,做下屬的就不要在軍議上衝撞主子。

李淵道:「孫華等人不日便至,我欲以重賞誘其濟河,先渡渭北……以屈突通脾性,定會暗施偷襲。」

溫大雅點點頭:「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設伏反制,不失為妙計。」

李淵續道:「此戰志在奪船,不在殺傷……世民,這任務交給你使得嗎?」

李世民連忙起身拱手:「屬下必不辱命。」

裴寂卻是奇道:「不是應當趁機攻入城內,克敵制勝?」

李淵搖搖頭:「強行攻城,雙方死傷都會十分慘重,生靈塗炭,非我本願也。」

沒說出口的是,你裴寂想要趁戰亂清洗裴氏,我李淵還想再跟他們借些賭本呢。

劉文靜接口道:「強攻河東,只怕屈突通後撤入潼關,到時就更難對付了。」

其實劉文靜大致已經猜到李淵的想法,但故意只提點潼關,不說全了,把面子留給李淵。

果然,李淵笑道:「劉司馬所言甚是。有鑑於此,李淵接下來的戰略,將是『兵分三路』!」

「本軍留在此地,與屈突通僵持。右軍第一波渡河,掃渭北入三輔。左軍第二波,先取永豐倉,更入潼關……取得潼關之日,便是河東城破之日。」

大膽而完整的戰略。

李淵的眼光,不僅僅是看向取得河東一城一地,更是完整鎮壓關中的妙計。

在座諸將無不敬服之時,李淵又道:「任光祿於三輔人情諳練,可佐右軍。劉司馬足智多謀,應偕左軍攻打潼關。」

這一下,卻是把李建成跟李世民的頭號參謀,對了個換。

若是換了幾天前的李世民,說不定還要驚慌一下,但此刻他早已了然。

父親不希望他們兄弟,被軍師牽著鼻子走。

而此刻,父親更是以身作則:軍議,是借助眾人的智慧。但主帥未嘗不能掌握主導權。

前提是你要想得比別人更多,更廣。

眾人皆無異議,便去分頭準備。

兩日後,孫華率船隊抵達,受到了熱烈歡迎,但奇怪的是,任瑰並不在隊伍之中。

李淵一問之下,方知任瑰先一步往韓城縣去。

按李淵的規劃,第一波渡河的部隊,就是要先攻下黃河西岸的韓城……看來李淵的策略,早在任瑰算計之中。

李淵面上不露異狀,反叫李世民更生警惕。

只怕父親的戰略,大哥與任瑰早一步得知。

如此一來,李世民與劉文靜,都得格外小心,李淵是不是還藏了一手錦囊?

但一切的疑惑,也都只能放在心裡了。


宴會過後,孫華的船隊被重新編組。

以孫華,王長諧,劉弘基,陳演壽四將領軍登船,先渡黃河。

李世民本人,則點五百騎兵,早一步往汾河北岸,另尋渡河地點。

這就是劉文靜準備的對策了。

「防君子,不防小人。」劉文靜當時道:「任瑰藝高人膽大,若能說得韓城,戰略自可照常進行。但萬一任瑰被擒,孫華等人勢必被一網打盡……到時右軍登岸,也是遭到全殲的命運。」

所以,李世民繞路先行。

五百騎兵來去如風,既能快速行軍,也能在萬一之時,對敵人造成一定的威脅。

這些複雜的計略,一步接一步的連環應變,都是李世民未曾體驗過的。

他上過戰場拚殺,也指揮過部隊作戰。但直到今日,即使身旁只有五百騎兵,李世民也是深深感受到,身為將軍的職責。

「沒有任何人應該要犧牲,也沒有任何一場勝利,應該用人命來換。」

父親的一席話,不期然的在腦海中浮現。

李世民好像突然懂了。

百般算計,只為勝利。

但勝利不是博弈,只求最後的結果。

真正的勝利是什麼?

此刻李世民的心中,隱隱約約有了雛形……

戰役相關位置標示,紫紅線為汾河

戰役相關位置標示,紫紅線為汾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1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胡大恩果然來降。」李淵道。 站在大唐皇帝李淵面前的,共有兩人。 一是李淵親信,禮部尚書,李綱。另一人,恭恭敬敬的彎下了腰,道:「皇上洪福齊天,毛賊豈敢不從。」 再抬起身來,卻是道宗首座袁天綱。
Thumbnail
「胡大恩果然來降。」李淵道。 站在大唐皇帝李淵面前的,共有兩人。 一是李淵親信,禮部尚書,李綱。另一人,恭恭敬敬的彎下了腰,道:「皇上洪福齊天,毛賊豈敢不從。」 再抬起身來,卻是道宗首座袁天綱。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Thumbnail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Thumbnail
盛樂古城。 北魏拓跋氏因此而興,雖入中原,亦以為北都。 此後,柔然日盛,一度攻破盛樂。雖以長孫部族為帥奪回,但榮景不再。 北魏自詡代人,盛樂部族亦是紛紛南遷,最終,只以鎮守盛樂之龍驤將軍,大野善為宗。 孝文帝時,柔然又寇敦煌。 大野善之子大野提率軍支援征討,戰功彪炳,受封敦煌鎮將,並留下宗族血脈。
Thumbnail
盛樂古城。 北魏拓跋氏因此而興,雖入中原,亦以為北都。 此後,柔然日盛,一度攻破盛樂。雖以長孫部族為帥奪回,但榮景不再。 北魏自詡代人,盛樂部族亦是紛紛南遷,最終,只以鎮守盛樂之龍驤將軍,大野善為宗。 孝文帝時,柔然又寇敦煌。 大野善之子大野提率軍支援征討,戰功彪炳,受封敦煌鎮將,並留下宗族血脈。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顯和,有何對策?但說無妨。」 營帳中,屈突通雙手抱胸而立,淡淡問道。 一個多月的圍城,加上急行撤退渡河,都絲毫沒有減損屈突通的颯爽之風。 但他的身邊,也只剩下獸牙郎將桑顯和一人。 屈突通決定撤出河東,回援大興,不表示他要放棄城池。他任命鷹揚郎將堯君素為河東守,留下文武官員,繼續與叛軍作戰。
Thumbnail
「顯和,有何對策?但說無妨。」 營帳中,屈突通雙手抱胸而立,淡淡問道。 一個多月的圍城,加上急行撤退渡河,都絲毫沒有減損屈突通的颯爽之風。 但他的身邊,也只剩下獸牙郎將桑顯和一人。 屈突通決定撤出河東,回援大興,不表示他要放棄城池。他任命鷹揚郎將堯君素為河東守,留下文武官員,繼續與叛軍作戰。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