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三國篇-北齊始祖,高歡傳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魏晉南北朝,結束於隋朝的一統天下。

源自北方的隋朝跟北魏之間,有一段北方的分裂期。先是分裂為東西魏,繼而各自被篡,成立了北齊與北周。

自從北魏孝文帝過世,北魏的情況江河日下。最關鍵性的,就是引發北方全境叛亂的「六鎮之亂」。

大亂起,英雄也隨之登場。

名為爾朱榮的胡帥,一邊平亂一邊累積自己的實力,終於如同東漢末年的董卓一樣,進行了軍事政變。

軍事政變後,朝廷與世族的利益關係,自然遭到了切斷。

地方大族,將要尋找新的投資對象。

割據亂世,隨之降臨。

爾朱榮跟董卓不一樣的是,即使政變成功,他也沒有待在京城吃成一個胖子太師。爾朱太師仍是積極出兵,平定各方叛亂。

這時,南朝蕭衍看準機會,命大將陳慶之北伐,打下洛陽,另立新的魏帝。我們姑且稱為「南魏」政權吧。

南魏僅僅維持了十六個月,其中佔領洛陽只有兩個月,就被用兵如神的爾朱榮消滅。但這十六個月就告訴了我們,北魏的地方勢力,已經不再以爾朱榮朝廷為唯一選擇。


北齊的開國始祖高歡,就跟曹操一樣,是沒有真正擔任過皇帝的。但沒有他們的奮鬥,也不會有接下來的篡奪立國。

高家在北魏立國後不久,就已經加入,分佔文武雙霸天。

高歡,是「武」這邊,高湖的後代。

高湖是西涼守將,兒子高謐原本被召入朝廷,跟堂兄弟高允一樣擔當重要文職,但後來因為犯法,被貶往北疆邊鎮:懷朔。

高謐四十五歲就過世了,他的長子高樹生可不想重蹈覆轍。比起讀書識字,高樹生更喜歡結交英雄,混黑道啦。

北鎮人士多豪氣,高樹生倒也混得風生水起。後來朝廷來徵召部隊與柔然作戰,大哥級的高樹生就被舉為「假」將軍,率眾出征。

高樹生先鋒有功,負責的大都督就上表要讓他正式加入朝廷軍。但高樹生拒絕了。懷朔鎮的人因此更覺得高樹生真是豪氣干雲。

多年後,六鎮亂起,高樹生再次應詔上陣。以他的號召力與舊戰功,加上北魏平亂疲於奔命,將軍稀缺,索性任了高樹生為大都督。

兩年後,高樹生就過世了。


說這麼詳細幹嗎?高樹生就是高歡的父親。

自小跟懷朔鎮鮮卑人一起長大的高歡,也是跟父親一樣輕財重義,飛揚跳脫。但實際上,高歡出生後,由於母親過世,就被送給姐姐跟姐夫扶養。

他姐夫當時是懷朔鎮上的獄隊,不是官,老實說也不怎麼有錢。

高歡人窮志不短,也算是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好青年。在父親跟姐夫的關係下,也混了個小戍卒的工作。

一天,高歡在城牆上巡邏的時候,被一個鮮卑貴族小姐給看上了。

小姐婁昭君,其父婁干。爺爺婁伏連,則是北魏開國八公之一。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是個三無男,沒人,沒錢,沒官。唯一有的就是我爸連戰……不是,他爸是前代王。

代國的八個部族,就決定在亂世中支持拓跋珪來打天下。

可這時候,大約是北魏孝文帝已經進行漢化,而婁干屬於那種不想南遷的鮮卑貴族。所以其實被降了一級,正在邊緣化。

但婁昭君聰明又漂亮,很多大族都還是想來跟婁干結個親家。

婁干當然很想挑個好對象,幫自己東山再起。可婁昭君就討厭那些富家公子哥,看上了我們這個明明是漢人,卻有著純正鮮卑剽悍氣息的高歡同志。

這個戀愛就很古典啦,婁昭君當然不是走上去說,「帥哥,娶我吧。」

昭君小姐,派出了她的銀心去跟這個小兵打招呼,約定密會。

高歡真是打從娘胎沒見過這麼聰明這麼漂亮又這麼貴氣逼人的小姐,難道還一甩手說男兒志在四方轉頭就走嗎?

郎有情妹有意,可是妹子家不可能同意啊。

婁昭君不是祝英台,沒有叫高歡去搏個功名還是戰功回來。她直接變賣私產,然後交給高歡,叫高歡前來下聘。

婁干夫妻都驚呆了。

卓文君也驚呆了。

還有這種招數啊。

婁干也知道女兒心事,沒辦法,最後只能許了。該給的嫁妝,一點沒少。

俗話說得好,男人口袋有錢就是作怪,數百年前張耳如此,今天高歡也是如此。

高歡首先拿老婆的財產,買了一匹馬。

家裡沒馬的,你只能當步兵。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砲灰的兵種。有馬的,就能擔當騎士,小隊長,函使等等職務。

高歡又花錢結交了一些朋友,很快當上了小隊長。

鎮將也覺得他特別帥,予以拔擢。

帥可以幹嘛?帥可以入京啊,體面。

高歡就這樣在懷朔鎮當了六年的函使,傳遞文件軍情。


有一次,高歡抵達洛陽,把文件交給令使。那對方就打賞了他一塊肉。

高歡是鮮卑作派,不懂漢人繁文縟節,坐下來就放口大嚼。令使大怒,認為高歡看不起他,叫人把高歡綁起來抽了四十鞭。

回到懷朔鎮,高歡要老婆把錢都拿出來,他要去交更多朋友。

大家都知道,高歡想要幹點什麼了。

有人問他,他就說:「我在洛陽的時候,看到羽林軍集結起來,燒了他們領軍的屋子,這怎麼說都是犯法吧?」

「但你知道嗎?朝廷卻怕羽林軍士生氣,不敢過問。這樣的施政方式,接下來天下將會如何,還用得著說嗎?到那時,錢財留著又有什麼用呢?不如提前作好準備。」

高歡的幾個好朋友,有司馬子如,劉貴,賈顯智,孫騰,以及侯景。除了侯景我一個也不認識啦。

不久,六鎮之亂爆發。上面說了,高歡的父親應詔去平亂,高歡卻一動也不動。

隔年,柔玄鎮人杜洛周響應起義,高歡才跟家人說,我們去參加造反吧。

一家大小,連同姐姐姐夫都一起去了。但到了上谷,高歡對於杜洛周的行事非常不滿,就跟姐夫商議,打算刺殺杜洛周。

失敗。

大家倉皇逃亡,婁昭君也抱著兒子揹著女兒,乘牛而行。但兒子高澄不知道什麼毛病,一直從牛背上摔下來。

高歡又怒又急,彎弓搭箭就要射死兒子。婁昭君連忙叫段榮前來幫忙。

段榮是婁昭君的姐夫,擅長觀星算數。

高歡嘆了一口氣,只能作罷。

眾人先是繼續往葛榮處去,但也不合,最終只能接受劉貴的建議出逃,投靠朝廷軍:爾朱榮的大部隊。

劉貴,司馬子如,侯景,幾乎高歡的朋友都在爾朱榮手下,劉貴更常常跟爾朱榮說高歡多好多棒多帥。

爾朱榮自己也是個荒野大帥哥,就很好奇,親自迎接高歡一行人。

一看?哎呀又髒又醜,爾朱榮轉頭就走。

劉貴連忙帶高歡去梳洗更衣,再次求見。

爾朱榮已有成見,也不表示什麼,就說:「劉貴說你對馬很內行,我這裡有匹馬不受教,你幫我看看吧。」

要知道,爾朱榮是牧馬世家出身,這題擺明刁難。

高歡藝高人膽大,空手就馴服了惡馬,更道:「世道險惡,御惡人亦如此馬矣!」

爾朱榮這下可開心了,這小子,懂馬。

當晚,爾朱榮就讓高歡坐在自己床邊,兩人盡談時事。

高歡探了探爾朱榮的心意,就建議不如我們直接入京,清君側,匡正社稷,可為霸主。

沒想到,爾朱榮入京之後,竟打算自行稱帝。

高歡想盡辦法勸阻了爾朱榮,推薦元子攸繼位,兩個人之間的嫌隙,也就因此而生。

爾朱榮出兵攻打葛榮的時候,元子攸就另外請高歡去討伐別的稱王叛賊……有七個那麼多,都還不算上東賊們,你就知道當時北魏有多破碎了。

隨著叛亂逐漸敉平,高歡與爾朱榮再次於山東會合。

爾朱榮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仍然經常請教高歡的意見。更曾問親信侍衛,有一天要是我不在了,你們認為誰可以繼承我的部隊?

大家都說,一定是您的姪兒爾朱兆啊,他勇猛果敢,很得軍心呢。

爾朱榮搖搖頭:「阿兆的器量,了不起帶領個三千兵當先鋒。能夠取代我領導你們的,我看只有賀六渾。」

賀六渾,是高歡取的鮮卑小名,其實一直以來他都用這名字,而不是高歡。

爾朱榮更常提醒阿兆,「你不如賀六渾,如果不多用心,早晚只是成為他的馬前卒。」

這故事有沒有好熟悉?就是《火鳳燎原》裡頭,董卓的戲碼啊。


爾朱榮實有防備之意,就要高歡去擔任晉州刺史。那是爾朱榮真正的大本營,爾朱兆也駐於晉陽,高歡要有什麼異動,自然逃不過耳目。

正當雙方注意著彼此,程咬金就殺出來了。

魏帝元子攸誅殺了爾朱榮。

爾朱兆收到消息大怒,即刻點兵入京,要高歡一起。高歡卻以戰事忙碌不能抽身為由拒絕。

對高歡來說,爾朱兆想要找皇帝麻煩,那是不對的。高歡更派出好友孫騰,打算把元子攸從洛陽帶出,但失敗了。

沒多久,爾朱兆就殺了元子攸,改立新帝。

高歡拿不定主意該當如何時,河西匈奴攻進了晉州。於情於理,高歡都應該迎戰。但爾朱榮舊部賀拔氏則勸阻:我們拖延一下。

這一拖延,洛陽的爾朱兆就坐不住了:「賀六渾這個廢物,我自己上。」

爾朱兆出兵迎戰,高歡才終於打探到了事情真相。

原來,河西匈奴紇豆陵,就是元子攸安排好的後著。本應在誅殺爾朱榮後,立刻牽制爾朱兆等人,但卻來不及發動。

這時,阿兆被紇豆陵打得節節敗退,急忙召高歡支援。

高歡認為,紇豆陵一旦穿過這裡,也只是再製造新的挾天子軍閥,還不如跟阿兆一起先打敗他。

大戰勝出,阿兆也是胡蠻好漢子,直接跟高歡說,我們來結拜吧。

就像當年爾朱榮所說的,阿兆並不能讓爾朱大軍盡皆心服。這個時候,北魏各地,已經都各自盤踞,光是爾朱氏就有五股大勢力。

阿兆,已經回不去朝廷了。

與阿兆結拜,無疑是雙贏的局面。至少,高歡還能保有一個「正統」的席位。

究竟,高歡如何在群雄割據中,走成一個支持半壁江山的權臣?

他的最大敵人宇文泰,又是如何崛起的?

南北三國的篇章,還要持續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7/31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Thumbnail
2022/07/31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北齊,魏晉南北朝末年,北魏的繼承者之一。 由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通常大致可以分兩個時期。以北魏孝文帝為分水嶺,之前是「以漢制漢」,之後是「漢化」。 北齊認為,漢化是導致北魏衰敗的最重要原因,所以他們的基本國策,則偏向回到前期。 要怎麼把這樣一個漢化王朝,轉回到草原民族的「胡化」呢? 不是金光黨。
Thumbnail
北齊,魏晉南北朝末年,北魏的繼承者之一。 由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通常大致可以分兩個時期。以北魏孝文帝為分水嶺,之前是「以漢制漢」,之後是「漢化」。 北齊認為,漢化是導致北魏衰敗的最重要原因,所以他們的基本國策,則偏向回到前期。 要怎麼把這樣一個漢化王朝,轉回到草原民族的「胡化」呢? 不是金光黨。
Thumbnail
《北齊書》有後宮傳。 過去的史書,要嘛皇后傳,要嘛后妃傳。沒有人在寫後宮傳的。 好話說在前頭,南北朝以前的「后妃」,是備位元首,是太子工廠(咦)。身分地位是非常高的。 但也就是「后妃」這個職務在高。 跟皇帝本紀差不多,重點從來不在她們「身而為人」的價值。頂多跟你聊聊母儀天下。 對不起好像鬼打牆。
Thumbnail
《北齊書》有後宮傳。 過去的史書,要嘛皇后傳,要嘛后妃傳。沒有人在寫後宮傳的。 好話說在前頭,南北朝以前的「后妃」,是備位元首,是太子工廠(咦)。身分地位是非常高的。 但也就是「后妃」這個職務在高。 跟皇帝本紀差不多,重點從來不在她們「身而為人」的價值。頂多跟你聊聊母儀天下。 對不起好像鬼打牆。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末期。 北方大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分別為權臣高歡、宇文泰所掌。在兩人接連去世後,西魏變成了北周,東魏變成了北齊。 北周,不是宇文泰的兒子發動的禪讓。 事實上,分裂之始,宇文泰接走了北魏當時的皇帝。也就是非常明顯的,高歡「另立新帝」,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末期。 北方大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分別為權臣高歡、宇文泰所掌。在兩人接連去世後,西魏變成了北周,東魏變成了北齊。 北周,不是宇文泰的兒子發動的禪讓。 事實上,分裂之始,宇文泰接走了北魏當時的皇帝。也就是非常明顯的,高歡「另立新帝」,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Thumbnail
西元316年,統一天下的晉朝喪失了北方的治理權。群雄並起,各自征戰,進入了所謂「五胡十六國」的亂世。 一百二十年的混亂後,由鮮卑拓跋氏與北方漢人合作,一統北方,是為北魏王朝。 近百年的穩定後,北魏內亂再起,始於六鎮。 但歷史老師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北魏不是被分成兩邊而已。事實上,最少是三塊。
Thumbnail
西元316年,統一天下的晉朝喪失了北方的治理權。群雄並起,各自征戰,進入了所謂「五胡十六國」的亂世。 一百二十年的混亂後,由鮮卑拓跋氏與北方漢人合作,一統北方,是為北魏王朝。 近百年的穩定後,北魏內亂再起,始於六鎮。 但歷史老師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北魏不是被分成兩邊而已。事實上,最少是三塊。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西元535年,陽曆一月,北魏在權臣高歡的「叛亂」下,正式分裂為二。史稱東西魏,實際上當時是北魏跟東魏 南朝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再次派出北魏降將建立偽政權。 這次走的是徐州老路,荊州這邊始終闖不過。不過不管哪邊,都是東魏的管轄區。 說得更準確一點,是東魏南霸天,侯景的管區。 先安內,再攘外。
Thumbnail
西元535年,陽曆一月,北魏在權臣高歡的「叛亂」下,正式分裂為二。史稱東西魏,實際上當時是北魏跟東魏 南朝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再次派出北魏降將建立偽政權。 這次走的是徐州老路,荊州這邊始終闖不過。不過不管哪邊,都是東魏的管轄區。 說得更準確一點,是東魏南霸天,侯景的管區。 先安內,再攘外。
Thumbnail
由鮮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在經過孝文帝的盛世頂峰後,開始衰敗。 如同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北魏的六鎮亂起,引發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先是由軍閥爾朱榮率軍入京挾天子展開。內亂,南朝侵攻,天子反殺權臣,北魏進入全面崩潰。 高歡的兵力,並不足以跟所有北方群雄交戰。 曹操當年也是。 為什麼要多待一日?
Thumbnail
由鮮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在經過孝文帝的盛世頂峰後,開始衰敗。 如同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北魏的六鎮亂起,引發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先是由軍閥爾朱榮率軍入京挾天子展開。內亂,南朝侵攻,天子反殺權臣,北魏進入全面崩潰。 高歡的兵力,並不足以跟所有北方群雄交戰。 曹操當年也是。 為什麼要多待一日?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結束於隋朝的一統天下。 源自北方的隋朝跟北魏之間,有一段北方的分裂期。先是分裂為東西魏,繼而各自被篡,成立了北齊與北周。 自從北魏孝文帝過世,北魏的情況江河日下。最關鍵性的,就是引發北方全境叛亂的「六鎮之亂」。 大亂起,英雄也隨之登場。 地方大族,將要尋找新的投資對象。 失敗。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結束於隋朝的一統天下。 源自北方的隋朝跟北魏之間,有一段北方的分裂期。先是分裂為東西魏,繼而各自被篡,成立了北齊與北周。 自從北魏孝文帝過世,北魏的情況江河日下。最關鍵性的,就是引發北方全境叛亂的「六鎮之亂」。 大亂起,英雄也隨之登場。 地方大族,將要尋找新的投資對象。 失敗。
Thumbnail
北魏高祖孝文帝,名拓跋宏。 是北魏的第七個皇帝。 不過其中有一個只當了半年的無號廢帝,以及一個沒當上皇帝卻有廟號的太子就是了。 孝文帝於西元471年即位,時為太后與太上皇帝並立。 年僅五歲的阿宏,不過就是個擺飾。 南北政局各有紛亂。 所以,退位。 當時人們都說,他是被馮太后給殺掉的。 掌握不到的。
Thumbnail
北魏高祖孝文帝,名拓跋宏。 是北魏的第七個皇帝。 不過其中有一個只當了半年的無號廢帝,以及一個沒當上皇帝卻有廟號的太子就是了。 孝文帝於西元471年即位,時為太后與太上皇帝並立。 年僅五歲的阿宏,不過就是個擺飾。 南北政局各有紛亂。 所以,退位。 當時人們都說,他是被馮太后給殺掉的。 掌握不到的。
Thumbnail
北齊昏君數高緯, 亡國在即不知悔; 兵臨城下無所謂, 寵姬更請殺一圍. 南北朝時, 北方以北魏為主, 大致還算安定; 南方則是東晉、宋、齊、梁、陳, 也還勉強算是平靜.北魏原來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 接近草原地帶, 北方的柔然經常擾邊, 因此從道武帝以來, 就不停的攻伐柔然, 並且在沿邊地帶
Thumbnail
北齊昏君數高緯, 亡國在即不知悔; 兵臨城下無所謂, 寵姬更請殺一圍. 南北朝時, 北方以北魏為主, 大致還算安定; 南方則是東晉、宋、齊、梁、陳, 也還勉強算是平靜.北魏原來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 接近草原地帶, 北方的柔然經常擾邊, 因此從道武帝以來, 就不停的攻伐柔然, 並且在沿邊地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