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著眼前的機車
我開始幻想它走過多少地方
它走過山中的大橋
走過陰黑的墳墓
走過曲折的公路
走過明亮的沙灘
走過林邊小徑
走過長廊隧道
走過愛人的門前
走過失戀的情侶
走過母親的葬禮
走過醫院的急診
走過……
妳到底走過多少地方啊
那些地方是否曾為妳停留
在妳的後座留下痕跡
還是妳總加緊油門
飛逝而過
爾後才想起
錯過了多少美麗的風景
avatar-img
3會員
77內容數
詩,最自由也最限制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想問問聽眾,請問你們有出過車禍嗎,是什麼時候是開車,騎機車,還是走來路上被車子A了一下呢,幾乎大學生有機車的大概10個人都九個都有遇到車禍,尤其拿到機車以後,大部分都會去夜衝,時速起碼都是70起跳,自然的學校也會公布本月傷亡人數,新聞的報導總是層出不窮,   今天就來講述我騎摩托車出車禍的事情,
今天騎車在台中的中科路上,下橋後馬上有紅燈,我停好車等紅燈,後方有一輛藍色外國進口車向我左方快速穿越過,它的速度及距離使我心臟糾結⋯ 我在它開過一段時間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數不盡的坑洞。」 星期六加完班,在快回到家的路途中,行進間前方約300~500公尺左右,兩台機車突然倒地零件隨之噴飛,機車騎士隨之倒地。 略加思考後,想著反正回家也沒啥事,也可以避免二次撞擊就把機車停在路邊並閃起雙黃燈。 剛好前面一位大哥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騎機車遇到的意外事件,提到自己的小心翼翼也阻擋不了意外發生,同時分享了受傷後的警惕心得,並強調騎車應更加小心。文中的事故為寫實類型,可以提供給機車駕駛者參考,以警惕慎行。
*本文節錄自《佳🌻報》第二十五期〈體諒、互助、尊重〉。 創作於2024年3月22日。 那一天,我們騎了一個半小時的摩托車,從峴港回到她的故鄉。我其實不太知道她的故鄉小鎮確切的名字叫什麼,只知道是在峴港旁邊的縣,有著獨特地方口音、夢回四十年前的地區。 一個半小時坐在摩托車上,我的屁股已經沒有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元宵節從台南市騎機車去鹽水月津港看水燈,入夜後回程谷哥導航最近距離,跟著導航騎,原本路線是19甲省道,後來導到曾文溪河堤路,確實是最近距離,但路線遠離了小鎮市區,一路荒涼無人煙,路面也不如省道平整寬闊,連汽車超車都有壓力。 這讓我想到: 人生的每次選擇都希望是捷徑嗎? 其實我會希望進入市區,有店可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想問問聽眾,請問你們有出過車禍嗎,是什麼時候是開車,騎機車,還是走來路上被車子A了一下呢,幾乎大學生有機車的大概10個人都九個都有遇到車禍,尤其拿到機車以後,大部分都會去夜衝,時速起碼都是70起跳,自然的學校也會公布本月傷亡人數,新聞的報導總是層出不窮,   今天就來講述我騎摩托車出車禍的事情,
今天騎車在台中的中科路上,下橋後馬上有紅燈,我停好車等紅燈,後方有一輛藍色外國進口車向我左方快速穿越過,它的速度及距離使我心臟糾結⋯ 我在它開過一段時間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數不盡的坑洞。」 星期六加完班,在快回到家的路途中,行進間前方約300~500公尺左右,兩台機車突然倒地零件隨之噴飛,機車騎士隨之倒地。 略加思考後,想著反正回家也沒啥事,也可以避免二次撞擊就把機車停在路邊並閃起雙黃燈。 剛好前面一位大哥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騎機車遇到的意外事件,提到自己的小心翼翼也阻擋不了意外發生,同時分享了受傷後的警惕心得,並強調騎車應更加小心。文中的事故為寫實類型,可以提供給機車駕駛者參考,以警惕慎行。
*本文節錄自《佳🌻報》第二十五期〈體諒、互助、尊重〉。 創作於2024年3月22日。 那一天,我們騎了一個半小時的摩托車,從峴港回到她的故鄉。我其實不太知道她的故鄉小鎮確切的名字叫什麼,只知道是在峴港旁邊的縣,有著獨特地方口音、夢回四十年前的地區。 一個半小時坐在摩托車上,我的屁股已經沒有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元宵節從台南市騎機車去鹽水月津港看水燈,入夜後回程谷哥導航最近距離,跟著導航騎,原本路線是19甲省道,後來導到曾文溪河堤路,確實是最近距離,但路線遠離了小鎮市區,一路荒涼無人煙,路面也不如省道平整寬闊,連汽車超車都有壓力。 這讓我想到: 人生的每次選擇都希望是捷徑嗎? 其實我會希望進入市區,有店可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