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家門前有斜坡 : 舊金山的「斜坡人生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這兩年大家都在談斜槓人生,但在舊金山除了斜槓人生,還有世界絶無僅有的「斜坡人生」,而且已經談了 100 多年。

在舊金山只要把街道當水平面,把相機對齊路面保持平行,就可以拍出電影《全面啟動》那樣荒唐的劇照,完全不需要特效處理。

最具體的 31.5% 斜坡概念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這兩張照片是舊金山最陡的街道。把相機擺成正常的水平,照出來就是真實而具體的 31.5%(約 17.48 度)──這就是這條街上的舊金山人每天具體面對的「斜坡人生」。這種住斜坡的日子什麽感覺舊金山人最清楚。

31.5% 直上直下的街道在舊金山有好幾條,雖然網路上有人挖出幾條更陡的⋯⋯有 41% 和 37.5% 的,但都只有幾公尺路段如此,而且不是主要貫通的街道。第二名的就是下面照片的那一小段,不過也只有 10 公尺長,並不是一條真正的道路,而是銜接岔道。

37.5% 的路段連横面都不是平的,再看看地上煞車得路面傷痕累累。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所以 31.5% 還是「血統最純正」、也是在官方記錄裡舊金山最陡的的街道。這裡半條街的高度落差是 65 英呎,大約 5 層樓高──也就是走半條街大約 60 多公尺,落差就有 5 層樓。維基百科說這是西半球可以通行汽車的、最陡的城市街道。

路這麼陡,規定當然就很多:比方這段是單行道,只能下不能上、人行道要設階梯、路邊停車要與人行道呈 90 度側停。仔細看每一輛車右邊避震器壓得都比較低,汽車連要保持健康都很難,久了都成跛腳,且好像用力抬一下就會側翻過去。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這種斜坡的路面不是柏油而是水泥,上面還有一道一道的溝槽──作用就是把胎紋搬到馬路上增加摩擦力31.5% 的角度接近 17.5 度,把這個數字運用在大家所熟知的生活面就更容易了解:高速公路一般最大坡度是 5%,公路是 10%。中山高最陡的三義北上路段是 5.11%,在高速公路上曾看過靠右的大型車冒著黑煙幾乎爬不上去就可想見,在舊金山 31.5% 的路段當然禁行大型車。

每次看到舊金山瘋狂的斜坡,都很難想像居民的生活體驗──住這裡不可能騎單車、家裡不可能有人坐輪椅,也不可能推嬰兒車;出來遛狗散個步,狗和主人都會累死。這種斜坡人家都很安靜,從來看不到孩子們奔跑、踢球、騎車的。所幸美國沒有騎機車送瓦斯這個行業,否則機車可能一加油前輪就懸空;也還好舊金山不結冰,否則居民出門可能滑得下來、爬不上去。

如果不想周旋在斜坡上停車這件事而停在山下,去大賣場回來就得捧著大包小包走上陡坡,接著就很容易出現喜劇橋段──紙袋突然破了,水果、罐頭全都滾下山去;更遑論 UPS、亞馬遜怎麼送包裹、郵差怎麼送信、訂了家具怎麼送過來、垃圾車怎麼收垃圾等等。

順帶一提,美國每家都有帶輪子的大型垃圾桶和回收桶,收垃圾那天大家會自己把桶子推出來放在路邊,如果換到「斜坡人家」,後面的畫面自己去編織吧。

還有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消防車、救護車怎麼上來?病患推進車如果是下坡,是否得避免讓他倒栽蔥一頭衝進去?如果是上坡,動不動就幾百磅的美國人又如何推得上去?

儘管腦子裡有這麽多問號,但可別小看這些房子──這裡每戶都是 400 萬美金起跳,每坪折合台幣 200 萬,至於屋齡嘛⋯⋯平均不過 100 年而已,這種年紀在舊金山算是正常。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駕照必考題:斜坡停車

在美國考駕照是真槍實彈直接上路,考官在副駕駛座觀察打分數,發號施令往哪走、在哪裡路邊停車;除非生命遭受威脅,他絕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其中最恐怖的當然就是斜坡停車。在我初來乍到美國的時候,還有些留學生買的還是手排中古車──在舊金山買手排車再開上斜坡,很少有不後悔的。當時大家還會互相警告,駕照千萬不要在舊金山考。我跑到舊金山以北的小鎮,但還是考了斜坡停車,不過至少坡沒那麽陡。

如果你以為停完車就沒事,那你就錯了。車停好後,考官會下車檢查前輪是否打彎卡入人行道邊。就算成功卡入,車尾還要跟人行道保持平行,不能露半個屁股在馬路上,且後輪距離人行道不能超過一呎半。而就算上下磨蹭半天之後終於入位、前輪也卡位了,考官還要觀察你如何在斜坡上重新發動、起步而不後滑。斜坡停車的生存技能在舊金山早就是跨黨派全民共識。

直到今天,每次在舊金山找車位,我都寧可捨棄斜坡上誘人的黃金車位,而停在大老遠一小時 4 塊錢(約台幣 120 元)、玻璃可能被砸,還得聞樓梯間尿騷味的停車場。

舊金山市區內不只一座這樣的山,而是無數饅頭式「一坡未平一坡又起」的大小山丘。至於為什麼有這麼多大小不一的饅頭?講出來也許會引起一些不安⋯⋯這裡是活躍的地震斷層帶。舊金山剛好在太平洋板塊東端斷層上,一萬公里以外的西端就是花蓮──舊金山跟花蓮竟是一家人,承擔同樣的命運。

如果不肯繞路而堅持走直線貫穿整個市區,很可能要上上下下十幾次,就像坐雲霄飛車。往上爬的時候眼睛看到的只有藍天白雲,路口出現行人根本看不到。舊金山住宅區通常每個路口都有 Stop 標誌──在美國看到這個標誌不管是半夜幾點、有沒有其他車輛,也不管有多急、多惡霸,還沒人敢不停的,即使敷衍也得蜻蜓點水意思一下。這點美國人倒很可愛,他們抗拒戴口罩的精神竟從不用在 Stop 標誌上。剛到美國時老鳥都會警告,碰到停車標誌一定要作個忠心耿耿的白痴,沒人也要停,否則會引起公憤。

如果開的是手排檔,每條街口停個 3 秒就要換檔重新起步。右腳離開煞車的瞬間,油門、離合器和排檔必須配合得天衣無縫。初開手排的人大概都知道在斜坡向後滑熄火的滋味。我也常看到還沒起步就往後滑個一公尺──這裡的人都知道距離前車不能太近,如果被撞那是你的錯。上到坡頂後一切反轉,後面全是下坡,同樣每個路口都有停的標誌。在舊金山煞車磨得特別快,站在坡底你會不時聽到煞車尖叫聲、聞到煞車皮燒焦味、看到地上全是輪胎磨出的黑印。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地上的煞車痕都是在舊金山求生存留下的痕跡;站在這兒最酷的幻想,就是山坡上突然飛出一輛車。

住在斜坡上每天停車都得耍點特技。把車停進位了還不算數,如果坡度超過 3%,方向盤一定要打彎讓前輪深深卡在人行道邊上。怎麼卡呢?如果是下坡,方向盤要向右轉,如果是上坡,方向盤要向左轉,讓車子慢慢滑下來,把前輪卡在人行道邊上。兩噸重的鋼鐵停在這麼陡的斜坡上不能仰賴手煞車。沒卡呢?車子滑下去的帳全算你的。而就算輪子打彎意思到了,但沒有卡定位也會吃罰單。斜坡上日進日出的舊金山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罰,就連不住這裡的我都被罰過,一次 $50(折合台幣約 1,500 元)──那次去餐廳前輪是打彎了,只是差一點沒碰到人行道。

至於平行停車,仔細看看下面照片中每一輛車前輪都是向右轉卡在人行道邊上;中間那輛不知該怎麼脫身的車令人同情,但這不過是在舊金山生存的日常。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以上只是停車,停好了總得要開門下車。如果是下坡,門一拉開就可能甩出去,如果是上坡必須一手努力撐著車門才出得來。車上有嬰兒的就得用身體擋著車門,打開安全座扣環再把孩子抱起來,閃開的時候那你會聽到 150 磅的車門憤怒關上的抗議聲。日復一日這樣重擊,讓人懐疑車門能夠撐多久。

遇到規定要側停的就更可怕,力道小的駕駛座門可能還推不動,副駕駛座推開了若沒有立刻抓緊,車門甩出去門軸都可能扯斷,要是打到旁邊的車子,絕對不是說聲抱歉就算了。曾經帶台灣的朋友到山頂斜坡觀景,他老兄一拉開車門就習慣性鬆手,結果車門重重打在隔壁的車子上。幸好那是輛工程車,也不差多這一道疤。

所以在舊金山斜坡開車門,拜託小心點。

獨特地景造就的「斜坡文化」

這些街道都是 100 多年前設計的,那時候只有馬車,也不曉得設計的人心裡在想些什麼。馬怎麼爬得上去?下坡怎麼煞得住?即使後來有了汽車,那個時代的馬力,又有幾輛車上得來?當然舊金山的纜車也因此應運而生。

圖片來源:鱸魚

圖片來源:鱸魚

不過這些問號顯然都沒有改變當初設計者的想法,那就是堅持直上直下的方格子設計──在這個城市可以不需要導航,如果時間夠多,只要對著目的地翻山越嶺筆直開,最終就一定可以到達。當然那可能都是找刺激的觀光客,在地人都知道哪些街道根本不能走。刺激一次就好,不能天天來。

這樣的斜坡不只造就了獨特的景觀,也造就了獨特的文化與爭議:

最佳電影場景

首先因為擁有全美最獨特的街道,許多好萊塢電影都在此取景。過去 10 年一共有 57 部電影在這裡拍攝,平均一年近 6 部。在舊金山三不五時就可能碰上封街拍電影。這還是因為受到疫情影嚮- 過去是一年近十部。即使沒在拍電影,每次走在斜坡下我都擔心突然會有車子從上面飛出來落在我頭上⋯⋯而且還是慢動作。

斜坡穿搭

其次是穿搭。通常矽谷科技公司的員工穿著都很隨性,但金融區的上班族卻完全是華爾街的縮影──但在舊金山要如何穿著正裝應付大量斜坡呢?這就造就了有趣而實際的「斜坡穿著」──女士們穿著洋裝、西裝上下班走在路上,腳底下往往會配雙球鞋,運氣好一點甚至可能看到涼鞋、夾腳拖。

上坡下坡穿高跟鞋趕路會摔死,一旦出了辦公大樓離開平坦的金融區,高跟鞋在舊金山完全是個致命的累贅。如果下班後要到另一個正式場合,你會看到女士們提袋裡放著高跟鞋,到了目的地再換。下了班的酒吧、餐館或捷運上,你看到的是舊金山人上下不搭調卻真實的另一面。這些都跟斜坡停車一樣──為了生存而造就出一種特殊的文化和技巧。

舊金山的比薩斜塔

有了斜的街道,要是再有一棟斜的房子這城市就會更有特色。2009 年舊金山最精華的金融區落成了一棟 58 層的豪宅千禧大廈(Millennium Tower)──這是把紐約中央公園的奢華搬到西海岸最成功的例子。這棟大樓沒有 13 樓和 44 樓,顯然迷信的有錢人無論西方人或亞洲人,對於大型工程都有莫大的影響。2016 年頂樓最奢華的豪宅以美金 1 千 3 百萬天價售出而聲名大噪。

但是同一年另一個更令它聲名大噪的卻是一場至今揮之不去的噩夢:這棟西海岸的最奢華開始慢慢傾斜⋯⋯至今為止樓頂已經傾斜了 71 公分,而且正以每年 7 公分的速度繼續傾斜。2018 年住戶陸續聽到建築物內發出奇怪的爆裂聲,住戶也發現玻璃窗出現裂痕──這種窗戶的設計是可以禁得起強烈颱風的,所以有人開始擔心這是不是結構崩盤的前奏。

圖/維基百科

圖/維基百科

至於傾斜的原因,簡單地說是因為金融區下面有一段海砂層。附近其他大樓地基都打入地下 61 米岩層,但千禧大廈地基沒有穿越海砂層。現在建商已經出資 1 億挽救斜樓但是越救越糟,最後只好被迫停工。當初少花幾百萬打深入岩層的樁,現在連拯救和賠償總額已經超過 3 億,而且仍然無解這棟樓已成為舊金山最熱門的法律和建築話題。雖然目前仍沒有倒塌的疑慮,但再過幾年過度的傾斜將會造成電梯與污水排放系統無法運作,到時候上下都得爬樓梯也不能沖馬桶,這麼一棟奢華終將無法使用。

如果想搶先享受幾年西海岸的奢華,順便也體驗一下居住斜屋的感覺,大樓裡現在有一堆豪宅抛售──花個美金 120 多萬就可以買到一戶 42 坪的高樓層海景豪宅。美國的建坪可都是玩真的,不會拿公設灌水。今天的舊金山隨便一棟不起眼的房子都遠比這個貴。不過順便提醒一下,1906 年舊金山發生過 7.9 級大地震,而下一個已經誤點很久了。

總之舊金山目前正日以繼夜趕建一棟比薩斜塔,而且很快就會完工了。


本文原刊於我的換日線專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傳義(R_Z_)-avatar-img
2022/08/05
對於不曾到過美國的"鄙"人,算是開眼界增見聞了. 曾從圖片中看過比薩斜塔身上拉出一些鋼索,固定到旁邊地面. 不過從本文圖上觀察,此大樓周邊欠缺足夠空間可以拉鋼索,而且大樓體積\重量顯然跟比薩斜塔不在同一個等級,鋼索可能也無用. 看來命運悲觀.
麟左馬-avatar-img
2022/07/24
基本上西班牙殖民的城市都是這樣不講道理的棋盤設計,自然地景什麼的,就照藍圖給它開過去。SF 也只有雙峰區能免
麟左馬-avatar-img
2022/07/24
所以我駕照真的沒種在舊金山考 至今還是覺得在 SF 停車壓力很大
avatar-img
鱸魚的沙龍
7.0K會員
203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鱸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4/12/05
加州連年野火在矽谷意燒出了創意,也燒出了新興行業:矽谷牛仔和打工的羊。
Thumbnail
2024/12/05
加州連年野火在矽谷意燒出了創意,也燒出了新興行業:矽谷牛仔和打工的羊。
Thumbnail
2024/09/01
那個被一位賤老闆逼出來的億萬富翁
Thumbnail
2024/09/01
那個被一位賤老闆逼出來的億萬富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Thumbnail
今天來到汐止,想要到拱北殿步道走一走。從高速公路汐止交流道下來,就沿著汐萬路前進。剛開始覺得路很窄,後來逐漸開朗。前面的公車開得很慢,讓我有些耐不住性子,於是就超車。沒想到就在超車的當下,錯過了要轉彎的路口。後來覺得不對,又轉回來,才回到原來的正確道路上。 開上半山腰,有許多停車位,就停了下來。拱
Thumbnail
今天來到汐止,想要到拱北殿步道走一走。從高速公路汐止交流道下來,就沿著汐萬路前進。剛開始覺得路很窄,後來逐漸開朗。前面的公車開得很慢,讓我有些耐不住性子,於是就超車。沒想到就在超車的當下,錯過了要轉彎的路口。後來覺得不對,又轉回來,才回到原來的正確道路上。 開上半山腰,有許多停車位,就停了下來。拱
Thumbnail
自行車道除了路段跟路口的設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跟沿途介面的處理。這些介面包括與次要道路(有人行道)、巷道或交通寧靜區(無人行道)、建築物停車場出入口、加油站、公車站的交會等等。
Thumbnail
自行車道除了路段跟路口的設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跟沿途介面的處理。這些介面包括與次要道路(有人行道)、巷道或交通寧靜區(無人行道)、建築物停車場出入口、加油站、公車站的交會等等。
Thumbnail
全文刊載於綠雜誌2011年06月號 台灣20m以下的道路,也就是一般通稱的「巷道」,是和我們最息息相關的道路空間,舉凡小朋友步行上下學、爸媽出門買菜、爺爺奶奶吃完飯後散步、鄰居遛狗串門子、同學下課後玩球,都是發生在這個空間。只是在台灣,隨著機動車輛的增加,巷道不知不覺變成了汽機車的停車場,或是想要避
Thumbnail
全文刊載於綠雜誌2011年06月號 台灣20m以下的道路,也就是一般通稱的「巷道」,是和我們最息息相關的道路空間,舉凡小朋友步行上下學、爸媽出門買菜、爺爺奶奶吃完飯後散步、鄰居遛狗串門子、同學下課後玩球,都是發生在這個空間。只是在台灣,隨著機動車輛的增加,巷道不知不覺變成了汽機車的停車場,或是想要避
Thumbnail
台灣騎樓的面貌可追塑到日治時期「巿區改正」計劃,留下現今在北中南部城區常見的騎樓建築。樓上為住家或倉庫,地面臨街展店,騎樓則為走廄通道。
Thumbnail
台灣騎樓的面貌可追塑到日治時期「巿區改正」計劃,留下現今在北中南部城區常見的騎樓建築。樓上為住家或倉庫,地面臨街展店,騎樓則為走廄通道。
Thumbnail
在舊金山只要把街道當水平面,把相機對齊路面保持平行,就可以拍出電影《全面啟動》那樣荒唐的劇照,完全不需要特效處理。
Thumbnail
在舊金山只要把街道當水平面,把相機對齊路面保持平行,就可以拍出電影《全面啟動》那樣荒唐的劇照,完全不需要特效處理。
Thumbnail
在印度高速公路上你可能會撞到牛,但是在矽谷的高速公路上,現在你可能會撞到遊民。過去幾個月來,矽谷某些路段的高速公路邊上,陸續開始出現了露營的人。
Thumbnail
在印度高速公路上你可能會撞到牛,但是在矽谷的高速公路上,現在你可能會撞到遊民。過去幾個月來,矽谷某些路段的高速公路邊上,陸續開始出現了露營的人。
Thumbnail
感覺過了好久 才到了住的地方 這已經是隔天拍的了 每天早上起來 用完餐都要先到外面看看 每天天氣都很好 天都好藍 感覺四周都是非常漂亮的山景 有溪水 有農舍 交通也非常的好喔 這裡不會有車子 在十字路口相撞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地方都有圓環 我覺得這是台灣要學習的 而且直行車要讓轉彎車 遠遠看到行人
Thumbnail
感覺過了好久 才到了住的地方 這已經是隔天拍的了 每天早上起來 用完餐都要先到外面看看 每天天氣都很好 天都好藍 感覺四周都是非常漂亮的山景 有溪水 有農舍 交通也非常的好喔 這裡不會有車子 在十字路口相撞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地方都有圓環 我覺得這是台灣要學習的 而且直行車要讓轉彎車 遠遠看到行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