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中的山高險峻盡國賊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人到中年,負重前行中滿心悲涼 ——你終於發現,年少時他們給你的教育,都是假的
——旭

少年不識愁滋味

[正體]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简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raw-image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因歸正人的身份,辛棄疾也始終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以及實現他北伐的夙願。追贈少師,謚忠敏。

辛棄疾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 合稱“蘇辛”,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自號易安居士) 並稱“濟南二安”,和愛國詩人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雙峰並峙[zhì]。辛棄疾詞風“激昂豪邁,風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詞的最高成就。

辛棄疾,詞如其人。一生雄心都是恢復國土,豪情萬丈欲建不世之功。他給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齋號晦庵考亭,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滄州病叟雲谷老人,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謚,又稱朱文公。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婺源縣[今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人,生於福建路南劍州尤溪縣[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 寫的悼文,也是他自己的抱負。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lǐn]凜猶生!
——辛棄疾,《宋史·辛棄疾傳》記錄[(辛)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櫂歌》,熹書“克己復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室。熹歿,偽學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辛棄疾的理想,是憑借自己的文韜武略,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建不世功名。辛棄疾是爺爺撫養大的,典型的爺孫之愛。他的祖父辛贊是金朝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的縣令,曾帶他兩次到燕京考察軍情。長大後,受業於毫州劉瞻,劉瞻在金擔任史館編修,門生諸多。劉瞻最欣賞的是辛棄疾和黨懷英,二人並稱“辛黨”。黨懷英(1134年-1211年),字世傑,號竹溪,謚號文獻,祖籍馮翊(今陝西大荔),生於奉符(今山東泰安),後來成為金朝的文學家、書法家。

raw-image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 夏秋季節,金完顏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任皇帝, 1150年1月9日-1161年12月15日在位。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太祖庶長子完顏宗干次子,母親為大氏) 入侵南宋。山東有耿京(?-1162年,金朝山東濟南人)開趙等人聚眾起義。二十二歲的辛棄疾在濟南南部山區聚集人馬2000人,加入耿京的起義軍,辛棄疾擔任掌書記。耿京派遣辛棄疾等11人奉表歸宋,宋高宗召見之後委任辛棄疾承郎務、天平節度使掌書記,耿京為天平節度使。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閏二月,辛棄疾在北歸途中聽說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急驅50騎入山東,於5萬人中,擒拿張安國,並號耿京舊部反正。後率反正部隊,長驅渡淮,押解張安國到建康城斬首。辛棄疾因此一役,名動京城。

乾道元年(1165年),年僅25歲的辛棄疾,上書《御戎十論(即著名的《美芹十論》),提出宋軍以重兵分別佈防在川陝(今陝西秦嶺一線)荊襄(今湖北襄樊、武漢一帶)兩淮(今安徽沿淮河一線)。訓練組織一支五萬人左右的精兵,走海路從金防禦空虛的山東半島登陸,直接威脅金的統治中心燕京(今北京)地區。

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有明確文字記錄的,第一個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方案,類似於韓戰中的麥克阿瑟仁川登陸 — — 不過地域更大,戰場更廣闊。

但可惜,南宋久無鬥志,何況辛棄疾的“歸正人”身份,難受重用。辛棄疾南歸之後的四十餘年間,或者浮現閒居,或者沉淪下僚,不得盡用其才。“一腔忠憤,無處發洩”,“自詭放浪林泉,從老農學稼”,晚年時辛棄疾壯志難酬而人卻老。

[正體]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简体]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chān,短外衣]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chuò,整理;整顿]银胡觮[jué],汉箭朝飞金仆姑(箭名)。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zī]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棄疾,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raw-image

公元1207年(開禧三年),“汗血鹽車無人顧,千裡空收駿骨。”的辛棄疾,於農歷九月初十病逝,臨終前,大呼:殺賊!殺賊! ——“抱恨入地,[jī,懷著]志以歿[mò,死]”,享壽六十七歲。

山高險峻盡國賊

辛棄疾的詩、詞,激憤慷慨的多。類似於“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樣含蓄如水,卻又萬般清涼的少。“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 — 實在是道不盡無數愁苦,無語話秋涼的大多數國人的寫照。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號定盦[ān]。曾字爾玉 ,曾更名易簡,字伯定,再更名為鞏祚[zuò,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中後期思想家、文學家。

[正體]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简体]
九州生气恃[shì,凭仗]风雷,万马齐喑[yīn,缄默]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一百二十五
raw-image

龔自珍是講究經世致用之學的。適逢清末,列強來襲。龔自珍也有匡扶社稷之志,終不遂。我們常說的“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就出自龔自珍的《古史鉤沉論》

夏之亡也,孔子曰:文獻,杞[qǐ]不足征。傷夏史之亡也。殷之亡,曰:文獻,宋不足征。傷殷史之亡也。周之東也,孔子曰:天子失官。傷周之史亡也。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huī,毀壞]人之枋[bìng,權柄]、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yān]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周之東,其史官大罪四,小罪四;其大功三,小功三。帝魁[kuí,為首的]以前,書莫備焉。郯[tán]之君知之,楚之左史知之,周史不能存之,故傳者不雅馴,而雅馴者不傳,謂之大罪一。正考父得商之名頌十二於周,百年之間亡其七,太師亡其聲弦焉,太史又亡其簡編焉,謂之大罪二。周之雅、頌,義逸而荒,人逸而名亡,瞽[gǔ,眼瞎]所獻、燕享所歌、大氏斷章,作者之初指不在。瞀[mào]儒序詩,以斷章為初指,以諷諫為本義,以歌者為作者。史不能宣而明,謂之大罪三。有黃帝歷、有顓頊歷、有夏歷、有商歷、有周歷、有魯歷、有列國歷七者,周天子不能同,列國赴告,各步其功,告朔怠終,乃亂而弗從。周享國久,八百餘祀,歷敝[bì]不改,是以失禮。是失官之大者,謂之大罪四。
——龔自珍,古史鉤沉論
raw-image

龔自珍的長子龔橙(1817–1870),字公襄,號石匏[páo],後更號孝拱,清朝浙江仁和人。龔橙科舉考試屢試不第,後居住於上海,因熟悉滿文、蒙古文和外國情況,被威妥瑪(Sir Thomas Francis Wade,1818年8月25日-1895年7月31日,全名湯瑪斯·法蘭西斯·韋德) 聘為秘書,並最終在上海去世。著有《詩本誼》。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年五月廿五(6月21),慈禧以光緒帝的名義,正式公佈“宣戰詔書”,向全球列強宣戰。

我朝二百數年,深仁厚澤,凡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宗罔[wǎng,無]不待以懷柔。迨[dài,等到]道光、咸豐年間,俯准彼等互市,並乞在我國傳教;朝廷以其勸人為善,勉允所請,初亦就我范圍,遵我約束。詎[jù,豈]三十年來,恃[shì,憑仗]我國仁厚,一意拊[fǔ]循[xún,遵守],彼乃益肆梟張,欺臨我國家,侵佔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負其凶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小則欺壓平民,大則侮慢神聖。我國赤子,仇怨郁結,人人欲得而甘心。此義勇焚毀教堂、屠殺教民所由來也。朝廷仍不肯開釁,如前保護者,恐傷吾人民耳。故一再降旨申禁,保衛使館,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諭,原為民教,解釋夙嫌。朝廷柔服遠人,至矣盡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sì,任意而行]要挾。昨日公然有社士蘭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危詞恫嚇,意在肆其猖獗,震動畿[jī]輔。
平日交鄰之道,我未嘗失禮於彼,彼自稱教化之國,乃無禮橫行,專肆兵監器利,自取決裂如此乎。朕臨御將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孫,百姓亦戴朕如天帝。況慈聖中興宇宙,恩德所被,浹[jiā,濕透]髓淪肌,祖宗憑依,神祇感格。人人忠憤,曠代無所。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抗慨以示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貽[yí]羞萬古,孰若大張韃[dá]伐,一決雌雄。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僉[qiān,都]同。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
彼仗詐謀,我恃天理;彼憑悍力,我恃人心。無論我國忠信甲冑,禮義干櫓[lǔ],人人敢死,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減比凶焰,張我國威。其有同仇敵愾,陷陣沖鋒,抑或仗義捐資,助益儴[ráng,因循]項,朝廷不惜破格懋[mào,盛大]賞,獎勵忠勳。苟其自外生成,臨陣退縮,甘心從逆,竟作漢奸,朕即刻嚴誅,絕無寬貸。爾普天臣庶,其各懷忠義之心,共洩神人之憤,朕實有厚望焉!
— — 對萬國宣戰詔書,1900年6月21日

能夠向全世界宣戰,人類史上僅此一例,也算是裝逼就裝個宇宙第一范,空前未必絕後。為此,西方列強組建八國聯軍,包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奧匈帝國、意大利聯軍共三萬人,後來增至約五萬人。8月14日攻入北京。慈禧出逃,命恭忠親王奕訢(滿語:ᡳ ᡥᡳᠨ,轉寫:I Hin[1];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鐵帽子王號:樂善堂主。滿洲愛新覺羅氏,晚清宗室、重臣、洋務派領袖,是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同父異母胞弟) 留京合議。

raw-image

龔橙精通滿、蒙、漢語和英語,作為英國公使的翻譯,代表英國和恭親王談判。恭親王受不住對方的刁難,一股無名邪火只能發到咱大清朝自己人身上。

恭親王對龔橙說:“你等世受國恩,卻為虎作倀[chāng]甘做漢奸!”
龔橙對曰:“我等本是良民,上進之路被爾等堵死,還被貪官盤剝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罵我是漢奸,我卻看你是國賊。”

龔橙晚年自號“半倫”。所謂“半倫”者,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愛一個小妾,五倫去了四倫半,故曰半倫。

raw-image

中國地大物不博,傻屄特別多。尤其廟堂之上,佔著茅坑不拉屎的,俱是一副好皮囊。士人空有報國之志,無奈山高險峻,國賊當道,又豈止滿清一朝。

旭,2022年6月1日


讀你-穿越千古的詩篇

“萬山不許一溪奔”中的千年寂寥

“少年不識愁滋味”中的山高險峻盡國賊

《九章·思美人》中國最早的同志歌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裡夢”中的寒夜與不悟

閒居聽雨讀桃花,坐井望鷹翻天飛

萬裡山河無生計,泛舟江海作孤客[笑傲江湖一東坡]

一行白雁遙天暮,幾點黃花滿地秋[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


旭:讀書 | ACEX: READBOOK


關注我,和我一起看朝陽;分享我,我們就是世界;贊賞我,我們一起榮耀天地— — 旭,日在九天



憶往昔,少年激情情幾許;嘆如今,相知情愛愛不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在九天的沙龍
27會員
125內容數
曆史中的閃耀時刻
日在九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8
[正體] 人生秋涼憶春深,流水碧清洗夏長。 最是纏綿納蘭詞,釀作渾酒度冬鄉。 [简体] 人生秋凉忆春深,流水碧清洗夏长。 最是缠绵纳兰词,酿作浑酒度冬乡。 — — 旭,2022–07–29 早雁初鶯 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廿六日(1908年12月19日)隆裕太後命奕劻以親王世襲。任領班軍機大臣。
Thumbnail
2022/08/08
[正體] 人生秋涼憶春深,流水碧清洗夏長。 最是纏綿納蘭詞,釀作渾酒度冬鄉。 [简体] 人生秋凉忆春深,流水碧清洗夏长。 最是缠绵纳兰词,酿作浑酒度冬乡。 — — 旭,2022–07–29 早雁初鶯 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廿六日(1908年12月19日)隆裕太後命奕劻以親王世襲。任領班軍機大臣。
Thumbnail
2022/08/07
山河搖曳無顏色,盛世風狂胡亂吹。 閒居聽雨讀桃花,坐井望鷹翻天飛。 ——旭
Thumbnail
2022/08/07
山河搖曳無顏色,盛世風狂胡亂吹。 閒居聽雨讀桃花,坐井望鷹翻天飛。 ——旭
Thumbnail
2022/08/04
最怕夏雨引秋風,緊緊慢慢斷續彈。 傷情總在夜深後,嘀嘀嗒嗒無夢眠。 ——旭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2/08/04
最怕夏雨引秋風,緊緊慢慢斷續彈。 傷情總在夜深後,嘀嘀嗒嗒無夢眠。 ——旭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滿江紅 其七 江行,和楊濟翁韻(1178年) 南宋 · 辛棄疾 押詞韻第十七部 創作地點:江蘇省揚州市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sik。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pik。 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kik8? 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khik! 吳楚地,東南拆thik。 英雄
Thumbnail
滿江紅 其七 江行,和楊濟翁韻(1178年) 南宋 · 辛棄疾 押詞韻第十七部 創作地點:江蘇省揚州市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sik。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pik。 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kik8? 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khik! 吳楚地,東南拆thik。 英雄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人到中年,負重前行中滿心悲涼 ——你終於發現,年少時他們給你的教育,都是假的! ——旭
Thumbnail
人到中年,負重前行中滿心悲涼 ——你終於發現,年少時他們給你的教育,都是假的! ——旭
Thumbnail
万里山河无生计,泛舟江海作孤客 莫嘆歲月艱,一年更一年。 ——旭 志 蘇軾(1037年1月8日,眉州眉山-1101年8月24日,常州),字子瞻[zhān,往前或往上看],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現存於世的文學著作共有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大量散文作品。 [正體] [简体] 情
Thumbnail
万里山河无生计,泛舟江海作孤客 莫嘆歲月艱,一年更一年。 ——旭 志 蘇軾(1037年1月8日,眉州眉山-1101年8月24日,常州),字子瞻[zhān,往前或往上看],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現存於世的文學著作共有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大量散文作品。 [正體] [简体] 情
Thumbnail
《謁金門》南宋 李好古 (押第四部仄韻) 花過雨u2,又是一番紅素soo3。燕子歸來愁不語gu2,舊巢無覓處tshu3。 誰在玉關辛苦khoo2,誰在玉樓歌舞bu2?若使胡塵吹得去khu3,東風侯萬戶hoo7。 《謁金門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第三部仄韻) 要來說第二個字【覓】!
Thumbnail
《謁金門》南宋 李好古 (押第四部仄韻) 花過雨u2,又是一番紅素soo3。燕子歸來愁不語gu2,舊巢無覓處tshu3。 誰在玉關辛苦khoo2,誰在玉樓歌舞bu2?若使胡塵吹得去khu3,東風侯萬戶hoo7。 《謁金門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第三部仄韻) 要來說第二個字【覓】!
Thumbnail
2020/09/22   水調歌頭 其五 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嘆其老(宋·辛棄疾) 頭白齒牙缺,君勿笑衰翁。無窮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盡,貴賤賢愚等耳,造物也兒童。老佛更堪笑,談妙說虛空。 坐堆豗,行答颯,立龍鍾。有時三盞兩盞,淡酒醉蒙鴻。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盤狹
Thumbnail
2020/09/22   水調歌頭 其五 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嘆其老(宋·辛棄疾) 頭白齒牙缺,君勿笑衰翁。無窮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盡,貴賤賢愚等耳,造物也兒童。老佛更堪笑,談妙說虛空。 坐堆豗,行答颯,立龍鍾。有時三盞兩盞,淡酒醉蒙鴻。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盤狹
Thumbnail
1.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2.《水龍吟 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
Thumbnail
1.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2.《水龍吟 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
Thumbnail
1.辛稼軒生平概述與詞的特色 2.《破陣子 夜裡挑燈看劍》、《鷓鴣天 壯歲旌旗擁萬夫》
Thumbnail
1.辛稼軒生平概述與詞的特色 2.《破陣子 夜裡挑燈看劍》、《鷓鴣天 壯歲旌旗擁萬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