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圖》

《縫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一張照片不夠大,那就多拍幾張吧。

縫圖是一種後製技巧。妳能透過這項技巧,將視點相同的多張照片縫成一張。假使手邊的鏡頭視角不夠廣,無法將想要拍攝的主題全部納入,多拍幾張,將主題納入,再丟入後製軟體縫圖,問題就能輕鬆解決。

執行上也相當容易。只要確保拍攝時,第一張照片的透視是正確的,其他張則是接近正確,最後丟入後製軟體,讓軟體自行拼湊縫合即可。縫圖的程序很吃電腦資源,假使硬體不夠好,跑縫圖可能要花上好一段時間,且其他程式都會卡頓,妳只能雙手叉腰,等待程序跑完。硬體夠好就不用擔心了,都是兩三分鐘的事。

縫圖的好處是它能保留使用鏡頭的特性,如標準鏡貼近人眼的視角,縫圖後依舊留存。前提是,用得謹慎的話。

使用縫圖時,要特別留意畫面裡會移動的元素。起伏的枝葉,流動的水紋,隨風搖擺的電線,這些移動的元素會造成自動縫圖失敗,要靠手動慢慢修,工時很長又很細,完全不划算。懂得辨別何種場景適用縫圖的技巧相當重要,可以節省時間。

想要一機一鏡解決大部分的場景拍攝,縫圖無疑是一項實用的技巧。就算縫出來的圖檔案偏大,能夠留下一張好照片,也是挺值得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從七星潭的南端沿著步道續行,迂迴上了瞭望台,在抵達四八高地前折返,只因為沒帶水喝。
旱災是一種曠日費時的衰亡。它不似地震海嘯迫切,也不如戰禍吸睛。它像是一道不起眼的裂痕,以極緩慢的速度,一點一滴地改變原有的地貌。
藍堤,藍色河堤,聽起來像是法國河岸的某個小鎮,一抹憂鬱的藍色貫穿了整座城鎮。 事實上,藍堤確實座落在一座小河旁,只是長年乾旱,導致溪水銳減,河床暴露,村民的飲水需求無法仰賴這條近乎乾涸的小河,而要政府每日運水供應。
當我拿起相機,才發現,家鄉如我竟如此陌生。 記下家鄉的模樣,是促使我學習攝影的主要動機。當年我躊躇了幾個月,用好不容易攢下的錢,買了一台相機和鏡頭,為得就是哪天返回養我長大的南非時,我能夠用影像寫下這些影響我深遠的人和地方。
三十多年前,在一座海島的度假村裡,深夜裡我睡不著,和父親一起去看電影。當時年幼的我還不知道,男女主角在電影開頭坐在一起捏陶的那一幕,將會成為未來數十年人們心目中的經典畫面。 那是我對於陶藝的最初印象。
這是一本客家刊物的拍攝,拍攝的人與空間都和客家有所關聯。這份案件相當臨時,很多資料很晚才到手,我也是出發前夕才在釐清內容和敲定行程。 歷經一夜無眠,凌晨五點半,我驅車南下到瑞穗,七點整,在瑞穗牧場門口和送報大姐碰頭。
我從七星潭的南端沿著步道續行,迂迴上了瞭望台,在抵達四八高地前折返,只因為沒帶水喝。
旱災是一種曠日費時的衰亡。它不似地震海嘯迫切,也不如戰禍吸睛。它像是一道不起眼的裂痕,以極緩慢的速度,一點一滴地改變原有的地貌。
藍堤,藍色河堤,聽起來像是法國河岸的某個小鎮,一抹憂鬱的藍色貫穿了整座城鎮。 事實上,藍堤確實座落在一座小河旁,只是長年乾旱,導致溪水銳減,河床暴露,村民的飲水需求無法仰賴這條近乎乾涸的小河,而要政府每日運水供應。
當我拿起相機,才發現,家鄉如我竟如此陌生。 記下家鄉的模樣,是促使我學習攝影的主要動機。當年我躊躇了幾個月,用好不容易攢下的錢,買了一台相機和鏡頭,為得就是哪天返回養我長大的南非時,我能夠用影像寫下這些影響我深遠的人和地方。
三十多年前,在一座海島的度假村裡,深夜裡我睡不著,和父親一起去看電影。當時年幼的我還不知道,男女主角在電影開頭坐在一起捏陶的那一幕,將會成為未來數十年人們心目中的經典畫面。 那是我對於陶藝的最初印象。
這是一本客家刊物的拍攝,拍攝的人與空間都和客家有所關聯。這份案件相當臨時,很多資料很晚才到手,我也是出發前夕才在釐清內容和敲定行程。 歷經一夜無眠,凌晨五點半,我驅車南下到瑞穗,七點整,在瑞穗牧場門口和送報大姐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