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獨裁」?民主的常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年,有人認為當今政府讓台灣成為「不自由的民主」 (illiberal democracy) ,亦有人指控政府走向威權獨裁。綜觀各類大小事件,這類的指控多半為「政府以打假新聞之名,限制言論自由」、「追殺持不同意見的市井小民,卻放任政治人物、官員散播假訊息」、「政府派任政治鮮明人物進入所謂的獨立機關」等。這些指控是否支持台灣民主倒退的論點?
美國前民主黨眾議員、 2020 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圖爾西・加巴德 (Tulsi Gabbard) 在本月初舉行的西部保守派峰會 (Western Conservative Summit) 中提到,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各種自由,但這些自由,包含言論自由正面臨威脅,而這個威脅正是來自政府。政府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用意識形態來分裂人民,用言論審查的手段要讓人民禁聲。政治人物雖然嘴巴說出漂亮的話,說要捍衛國家民主及人民的根本自由,但實際上只在乎自己的權力。
通篇演講若搬到台灣,撇去關於上帝、槍枝問題等內容,對部分來台灣人來說應能感同身受,其所指出的問題跟台灣部分人的感受似乎不謀而合。當然,有人會指出,這是由於當今是民主黨執政,整場活動只是保守派為選舉的政治攻擊。雙方的說法都有些道理。
權力導致腐敗,民主國家的出現只不過是希望能夠透過一套完善的制度設計,讓希望獲得權力的人可以公平、正面競爭,並提升國家社會福祉。然而,國家的機構都是由「人」所掌控,有「人」的涉入就不可能完全屏棄所有主觀意識。世界上有所謂的「獨立機關」嗎?美國作為世界民主的楷模,那美國最高法院應該算是獨立機關,可以不受政治干擾獨立行使職權吧?那為何每次提名大法官兩黨都殺得你死我活,參議院投票幾乎都是兩黨壁壘分明,在近幾天墮胎權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歐美國家政府都沒有對公共媒體動歪腦筋?英國首相強森不僅和 BBC 對上,最近還想把另外一個公共電視台 Channel 4 私有化呢。
當然,我們不能說政治上的人物全是人心狗吠的傢伙,但就像一個遊戲的規則設計,總得要能防範最卑鄙的小人,但當今世界的所有民主體制顯然沒有任何一個達到這樣的設計。
民主國家的原則立意良善,但實際執行看起來卻像是政治人物的政治權力鬥爭。當權者運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的形象擦脂抹粉,任用同黨人物來擴張自己的力量範圍,全力打壓任何對自己的不利言論。在野黨挾持民怨,千方百計要爭取下次掌權的機會。民主的本質仍是權力鬥爭,這也就是善良純樸、按照遊戲規則人難以進入政治圈,卑鄙小人更會利用體制來贏得最後的勝利。
民主當然勝過專制體制,民主至少還有立意良善的設計,像是權力制衡,只是執行起來不如預期的效果罷了。而由於民主的本質仍是權力鬥爭,從台灣到美國,這些威權的陰影只不能算是民主的常態,而在台灣會如此顯著,是因為國內勢力不均。現今英、美,政治制衡勢力大多維持均勢,執政黨、在野黨及整體社會監督力量多勢均力敵。在美國,《經濟學人》戲稱執政黨在期中選舉輸給在野黨更已經成為「物理定律」,拜登政府今年看來也許免不了落入這樣的命運。反觀一些被點名為「不自由民主」的國家,如匈牙利、菲律賓甚至是台灣,國內都面臨政治制衡勢力不均的情況,待民眾運用智慧,讓各方爭奪全力的人馬勢均力敵,不能夠恣意妄為,非得戰戰兢兢,才有奪權的機會。
民主國家不該妄自菲薄,但也不該妄尊自大。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IqQDNLNf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vin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民主黨的總統初選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僅剩前副總統拜登(Jo Biden),和現任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仍在選戰中競逐。而在網路媒體的留言板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有個詞彙頻繁出現:Red-baiting。
圖片來源 thetimes.co.uk 嗯,首先,那個「有人」包含我本人,但我知道每週固定收看半個小時英國議會質詢的大有人在。英國前首相大衛.卡麥隆在最後一次質詢的時候有感而發地分享,有次,他在美國和當時的紐約市長彭博走在路上,有個人見到他跟他說:「嘿,大衛!我超愛你『首相質詢時間』的節目!」
Photo:The New York Times 美國媒體公開表示支持(Endorsement)總統候選人是項悠久的傳統,最廣為人知的有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從1860年開始公開支持特定總統候選人(首屆支持共和黨的林肯,1956年後都支持民主黨候選人)。 
作為音樂歌舞片迷,今年適逢音樂劇《貓》三十八周年,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所改編拍攝的電影《貓》當然不容錯過。只是這部改作在未上映前就因「奇特」的半人半貓的視覺美學而被網友批評的體無完膚,上映後影評評價也普遍不佳,首周英、美上映周末票房也僅約三億美元。
  長久以來,主流媒體運用其能夠廣泛影響大眾的優勢,試圖利用對自己有利、或偏好的論述來主導社會輿論。這在過去有相當的作用,因為大眾傳播媒體是少數能夠將言論傳播的工具。而大眾長期對媒體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媒體是替人民監督政府的「第四權」,所以一直對媒體有較高的信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言論長期被媒體壟
美國民主黨的總統初選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僅剩前副總統拜登(Jo Biden),和現任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仍在選戰中競逐。而在網路媒體的留言板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有個詞彙頻繁出現:Red-baiting。
圖片來源 thetimes.co.uk 嗯,首先,那個「有人」包含我本人,但我知道每週固定收看半個小時英國議會質詢的大有人在。英國前首相大衛.卡麥隆在最後一次質詢的時候有感而發地分享,有次,他在美國和當時的紐約市長彭博走在路上,有個人見到他跟他說:「嘿,大衛!我超愛你『首相質詢時間』的節目!」
Photo:The New York Times 美國媒體公開表示支持(Endorsement)總統候選人是項悠久的傳統,最廣為人知的有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從1860年開始公開支持特定總統候選人(首屆支持共和黨的林肯,1956年後都支持民主黨候選人)。 
作為音樂歌舞片迷,今年適逢音樂劇《貓》三十八周年,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所改編拍攝的電影《貓》當然不容錯過。只是這部改作在未上映前就因「奇特」的半人半貓的視覺美學而被網友批評的體無完膚,上映後影評評價也普遍不佳,首周英、美上映周末票房也僅約三億美元。
  長久以來,主流媒體運用其能夠廣泛影響大眾的優勢,試圖利用對自己有利、或偏好的論述來主導社會輿論。這在過去有相當的作用,因為大眾傳播媒體是少數能夠將言論傳播的工具。而大眾長期對媒體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媒體是替人民監督政府的「第四權」,所以一直對媒體有較高的信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言論長期被媒體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Thumbnail
回顧歷史,「台灣國家化」運動,也就是台獨運動,是伴隨著台灣民主化運動,同速前進的。不能否認,台獨運動因為需要民主的包裝,它對台灣政治民主化有過一些貢獻。但是由於包裝紙下的毒瘤越長越大,包裝紙被戳破,... 虛擬的國家、扭曲的民主 沈淪的民主、變調的國家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除軍事、外交等全國性重要事項,由中央政府統一掌管外,凡地方可以處理的事項,如工農業、商業等,均由地方政府負責。有的如交通、財政等項,則由中央與地方分管。在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權力均由憲法規定,各有其範圍。 自治政治是民主政治最高形態。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Thumbnail
回顧歷史,「台灣國家化」運動,也就是台獨運動,是伴隨著台灣民主化運動,同速前進的。不能否認,台獨運動因為需要民主的包裝,它對台灣政治民主化有過一些貢獻。但是由於包裝紙下的毒瘤越長越大,包裝紙被戳破,... 虛擬的國家、扭曲的民主 沈淪的民主、變調的國家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除軍事、外交等全國性重要事項,由中央政府統一掌管外,凡地方可以處理的事項,如工農業、商業等,均由地方政府負責。有的如交通、財政等項,則由中央與地方分管。在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權力均由憲法規定,各有其範圍。 自治政治是民主政治最高形態。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