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跟著阿婆抱墩,世界僅有的澎湖百年漁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六月的午後,艷陽高照,拖著預備裝漁獲的籃子,我跟著阿英嬤走在潮間帶的海面上,尋找等等要抱的墩。

raw-image

抱墩,是澎湖特有的古早漁法之一。所謂的「墩」,是用石塊在潮間帶堆起的石堆(也叫石屋),由於這樣的石堆會成為許多底棲性魚類在漲潮時進入棲息並躲避敵害的場所,因此當海水退潮時,漁民就可以前往潮間帶將石墩一塊塊拆掉,同時用魚網圍住石墩捕獲魚群,而搬開的石塊就順勢在一旁堆成新的石墩。

由於佈網的動作很像將石墩整個抱住,因此被俗稱為「抱墩」。

目前澎湖規模最大的墩群,落在岐頭到赤崁一帶,那天阿英嬤一邊循著記憶找自己堆的墩,一邊自豪地說崎頭這一帶的墩幾乎都是她堆的,大概有300座!我驚訝於這個數量,但她的態度卻輕描淡寫:「啊當年就靠這些吃飯啊~」

在海水中走了大約10來分鐘,阿英嬤終於停下來,身旁的水面下有一抹淺淺的陰影,近看發現是由好幾塊玄武岩與咾咕石疊起的石堆,這就是「墩」了!按照阿英嬤的指揮,把漁網圍在石墩旁,再一塊塊把石頭搬出網外,每顆石頭都大約有一塊磚頭的份量,搬了幾十塊後雙手開始有費力的感覺,不禁問阿英嬤,以前她都是自己搬的嗎?

「喔對啊~我那時候力氣很大呢!」自信的語氣,讓我不禁想像當年的她若對小孩發起脾氣,打起人來會不會特別慘烈?

搬完石塊,慢慢將漁網收起至水面,開始感覺到魚群在網裡掙扎,阿英嬤拉開網子,逐一掏出還長不夠大的魚隻丟回海裡,俐落的動作不禁讓人省思,為何以前的人生活遠比現在困苦,但卻比現代人更懂得與自然共存?我們的貪婪究竟是何時被啟發的?

那天下午總共拆了3個墩,除了作為主要目標的玳帽石斑外,還有海參、螃蟹以及極其兇猛且滑膩的海鰻,聽阿英嬤說如果不小心被咬到,牠嘴裡的倒鉤牙在掙扎時扯出的撕裂傷,不僅會讓海水會瞬間翻紅,傷口血肉模糊的程度甚至需要動用到針線縫合才能處理。

回程時,阿英嬤說現在她每天退潮時還是會來顧這些墩,因為總會有馬公或赤崁來偷魚的外地人,「我都知道我的墩在哪裡,如果有人在水裡走一走,停在我的墩旁邊然後彎腰,我就知道他是來偷的,我就大聲罵他!」或許是講到了心裡的惦記,阿英嬤的說話起了些淡淡的情緒,叨念著因為大量捕撈而比當年少了很多的漁獲,以及年輕人都去本島(台灣)工作賺錢的現況,已經沒有人會來學抱墩了,等自己做不動或走了,這些墩在持續的人為偷拆或劇烈天氣損壞下,就會逐漸消失在歲月裡。

但既然覺得前景無望,為什麼還要守著這些墩?

「毋甘啦……」

望著在自己一手一腳下慢慢堆起,花了50年歲月照顧,養活了一家老小幾代人的300多座石墩,阿英嬤發出了一句悠遠的感嘆,或許她放不下的不是這些石墩下的漁獲,而是自己用一輩子投入的回憶吧。

raw-image

不過在離開崎頭的海灘前,看到有個壯年漢子正一邊往另一區的石墩罩下漁網,一邊跟同行的家人叨唸:

『這座不知道阿姑撿過沒?』
『喔~好累喔!哪有阿姑說得那麼簡單……』

聽著他的埋怨,心裡反而生起一份希望,或許這些墩,這套充滿古早智慧,代表澎湖先人面對大海與土地的漁法,仍有繼續保留而傳承至未來的機會。

「毋甘啦……」阿英嬤那一聲發自內心的牽掛,成為我這趟旅程最深刻的記憶。

※ 歡迎追蹤IG:Jed08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剛從澎湖回台,有到歧頭的潮間帶體驗抱墩,先民的智慧很值得傳承,只是這年代有意願的人應該不多,期待有轉型的機會守護這個古老的智慧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林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己規劃的澎湖五天四夜行程,四個晚上入住喜來登及澎澄兩間飯店,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自己規劃的澎湖五天四夜行程,四個晚上入住喜來登及澎澄兩間飯店,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臺灣東北角的馬崗,是百年石頭村海洋聚落,依海而生的海男海女,隨著潮汐度日。沿著美麗的潮間帶,潛水的海女下海採集九孔鮑魚,站山的海女採集海石花、海藻、海螺與鮮蚵。海男則依照海象出海捕魚。 馬崗也是個貓村,先前隨著臺劇華燈初上中花子的老家而引起注意。 馬崗風潮藝術季,共同創作彩繪讓漁村有不同的色彩。
Thumbnail
臺灣東北角的馬崗,是百年石頭村海洋聚落,依海而生的海男海女,隨著潮汐度日。沿著美麗的潮間帶,潛水的海女下海採集九孔鮑魚,站山的海女採集海石花、海藻、海螺與鮮蚵。海男則依照海象出海捕魚。 馬崗也是個貓村,先前隨著臺劇華燈初上中花子的老家而引起注意。 馬崗風潮藝術季,共同創作彩繪讓漁村有不同的色彩。
Thumbnail
澎湖的菜宅長什麼樣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不了解菜宅,不要說你已經走遍澎湖~澎湖的菜宅,充滿老人家生活的智慧與愛。
Thumbnail
澎湖的菜宅長什麼樣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不了解菜宅,不要說你已經走遍澎湖~澎湖的菜宅,充滿老人家生活的智慧與愛。
Thumbnail
上次說到郁永河搭舢舨離開大船,登陸澎湖馬祖澳。 馬祖媽祖,理論上應該是上媽宮啦,現在就是馬公,神秘的循環。 澎湖從那年代起,就是個鳥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啥叫兔子不拉屎?兔子沒飯吃自然不拉屎。過去澎湖是長不出什麼草木的,不過你現在去就綠油油了。
Thumbnail
上次說到郁永河搭舢舨離開大船,登陸澎湖馬祖澳。 馬祖媽祖,理論上應該是上媽宮啦,現在就是馬公,神秘的循環。 澎湖從那年代起,就是個鳥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啥叫兔子不拉屎?兔子沒飯吃自然不拉屎。過去澎湖是長不出什麼草木的,不過你現在去就綠油油了。
Thumbnail
第一次帶堡包們到澎湖,我們捨棄了水上活動與跳島行程,只想好好地攻略本島,因為澎湖太美,光是本島四天三夜根本玩不完啊~不只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逛了老街古厝、博物館、水族館、澎湖最大共融式公園、釣魚抓螃蟹,最酷的是在奎壁山觀賞合海的過程,一邊看一邊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Thumbnail
第一次帶堡包們到澎湖,我們捨棄了水上活動與跳島行程,只想好好地攻略本島,因為澎湖太美,光是本島四天三夜根本玩不完啊~不只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逛了老街古厝、博物館、水族館、澎湖最大共融式公園、釣魚抓螃蟹,最酷的是在奎壁山觀賞合海的過程,一邊看一邊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Thumbnail
六月的午後,艷陽高照,拖著預備裝漁獲的籃子,我跟著阿英嬤走在潮間帶的海面上,尋找等等要抱的墩,目前澎湖規模最大的墩群,落在岐頭到赤崁一帶,那天阿英嬤一邊循著記憶找自己堆的墩,一邊自豪地說崎頭這一帶大概有300座墩,幾乎都是她堆的……
Thumbnail
六月的午後,艷陽高照,拖著預備裝漁獲的籃子,我跟著阿英嬤走在潮間帶的海面上,尋找等等要抱的墩,目前澎湖規模最大的墩群,落在岐頭到赤崁一帶,那天阿英嬤一邊循著記憶找自己堆的墩,一邊自豪地說崎頭這一帶大概有300座墩,幾乎都是她堆的……
Thumbnail
關於第一次到訪湖西鄉。
Thumbnail
關於第一次到訪湖西鄉。
Thumbnail
許厝港濕地捕鰻苗的地景倒是有一點很特別,就是插在海裡的鰻苗架。剛開始的我也不明所以,甚至可能有些人會說,這些棚架會阻礙拍照,不過那些不好看的東西,才藏有「一種悲傷的失落視域」:它是富有歷史的、人文的,而且快消失了。據說現在還活躍的捕鰻人只有百餘位,正在使用的鰻苗架也不多了,但是階梯式的設計極具智慧。
Thumbnail
許厝港濕地捕鰻苗的地景倒是有一點很特別,就是插在海裡的鰻苗架。剛開始的我也不明所以,甚至可能有些人會說,這些棚架會阻礙拍照,不過那些不好看的東西,才藏有「一種悲傷的失落視域」:它是富有歷史的、人文的,而且快消失了。據說現在還活躍的捕鰻人只有百餘位,正在使用的鰻苗架也不多了,但是階梯式的設計極具智慧。
Thumbnail
 原本只是單純想把故鄉的美分享而已,當我再次登入臉書時,卻見留言熱烈,紛紛在問是何處之景,而不待我回答,已有明眼人自動答覆,並討論起來;心知,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許所謂的秘境、私房景點,只要稍作曝光,很快就會眾人皆知,再也清淨不了了。 總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壓擠出些許的空間,飛回這個島嶼,不管天人菊
Thumbnail
 原本只是單純想把故鄉的美分享而已,當我再次登入臉書時,卻見留言熱烈,紛紛在問是何處之景,而不待我回答,已有明眼人自動答覆,並討論起來;心知,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許所謂的秘境、私房景點,只要稍作曝光,很快就會眾人皆知,再也清淨不了了。 總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壓擠出些許的空間,飛回這個島嶼,不管天人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