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去內在幫你更精準定位主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說結論,你的主角,與故事無關。

我說的你的主角,指的是內在身分。

當我們設想主角時,需要思考身分職業與動機,再將之分為外在與內在。

在人類認知界限裡,外在是主角為了滿足內在追求而驅動的外殼,以職業或身分去界定,人類不一定實際體驗過,但是可以理解;內在無非愛恨情仇與層次需求,只要是人類都能理解,只差異在心智年齡。

而一句話說故事的邏輯裡,不講內在。


請想像這個小故事:

你為了買東西而去超市,閒逛時看到一個商品,上面的圖案吸引了你的注意,那是新出的零嘴嗎?好奇的拿起來正面看看反面看看,盯著盒面上的介紹,試著想像一下會是什麼味道,思慮再三怕會被包裝給騙了,所以你不斷的看著說明確認與心中想像的差異應該不大,除了它號稱的新口感或新口味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最後再確認一下價格後,決定嘗試一下放進提籃裡。


在這段想像裡,你有曾試想過零嘴的心情嗎?你沒有。

誰會在乎零嘴的心情?包裝如果沒辦法吸引人購買,這零嘴連存在的價值都沒有了。

同樣道理,誰會在乎主角的心情?如果故事不吸引人,誰還在乎主角有愛恨情仇?

有人說主角的愛恨情仇是用來共鳴,說實話,有國仇家恨真情深愛的天選之人應該沒有時間看電影聽故事。

我想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主角們可能不想再體驗同樣的遭遇。

不要去寫主角的內在,在觀眾還未理解你的故事在講什麼之前。

主角的內在係為了建立動機與成長弧線,這兩點都是買票後才看的到。


因此,在一句話說完故事裡,我們只寫外在,為此你需要精準定位主角的身分職業,以達到產生類型與預測的效果。

舉例:當主角身分是媽媽或是爸爸時,就會產生一個對應者的身分叫做孩子,以及歸屬層次需求。爸爸媽媽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如果是寫爸爸,觀眾可以預測到是為了孩子。

當作者思考主角是誰,必須同時思考對應者,接著會產生為什麼,然後建立一個層次需求。

誰、對應者、為什麼、層次需求,結合起來幫助作者穩固主角,確認主角是"誰"。

接下來我會在一句話裡加上隱藏的第四點:為什麼


套用全面啟動的模式但是將主角變更以幫助說明:

這是原本的一句話,加了隱藏第4點為什麼:

  1. 誰:商業間諜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完成商人的委託—獲得尊重層次需求

這是一個科幻犯罪故事

商業間諜的對應者商人,為了完成商人的委託

這是將誰換成爸爸的版本:

  1. 誰:爸爸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孩子—獲得歸屬層次需求

變成一個科幻親情故事

爸爸的對應者是孩子,為了完成孩子的要求

有看過全面啟動的人可以知道,其實主角有多重身分職業,商業間諜、賊頭、夢境機器操作者、丈夫、爸爸


使用拆片表看,在第1章第5節與第7節的時候,主角有個爸爸的身分被揭露,他做這一切是為了回家當爸爸,主角的內在動機到這裡介紹完畢。

raw-image


以正常故事時間來算,已經是21分鐘之後(全面啟動全片達140分鐘之多,因此有遞延),而故事裡主角是誰,你只有12分鐘(片長90分)到15分鐘(片長120分)可以介紹,光介紹主角與外在動機就時間緊促,實在不應該將前15分鐘的精華時間分給內在動機。會讓觀眾混淆主角是誰,以及主角行動的核心動機與利益。

如果全面啟動一開始就讓觀眾看到他是爸爸又是賊又是丈夫,只會產生混淆,無法理解主角是誰,以什麼身分,為了什麼在前進。


最後,把全面啟動的主角內在職業抽調,從爸爸換成媽媽,可以發現其實完全不影響一句話,甚至完全不影響故事本體,如果要讓故事簡化,將丈夫這層內在身分完全抽掉(當然會實質影響故事深度與長度),將主角的內在換成一個兒子,對應者變成父母,或換成情人,對應者變成主角的另一半,一句話說故事的根本性還是沒有改變,當然也不會影響到logline。

  1. 誰:商業間諜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完成商人的委託—獲得尊重層次需求

這依舊是一個科幻犯罪故事


請在思考故事的時候分清楚內外在,並且不要讓內在去影響到外在的故事,在觀眾對故事感興趣之前,不會有人在乎主角內在有多脆弱。


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助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mega的編劇學習心得
4會員
52內容數
這裡寫的是個人多年來對於故事如何編寫的心得。
2025/04/22
本文探討故事創作中主角動力的來源,指出壓力並非有效的動力來源,應以主角內在的自私慾望為基礎,並最終透過自我犧牲展現故事的核心精神。文中以Netflix電影《i人質危機》和《鬼才之道》為例,說明使用壓力作為動力會導致結局可預測、缺乏轉折和層次感等問題。
2025/04/22
本文探討故事創作中主角動力的來源,指出壓力並非有效的動力來源,應以主角內在的自私慾望為基礎,並最終透過自我犧牲展現故事的核心精神。文中以Netflix電影《i人質危機》和《鬼才之道》為例,說明使用壓力作為動力會導致結局可預測、缺乏轉折和層次感等問題。
2025/04/17
這篇文章討論故事構型的重要性,並以電影《全面啟動》為例,說明如何利用「主角+(獲得或逃離)目標+阻礙+解決行為+憑什麼」的公式,建構一個完整且具吸引力的故事。文章強調「憑什麼」是故事創意的核心,決定了故事的類型、畫面、行動和整體風格。
2025/04/17
這篇文章討論故事構型的重要性,並以電影《全面啟動》為例,說明如何利用「主角+(獲得或逃離)目標+阻礙+解決行為+憑什麼」的公式,建構一個完整且具吸引力的故事。文章強調「憑什麼」是故事創意的核心,決定了故事的類型、畫面、行動和整體風格。
2025/04/05
主角不反應危機 近期看完了鬼才之道,深覺台片總有這個問題,因此寫出這篇,希望能幫到現在陸續又開始參賽的各位。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主角不要總是它X的反應世界的危機。 這真的每次看到就是翻白眼,身為主角不去追求完成自己的夢想,整天擔心危險,不會有觀眾喜歡一個被危機踢著屁股跑的消極主角。 請設計一
Thumbnail
2025/04/05
主角不反應危機 近期看完了鬼才之道,深覺台片總有這個問題,因此寫出這篇,希望能幫到現在陸續又開始參賽的各位。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主角不要總是它X的反應世界的危機。 這真的每次看到就是翻白眼,身為主角不去追求完成自己的夢想,整天擔心危險,不會有觀眾喜歡一個被危機踢著屁股跑的消極主角。 請設計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沒有詳細描述劇情,只有提供人物設定、還有劇情目標,要求GPT去設計劇情 》第一輪產出測試
Thumbnail
沒有詳細描述劇情,只有提供人物設定、還有劇情目標,要求GPT去設計劇情 》第一輪產出測試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Logline是故事的簡要描述,可以幫助你收斂故事的核心元素,避免貪多,免除背景帶來的雜訊,避免過度依賴華麗詞藻汙染故事,以及方便生成劇情大綱。本文將分享如何編寫一個吸引人的Logline以及其重要性。
Thumbnail
Logline是故事的簡要描述,可以幫助你收斂故事的核心元素,避免貪多,免除背景帶來的雜訊,避免過度依賴華麗詞藻汙染故事,以及方便生成劇情大綱。本文將分享如何編寫一個吸引人的Logline以及其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我的原創角色,有粗略的構想有關他的故事,不過感覺世界觀很大,也還沒有完整的故事想法。比較明確的想法就只有設定他是故事裡的男主角,還有他的個性和身世,以及這個故事的書名等。
Thumbnail
  這是我的原創角色,有粗略的構想有關他的故事,不過感覺世界觀很大,也還沒有完整的故事想法。比較明確的想法就只有設定他是故事裡的男主角,還有他的個性和身世,以及這個故事的書名等。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
Thumbnail
  你喜歡的角色有哪些?   你知道為什麼你能被他們觸動嗎?   你希望筆下的人物能觸人心弦嗎——   那麼這篇文章提到的內容,便是你一定要會的基礎。
Thumbnail
  你喜歡的角色有哪些?   你知道為什麼你能被他們觸動嗎?   你希望筆下的人物能觸人心弦嗎——   那麼這篇文章提到的內容,便是你一定要會的基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