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拜集臆説|詩人難言的隱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中國古典詩不乏「詠懷」、「感遇」之類的題材,巧妙傳述詩人難言的隱衷;就連「遊仙」、「詠史」之類的作品,也都是藉由神話、史傳迂迴傳述「獨特的人生經歷」與「難言又不能不言」的情境感受;甚至於連「無題詩」也並非無題,「飲酒詩」並不單單寫酒,而是傳述人生情境感受和獨特的體驗。
陶淵明在〈飲酒詩〉序文說道:「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昭明太子蕭統在〈陶淵明集序〉顯然看出玄機,說道:「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焉。」其實,絕大多數涉及飲酒的詩無不如此。寫作的用意無他,都在排解詩人的寂寥、苦悶、困頓,並巧妙傳述他對人生獨到的洞察。
如果從這個視角來閱讀奧瑪.開儼(Omar Khayyam)《魯拜集》第12首,就可以很有感:
只要一卷詩,一壺酒,一塊麵包,
妳唱著歌同我在樹下逍遙,
雖然周遭是一片荒野––
啊!樂園也不比這荒野好!

 為什麼「樂園也不比這荒野好」?因為詩人身旁有傾聽的人!有她在身邊坐著,在原野中唱著,就算不能真正進入詩人的內心,總比「獨坐花間,與月對飲」的李白更能紓解寂寥。我們也許永遠無法了解李白為什麼會說出:「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但我們知道他肯定經歷很多難言的處境,以致看破了一些人情世態。奧瑪.開儼(Omar Khayyam) 在《魯拜集》第13首也如此說:
有人為了現世的榮華,有人
巴巴期待著他生天堂的來臨:
啊!領取今宵,明朝不用你計較,
遙遠的鼓聲,虛無縹緲何足聞!

 世上的榮華,何其誘人;來世的福樂,卻只能巴望。既然現世的權勢、榮耀,與己無緣,來世天堂之福樂,又未必能達,詩人奧瑪.開儼(Omar Khayyam)表現出一種及時行樂的人生價值觀:那就認取今宵,休去計較虛無縹緲的「鼓聲」!
奧瑪.開儼(Omar Khayyam)的生平行實資料流傳甚少,究竟他在世的時候,有過怎樣的際遇已不得而知,但是我們讀他的詩,仍然可以看到他真實面對人生,誠懇說出他應對的態度。這比起某些心靈導師不斷地描畫虛無縹緲的、人生的化境,然而,他自己一點也達不到;相較之下,奧瑪.開儼可就誠懇得多了。
avatar-img
6.2K會員
674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時光易逝,剎那剎那間流過你的指尖。當年孔子在川上,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的感慨;漢武帝行幸河東,渡過汾河時,原先非常歡樂的,一時之間竟產生:「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的感傷(見其《秋風辭》)。敏感而浪漫的詩人奧瑪.開儼(Omar Khayyam)也有如是的感嘆。
生命中最大的幸福是與至高者(神)晤面,因為祂是至高者。對於進香客(朝聖者)而言,或多或少懷著這樣的期盼:朝聖的目的是為了與至高者晤面,藉以獲致更多的神啟、得到更大的庇佑。然而,當廟堂中都已準備妥當了,千里迢迢來到聖地的人,因著病酒,貽誤時機,不能及時進入廟堂參與聖典,豈非憾事一樁?
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是宋.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名言。後來也用「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別有用心。其實你如看完全文,會發現歐陽修〈醉翁亭記〉還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才是全文真正的重點。 同樣的,在研讀波斯詩人奧瑪.開儼的《魯拜集》(狂酒歌)也如此..
生存競爭是普世存在的現象,不管你處在社會哪個階層,「優勝」總是令人羨慕,而「劣敗」總是令人非常之傷感、相當之遺憾。如果你是一個機關行號、或者組織機構的首長,你當然不希望被下屬比下去,若不幸身為主管的表現不如下屬,那種遺恨感,會更加強烈一等。
「德不配位」,使我聯想到「彼得原理」。衆所皆知,管理學家勞倫斯. 彼得曾在1969年出版一本同名的書《彼得原理》。提到在組織或者企業等級制度當中,人們會因為某些特質或技能,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高階位置。最後這個人會變成障礙,影響到這個組織或企業的發展。
數位時代大家普遍使用智慧型手機傳達訊息,一般來說已不太有人還使用手寫書信來傳情達意。我們仰賴各種即時通訊、視訊軟體或電子郵件,而且別無他法。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嫻熟語言文字的使用,難免對投出的蘋果理解成彈珠,一旦措詞不當,反而毀壞了友誼。
時光易逝,剎那剎那間流過你的指尖。當年孔子在川上,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的感慨;漢武帝行幸河東,渡過汾河時,原先非常歡樂的,一時之間竟產生:「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的感傷(見其《秋風辭》)。敏感而浪漫的詩人奧瑪.開儼(Omar Khayyam)也有如是的感嘆。
生命中最大的幸福是與至高者(神)晤面,因為祂是至高者。對於進香客(朝聖者)而言,或多或少懷著這樣的期盼:朝聖的目的是為了與至高者晤面,藉以獲致更多的神啟、得到更大的庇佑。然而,當廟堂中都已準備妥當了,千里迢迢來到聖地的人,因著病酒,貽誤時機,不能及時進入廟堂參與聖典,豈非憾事一樁?
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是宋.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名言。後來也用「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別有用心。其實你如看完全文,會發現歐陽修〈醉翁亭記〉還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才是全文真正的重點。 同樣的,在研讀波斯詩人奧瑪.開儼的《魯拜集》(狂酒歌)也如此..
生存競爭是普世存在的現象,不管你處在社會哪個階層,「優勝」總是令人羨慕,而「劣敗」總是令人非常之傷感、相當之遺憾。如果你是一個機關行號、或者組織機構的首長,你當然不希望被下屬比下去,若不幸身為主管的表現不如下屬,那種遺恨感,會更加強烈一等。
「德不配位」,使我聯想到「彼得原理」。衆所皆知,管理學家勞倫斯. 彼得曾在1969年出版一本同名的書《彼得原理》。提到在組織或者企業等級制度當中,人們會因為某些特質或技能,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高階位置。最後這個人會變成障礙,影響到這個組織或企業的發展。
數位時代大家普遍使用智慧型手機傳達訊息,一般來說已不太有人還使用手寫書信來傳情達意。我們仰賴各種即時通訊、視訊軟體或電子郵件,而且別無他法。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嫻熟語言文字的使用,難免對投出的蘋果理解成彈珠,一旦措詞不當,反而毀壞了友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歌名: 天涯莫問(或莫問天涯) 歌詞: 舞罷 霓裳羽衣 復唱 楊柳新曲 紅泥爐 醅 新綠螘 夜光杯 飲 曲阿酒 請君攜竹杖 踏月赴約期 抱琴引酌 菊枝作籌 不醉不罷休
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裡聲。 前言 看葉嘉瑩講述詩詞,才稍能領悟到不同詞人透過漫不經心,未曾蓄意去表達的詞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格局,例如北宋初期的幾位詩人。因為詞在剛開始萌芽發展時,只是歌筵酒席間傳唱的歌詞,一直不能入大雅之堂,也尚未受到文人的重視,因此在詞慢慢轉入文人之手,做為發抒自己感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送別友人時所作。詩中,作者通過對友人送別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前兩句直接點明送別的場景和主題。接下來兩句,作者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和原因。友人因為在官場上不得意,所以
Thumbnail
長安市上酒家眠,射唐朝詩人名。 小強一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不是因為他多會猜燈謎,而是他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題目。 這句詩來自唐朝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節錄「詠李白」的四句: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商」店中神「隱」不離開,所以謎底是「李商隱」。
Thumbnail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詩人借酒澆愁,在花間獨自飲酒,無人相伴。他舉杯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是其著名的田園詩之一。詩人雖然隱居田園,但卻能心境自在,不受世俗的喧囂影響。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歌名: 天涯莫問(或莫問天涯) 歌詞: 舞罷 霓裳羽衣 復唱 楊柳新曲 紅泥爐 醅 新綠螘 夜光杯 飲 曲阿酒 請君攜竹杖 踏月赴約期 抱琴引酌 菊枝作籌 不醉不罷休
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裡聲。 前言 看葉嘉瑩講述詩詞,才稍能領悟到不同詞人透過漫不經心,未曾蓄意去表達的詞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格局,例如北宋初期的幾位詩人。因為詞在剛開始萌芽發展時,只是歌筵酒席間傳唱的歌詞,一直不能入大雅之堂,也尚未受到文人的重視,因此在詞慢慢轉入文人之手,做為發抒自己感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終南山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詩人下山歸途所見的景色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情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送別友人時所作。詩中,作者通過對友人送別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前兩句直接點明送別的場景和主題。接下來兩句,作者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和原因。友人因為在官場上不得意,所以
Thumbnail
長安市上酒家眠,射唐朝詩人名。 小強一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不是因為他多會猜燈謎,而是他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題目。 這句詩來自唐朝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節錄「詠李白」的四句: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商」店中神「隱」不離開,所以謎底是「李商隱」。
Thumbnail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詩人借酒澆愁,在花間獨自飲酒,無人相伴。他舉杯
Thumbnail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和友人在終南山上共度一夜的愉快經歷
Thumbnail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是其著名的田園詩之一。詩人雖然隱居田園,但卻能心境自在,不受世俗的喧囂影響。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