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向大海迎王爺!東港迎王的浩蕩「請水」開幕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年秋天,為了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我再度回到老家所在的東港。

「迎一年,興三年!」是早年長輩對「迎王祭典」重要性的詮釋,3年是東港居民認為玉皇大帝派遣5位千歲爺到東港「代天巡狩」的週期,也是保平安的期限,後來便成為13道祭典程序的準備期。最廣為人知的「燒王船」是結尾「送王」的過程,而作為開幕的「請王」儀式由於每年都在海邊舉行,便俗稱為「請水」。

raw-image

一走進家門口,就看到家人們正開著電視觀看「請水」儀式的直播。由於中午太陽太過熾烈,我也就先待在家中避其鋒。

祭典開頭的「請水」,是相比視覺效果強烈的「送王」(燒王船)更被在地人重視也推薦參與的,因為這天會有來自各地的陣頭,在「鎮海公園」恭候王爺駕到,屆時會見到將近200頂神轎在海灘上一字排開,這樣的盛況在台灣其他地區都難找到與之相比,因此東港在台灣民俗界始終擁有「陣頭窟」的第一威名。

raw-image

看直播的過程中,嬸嬸隨著儀式進展不時跟我和堂妹講解每個儀式背後的緣由,像是請王之前需要先幫令旗開光,因為王爺上岸後會附在令旗上,所以要開光才能見聞;而請王會花上大把時間,是因為王爺們共計有36位進士,沒請到今科欽定的那位就要重請好幾次。

「乩童每次寫姓氏給大統領驗證時,筆跡都完全不一樣,超玄的!」看過好幾科的堂妹在旁邊搭腔.但兩個姪子還不懂事,在一旁自顧自地玩著。

raw-image

約莫過了下午3點,陽光不再那麼灼人,我便出門往海濱的公園走去。沿途明顯感到這座因黑鮪魚與櫻花蝦成名的小鎮,在漁村日常的悠閒中多了股躁動的氣氛。不僅許多路口搭起了牌樓,街頭巷尾掛上燈籠裝飾,雜貨商家的貨量、港口的漁船數目也比往常多。

穿過防風林踏入海灘,重新打開的視野馬上被一頂接一頂在海邊候駕的神轎塞滿,隨之更可見各家的乩童不斷起乩,嘗試感應王駕的到來,而作為主角轎班則陸續抬著神轎的轎槓(轎籤)作為「神筆」,走進海水中感應千歲爺的尊姓,並回報給請王台上的大統領。

raw-image

過了將近1小時,請王台持續將誤請的千歲爺退駕,再對照新請到的千歲爺是否為前一晚擲茭確認蒞臨的大千歲姓氏,就這樣重複到夕陽準備將西下的一刻,台上的典務科長突然高呼:「大千歲駕臨,燒金放炮!」霎時間整個海灘響起震天的掌聲、歡呼與炮響,接著大千歲爺的神轎便豎起大大的「封」姓字旗,並在喧天的鑼鼓中被眾人的旗海簇擁往鎮上去,準備當晚在東隆宮安營,展開後續幾天的遶境。

raw-image

回程跟遇到同樣返鄉的朋友,他說他砸了所有的年假,就為了回來過這一個星期,「東港的小孩很多都這樣的。」他說這是小時候來自長輩的叮嚀:「過年可以不回東港,但迎王一定要回來!」聽完不禁汗顏,覺得年輕時因在外貪玩而錯過好幾科的自己似乎頗有失職。

而在返家的路上,發現許多家戶都在準備辦桌,這又是迎王祭典的另一個特色。因為前來代天巡狩的千歲爺,都是地主「東隆宮」溫王爺的金蘭兄弟,因此鎮內到處可見居民辦桌宴請當地及外地的好友,與神明同慶「有朋自遠方來」,若你有結交出身東港的朋友,或許在這段時間也會被邀請前往他的老家吃一頓好料。

raw-image

晚飯桌上,跟親戚聊到近年迎王祭典的盛況,才知道如今不只家族長輩會相傳習俗,鎮上的學校也會將祭典禮儀納入平時的教學中,像是不能站得比王爺高,所以不能在樓上看王船;還有送王時只要一離開就不能回頭,或是不要現場叫他人的全名,以免被漏網的邪祟纏上。雖然不少規矩現在好像都淡了,但小鎮的教育系統居然會納入這些資訊,「迎王祭典」在東港的根脈植得比我想像中還深。

雖然那天兩個姪子還在狀況外,但當他們懂事以後,好像就輪到我們講解給他們聽了,所謂的「傳承」就是這樣吧?我也到了要自覺是個長輩的年紀了。


※ 歡迎追蹤IG:Jed08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林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對於拜天公的啟蒙,其實是源自於之前跑去參加鹿港小艾團隊的茉莉人文中心所辦的拜天公習俗活動,主辦者朱朱詳細介紹這些東西,原本對台灣本地習俗不了解的我,因這次活動在回去時都很關注旗津本地的拜天公是如何拜的,所以這次來和平島也想跟著拜。 其實這次看普羅大眾並沒有看多少,因為在初八這日剛好是
Thumbnail
對於拜天公的啟蒙,其實是源自於之前跑去參加鹿港小艾團隊的茉莉人文中心所辦的拜天公習俗活動,主辦者朱朱詳細介紹這些東西,原本對台灣本地習俗不了解的我,因這次活動在回去時都很關注旗津本地的拜天公是如何拜的,所以這次來和平島也想跟著拜。 其實這次看普羅大眾並沒有看多少,因為在初八這日剛好是
Thumbnail
祭典開頭的「請水」,是相比視覺效果強烈的「送王」(燒王船)更被在地人重視也推薦參與的,因為這天會有來自各地的陣頭,在「鎮海公園」恭候王爺駕到,屆時會見到將近200頂神轎在海灘上一字排開,這樣的盛況在台灣其他地區都難找到與之相比,因此東港在台灣民俗界始終擁有「陣頭窟」的第一威名……
Thumbnail
祭典開頭的「請水」,是相比視覺效果強烈的「送王」(燒王船)更被在地人重視也推薦參與的,因為這天會有來自各地的陣頭,在「鎮海公園」恭候王爺駕到,屆時會見到將近200頂神轎在海灘上一字排開,這樣的盛況在台灣其他地區都難找到與之相比,因此東港在台灣民俗界始終擁有「陣頭窟」的第一威名……
Thumbnail
早年,台灣氣候溼熱、疾病叢生,加上醫學尚未發達,瘟疫橫行,民眾束手無策,以為是百姓犯了大錯,違反天理,導致瘟神疫鬼作亂,是神明降罪於眾人。 走投無入的百姓為求生存,只能尋求宗教的救贖,祈求王爺帶走瘟疫,驅災除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儀便是王船祭典。
Thumbnail
早年,台灣氣候溼熱、疾病叢生,加上醫學尚未發達,瘟疫橫行,民眾束手無策,以為是百姓犯了大錯,違反天理,導致瘟神疫鬼作亂,是神明降罪於眾人。 走投無入的百姓為求生存,只能尋求宗教的救贖,祈求王爺帶走瘟疫,驅災除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儀便是王船祭典。
Thumbnail
你知道屏東東港有三寶嗎? 黑鮪魚、龜苓膏和燒王船,前兩個當下愉悅卻無法延續,最後一個當下勞累卻能讓你一再回味。
Thumbnail
你知道屏東東港有三寶嗎? 黑鮪魚、龜苓膏和燒王船,前兩個當下愉悅卻無法延續,最後一個當下勞累卻能讓你一再回味。
Thumbnail
路上行舟~繞境平安! 宗教活動的參與,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小時候跟著姥姥上教堂,星期六日道理班學習,平安夜遊行;國中時期跟著父母爬山拜佛見師尊;出社會後,有能力了,每周六的法會、國外的法會,任何一場師尊主持的法會,我盡可能的不缺席。 參加過無數法會的我,卻從未參加過繞境活動,今天是第一次,而屏東東港東
Thumbnail
路上行舟~繞境平安! 宗教活動的參與,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小時候跟著姥姥上教堂,星期六日道理班學習,平安夜遊行;國中時期跟著父母爬山拜佛見師尊;出社會後,有能力了,每周六的法會、國外的法會,任何一場師尊主持的法會,我盡可能的不缺席。 參加過無數法會的我,卻從未參加過繞境活動,今天是第一次,而屏東東港東
Thumbnail
一般很少會晚上去宮廟參拜,但夜晚的東隆宮特別熱鬧。 每每走訪廟宇總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若沒有人導覽就只能純看熱鬧。這天,為我們解說的是牛奶小姐,基於對地方的熱愛,她帶起華僑市場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東港美食,也開始認真研究王爺信仰,把東隆宮的迎王祭典等文化如數家珍的介紹給遊客。(more)
Thumbnail
一般很少會晚上去宮廟參拜,但夜晚的東隆宮特別熱鬧。 每每走訪廟宇總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若沒有人導覽就只能純看熱鬧。這天,為我們解說的是牛奶小姐,基於對地方的熱愛,她帶起華僑市場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東港美食,也開始認真研究王爺信仰,把東隆宮的迎王祭典等文化如數家珍的介紹給遊客。(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