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處,繁花盛開:讀李琴峰《彼岸花盛開之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旅日作家李琴峰以《彼岸花盛開之島》獲得日本芥川獎,而小說裡沖繩神話的遠方之島(niraikanai),似乎也在她文字的揉造之間逐漸成形──關於那個理想國的語言、文化、民族與歷史,亦逐漸浮出眾人的想像,所謂烏托邦是預言還是寓言?也許各自在觀者的心中顯影。

raw-image

故事描寫在某個彼岸花之島,一名失去記憶的少女宇実(umi),重新開啟人生的情節。島民的語言是「日本(nihon)語」,此文化中另有一種「女語」,用以傳承歷史,只有少數族群得以掌握詮釋權。而這個島嶼的歷史,男性無從置喙,也不得學習女語。作者如此安排,令人不禁莞爾,在性別置換之後,原以為架空的虛構,卻成為史書上斑斑的例證。

在故事前段,宇実與游娜在不同宇隙間切換,令讀者頗有身歷其境之感。當自身邏輯與認知完全崩毀,個人該從何切入世界,又該如何融入社會?

而「乃呂」作為〔島〕母系社會的領袖,卻隸屬被流放的一群,在世界的罅隙,彼岸花盛開之島,重新繪製荒島地圖,一代一代以生命重製女性譜系。在荒野之地,價值重新被定義,而文化的高度由此而顯:

「知曉過去的人,終其一生,便必須身負思索未來的責任活下去。」當女語以及刺青上身,個人身分的改變,不僅帶來生活的覺悟,也重新定位〔島〕的座標,無論位於當世或未來,鮮紅的彼岸花,似乎劃出理想的疆界,同時立下禁忌的結界。

李琴峰曾言及成長與旅日的種種歷程,她也跨越個人生命的荊棘,淋漓而勇敢地以異鄉人之姿,打造出具體而微的烏托邦,在族群分化的認同感之中,創建一個更宏觀的視野,為我們只向遙遠的彼方。

也許某個夕陽西沉的午後,她亦隨餘暉航向其他海域,實踐世界的另一種可能。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1會員
578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蔡牧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4/27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3/25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2025/02/13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太空星球。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太空星球。
Thumbnail
傀儡花,以鮮為人知但影響台灣史的船難事件為開端撰寫, 闡述著19世紀福爾摩沙的多元文化、族群的故事。回顧歷史,檢視當前,如何包容與和解?一直以來存在的觀點衝突與認同難題, 台灣的下一步往哪裡走!?
Thumbnail
傀儡花,以鮮為人知但影響台灣史的船難事件為開端撰寫, 闡述著19世紀福爾摩沙的多元文化、族群的故事。回顧歷史,檢視當前,如何包容與和解?一直以來存在的觀點衝突與認同難題, 台灣的下一步往哪裡走!?
Thumbnail
這是本奇幻小說,但台灣讀者看來,可能不覺得奇幻,倒有幾分真實。 故事剛開始寫一個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時,居民的風俗民情,其細膩的程度,讀者會誤以為身歷其境。
Thumbnail
這是本奇幻小說,但台灣讀者看來,可能不覺得奇幻,倒有幾分真實。 故事剛開始寫一個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時,居民的風俗民情,其細膩的程度,讀者會誤以為身歷其境。
Thumbnail
旅日作家李琴峰以《彼岸花盛開之島》獲得日本芥川獎,而小說裡沖繩神話的遠方之島(niraikanai),似乎也在她文字的揉造之間逐漸成形──關於那個理想國的語言、文化、民族與歷史,亦逐漸浮出眾人的想像,所謂烏托邦是預言還是寓言?也許各自在觀者的心中顯影。
Thumbnail
旅日作家李琴峰以《彼岸花盛開之島》獲得日本芥川獎,而小說裡沖繩神話的遠方之島(niraikanai),似乎也在她文字的揉造之間逐漸成形──關於那個理想國的語言、文化、民族與歷史,亦逐漸浮出眾人的想像,所謂烏托邦是預言還是寓言?也許各自在觀者的心中顯影。
Thumbnail
羅智成詩集《個人之島》由三十六首無命題詩句開篇,如無名星系運行混沌與宇宙,在看似無目的的詩行之中,有一種秩序正在生成。我們都是板塊大陸的碎屑,在詩句囈語之際,悄悄形成個人之島。文字之間的引力,不僅使詩篇運行,也吸引所有流離失所的我們。
Thumbnail
羅智成詩集《個人之島》由三十六首無命題詩句開篇,如無名星系運行混沌與宇宙,在看似無目的的詩行之中,有一種秩序正在生成。我們都是板塊大陸的碎屑,在詩句囈語之際,悄悄形成個人之島。文字之間的引力,不僅使詩篇運行,也吸引所有流離失所的我們。
Thumbnail
在一片流動之中,此刻,正要召喚我們關注那塊比熔岩更高出一截的立足點,描述是什麼日常的積累,才使我們沒有被吞沒?
Thumbnail
在一片流動之中,此刻,正要召喚我們關注那塊比熔岩更高出一截的立足點,描述是什麼日常的積累,才使我們沒有被吞沒?
Thumbnail
《彼岸花盛開之島》除了質疑傳統權力與家庭結構,更重要的是試圖瓦解日本對於國族以及語言的單一想像,以達到李琴峰的目標:更新日本文學。作品中的多元族群與語言觀很接近台灣一路走來的狀態,因此可以說放眼整個世界,或者至少放眼整個東亞,《彼岸花盛開之島》無疑是台灣人才寫得出來的小說。
Thumbnail
《彼岸花盛開之島》除了質疑傳統權力與家庭結構,更重要的是試圖瓦解日本對於國族以及語言的單一想像,以達到李琴峰的目標:更新日本文學。作品中的多元族群與語言觀很接近台灣一路走來的狀態,因此可以說放眼整個世界,或者至少放眼整個東亞,《彼岸花盛開之島》無疑是台灣人才寫得出來的小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