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後, 蔣介石發表廬山講話, 表明一致抗日 (網絡圖片)
究竟是八年抗戰,還是十四年抗戰。當中有史學的討論。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有計劃地入侵中國,七七事變是戰事的延續,一脈相承,於是有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另一方面,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戰爭,七七事變代表日本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國共也確定合作抗戰,於是有八年抗戰的說法。
不過,這不是單純的學術討論,更是政治表態。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採取安內攘外的政策,因此十四年抗戰,正好配合中共是抗戰的中流砥柱的說法。七七事變後,日本全面入侵,國共合力抗敵,因此八年抗戰,正好配合國民政府肩負指揮全國抗日的角色。
十四年抗戰或八年抗戰,或許是研讀心得,或許是政治論述,最終或許是個人的選擇。另一個關於抗日戰爭的議題,「為甚麼中國在抗戰中取得最終勝利」,是另一個有豐富討論空間的話題,如果沒有被政治立場綑綁,你會發現,每個因素都有其重要作用,但又仿似沒有某一個因素有足夠的說服力。
原因一,國民團結。在國破家亡的威脅下,國民鬥志激昂,同仇敵愾。這種團結不限於老百姓,更重要是國共兩黨放下長期對峙,集中力量抗日。西安事變後,中共表達「共赴國難」,國民政府採取「聯共抗日」,反映了國民對抗日的上下一心。這種士氣不是空談,在兩國實力懸殊下,中國仍然多次痛撃日軍,粉碎其「三個月亡華」的誑語。
原因二,策略得宜。從國民政府的角度,採取持久戰的戰略,先以「空間換時間」,鞏固後方以便長期作戰,待機反攻,又在正面戰場對日軍進行消耗戰。從中共的角度,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進行遊撃戰,牽制日軍,令華北華南的日軍腹背受敵。日軍因戰事拖延,不但「速戰速決」,「以戰養戰」等策略未達預期效果,更漸呈資源不足。
原因三,地理因素。中國東部為平地,西部為山區,日軍的機械化軍備,在東部迅速取得絕對優勢,迅速佔據了大幅中國領土,但至西部戰事,易守難攻,日軍的機械化裝置未能佔據優勢,同時泥足深陷,大量日軍困於中國戰場,令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未遇重大阻力。
原因四,盟軍支援。中國獨力苦戰多年,至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國際形勢隨之改變。中國得到美國的物資與軍備支援,提升戰鬥力,中國逐漸扭轉劣勢。而且與英美結盟,蔣介石成為中國戰區統帥,提升志氣。當然,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是結束戰事的關鍵。
關於抗戰勝利的討論,其中一個討論空間,就是有沒有誇大美國的角色。美國先後投下兩個原子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國共兩軍也隨之處理受降問題,這是客觀史事。單靠苦撐,何時走到戰勝一刻,是一個難以準確回應的疑問。為了高舉民族尊嚴,而輕視甚至否定美國在結束戰爭的關鍵作用,實在狹隘。
如果勝利只是投下原子彈的結果,輕視中國本身的努力,甚至把中國國民描寫成只等待拯救的可憐人,又似乎走到另一種極端。正如前文所述,中國成功牽制日軍,日軍不但未能取勝,更傾盡全國資源,疲態漸露。抗戰後期,日軍陷於中國戰場,讓美國順利推進,這也確是中國的功勞。
抗戰勝利的探討是一個有趣的思考題,正因為沒有一個佔據絕對優勢的原因,在尊重史實的前題下,我們可以建構屬於我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