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合約?還是負債?摻在一起做成瀨尿牛丸?你搞得我好亂啊!|銀行家PaP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合約負債

你會很好奇什麼叫合約負債嗎?簽合約不是都為了賺錢嗎?為什麼簽了合約反而讓我出現負債呢?

那我們就不囉嗦,先來看一下PaPa的真實故事吧!

我的真實故事

PaPa時不時會去當「講師」以及「職涯諮詢師」。

身為講師的時候,常常是接大專院校,或是政府單位的案子,去講一些投資理財、職涯探索的講座;身為職涯諮詢師的時候,會接1對1的職涯諮詢。

通常從事這兩個工作的時候,邀請單位會先給我錢,然候我再提供服務。

尤其是1對1的職涯諮詢,PaPa我一定要先收到錢,因為經驗告訴我,事後收錢的話,來訪者都不會認真,但收了錢之後,雙方都認知到不是在玩假的,戰鬥值才會大增!

所以說啊,免費的常常才是最貴的,因為免費就不會認真看待,是很浪費彼此時間精力的毒藥啊!所以PaPa是「使用者付費」的支持者!

那你可能會問,那我的故事和財報有什麼關係?別急!PaPa馬上告訴你!

題外話:PaPa某次到基隆的一個圖書館開講座,實在被他們的行政效率嚇到,不但沒有事先給我錢,還讓我4催5請的拖了2個月才匯給我。另一個嚇到是講座當天,我覺得難得來到基隆,所以順便帶著家人去富基漁港吃海產,然後隔天新聞就爆出漁港店家偷天換日的新聞…

基隆不能對我好一點嗎?(哭)

所以「合約負債」是什麼?

PaPa這種先收錢的服務,就會紀錄在財報的「合約負債」裡面喔!

也許你在問了,為什麼要叫做「負債」咧?不是已經收了錢嗎?錢不是資產嗎?

那是因為PaPa已經收了錢,卻還沒付出我的身體與服務,就很像是「人情債」的概念啦,所以會計上就把它放在負債項目中囉。

合約負債在財報的位置

我們先來看圖一,合約負債就是紅框圈起來的地方,位於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負債之下:

raw-image

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上市櫃公司都會把合約負債很直白的show在資產負債表上,而是選擇塞在「其他流動負債」裡面(圖一的藍框),所以我們一定得去注意「其他」類的資產或負債(連結),也一定要看「附註」,不然就會錯過這些重要訊息。

像下圖二就是台積電財報的附註,這裡我們才看得明白,台積電是把合約負債放在「應付費用」以及「其他流動負債」這2個地方,也附帶說明了合約負債到底是什麼(圖二紅線處):

raw-image

再舉英業達的例子,附註裡對於合約負債的解釋,會比較容易明白一點(下圖三),紅線劃記處在說明,英業達完成「保固服務」之後,就會把合約負債轉登記到營業收入去了。

raw-image

財報分析重點

合約負債的重點,就是他會轉成營業收入,而且因為放在「流動」負債的關係,一年以內就要履行,所以一年之內就會變成營收,所以對於預估整年營收、盈餘,才會更加的準確,當然對於預估股票的甜甜價會有所幫助囉!

另外我們再看一下台積電的合約負債:

raw-image

2021年的合約負債達到台幣397.6億,和2020的137.8億相比,年成長率為189%,如果和2020年初的67.8億相比,累積成長了486%。

但是台泥2021年的合約負債(下圖),和2020比就衰退了72%,然後也沒有給附註讓我們看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感覺上就有差一點:

raw-image

不過我個人滿欣賞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的,因為我參加過很多次台泥的法說會,張董很少避諱去談各種敏感話題,甚至會先準備好敏感話題的相關資料,來坦蕩的面對投資人的提問,也比較沒有那種大佬的傲驕氣息。

結論

1. 「合約負債」本質並不是負債,而是預先得到的收入。

2. 「合約負債」可以視為領先指標,金額不斷成長,可視為產品與服務越搶手。

3. 財報裡面的附註真的很重要,呼籲大家要研讀。

今天講完「合約負債」這個主題,資產負債表上「流動」的部份會先告一個段落囉。下一篇文章開始,我又會帶大家回到「非流動」的部份。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來追蹤我的FB粉絲頁喔。

FB:銀行家PaP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銀行家PaPa的沙龍
404會員
39內容數
就是想說自由地分享我想分享的。 也許是財報分析、也許是職場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江湖規則有言:取色不取財,取財不取色。 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身為一個出來混的,還是老前輩的話遵守至今,大抵相安無事。是以我若沒對你「開口閉口都是錢」的話,你該知道我盯上了別的東西。 人際關係的底層邏輯就是利益 在職場上跟上司下屬同事的關係呢?是交易;
Thumbnail
江湖規則有言:取色不取財,取財不取色。 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身為一個出來混的,還是老前輩的話遵守至今,大抵相安無事。是以我若沒對你「開口閉口都是錢」的話,你該知道我盯上了別的東西。 人際關係的底層邏輯就是利益 在職場上跟上司下屬同事的關係呢?是交易;
Thumbnail
這兩天比較忙,所以分享了我的另一位療癒師的文章,結果大家看到上面的內容,迫不及待來詢問,於是我發現,大家似乎在看到收入的費用,沒看到前面所說的面對金錢課題的部分,所以我想針對這部分來打一篇關於金錢課題的部分......
Thumbnail
這兩天比較忙,所以分享了我的另一位療癒師的文章,結果大家看到上面的內容,迫不及待來詢問,於是我發現,大家似乎在看到收入的費用,沒看到前面所說的面對金錢課題的部分,所以我想針對這部分來打一篇關於金錢課題的部分......
Thumbnail
"這個不得報銷", 在申請公司費用時你的態度是怎樣? "只要可以的當然錙銖必較啊", "還是小錢還要花那麼多時間申請, 甚至被刁難, 算了吧!" 分享一個公司稽核的案例跟立場, 大家一起來思考公私分明的真諦吧!
Thumbnail
"這個不得報銷", 在申請公司費用時你的態度是怎樣? "只要可以的當然錙銖必較啊", "還是小錢還要花那麼多時間申請, 甚至被刁難, 算了吧!" 分享一個公司稽核的案例跟立場, 大家一起來思考公私分明的真諦吧!
Thumbnail
3歲小孩可以說話不算話。但生意人在稅局面前,可不容許你說變就變。
Thumbnail
3歲小孩可以說話不算話。但生意人在稅局面前,可不容許你說變就變。
Thumbnail
你會很好奇什麼叫合約負債嗎?簽合約不是都為了賺錢嗎?為什麼簽了合約反而讓我出現負債呢?
Thumbnail
你會很好奇什麼叫合約負債嗎?簽合約不是都為了賺錢嗎?為什麼簽了合約反而讓我出現負債呢?
Thumbnail
心裡已經把這事情當成茶餘飯後的冒險經歷故事的一個篇章,要一直計較下去,可能永遠無法釋懷了吧。
Thumbnail
心裡已經把這事情當成茶餘飯後的冒險經歷故事的一個篇章,要一直計較下去,可能永遠無法釋懷了吧。
Thumbnail
我給學長寫了一封很委婉的信,表達因購屋需要資金,麻煩學長把錢還給我,但一開始信都石沈大海,後來才收到回信說他現在沒有錢還,打電話給他也沒有用,我真的急了,再拜託他有多少先給我多少,我是債主卻都是我在求他,真的好無奈,更覺得自己當初太天真,若他有心賴帳,我是無憑無據完全沒輒的。
Thumbnail
我給學長寫了一封很委婉的信,表達因購屋需要資金,麻煩學長把錢還給我,但一開始信都石沈大海,後來才收到回信說他現在沒有錢還,打電話給他也沒有用,我真的急了,再拜託他有多少先給我多少,我是債主卻都是我在求他,真的好無奈,更覺得自己當初太天真,若他有心賴帳,我是無憑無據完全沒輒的。
Thumbnail
「我們在找編劇,有空可以聊聊。」每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語句,新手編劇可能都會血脈賁張、聖靈充滿,整個人變得異常興奮——「終於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了!」 然而開五次會,忙了半天,甚至還下筆寫了好幾千字,卻連合約的頁角都沒看到,而且「報酬」的事情始終隻字未提... 針對這個情況,我想來認真聊一下『談案子』。
Thumbnail
「我們在找編劇,有空可以聊聊。」每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語句,新手編劇可能都會血脈賁張、聖靈充滿,整個人變得異常興奮——「終於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了!」 然而開五次會,忙了半天,甚至還下筆寫了好幾千字,卻連合約的頁角都沒看到,而且「報酬」的事情始終隻字未提... 針對這個情況,我想來認真聊一下『談案子』。
Thumbnail
大多的理財文章都偏向以「投資」居多,畢竟這是大部分的人會有興趣的議題,甚至會期待能藉此「翻身」,但之所以熱衷投資的真正原因為何? 或許,被債務所逼也是可能的選項之一……
Thumbnail
大多的理財文章都偏向以「投資」居多,畢竟這是大部分的人會有興趣的議題,甚至會期待能藉此「翻身」,但之所以熱衷投資的真正原因為何? 或許,被債務所逼也是可能的選項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