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一個讓你失望的人? 憐憫,是每一個人最深的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Vergil Hsieh
2022.July.22
我們越是關心的人,往往傷我們越深。
為什麼我的家人對外人可以很親切,對自己人卻沒有什麼忍耐力?
為什麼常常我會感到其他教會的牧者比自己教會的牧者要親切?
為什麼常常我想要表達幫助與關心,卻是得到相反的反應?
有牧者分享到他花了每個禮拜中有70%的時間在幫助一個破碎家庭的父親,
沒想到,早上六點他收到的電子郵件卻是這個父親抱怨牧師對他們家的關心太少。
牧師感到憤怒、失望又無力...
我們越是親近的人,往往傷我們越深。
我們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越想拉近,結果卻是越推越遠。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做”, 才能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減少自己邪惡的本性與他人的罪性互相傷害呢?
以下的經驗與洞見幫助了許多助人者重新得力:
一、人都在苦難中
如果我們能夠越來越了解我們所幫助的對象:
1. 曾經受過的傷害、所承受的病痛、說不出口的苦難,對他或她生命的影響有多深。
2. 她所面對的困境是-不論自己如何努力反抗,一切仍然沒有好轉; 對於臨到他的破壞,他絲毫沒有反擊之力; 在的苦難面前,他是有多麼的無助與脆落; 某些苦難所造成的傷害將會影響她一生之久,並且成為她一生的戰鬥與掙扎。
3. 在這些恐怖與壓倒性的狀況下,人,是多麼的需要上帝的慈悲與憐憫。
我們就越來越不會再對任合人說出: “為什麼她還沒有恢復過來?”或是 “為什麼他還在同一個問題掙扎,還沒有走出來?”這類的話。
或許你我從來沒有體會過他人經歷到的痛苦,但是如果我們漸漸明白在我們的生命中:
1.有些問題在短時間內會得到解決。
2.有些困難會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個月、幾年或幾十年後會過去。
3.而有一些痛苦是直到上帝親自擦乾你的眼淚,到新天新地來臨才會結束。
你便逐漸能夠慢下來,在她被苦難綑綁的時候,代表上帝來陪伴他,跟她同哀哭,給與她溫柔的安慰,每天不停為他禱告,而不會去催逼他,要她趕快振作起來。
當你慢慢明白活在這個世界是充滿危險、痛苦與破碎,而我們人自己是有多麼的軟弱、無能為力、多麼的需要外來的幫助時,我們就知道 神慈悲的憐憫、良善、祂承諾會恆久溫柔的陪伴我們、並且樂意幫助我們,這些事對於受苦的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上帝不會永遠拒絕我們。
他雖然使人憂傷,卻要照他豐盛的慈愛憐憫人
因為他不甘心讓任何人傷心或受苦。-耶利米哀歌 3:31-33" NRSV版翻譯
二、人的本性因為原罪變成邪惡的
第二點是當我們越來越明白:
1.罪的本質是什麼
2.罪對人的生命影響有多深、扭曲的層面有多廣泛
3.我們有罪的本性是直到新天新地,我們面對面見到耶穌時才會完全被更新
4.我自己裡面的罪性有多頑強,我有多麼的需要上帝的接納、饒恕和愛,並且,慈悲憐憫的上帝沒有照我們的過犯對待我們的時後。
你就越來越不會再對任何人說出:“他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或是“她的行為簡直讓我無法置信。”這類的話。
或許,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成為一個逼迫者、亂倫者、殺人者或色情產品的消費者,但是當你我深深明白:
1.“任何一個壓倒人的試探,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共通的”-林前10:13 (“There’s no temptation that overtakes anyone, is not common to everyone. (1 Cor. 10:13)”中文聖經沒有直接翻出這段的意思。)
2.“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的時候。
你會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心在根本上都是相似的,我們的本性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
如果你能慢慢的明白你與其他人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你便開始能夠慢慢的學習去愛人。
因為在面對每一個人時,你會知道,你最深最深的需要是上帝對你的憐憫、饒恕、接納和愛;而你面對的這個人,他最最需要從你身上感受到的也一樣是上帝的憐憫、饒恕、接納和愛。
我請求 上帝幫助我們看清現實-看見實際上我們對我們裡面的罪性是有多麼地無能為力,而天父深深的憐憫是我們最深最深的需要。
總之,從上面兩點看來,在面對幫助者時,
希望我們看見他是一個被苦難所圍困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被罪惡本性所轄制的人,
他最根本也最深的需要就是 上帝的憐憫,
就像 耶穌對受苦的人展現的憐憫:給予他人他能力所及的幫助;
也像是 耶穌對被罪性所轄制的人展現的憐憫:給予他人慈悲的饒恕。
這些有智慧的話是上帝在我經歷痛苦時給我的安慰,這些話從來都不是從我自己裡面來的,全都是從外而來的幫助,我只是用我的方式將這些話語表達出來,希望對看到的人能有一點安慰。
有時候上帝會挪去我們的困難或是病痛,有時候不會;但是上帝的心意絕對是要使用這些困難和病痛將我們變得更有智慧、更有愛心,越來越有基督的心為心,而不是祂喜歡虐待我們。
所以請為我能藉著這些這些困難和病痛將我變得更有智慧、更有愛心,越來越有基督的心為心向神禱告,我需要其他人的禱告,衷心感謝。
另外,有一本迷你書對我學習如何去愛人很有幫助,或許對你也是:
書名是“如何愛難相處的人?”
作者是“約廉史密斯(William P. Smith)”
PS. 若是讀者認為本站文章對人有所幫助,可以考慮分享本站文章,或是奉獻資助本站幫助本站成長,並讓本站作者能全職投入此事工,增加文章產能。 如要奉獻請點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我很常聽我爸在抱怨說「我幫他們這麼多,啊都沒有人感謝我」,小時候我會替他感到不值,但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人都遇到了相同的課題,甚至連我自己偶爾都會有這種想法。然後就會延伸出幾個詞彙:「過度付出」、「過度奉獻」,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症狀呢? 明明我們都是出於自願,為什麼又會感到...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一句話而生煩惱心,或是別人一句不好聽的無心話造成我們的心受傷。老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因為無心之言而傷害人的人,卻不能原諒一個自願被別人傷害的人。這中間的差別是我們這顆心的自主性,心不堪承載他人的三言兩語,又怎堪承受更大的人生重擊。 有一位先生,教官退休,年輕時就對坐禪讀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我很常聽我爸在抱怨說「我幫他們這麼多,啊都沒有人感謝我」,小時候我會替他感到不值,但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人都遇到了相同的課題,甚至連我自己偶爾都會有這種想法。然後就會延伸出幾個詞彙:「過度付出」、「過度奉獻」,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症狀呢? 明明我們都是出於自願,為什麼又會感到...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一句話而生煩惱心,或是別人一句不好聽的無心話造成我們的心受傷。老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因為無心之言而傷害人的人,卻不能原諒一個自願被別人傷害的人。這中間的差別是我們這顆心的自主性,心不堪承載他人的三言兩語,又怎堪承受更大的人生重擊。 有一位先生,教官退休,年輕時就對坐禪讀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